川普反反复复的谈判手腕,将贸易战无限延长,如今已成为全球经济一大阴霾(美联社)

川普反反复复的谈判手腕,将贸易战无限延长,如今已成为全球经济一大阴霾(美联社)

就像被夹在两辆奔驰货车之间的时髦宾士,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正将欧洲经济拽离原本的轨道。

美联社

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3月22日开打之后,双方边打边谈已超过1年半,双方非但没有停火迹象,中美还把战场不断扩大—除了课税的商品范围越来越广、税金也越来越重。当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化玉帛为干戈,其他国家当然不可能置身事外,以出口导向为主、与中美经贸关系都非常密切的欧洲,更是难以幸免。

欧洲在地理位置上虽然与中美都有一段距离,但美国是欧洲汽车和其他商品的最大出口市场,更是北约(NATO)成员国,至于中国兼具世界工厂与庞大市场,欧洲当然的对外经贸当然也与中国紧密相关—欧洲想要保持安全距离,坐看中美两辆卡车对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德国福斯汽车同意以1亿2700万澳元(约新台币27亿元),与多起集体诉讼案的澳洲车主和解。(图/AP)
德国福斯汽车。(图/AP)

《华尔街日报》便认为,欧洲正成为中美贸易战的主要输家。欧洲多年来投资状况不佳、生产力停滞不前,加上欧洲的政策普遍补助低薪与不稳定的工作机会、而非刺激尖端产业发展,欧洲早就变成了一个行动迟缓的经济体。面对如此困局,欧洲公司的对策是依靠亚洲和美国来获得成长动力,如今龙鹰大打出手,欧洲自然直接曝露在高风险之下。

其实川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那些理由—窃取西方的科技与商业机密、强制性技术转让、政府补贴造成的不公平竞争、《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伤害与威胁,欧洲领导人也同样担忧。但欧洲无意采取单边主义或贸易保护主义对待中国,而是希望在WTO的体系内解决贸易争端。问题是,川普对多边主义非但没有兴趣,而他发动关税战的威吓,也同样对著欧洲与其他国家而来。

「川普创造了一种分化国家的环境,也许我们会记住,2017年是多边体系运转的最后一年。」

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Bruegel)研究员
萨皮尔(André Sapir)

德国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IFO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曾经做过一份研究,在不考虑人民币贬值与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美如果因为关税战不得不消减对彼此的进口,并且因此转向第三方采购,欧盟可望获得32亿欧元的额外收入(如果皆以中美互征10%关税加以推算),包括义大利、德国、法国都将获益匪浅。

美国总统川普。(AP)
美国总统川普。(AP)

问题是,全球衰退阴影已渐次浮现,而且欧盟如果增加对美国的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这也会引发川普的贸易战报复。伊弗研究所的研究员史坦宁格(Marina Steininger)就认为:「如果贸易战走得太远,基本上对谁都不会有好处。」

确实,欧洲可能会有部分企业因为中美贸易战短暂获利,像是法国的空中巴士,或许会因为中国提高波音客机的关税获利。不过全球贸易成长速度去年还有4.9%,在中美贸易战的战线不断拉长的利空之下,今年这个数字剩下1.2%。《纽约时报》也认为,中美贸易战给欧洲带来的「好处」恐怕有限。

德国总理梅克尔6、7日访问中国,向李克强建议保障香港公民权利与自由。(AP)
德国总理梅克尔访问中国。(AP)

以欧洲的经济火车头德国来说,根据世界银行估算,德国经济产出的47%来自以汽车与其他工业机械的贸易,其产业供应链包括德国、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都参与其中。德国作为中国、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果中美贸易战继续恶化,川普又将战火烧向德国的汽车制造业,德国与欧洲许多国家的经济都将直接受创。

虽然川普总是威胁要对欧洲进口汽车提高关税,但这件事还没发生,德国今年6月份的出口状况已经比去年下降8%,这也是近3年来的最大降幅。许多德国的经济学家都担心,德国可能就此陷入经济衰退。德国工商总会主管特赖尔(Volker Treier)也悲观认为:「越来越多的保护主义和明显走弱的世界景气,拖累了德国经济」、「考虑到目前的世界经济冲突状况,要是我们今年还有『零成长』的表现,就该算是一个成果了。」

卷入华为争议的欧洲

除了中美之间的关税壁垒之外,川普执意封杀5G网路的领跑者华为,也让许多欧洲国家感到困扰。从早期销售设备给无线营运商开始,华为一直非常重视欧洲市场。通过在英国、德国、法国和波兰建设行动网路,也允许外国政府检测其设备的安全漏洞,华为努力耕耘了十多年,终于超过Nokia和Ericsson,成为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销售商。

