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別人不和我們說漢語。可是外國人到了我們國家,卻仍然是我們說他們的語言。這可不僅僅限於英語,別的語言也是如此。咱們就這樣吧低人一等嗎?


對,就是這麼低人一等。

我們至少出國都會學個你好,謝謝,再見。外國人來中國很多就是連這些基本詞語都不會,就是跟大爺一樣,怎麼舒服怎麼來,你得哈著他,大爺們纔不會為了你學一門語言呢,你應該學好英語來伺候大爺。

等我國也有10艘尼米茲,軍事基地遍佈全球,駐軍日本韓國和歐洲;

GDP超過美國,並且是其若干倍,科技創新水平舉世無雙,新的概念新的理念新的商業模式由中國發明。晶元發動機機牀不但不再受控於人,反而國產的成了最好的,製造業比肩德日。

大學排名前100裏80個都是中國大學。電影產業逼得好萊塢破產,文化輸出強勁,孫猴爆打美國隊長(文體兩開花)電影都是黃皮中國人帶著白皮小弟拯救世界,贏得白皮女性芳心,白皮演員一個比一個醜,特別瘦弱或者特別肥胖,讓人覺得噁心,而且這樣的影片大家看了還不覺得違和。西服成了蠻夷的代表,中式纔是文明人的象徵。

如果這些實現了,你看看外國人還覺不覺得漢語難 。

所以,你覺得難受嗎?在中國,在外國都說外國話,為什麼?

因為以前英國強,後來美國強,各方面都強,強到你不學他們的話,不學他們的文明,你就不能接觸最前沿的科技,最有趣的文化產品,強到不學他們的話,不讓他們來華時候舒服了,你就得不到他們的技術和資金。如果不是為了招商和引進技術,開拓外國市場,我們也沒必要非得學英語,也沒必要非得在中國跟他們講外語,不是嗎?

近幾十年來中國在崛起,學習漢語的人隨之增加,這已經是很明顯的事了。

所以,想在國內和外國人說中文嗎?甚至於想在國外讓外國人和你說中文嗎?那麼就努力奮鬥吧,無論你是在哪一行哪一業,努力奮鬥吧,你成為這個行業全球領軍者的那天,至少在這個行業裏,中文就有了一席之地,加油吧。


我覺得呢,首先大多數人說外語是因為這樣溝通更有效,語言的實用性是非常重要的吧,英語等語言確實更通用啊;另外,說外語不代表低人一等,相反,我覺得儘可能的給遠方來的朋友提供便捷是主人家自信的表現啊,也確實能讓人感到我們的熱情,就像我們出國的時候,如果有當地人用中文來對我們說話我們也會很開心,但不會覺得人家就是對我們諂媚一樣吧,都是友好的表現吧。不過確實,如果有人明明普通話或者家鄉話說得很好,又是與同胞交流,也並不是處於練習口語大家商量好的前提下,卻做作地想通過英文來顯示自己的才華也好、能力也好,確實非常讓人厭煩。最後,我喜歡學習新的語言(當然學的不咋地),接觸其他的文化體系,但中文真的是我認為最美的語言啦,大家一起學好、講好中文吧~


因為中文真的太難太難了……曾經想法跟你一樣,但說的時候主要在乎的是互相能不能聽懂把事情說清楚傳達明白,所以要在同時去想什麼低人一等還是發揚母語等等說實話,現實生活中沒這麼多機會去想。

比方說之前在島國的時候日本人問我日本人中文怎麼說,我教他們說「日本人」這三個字,可是他們日這個發音根本就很難完成,r的舌頭壓根翹不起來。於是就一直學我怎麼發音。我說一個日,他們說個日,我說一個日他們說個日,那十分鐘,那個場面……還好身邊中國人不多……


人家根本不會中文,中文對他們太難撒,所以我們要靠自己學英語去跟他們交流,說實話我也不喜歡


瀉藥!採用何種語言只是手段,期望達到的結果應該都是溝通的順暢。

與歪果仁交流大多不使用中文,首先是因為中文的確算不得通用語言,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中文為官方語種的國家不過唯二。覆蓋的人口基數夠大了,但前提是中國十五六億的龐大人口基數(包含港澳臺)。與之相比,覆蓋的地域小的可憐,甚至比不上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覆蓋面廣。在這個前提下,漢語真的很難學好嗎?作為唯一仍然在廣泛使用的象形文字,漢語的難度對不是母語環境的人來說,怎麼形容都不為過。這直接導致了很少有歪果仁懂中文。要交流,起碼得明白別人說什麼,所以在歪果仁不懂中文的前提下,或多或少懂外語的我們說外語就成了當然。

其次,自晚清以來的崇洋媚外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中國現在強大了,國民也跟著自信了,但仍然有N多國人覺得說外語會高人一等。這種心理自卑和可憐的自信是一體的,互相矛盾,但又確實存在。

其實說什麼語言不重要,關鍵看溝通的效率。假如說別人的語言能把事情辦好,何樂而不為!老外懂中文,自己故意說外語,是裝逼和不自信。但明明說外語能增加效率,卻因為可憐的自尊心不說也是狹隘的可憐自尊在作祟,也不可取!

