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好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這四十年在經濟發展上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我們這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人,也被譽為伴隨改革開放成長的一代人,享受到了改革開放後帶來的各種便利條件和生活改善,按理說應該心滿意足!

下午,與一個朋友聊天,談到國內外局勢,我對國內未來十年的經濟發展比較悲觀,結果這位朋友說他對未來幾年的經濟不關心,因為作為普通老百姓,本來就是為了活著而已,經濟再艱難,只要能有基礎收入,他們就無感。真正會嚴重受影響的是中產階級,也就是那些年收入在20萬以上,200萬以內的人群。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擔心。我問他擔心什麼,他說他最擔心食品安全,因為職業原因,他接觸越來越多的70後,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這些人裡面的很多人,很可能活不到65歲,原因是大家的身體都太糟糕了,現在各類癌症和大病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小,頻率越來越高,人群越來越集中。

為何是70後?因為70後現在正好在40歲出頭,他們雖然伴隨了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紅利,但同時也承受了紅利背後的惡果:那就是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牲環境,因缺乏監管帶來的食品添加劑的無底線濫用。這兩方面,就是經濟發展背後的代價,全被70年代的人給承受了。

改革開放之前,國內連味精都沒有,幾乎沒有其他食品添加劑,那時候,也沒有那麼多農藥,沒有各類飼料,小河裡還有野生的魚蝦。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伴隨經濟爆髮式增長,我們從農作物源頭到食物最後入口,中間所有環節都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從種子浸泡藥水以防蟲開始,到用農藥殺蟲,到初加工,到保存,到深加工,到最後進入消費端,都存在食材嚴重被污染,各類催長劑嚴重濫用的現象。至於最後到底是在餐廳就餐,還是在家裡做飯,其實已經沒任何差別。

食品添加劑

我以前從來沒從這個角度思考過這個問題,今天聽他這麼一說,然後順著他說的反推過去一想,就覺得十分沮喪:因為我找不到辯駁之詞。確實如此,我們七十年代出身的人,享受了經濟發展的紅利,但接下來,密集地躺到醫院裡面去的,也將是我們七零後這些人,由此我也理解了,這位朋友為何悲觀得會有很多七零後的人可能活不到65歲的觀點。

我們每天吃了很多食物進肚子,不管是餐館還是自己做的飯菜,這些食物從源頭就已經因為環境污染和各類催長劑的濫用,而變得不再健康,所以我們的身體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在承受著它們的傷害,以前沒集中爆發,無非是年齡還沒有到,我們的身體機能還能抵抗,可是一旦身體機能和器官因為年齡進入衰落,那麼各類疾病和癌症可能就會爆髮式出現,從年齡角度而言,就是我們這代人了!

最後,這位朋友說,他不關心經濟,不關心政治,只想有機會的話能早點出去,讓自己的身體能多呼吸點新鮮的空氣,能吃到相對不那麼糟糕的食物,可以儘可能的多活幾年,這對我們個體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他雖然語氣平淡,但言辭里態度堅決,有一切看透後的那種淡然。

從下午和他聊完到現在,我心情都不太好,朋友雖然再說他自己,但因為我也是七零後的人,他的話感同身受。我大學關係最好的朋友十年前就因為腫瘤去世了,在這十年間,先後有超過十個同齡人因病離開這個世界,隨著年齡增長,現在每年都要經歷幾起身邊長輩,或者同齡朋友的離世,而他們的離開,幾乎全都是因為疾病。

蠟燭在弗洛爾

城裡人收入高,醫療條件好,但醫院裡永遠是一個城市最忙碌的地方。以前看到一個說法,說醫院的病床是墳墓的必經之地,我當時當成調侃,今天又想起這句話,卻發自內心的覺得悲哀:很多人就是在醫院的病床上直接進入墳墓的!

我問有得改么?朋友很悲觀,現在國家已經在大力治理環境,已經在控制各類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但對不起,環境被破壞是個長達幾十年的漫長過程,同樣的道理,環境要想被治理好,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七零後基本上無望了,因為我們的身體,在前面這三十多年,已經與污染和食品添加劑深度捆綁在一起了,我們的身體,很可能等不到環境被治理好的那一天。

沒想著要拍海鷗,路過這裡,覺得好玩就隨手拍了些,但手裡只有一隻16-35的頭子,所以不能拉遠

在這之前,我一直為自己出生在七十年代而暗自慶幸,因為我們不用再受父母那一代人那樣缺衣少食的苦,我也一直為我們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時代而覺得驕傲。可今天,因為朋友的這些話,我第一次從另外一個視覺來看自己前面這三十多年的經歷,並聯想自己後面幾十年,越想心裡越不是滋味。

剛才有那麼一刻,我真希望自己是個傻子就好了,不用去思考這些問題,就成天什麼都不管,有吃有喝,有玩有樂就夠了,沒有這麼多煩心事,也沒有這麼多自尋煩惱的痛苦和難受,也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現在追求的好像並不那麼重要……

唉,我現在是又陷入典型的庸人自擾狀態,有點難以自拔了!

·

——作者蔣毅:豪蝦傳創始人,四川鹵煮龍蝦創始人;國內首家餐飲小老闆社群【豪俠匯】創始人;從事餐飲近10年,16年作為川派龍蝦代表,受邀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