华为也在欧洲积极布局手机市场,从低价策略、推出高阶手机、到提供各种更优惠促销的积极攻势,华为去年在欧洲卖出4200万支手机,每4支新买的手机就有1只是华为。欧洲、中东与非洲(EMEA)目前已是华为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根据华为2018年财报,在7212亿元人民币的营收中,有51.6%来自中国,EMEA占了24.3%,美洲21.3%,亚太15.1%。若以产业别来看,消费者业务占总营收的48.4%,电信产业居次(40.8%)。

华为的5G终端通讯晶片Balong 5000。(美联社)
华为的5G终端通讯晶片Balong 5000。(美联社)

但川普对华为颁布禁令后,不仅禁止美国电信公司使用「外国制造、可能构成国安威胁的设备」,而且更禁止(或者说、严格管制)美国企业跟华为做生意。如此一来,不但华为产品的供应炼拉警报,华为甚至不准使用Google的各项服务。华为9月份发表的5G新机Mate 30,就未能预装Google App,虽然华为选在慕尼黑举行发表会,但Mate 30也确实在欧洲市场吃了闭门羹—Mate 30在欧美都不会上市。法国的《费加洛报》(Le Figaro)甚至批评,没有Google支援的华为不过就是块「昂贵的砖头」。英国电信商EE和Vodafone也早在今年夏天就宣布,不会向客户提供华为的5G手机。

华为的5G新机Mate30拥有徕卡认证的四镜头,比iPhone 11 Pro还要多一颗。(华为官网)
华为的5G新机Mate30拥有徕卡认证的四镜头,比iPhone 11 Pro还要多一颗。问题是,Mate30没法预装Google的众多App。(华为官网)

华为的5G产品当然不是只有5G手机,而是建置整套5G网路的设备。目前华为的5G基地台出货量已超过20万个,超过50个5G商用合约有28个来自欧洲、11个来自中东、6个来自亚太、4个来自美洲、1个来自非洲。在禁用华为这个议题上,欧洲不像纽澳日本那样配合美国,包括德国、英国、法国等美国传统盟邦,都在华为议题上或者抗拒、或者观望,但波兰9月初与美国签署5G网路安全合作声明,强调所有设备供应商不能受到外国政府操控,爱沙尼亚9月中旬也宣布禁止政府部门使用华为技术。显然美国仍继续在欧洲积极布桩,说服欧洲盟友禁用与中国政府关系暧昧的华为5G网路。

由全球750家网路营运商组成的GSMA(Groupe Speciale Mobile Association)今年6月曾经指出,欧洲网路营运商若是中途决定更换华为等中国电信设备,可能导致5G网路推出延迟18个月,而且还要额外付出620亿美元的惊人成本。不过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咨询机构Strand Consult上个星期指出,欧洲电信营运商更换中国电信设备的成本只需35亿美元,而且由美国与澳洲的先例显示,限制华为与中兴通讯的设备并未导致5G价格上涨,甚至推迟5G网路的建置时程。不过这项评估是否能说服欧洲国家,大举加入美国禁用华为的行列,仍有待观察。

面对好斗寻衅的川普,欧洲怎么办?

《纽约时报》的驻欧记者尤英(Jack Ewing)指出,与中国相比,欧洲与美国的共同点当然更多—除了几百年来的历史与文化关联,还包括两者都是拥有自由市场经济的多党民主国家。在冷战时期一起对抗苏联的经验,也让双方有更多的共同语汇与记忆。中国政府与企业的大肆并购、各种不公平竞争与所有美国担心的那些问题,也确实也让欧洲人头痛。

问题是,欧洲领导人更担心的,可能是川普好斗寻衅、单边压迫喊价的贸易与谈判方式,将摧毁战后西方世界的惯有做法—各方坐下一起讨论如何解决冲突。像是川普已经成功绕开WTO,迫使各国单独磋商钢铝关税的个别豁免,其他包括退出巴黎气候协议、伊朗核协议等多边协定,也都是最佳例证。

「想置身于这次交火之外,他们能做什么?没有。」

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
首席经济学家斯莱特(Adam Slater)

尤英认为,除了希望川普的威吓只是作作样子、迫使中国让步,中美贸易战不会一直拖下去,甚至川普也不会真的对欧洲发动贸易战之外,欧盟能做的真的不多。不过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萨皮尔认为,坚持在WTO框架之下解决贸易冲突的欧洲,或许可以尝试推动改革WTO。川普总是批评WTO「反应太慢、根本没能遏止中国的不公平竞争」,虽然不能保证这个迂回的作法管用,但长远来看「总值得一试」,因为这是唯一的结构性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