實用就好!


這麼說吧!你所遇到的情況應該都是說英語的。

按《聯合國憲章》規定,聯合國的官方語言為漢語、法語、俄語、英語和西班牙語(1973年阿拉伯語也成為其官方語言)。 工作語言為英語和法語(1948年西班牙語、1968年俄語、1973年漢語和阿拉伯語也成為其工作語言)。

但是因為英語是使用國家最多的語言,應用廣泛性完全超過其他官方語言,所以在國際上大家都默認以英語作為交流語。

如果我們去美國,會用英語交流,我們去英國,會用英語交流。但是我們如果去韓國,我們可以不用會說韓語,依然可以用英語交流,同理,去日本,俄羅斯,德國,幾乎都可以使用英語交流,而沒有必要非得學他們國家的語言。

同樣的,這就是為什麼其他國家的人來中國不說漢語而用英語交流的原因了,你肯定很少見到過韓國人來中國交流用韓語的,日本人來中國交流用日語的。


他們想說也得會啊(⊙o⊙)

我們講外語表示自己熱情友好,有困難可以無障礙幫你,我覺得挺好的。 也經常會碰到只會說你好謝謝一二三的老外特別激動地過來搭訕想跟你聊聊中國。在國外有困難的時候老外們也很無私熱情的。

舉個我身上的栗子,有一次我在非英語國家自己去銀行,跟工作人員交流相當困難,因為雙方英語都有口音(是的,我英語很濃地中國口音)。然後有個老外就特別酷地一直在幫我,全程一個多小時。

決定詳細寫一下以表謝意。

我用自助ATM取不出錢來了,在ATM區服務的大堂經理不懂英語,我們艱難地用谷歌翻譯交流,旁邊一穿拖鞋大褲衩的胖大叔正在排隊取錢,不時幫我翻譯一下,後來我需要去人工服務區,我就表達謝意之後出門右轉再進門到人工服務區。

我以為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這樣也不會這麼感動(我覺得是被慣得,被老外幫助得多了有的時候還會挑剔人家態度夠不夠好,我就是個賤人,別打我)。

我到大廳之後開始磕磕巴巴地諮詢,沒一會胖噠叔踢著拖鞋拖託踏踏地進來了,幫我翻譯拿號,我表示完感謝他就去一邊站著了,也不看我,也不跟我搭話,就默默地站在離我不遠的地方玩兒手機,我以為他也是過來這邊辦業務,但是!!! 當我走到櫃檯前面的時候他又默默地站在了我身邊!!!都不用我開口,他就巴拉巴拉地把我的情況跟櫃員講,完了又扭頭巴拉巴拉地把櫃員說的啥跟我解釋,我不能取錢是什麼原因,有幾種解決方案,各自需要多長時間多少錢。事無巨細清清楚楚,我做了決定填單的時候又是各種幫我翻譯這是啥那是啥怎麼寫,總之一個多小時,我感激中帶著不安,畢竟耽誤了別人這麼長時間,最後辦完所有手續我不停地各種道謝,胖大叔酷酷地一揮手,重點來了!!!

他說----------不用客氣,我去過中國,我有困難的時候中國人也是這樣幫我的!

然後他扭頭出門走了,留我在原地感激涕零。

當時心裡真的百感交集,想到以前讀雞湯文裏的各種故事,但是文章大部分是從施惠方的角度許下心願,但是我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善待,不知是誰行的善,福報到了我身上,在這裡向你或者你們表示感謝。

網上很多人對我們提供幫助給外國人這件事情表現得不太友好,什麼牧羊犬之類的詞各種難聽,但是國人互幫互助就各種讚揚,這樣不免有些狹隘。

一個國家的形象是無數個個人樹立起來的,我們表示出了善意,對方通常也會表示善意,每個人都是國家的名片,以前中國人不少負面形象在我們持之以恆的努力下已經扭轉了不少,其中的艱辛從我出國之後就特別能體會。

如果你的國家形象很糟糕,那麼大部分人根本不願意跟你接觸,哪怕你個人方方面面都完美無缺但是別人瞭解你的興趣都沒有,展示的機會都不給你,那種憋屈憤怒恥辱又無處發泄的感覺真的太糟糕了。以前的中國現在的印度都是擺在眼前活生生的例子啊。

所以我想說,說什麼語言不重要,不存在什麼高低貴賤,真正能劃分高低貴賤的是行為和態度。

看到問題有點激動,手機碼字到了凌晨兩點,先寫到這裡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