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花樣滑冰史上,有一位亞裔女性被認為是其中最耀眼璀璨的明星之一。

她的名字,叫做關穎珊。

這位美國歷史上戰績最輝煌的花樣滑冰運動員,或許在90後看來有些陌生,但在90年代的美國,她前無古人地贏得了43座冠軍,其中包括9次美國全國錦標賽冠軍,5次世界錦標賽冠軍,以及2枚冬奧會獎牌。

當關穎珊這個名字風靡美國之時,鄧文迪還只不過是一位普通的中國學生。作為美國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勵志偶像,連迪斯尼都曾以她為原型拍攝動畫片,推出了同款的芭比娃娃、電子遊戲。

而更為傳奇的是,當關穎珊從世界冠軍的神壇退役,她又華麗轉身投入政界,成為奧巴馬、希拉里的座上賓。

她的名字,不僅代表了一個時代,更濃縮了一個慷慨激昂的美國夢。

全家賣房,支持女兒圓夢

關穎珊的成長史,可以說是最能代表中國家長望子成龍心態的經典案例。

關穎珊的父母祖籍廣東,是來自香港的第一代移民,因為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又語言不通,夫妻倆只能在中餐館打工,一邊省喫儉用,拉扯三個孩子長大。

1980年7月7日,關穎珊在美國加州出生,是三個孩子中的老三。雖然家裡並不富裕,但這個拮据的亞裔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投資上從不吝惜。

關穎珊與家人合影,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送他們去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

先是鋼琴課、小提琴課,在意識到兄妹三人沒有什麼音樂天賦後,父母又將注意力放到了體操場,哥哥打冰球,姐姐玩花滑,耳濡目染下,5歲的關穎珊也開始參加冰上活動。

當時,全家的願望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特長的方式,讓孩子們獲得獎學金、進入好大學。

美國橄欖球比賽,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名校錄取要求越來越高的同時,唯獨對體育特長的學生青睞有加,擁有滑冰冠軍,或者棒球隊隊長優勢的學生,常常會成為錄取的一個重要加分項。

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美國黑人媽媽們會敦促自己的孩子打籃球、橄欖球,因為體育也被視作讓少數族裔奠定社交地位,和其他同學打成一片的基礎。

關穎珊的父母無疑對此也十分關切,但誰也沒有想過,美國花滑史上最閃亮的明星,即將就此而誕生。

童年關穎珊,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時,家裡三個孩子每天的體育訓練費就高達50美元,為了幫孩子們湊齊這筆錢,父母兩人必須每人打兩份工,還在餐館門口放出募捐箱,最後甚至將家中的房子都賣了。

與此同時,幾個孩子也付出了與父母的犧牲相匹配的努力。

兩姐妹每天早上4點起牀去冰場練習,這樣就能夠在天亮前免費練習3個小時。訓練完成後再趕去學校上課,每天放學又回溜冰場繼續訓練。

關穎珊(左)和姐姐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天下來,平均訓練時間有3-4個小時,這對小朋友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

為了節約時間,兩姐妹經常在晚上睡覺前穿好練功服,等到第二天爸爸那邊鬧鐘的響起,就在爸爸「大家起牀」的喊聲中,睡眼惺忪地從牀上爬起,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妥當,趕往滑冰場。

多年後,關穎珊在回憶這段經歷時說:「現在想起來,當別人都賴在溫暖的被窩中,你卻能夠起來,穿上滑冰鞋,其實你已開始邁向成功了。

有一次,關穎珊逐漸長大的腳實在是塞不進冰鞋,父親許諾女兒,會為她定做一雙新冰鞋。拿到鞋的那天,關穎珊愛不釋手地拿著鞋子看個不停,但當她把鞋翻過來時,卻在鞋底發現了另一個女孩的名字。

