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江仰兴来台当交换生,开心的分享到伊甸当志工的点滴。)

台上详细的介绍澳门旅游资讯给伊甸一寿养护中心的住民们,

江仰兴说:「希望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透过照片,带身障朋友用想像遨游异地。

文│邱庆宜    摄影│苏丽华

 

就读天津南开大学,主修金融学的大三生,同时也是伊甸澳门志工,他叫江仰兴。

在大三下学期来台湾师范大学企管系当半年的交换生,在学校因缘际会之下,

得知了伊甸征求志工的消息,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伊甸的志工行列。

 

他表示在澳门时也有看见伊甸的服务,因此对伊甸的服务有稍微了解,

他笑说:「我当时对伊甸的了解比较片面,知道伊甸在帮助身心障碍人士、创办人刘侠是位知名作家,

不过在这里担任志工之后,让我对伊甸的服务有更多的了解。」

 

(图说:江仰兴在伊甸反地雷工作坊中,担任活动记录人员,从旁学到不少知识。)

 

江仰兴分享他在伊甸反地雷工作坊当志工的经验,

他在那场活动中担任活动记录人员:「这个活动举办在台湾让我满惊讶的,这让我感觉台北是个国际化的城市,

不同的文化、论坛都可以在这里举办,虽然我只是个记录人员,但是可以从旁学到很多知识。」

 

除了反地雷活动,还参加过伊甸一寿养护中心的志工活动,到养护中心与住民分享自己的家乡、介绍传统文化,

另外还有协助住民进食,江仰兴笑说自己也有这种经验,不过对象是自己小十多岁的弟弟罢了。

虽然两者都需要他人帮助,但在实际演练上还是有著些许差异,

在这里协助住民吃饭时,需要注意每位住民的状况不同,因此技巧都会因人而异。

 

(图说:到一寿养护中心协助身障长辈进食,真切体会到他们的不便。)

对于一个兴趣是为别人服务的男孩来说,在自己的家乡做爱心服务也是常有的事。

江仰兴说,他在澳门时,也会到澳门的老人安养中心照顾老人家,

因为自己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学校信箱中看见伊甸寻找志工的消息后,马上就报名参加了。

 

「如果我是他们(一寿养护中心住民),我一定会崩溃,看著这些住民,我学会了勇气。

在这里想要活下去需要极大勇气,他们不因自己的身体残缺而悲观,他们坚强、开朗,

如果有机会,我下次一定要再来伊甸服务。」江仰兴说。

 

(图说:透过旅游简报,介绍家乡的景点与小吃,带身障长辈饱览澳门。)

在台湾交换半年期间,他看见了许多台湾的无障碍设施,

「台湾有很多人性化的地方,例如:公车的设计。可以让轮椅使用者轻松上车,这在澳门是没有的。」

江仰兴分享,在这看似繁华的城市中,其实能看见许多穷苦的人们与基础设施的不完备,

但是进入伊甸当志工后,可以看见许多不同面貌的人们(伊甸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志工),

感受到自己不只在华人世界,你会看见全世界不同的景象与文化传统。

 

和不同国家的人一同完成计划,可以让自己学习到许多事物,通过认识朋友可以看见自己的不足,

「我要努力学习,也很高兴能够为他们服务,这里让我深刻体会到施比受更有福。」

江仰兴乐观向上的精神,著实令人感到佩服。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377 2018.7月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