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海淀區最牛民辦校”?對於大多數了解海淀教育的家長和圈內人士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是不言自明的。

  人大附中分校!在不少人眼中,這所神祕而低調的學校堪稱“超級牛校”,其中,一個相當有說服力的指標就是中高考成績。

  先來看兩組簡要的數據:

  2017年中考,該校560分以上100人(海淀區1031人),565分以上,該校54人(海淀區458人),570分以上,該校17人(海淀區146人)。

  2018年中考,該校560分以上71人(海淀區665人),570分以上,該校11人(海淀區34人) 。

  這樣的成績單,在強校林立的海淀區也是名列前茅。人分的“江湖傳說”和家長口碑也因此不斷形成和鞏固。

  據瞭解,近幾年來,人分高考成績也非常優秀。該校每年都有畢業生被北大、清華錄取,至今已累計三十人,還有近百名學生被人大、北航、復旦、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錄取。這對一個每年畢業生只有100人左右的學校來說,比例已經很高了。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基本上都能進重點大學,而且絕大多數學生高考成績比中考入學成績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到底是什麼成就了人分的口碑?建校10餘年的人分超速發展的祕密又是什麼?

  4月初,海淀區教委“新品牌”建設工程展示活動走進人大附中分校,“京城教育圈”應邀全程參與了本次展示活動,第一次近距離感悟人大附中分校的“優質教育基因”,也有機會和圈友們解讀你或許不瞭解的人分。

  “鬧中取靜、用心尋找才能找到”

  隱藏在雙安商場背後的人大附中分校距離喧囂的北三環不到200米,但要想從北三環發現那條直通校門的狹窄衚衕,第一次來的人基本上都免不了一番周折。有專家戲稱,人分是一所在三環上看不到校門和校名的學校,也是需要“用心尋找才能找到的”學校。

  人大附中分校鬧中取靜的地理環境,某種深度上和它的辦學風格有異曲同工之處。雖然名氣在外、人氣火爆,但走進人分校園,你能第一時間捕捉到這所學校樸實、安靜、不慌、不燥的辦學氛圍。

  “硬件很軟、軟件很硬”

  人分校園面積不大,“沒有大樓、大操場、小花園”,教室空間比較小,硬件設施在海淀區中小學裏頭估計排不上號,在當天“立德樹人、特色發展、有限校園、無限夢想”主題展示活動上,有專家點評,這是一所“硬件很軟、軟件很硬”的學校,也是一所“小而精緻、小而智慧、小而溫馨、小而可爲”的學校。

  “軟件很硬”,這四個字裏頭的內涵相當豐富,比如,人分的師資水平很高,160多位教師裏頭,高級教師52人,一級教師55人;博士碩士接近百人;市區骨幹約有20人。作爲人大附中聯合總校的成員校,毗鄰人大附中的人分不僅可以參加許多本校的活動,老師可以和本校老師一同備課,另外在教材、選修課以及日常考試等教育資源都可以打通使用。

  另外,近年來,人分在課程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文化育人等多個層面,逐漸形成具有自身特色、高水平的教育教學模式。

  “人分的成長有賴於全體教職工最無私的奉獻和最全情的投入。”正如人分校長徐利所說,面對教學條件的諸多缺口,人分人以最大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用智慧創造條件,用情感撫慰學生,在有限的校園中爲學生搭建起成長與發展的多元平臺。

  “滿眼是人、關係溫暖”

  人分是一所“滿眼是人”的學校,這不僅是校園空間小,更是因爲教師“眼中有人”、師生關係溫暖和諧。

  正因爲學校空間不大,所以各班班額較小,老師們熟悉班裏每一個孩子,瞭解每個孩子的發展特點。在人分的教室或教師辦公室,作業面批面改、教師面對面指導學生的場景是司空慣見的現象,在課堂上,學生和老師不斷在進行眼神交流,彼此心領神會。

  專家認爲,人分教師在日常的“面批面改”中“小題大做”,通過學生的表現精確發現教育教學上的着力點,精準施策,有效引領學生進步。

  “樸實清新、自信從容”

  在人分“新品牌”建設工程展示活動中,學生在現場中所展現的兩個細節給人留下的影響很深:

  一是開場環節來自人分清唱社的同學們以阿卡貝拉式無配器清唱,表演類《青花瓷》和《try everything》,在中場交替環節,人分合唱團的孩子們以同樣的方式,現場演繹“人分三部曲”,歌詞清新秀美、朝氣蓬勃,所有參與演唱的孩子眼神流露出來的自信、清純和從容,給與會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二是參加展示活動的所有家長、老師校長和專家,每個人都受到一份個性化的小禮物,來自人分不同的學生手繪畫作,主題都是“幸福的時刻”,筆觸清新自然,富有想象。

  一所學校,最直觀、最真實的寫照是學生的眼神。這些細節,呈現了一個本真、自信和活潑潑的人分。

  “教育家辦學、把分校辦成百年名校”