就這樣,關穎珊穿著二手鞋,用著免費的滑冰場,艱難地維繫著她的夢想。

然而持續的訓練開銷使得關穎珊家面臨著財務困境,即使賣掉房子,仍然陷入了無力支付教練費用的窘境。

眼看自己的滑冰夢就要在現實面前破滅,在關穎珊10歲那年,她終於憑藉著出色的表現在區域賽中脫穎而出,不僅贏得了獎學金緩解經濟困境,更重要的是,還獲得了當時著名教練弗蘭克·卡羅爾的親身指導。

關穎珊和教練弗蘭克·卡羅爾,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教練的指導下,關穎珊的表現越發成熟。

為了保住得來不易的訓練機會,這個小女孩也非常爭氣,她深知作為一個運動員,好的狀態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的,所以必須勤奮地練習。

關穎珊和教練弗蘭克·卡羅爾,圖片來源於網路

11歲那年,關穎珊在美國花樣滑冰錦標賽青少年組中嶄露頭角,一家花滑俱樂部關注到了關穎珊亮眼的表現,邀請她免費在他們的溜冰場進行訓練。

12歲那年,她又以順利通過測試、正式成為成人組花滑選手。

14歲時奪得美國錦標賽的亞軍。

16歲時,關穎珊終於奪得了人生中第一個世界冠軍——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冠軍。

此後10年,關穎珊開啟了輝煌的職業生涯,共獲得2次冬奧會冠軍、5次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冠軍以及9次美國花樣滑冰錦標賽冠軍。

在那個花滑滿分製為6.0分的時代,關穎珊總共獲得57次6.0分。美國的滑冰雜誌更是7次將關穎珊評為「年度最佳滑冰運動員」,以至於後來這個獎項被直接命名為——「關穎珊獎」。

關穎珊的經歷激勵了很多人,也給了很多亞裔家庭以啟發。

韓國花滑名將金妍兒,正是因為二年級時在電視上看到關穎珊在長野冬奧會中的表演,從此將其視作偶像。

多年後,在2013年的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當33歲的關穎珊和23歲的金妍兒一齊出現在舞臺上,這一幕成為了讓無數人難忘的經典畫面。

在關穎珊家中,為了資助妹妹的夢想,姐姐放棄了音樂學院的夢想而成為一名護士;而跟金妍兒一起練花滑的姐姐,同樣也為了省下資金給妹妹而退出了訓練。

由於韓國是花滑的「不毛之地」,金妍兒的母親每年要將她送去為期兩個月的海外訓練營,一趟下來的費用就高達7.5萬人民幣。

萬人迷的「冰雪女王」

相較於許多運動員在獲得一次世界冠軍後就銷聲匿跡,或轉戰較為輕鬆的職業賽,關穎珊則表現得極為勤奮,十幾年來,始終保持著穩定性和競爭力。

回望一路走來的歷程,關穎珊覺得自己很幸運,她說,「我時常鼓勵我自己,我的運動生涯不會很長,我的好狀況也不一定持續很久,所以每天我都鼓勵自己做到最好。

努力不是為了名譽,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

關穎珊的表現,始終被觀眾們看在眼裡,她的勤奮、樂觀、自信、執著,獲得了越來越多粉絲的喜愛,她的故事激勵著無數貧困家庭的小孩,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關穎珊成長的年代,美國社會對於亞裔並不重視,而關穎珊則用持之以恆的努力和熱情,在歷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成為了一代人的榜樣。

對於瘦弱、害羞的亞洲女孩來說,關穎珊照亮了許多亞裔女孩的前行之路,並將永遠是她們的英雄。

按照她的造型來設計的芭比娃娃,一上市就被瘋搶一空。

穿著溜冰鞋、留著黑髮的關穎珊造型芭比娃娃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國民動畫片《辛普森一家》還推出過以她為原型製作的動畫片系列,並且一播出就迅速風靡全美,節目裏女主角的名字,就複製了她的英文名:Michelle Kwan,甚至還邀請關穎珊為自己的角色配音。

