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提得有點模糊啊。大西洋表層是浩瀚的海水,海水中還有無數的生命,在海底還發育著各種類型的地貌。題主是想問構成大西洋哪一部分的來源呢?


大西洋表層被一層薄薄的沉積物所覆蓋,這些沉積層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陸地上的河流不斷將碎屑物質注入到大西洋的淺海地區,這些碎屑物質大部分在淺海區發生堆積、固結,後來變為沉積岩石;另一部分來源於海洋內部生物作用、化學作用形成的細小碎屑,這些物質也在廣闊海洋中隨時隨地進行著堆積、固結、沉積作用。

而在沉積層之下,就是組成大西洋的主體——洋殼。

按照板塊構造理論,大西洋處於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和歐亞板塊這三大板塊的邊界,正是板塊的不斷拉張造就了大西洋。

在大西洋中部的洋底,分佈著一條崎嶇不平、裂谷發育的大洋中脊。大洋中脊寬可達數十千米,長度從北部的北冰洋一直延伸到非洲南端附近,長達16000公里。就是在這裡,發生著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海底擴張運動。

簡單來說,地球深處的地幔物質沿著洋中脊不斷上湧,到達大西洋底部後又分別朝兩側運動。大西洋底部就像一條傳送帶一樣,把洋中脊不斷上湧的物質傳送到兩側。這些物質在到達板塊邊緣的俯衝帶後會重新沉入地幔中,經過複雜漫長的地幔對流作用又從洋中脊噴出。這樣就完成了整個海底擴張和地幔對流的循環過程。所以大西洋的洋殼物質來源是深部地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