  人分是一所非常年輕的學校,它成立於2003年,2006年遷至中關村核心區域,一直秉持人大附中“讓更多的孩子獲得優質教育機會,延展優秀教育教學資源,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理念。它也是一所擁有宏大願景的學校,創校之初,劉彭芝校長提出了“把分校辦成百年名校”的目標。

  十多年來,在劉彭芝、王珉珠、翟小寧、孫京虎等歷任校長的帶領下,人分克服了師資、經費、場地等辦學條件的困難,傳承了人大附中精神並使之落地生根,並開拓創新,形成了適合不同年齡學生髮展的人分教育教學模式。人分中考、高考碩果累累,已成爲廣大學生、家長心中嚮往的“超級優質校”。

  人大附中分校校長 徐利

  “人分的發展,首先得益於教育大家的引領。”徐利校長表示,劉彭芝校長和人大附中給予分校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成功的辦學經驗和優秀的管理團隊,使得人分能夠高起點辦學。“劉彭芝校長所倡導的‘愛與尊重’教育思想永遠是人分的精神財富和辦學之魂。”

  “精度、深度、溫度”

  課程是一所學校最爲核心的資源之一。三年前,人大附中分校發力海淀區新品牌學校建設,成爲“新品牌”建設中非常少見的民辦校。

  人分沒有簡單做“加法”,而是立足於新形勢下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需要,明晰了人分要創建海淀區優質中學品牌、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品牌、非營利優質民辦校品牌的建設目標,並確立人分課程建設的“三度”理念,即精度、深度、溫度,並圍繞這一核心理念,構建了“三層五域”課程體系。

  徐利校長介紹,“精度”體現了人分的嚴謹風格,在對育人理念、育人目標的精準理解基礎上,立足學情與資源,精心打造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路徑,並通過精細化的統籌管理進行保障。

  “深度”體現出人分特別關注學生獲得終身發展所需素養,以高度的責任心和高水平教科研能力進行支持。即通過課程給予學生的,是可以受用一生的知識延展能力和學習探究能力。

  “溫度”是用教育者的真愛撬動學生情感的槓桿,使其從要學習,到會學習,到發展性學習,直至“愛上學習”,成爲享受學習的終身學習者。學校認爲最重要的還是“溫度”,要將“溫度”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堅持開展有溫度的教育。

  首師大副校長楊志成表示,“三度”理念是人分從人大附中的成功育人經驗中提取的優質教育密碼,鑄就了人分未來教育的底色,照亮了學生和教師的成長,在新品牌建設中實現智慧升級。

  “學生教研員”

  人大附中分校高二(5)班的周天行同學是個不折不扣的化學“學霸”,不僅對化學有着濃厚的興趣,而且成績很突出,在幫同學們答疑解惑各種化學試題的過程中,他逐漸發現了同學們在化學學習中的共性問題,於是,他把這些問題總結歸納起來,反饋給化學老師。

  化學老師瞭解同學們的真問題後,於是改進了課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周天行成了溝通老師和同學的紐帶,他來自於學生,又能輔助老師的教學,學校吸納他爲“學生教研員”。

  這是當天在新品牌展示環節,該校化學組所彙報的《一個“學生教研員”的成長》。

  “人大附中分校的發展,不僅體現了奮進的人分精神、升級的課程結構,還展示了創新的校本研修策略。”海淀區教委主任助理、海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羅濱高度評價了該校“學生教研員”所彰顯的創造性,學生教研員機制解決了常態教研“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構建了學科教研共同體。

  “給了家長放飛孩子的勇氣、

  給了孩子走向未來的底氣”

  當天展示活動最溫情的一幕,無疑是人分家長郭女士的現場分享。

  郭女士是企業管理培訓專家,也是知名大學客座研究員,但那天她在講臺上卻難以掩飾內心激動之情。談及女兒在人分的變化和成長,這位母親多次熱淚盈眶。

  她發現,自己女兒進入人分後,最大的變化是愛上了學習,原本性格有些靦腆的孩子很快就把晚餐時的客廳變成“人分大講堂”——“白天上語文課,她回來就給我們講語文;白天上的是歷史課,晚上回家時我和她爸爸就得聽她講歷史課。”

  因爲女兒經常和她說,自己的老師對她們有多好。有一次,她開玩笑地問女兒,媽媽和老師到底有啥區別?女兒想了想說,“媽媽,您是愛我,我們的老師是真心喜歡我。”

  “感謝人分,給了家長放飛孩子的勇氣,給了孩子走向未來的底氣。”郭女士感慨地說。

  行走在人分的校園,這種“溫度”的力量隨處可見。這裏存在着一個強大的“信任場”,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同事之間、家校之間……彼此認同、充分信任,學校向學生傳遞溫度、讓學生產生溫度,進而對社會輻射溫度,釋放着教育的本真和魅力。

  文 | 小魚兒

  圖片來源 | 海淀教育、京城教育圈

  聲明 | 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