還有遊戲公司,推出了以她為主角的滑冰遊戲,在裡面,你可以為關穎珊設計一整套的花滑動作。

光看這些琳琅滿目的周邊產品,就知道關穎珊在美帝人民心中有多重要,但關穎珊能贏得全美上下的熱愛,還離不開她面對失敗時的那份淡定與從容。

在關穎珊的職業生涯中,由於巨大的心理壓力,有兩年時間,她在冰場上一次次地跌倒,甚至不得不求助於心理醫生。

關穎珊在一場比賽中摔倒,被記者拍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1998年的長野奧運會上,冠軍爭奪賽在17歲的關穎珊和15歲的利平斯基之間展開,這兩個女孩從小都經歷著高強度的訓練,有著如出一轍的成長軌跡。

賽場上,首先出場的關穎珊表現卓越,但誰知隨後出場的利平斯基心理素質堪稱強大,她以更高難度的動作加上完美的表現,壓倒關穎珊,拿到了冠軍。

17歲的關穎珊(左)和15歲的利平斯基(中)

圖片來源於網路

經過這次與金牌的失之交臂後,關穎珊在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上,再次向奧運金牌發起衝擊。

在賽前,觀眾未能看到她輕鬆的笑容,而是緊繃的肌肉和教練的安撫。她說自己練習三週跳已經無數次了,沒有一次失誤,但是比賽前,還是覺得心裡不踏實。

雖然這一年沒有了利平斯基,但關穎珊又摔倒了,最終敗給了16歲的莎拉·休斯,只拿到了銅牌。

當鏡頭轉向關穎珊時,她噙著淚水,淡淡地聳聳肩:

這就是人生,今晚不屬於我。

而早在幾年前,16歲的關穎珊也如同今天的莎拉·休斯一樣,憑著初生牛犢的無懼無畏,一舉奪魁。

2006年,當關穎珊第三次挑戰奧運金牌,彼時的她已是25歲「高齡」,並且剛剛接受了傷痛手術。

為了確保關穎珊的參賽資格,美國花滑協會專門組織了一次單獨考覈。然而,雖然通過特批拿到了冬奧會入場券,但就在比賽前關穎珊舊傷複發,不得不黯然地宣佈退出。

在發布會現場,關穎珊說:

傷病使我失去了最佳狀態,美國隊應該派出最優秀的選手參賽。

現場所有人都記得,當時的她咬著嘴脣,努力不讓眼淚落下來的樣子。

急流勇退,她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結束了自己的運動生涯,但關穎珊在美國的人氣依舊高漲。

她一度成為美國花樣滑冰領域出場費和代言費最高的運動員,雪佛蘭汽車、可口可樂、麥當勞、星巴克、美聯航、Visa信用卡……各種大牌代言紛紛找上門來。

連迪士尼也來找她擔任品牌代言人,請她為電影《花木蘭2》中的角色配音。

當時,結束自己體育生涯的關穎珊,其實可以有很多的選擇,留在體壇當教練、跨界演藝圈當藝人……這些運動員退役後的常規去向都在向她招手。

但關穎珊偏偏選擇了一條最不輕鬆的道路——從政。

2005年,25歲的關穎珊選擇進入丹佛大學,攻讀國際學士和政治學士雙學位,兩年後又她完成了法律與外交專業的碩士課程。

命運總是青睞勤奮和有備而來的人,此時的關穎珊,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只會在冰上旋轉的小女孩了。

在一次晚宴上,關穎珊巧遇同為校友的美國前國務卿賴斯,便勇敢地上前搭話,告訴對方如果有什麼需要,自己願意效勞。

幾個月後,她被任命為美國公共外交大使,負責向全世界的年輕人和體育運動愛好者,普及體育競技價值觀。

關穎珊和美國前國務卿賴斯

圖片來源於網路

2006年中國領導人訪美時,關穎珊作為華裔優秀代表,受邀進行陪同。

在那段時間,步入政壇的關穎珊充分施展出了自己的才華,她擔任女性運動顧問,勇敢地為弱勢羣體發言,為在美亞裔爭取權益。還作為總統體育與營養團隊的顧問,與當時的第一夫人米歇爾一起關注青少年肥胖問題。

