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已身處開發者行列的緣故,

從行內來看,我瞭解到這幾年轉行做程序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同事中科班出身的,也少之又少。

這可能是跟近幾年軟體行業的極速發展有關,

有大量的工作機會,也需要更多的人。

我本身也不是計算機專業的。

和當前的這些洶湧從業大軍比起來,我剛畢業時之所以選擇編程,是因為別無選擇

當時幾乎找不到任何力所能及的工作,

只有編程這一條路可以走。

如何面對選擇

選擇一個行業之前,是需要仔細考慮的,

雖然學校裏並沒有特意告知我們需要一個考慮的過程

而且當面臨多個選擇時,糾結感也會立刻襲上心來,

翻來覆去不知道到底哪個選擇纔是正確的。

我認為此時就應該採用試探法

儘可能多的行動起來,嘗試做一些切實相關的工作。不向前走就只能原地踏步,左右為難的根本原因是信息量不足

這時候就需要進行廣泛的調研,

以糾正了自己不恰當的假設認知

如何決定

甚至都沒人告訴過我們如何做決定,這很不幸,

因此,要麼我們做出的決定都比較草率,要麼我們就難以做出決定。

尤其是當我們有眾多選擇的時候,

總得有所取捨,什麼都不放棄,就什麼也得不到。

因此,做決定需要用排除法

不要認為自己擅長做任何事情,而是要看到自己的弱點。保持謙虛,將有助於我們回歸理性消除野心看清現實。

堅持

一旦做出決定,似乎只要堅持住迎接勝利就行了,

其實這一點都不簡單,有太多的人在中途改變了主意。

會不會有更好的選擇?

這樣做究竟對不對?這些自我懷疑,很容易讓我們半途而廢。

所以,應對迷茫,唯一的辦法就是傻瓜式的堅持

一旦做出決定,就不要再聽別人的建議了,因為,不在於做什麼,而在於做事的

選取一個固定時間段,每天堅持完這幾個小時,

不要想那麼多,讓改變慢慢發生,尤其不要考慮這件事是否有意義。

結語

本文描寫了與選擇決定以及堅持相關的心理活動,

這方面我們聽說過很多相互矛盾的說法,

「選擇大於努力」,「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半途而廢」,等等。

因此,一旦遇到困難,我們就會陷入糾結

到底是應該靈活選擇?還是應當堅持下去?是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

本文傾向於把這種問題分為三個階段

選擇階段,我們要盡量多的掌握信息,開闊視野,在決定階段,要看清自己的侷限性,消除野心,而在堅持階段,就得義無反顧的堅持下去,絕不動搖。

這樣我們的方案,就能夠吸取眾家之長了,

也具有較強的可執行性

正是,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下一篇:前端開發心理學(三):攻防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