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知乎上好些扯韓國財閥的,也不知是韓國財閥們把誰家孩子扔井裡了,那麼請問,消滅財閥對誰有利,沒了財閥的韓國還是韓國麼?


那韓國就完了,字面意義上的。

韓國近60年發展的最大經驗就是:只有整合所有資源與人才、舉國一體的壟斷企業才能與同樣強大的外國企業競爭。而對於韓國來說,培育出財閥這種吞金獸是他們能在國際上立足的唯一途徑。

韓國能成為今日的發達國家,與韓企在全球的擴張有直接關係。可以換個思路,如果不存在財閥,以單個中小型企業的實力,能拼得過美國、日本同行嗎?絕對會被一擊即跨,而且連本土市場都守不住。

資本主義世界從19世紀開始就形成了一種趨勢,大而強,全而穩。一家橫跨多個領域的企業集團就是絕對的巨頭,單一領域深耕的企業往往拼不過他們。對於體量不夠大的國家這種財閥就是國家經濟的支柱,不僅在國內創造了大量工作崗位和稅收,還把本國的海外知名度大大提高——可以想想有多少人是通過他們的產品而瞭解韓國的。這就像樹要挖自己的根一樣,怎麼可能不死呢?


我們假設明天各財閥的家族成員、主要股東集體猝死,他們所屬的企業集團全部被拆散成單一公司,然後地獄就來了:

遺留下來的企業缺乏整合力,會被美國、歐洲資本打垮,造成失業潮。

小企業在和海外夥伴的談判中往往趨於劣勢,會被壓低利潤,減少收入。

韓國國內的資本家、中產階級們面對局勢惡化,向海外轉移資產,外匯儲備下降。

企業成片倒下,造成股票、證券、期貨、外匯市場全面崩盤,無數人破產。

破產的遺留債務會在銀行系統內形成壞賬,讓銀行系統被壓垮,債務鏈條斷裂。

最好的結果就是美國像1998年一樣再次出手接盤,這樣至少能保證韓國不會一次性被打回發展中國家。如果美國不接盤,那就慘了,韓國在以上的連鎖反應中會出現經濟崩潰與清盤,進出口全部完蛋,國家運轉出現問題,甚至有可能造成社會動蕩、政權執政穩定性動搖,乃至出現失業人羣的集體暴動,最壞可能就是內戰。

別看韓國人好像多麼痛恨財閥一樣,財閥真的出大事了他們會不惜一切去拯救,甚至會拼上國家的力量。

日本對韓國企業的半導體禁運換來的是什麼?是韓國人更加團結在財閥身邊,舉國一心抵禦困難。三星、SK海力士被日本製裁,韓國人就報復性的抵制所有的日本商品,韓國人和財閥就是一體的。


國家意義上的公司破產清算,裁退所有員工。


部分中文自媒體會如喪考妣


韓國會破產,失業潮會引發動蕩,國家重回當年脫南者的現象。


這兩天知乎上好些扯韓國財閥的,也不知是韓國財閥們把誰家孩子扔井裡了

回答你這句話,作為共產黨員,看不慣財閥欺負人民羣眾。有問題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