關穎珊和米歇爾·奧巴馬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就這樣一步一步,從政壇小白躋身美國政壇高層,為自己的履歷再添色彩。也正是在這些相關的政治活動中,關穎珊認識了自己的前夫佩爾。

2011年,關穎珊和佩爾同時參加了白宮學者獎學金的競選,全美有數千人申請,關穎珊和佩爾都是舊金山地區的最後入圍者,最後,經驗更加豐富的佩爾贏得了那份榮耀。

克萊·佩爾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關穎珊接到通知時,她立馬給克萊·佩爾打了電話:「如果你得不到這個,我不知道還有誰會得到。」

克萊·佩爾當即被這個大度的華裔女孩所俘獲,兩人感情迅速升溫。如今看來,關穎珊雖然沒有贏得白宮的獎學金,但卻贏得了獲獎學金的那個人。

2013年,兩人如願在羅德島州首府的普羅維登斯教堂順利完婚。

關穎珊婚禮現場

圖片來源於網路

出身名門的佩爾比關穎珊小2歲,是個官三代。

佩爾的家族歷來都有參政的傳統,他的爺爺克萊本·佩爾從1961年開始,當了36年的聯邦議員,還是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

佩爾自己則畢業於哈佛大學社會學和阿拉伯語專業,還是喬治城大學的法學博士,會說流利的中文、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對中國的法律也很有研究。

雖然佩爾的履歷驚人,但佩爾在婚後的人生,並沒有如妻子一般大放異彩。婚後,佩爾迫不及待地用妻子的知名度,為自己競選州長拉選票。關穎珊也相當支持丈夫的事業,每次選舉都盡心儘力地幫忙站臺。

可即使關穎珊幫他贏得了大量女選民的支持,實力資歷仍舊不足的他,還是毫無意外地落敗。反觀關穎珊,她卻通過這次活動成為了一位出色的社會活動家,開始穩穩地站上美國政壇。

結婚4年,佩爾始終沒能腳踏實地地做好一件事,在他的維基百科上,最顯眼的標籤,還是「克萊本·佩爾的孫子」和「關穎珊的丈夫」。

另一方面,關穎珊的生活卻絲毫沒有閑著。

在家庭生活方面,她從未忽略過佩爾,不僅陪他到處選舉拉票,在生活上也一直努力。本來不會做飯的她,為了愛喫中國菜的老公,練出了一手好廚藝,連關媽媽都刮目相看。

而在事業上,和希拉里共同出席活動,在電臺客串主持人…關穎珊一邊在公共事務上繼續發光發熱,一邊踏實地走著自己的政壇路,笑容一天比一天自信從容。

關穎珊在電臺擔任主持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

婚姻最大的殺手,是一方越來越優秀,而另一方卻越來越不堪。

大概是妻子成長太快,倍感壓力的佩爾在婚後第四年,以「無法彌合的分歧」為由提出離婚,並且胡攪蠻纏地要關穎珊支付律師費。

當時的關穎珊始終一言不發,並未受到影響,即使在被提出離婚的那一刻,還忙著參加一個女性會談。

此後,關穎珊迅速支付律師費,瀟灑轉身,乾淨利落,也引來叫好聲一片:她的優秀,絕對配得上任何一個好男人。

現如今,離婚後的關穎珊賣掉了羅德島州新港市的豪宅,重新回歸到了自己的生活中,號召亞裔在美國中期選舉中積極投票,參加各類體育和政治活動……她將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精彩。

在每一段歲月裏活出自己的魅力,離開了婚姻,關穎珊依舊是那個名副其實的人生贏家。

版權歸精英說所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小林君,精英說作者,英國文化研究領域海歸小碩,用心碼字。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公眾號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二字,並按照轉載要求來轉載,違者必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