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擬物化更通俗易懂


語言是大家約定俗成的一種表現形式,擬物化語言使表達形象生動,變靜為動,變呆板為活潑,變無性格的為有性格的。

舉些例子你就能瞭解含有動物的語言的作用了。

比如飛蛾,這個名詞比較概念化,在東北叫「撲棱蛾子」,為啥,因為它是撲棱撲棱飛的,頂在窗戶上、頂在燈泡上撲棱撲棱飛的蛾子。變靜為動。


比如滾,在東北叫滾犢子。叫別人滾,是前滾翻還是側滾翻?沒啥威力。滾犢子就是意動用法,以犢子滾,像犢子那樣滾,就像這樣。變呆板為活潑。

比如傻,在東北叫傻狍子。聰明的人都千篇一律,傻的人卻萬裏挑一,這個人是智商低?還是愛冒險?還是太莽撞?傻得沒性格。但到了傻狍子這,就有性格了。同樣的意動用法,傻狍子是指向狍子那樣傻的人。活潑卻莽撞,可愛而犯二。變無性格的為有性格的。


先亮答案: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東北人幽默詼諧的語言習慣、民族融合時的歷史遺留還有東北土地動物的繁多,與人們日常接觸的頻繁。

關於東北方言的形成,我以前曾經回答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自行搜索!)這裡就不再說得那麼詳細了!

歷史上東北方言的形成主要經歷了三次融合發展時期,分別是西周至西漢、東漢至南宋、元明清三朝。在這三次歷史時期內,逐漸形成了以古燕代方言(東北土著話)為主,吸收,融合進漢族、扶余、高句麗、烏桓、肅慎,東胡,穢貊,滿族、蒙古族、朝鮮族、赫哲族、鄂倫春族和達斡爾族等各個民族的特色語音、語法、語意,才最終形成的現在這種獨具特色的東北方言。

一句話概括東北話就是一直在吸收其它優秀語言文化,從來沒有消散自己的口音。

東北地區地廣人稀,有著十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各民族以狩獵、捕魚和農耕為主,人們在長期與動物的接觸中,逐漸瞭解、馴化和使用動物,於是動物辭彙便佔據了東北話中很大的比重。

解釋一種現象的原因,從這種現象的特點出發,也是一種路徑,特點能夠總結明確,這種現象的原因自然就出來了!

1.直觀易懂的動物命名學:有一部分動物名稱在東北方言裏直接按照它們的體貌特徵和秉性習慣來稱呼的,簡單明瞭,形象直觀。

比如:瓢蟲,它的顏色鮮艷,常見的是黃色、褐色、紅色和橙色,身上長有斑點,東北人稱它們為「花大姐」,既顯出了它們的特點,又讓人叫起來感覺很親切。

飛蛾,因為它飛的時候翅膀不斷煽動,這個動作東北叫做「撲棱」,而且聲音上也是「撲棱」「撲棱」的聲音,所以被北方百姓俗稱為「撲棱蛾子」。

東北人也把「鴿子」叫做「撲鴿子」,其原因是一樣的。這樣稱呼這些常見的動物,不僅簡簡單單,讓人容易理解。

2.動物的前綴與後綴:

比如:對動物的稱呼多加前綴「老」,如老牛、老抱子(孵化小雞的母雞)、老鴰(烏鴉)、老黃(黃鼠狼)等。

對動物稱呼多用後綴「子」,如鴨子、楊喇子(刺蛾)、傻狍子、黑魚棒子等等。人們這樣稱呼自己熟悉的動物,有時也用一種動物名字,直接來形容人或事,如傻狍子,形容一個人愚鈍,一個憨態可掬愚鈍的動物形象,照比直接明言,你的智商下線了,要高明多了!

3.少數民族語言的遺留:

由於東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這裡世代生活著漢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赫哲族、鄂倫春族和達斡爾族等民族。各民族彼此之間的貿易往來、雜居共處、民族通婚等活動,自然會帶來語言的接觸,而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最易被人們接受的,就是身邊熟悉的動物了,用動物的習性、體貌特徵來說人談事,顯然比用手比劃來得快捷。

4.動物名詞的隱喻:在東北農村,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養一些動物,以牛、羊、驢、豬和狗為主,人們在想要表達自己的情感時,當然會首選這些身邊熟悉的動物。

比如:驢是東北農村人很熟悉的動物,大家用它來拉車。東北人用「驢性」一詞來形容人固執、魯莽、暴躁、不明事理,像毛驢的脾氣。比如說:「千萬別招惹他,那人特別驢性。」大家還用「驢臉」來形容人很生氣,把臉拉得很長。

雞、鴨、鵝和狗是農家必養的動物,在飼養它們的過程中,也創造出一些有意思的辭彙。如:雞蹬狗刨,形容糧食剩的不多。秋收時,人們喜歡把糧食堆在園子裏,主要是玉米需要堆在那裡曬乾了水分。這樣就會被家禽喫一些,產生了浪費。於是,就用「雞蹬狗刨」來表示自家的糧食被家禽浪費,再加上保管不力,已經不剩多少了。

5.歇後語中的使用:

在東北流行的熟語和歇後語中,也存在大量的動物名詞現象。

比如:聽蝲蝲蛄叫,還不種地了。蝲蝲蛄就是螻蛄,它喜歡喫植物的根部,如果莊稼的根部受損,就會死掉,等於農民的辛苦勞動付諸東流。但百姓以一種樂觀的態度來面對它,「聽蝲蝲蛄叫,還不種地了」,也就引申為在阻力面前,不要氣餒,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和想法,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狗喫碗碴子———滿肚詞(瓷)兒這是幽默的東北人在調侃某個人能言善辯,話語富有生活化氣息,同時詼諧、風趣。

東北方言裏有大量的動物隱喻辭彙,這些辭彙不僅記錄了東北的文化,也記錄了東北人的生活。這些簡潔直白、精準透徹、詼諧風趣的詞語隱喻反映了東北人直率坦誠、粗獷豪放的性格。同時也體現了東北人感受、瞭解和闡釋生活的認知思維模式。


有一種回答叫嗯哪  有一種解決叫咋整, 有一種浪費叫霍霍,有一種重複叫磨嘰,有一種狀況叫毛楞, 有一種面貌叫磕磣,  有一種討厭叫咯應,  有一種觀察叫撒漠, 有一種掩護叫打狼, 有一種為人叫得瑟, 有一種軟弱叫尿跡, 有一種疑問叫噶哈, 有一種習慣叫埋汰, 有一種聊天叫嘮嗑, 有一種速度叫麻溜, 有一種憤怒叫急眼, 有一種喜歡叫稀罕, 有一種厲害叫尿性, 有一種傻叫得兒呵, 有一種心情叫憋屈, 有一種數量叫老鼻子, 有一種創傷叫禿嚕皮, 有一種喫態叫可勁造, 有一種性別叫二椅子,  有一種關係叫鋼鋼地, 有一種獨處叫賣獃兒, 有一種範圍叫整個浪, 有一種頑皮叫欠兒登,  有一種能力叫吭呲癟肚, 有一種休閑叫無極六獸, 有一種故意叫凈引兒地,  有一種感嘆叫哎呦我去, 有一種設施叫馬路牙子, 有一種工程叫半拉可機,  有一種頻率叫做晃常兒, 有一種失敗叫突魯反仗。 有一種骨頭叫波羅兒蓋, 有一種心態叫楊了二正, 有一個地方叫俺們那旮瘩。 有一種美,叫帶勁;有一種回答,叫嗯哪;有一種不耐煩,叫***有一種白癡,叫揚了二正;有一種反覆,叫吐了反仗;有一種發火,叫急眼;有一種直爽,叫敞亮;有一種癢,叫刺撓;有一種喜歡,叫稀罕;有一種討厭,叫各應;有一種醜,叫磕磣;有一種傻,叫虎了吧唧;有一種腦殘,叫山炮;有一種可能,叫備不住;有一種不可能,叫夠嗆;有一種另類,叫隔路;有一種臟,叫埋汰;有一種閑侃,叫扯犢子;有一種聊天,叫嘮嗑;有一種開始,叫原先;有一種不著急,叫趕趟;有一種嘮叨,叫磨嘰;有一種錯誤,叫岔劈;有一種顯擺,叫得瑟;有一種舒服,叫得勁;有一種能耐,叫尿性;有一種口吃,叫磕巴;有一種費勁,叫吭哧癟肚;有一種地方,叫那嘎達;有一種農村,叫屯子;有一種挑逗,叫撩哧;有一種堅強,叫皮實;有一種趕緊,叫沙楞的;有一種尋找,叫撒摸;有一種口水,叫哈喇子。有一種什麼,叫啥玩意兒, 有一種廚房設施,叫竈坑。有一種傢具,叫炕琴。 有一種亂,叫皮兒片兒的有一種口袋,叫挎兜,在東北,有一種摔倒,叫卡跩了。在東北,有一種受傷,叫禿了皮。在東北,有一種發愣,叫賣獃兒。在東北,有一種醉酒,叫五迷三道。在東北,有一種逛街,叫上該。在東北,有一種街道,叫該裏。在東北,有一種人,叫欠兒蹬。在東北,有一種拒絕,叫別介。在東北,有一種有一種泥濘,叫稀能。在東北,有一種麻利,叫嘁哩喀喳。在東北,有一種崎嶇,叫急了拐彎。在東北 ,有一種無聊,叫屋脊六獸。在東北,有一種心煩,叫鬧聽


在東北方言中,有一種俗稱叫:東北八大犢子和九大神獸。

八大犢子分別是:「滾犢子」、「扯犢子」、「護犢子」、「完犢子」、「裝犢子」、「癟犢子」、「王八犢子」、「小犢子」。

九大神獸分別是:土豹子,毛驢子,白眼狼,傻狍子,王八犢子,大馬猴子,熊瞎子,黃皮子,兔崽子。

東北話自帶幽默效果,這些都和動物有關的方言,再加上東北人的口音與他們的性格特點就形成了特有的東北語言特色。眾所周知,在白山黑水之間,各種野生動物也不少,以前的北大荒確實也比較常見這些動物。久而久之,這些動物成為了人們對於一些事物描述的形象詮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