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藏來答】大家好,我是文藏的藝術小編Kiki~如果各位喜歡我的回答,就請給我一個贊或者是一個關注吧!

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製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楚人以鳳鳥為祖先祝融的化身,是其崇尚鳳鳥、崇尚紅色的原因之一;楚國漆器中常見的黑紅搭配,給人虛幻深沉的氣氛;楚人尚巫,故使得楚地的藝術帶有一種恢詭譎怪的特點;楚人浪漫,屈子被讒放逐乃作《離騷》,思幻文麗。

戰國 彩繪鳥獸紋矢箙面板 通高23.5cm 上寬22cm 下寬18cm

由於是華夏族的一支,楚人南遷之後給楚地帶來了中原文化的因子,並受中原商周文化和其他各民族文化影響,在緩慢向前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了獨具浪漫色彩和地域特色的楚文化。

主流新寵——漆器

中國漆器製作可以追溯到的年代比較久遠。如果僅從文獻記載來看,新石器中後期,漆器製作已經初步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發展工藝。從目前考古發現來看,有實物依據的漆器製作起源距離今天有7000年的歷史,即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朱漆木碗。

戰國 龍耳漆方壺 湖北省博物館藏

有考古實物依據的漆器基本以戰國為分水嶺,戰國之前的漆器出土文物相對來說比較少,戰國時期數量上開始增多。因春秋戰國政治、文化、思想的巨變,在這一時期的藝術品上也得到了極致體現。這種體現最明顯的則是隨著各諸侯國實力的逐漸增強,周王朝用以維持社會結構的禮制開始鬆動,這一時期藝術品的地域性也越來越明顯。

戰國早期 彩繪龍鳳紋蓋豆

《左傳》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禮崩樂壞」使得集聚地位、權利、榮譽於一身的青銅器在此時失去象徵意義,青銅逐漸偏離主流,走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然而在日常生活市場的競爭中,漆器以其強大的包容性、日常實用性、獨特的裝飾性取代了青銅器,成為當時的主流寵兒。隨著漆器製作工藝的進一步發展,一些大型的建築物和工藝品上,都開始出現漆工藝的身影。

漆樹

戰國漆器

春秋戰國是中國漆器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在戰國時期,中國的漆器工藝達到了第一個繁榮期。目前中國眾多地區發現的漆器實物證明,這個時期的漆器數量品種多、工藝巧、紋飾精美,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大大超過前代。並且,戰國漆器的繁榮發展對後代漆器也產生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戰國 彩繪龍鳳紋漆盾 長46.8cm 寬34cm 湖北省博物館藏

戰國漆器的色調以紅色和黑色為主,特點是「朱畫其內,墨染其外」。器內塗硃紅色,明快熱烈;外髹黑漆,沉寂凝重。黑紅相對比,共同襯托出器物的典雅、大氣、富麗,呈現出獨特的、強烈的裝飾效果。

戰國漆器以木胎為主,並有陶胎、銅胎、皮胎等等,其中以厚重的木胎為最多,中期出現了夾紵胎和薄木胎的雛形,晚期加嵌金屬的漆器增多,即扣器出現,成為了戰國漆器中的珍品。

戰國 彩繪鳳鳥雙連杯 通長17.6cm 寬14cm 通高9.2cm

紋飾上,戰國漆器一方面繼承和發展了商周時期漆器和青銅器的裝飾紋樣,另一方面從自然世界和社會生活背景中廣泛取材。人們從漆器的功能和造型出發,設計出了想像力豐富、人文氣息濃厚的漆器裝飾紋樣。尤其是動物紋的使用非常廣泛,包括各種鳳、鳥、龍、虎、鹿、蛇、豹、狗、豬、蛙等。其中,鳳鳥紋是紋樣中最為普遍和豐富的一種類型,變化較多,形式各異。

楚國漆器

楚國漆器是戰國漆器的傑出代表。楚國漆器在戰國的突出表現不僅體現在此時期和地區出土的文物數量上,最主要的是其裝飾紋飾的豐富多彩,和同時期的青銅器相比,顯現出強烈的時代和地域特徵。

戰國 彩繪神鳥漆豆 荊州博物館藏

楚族原來是華夏族的一支,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動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後來,他們的一支在上古民族衝突的漩渦中,在敵對勢力的壓迫和打擊下,逐漸南遷。楚人在丹淅流域頻繁活動,在這裡留下了眾多的遺址和文物。楚國漆器目前的發現地遍及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其中又以湖北出土的漆器最為多。而江陵、長沙、信仰、隨州等地發現的最為著名,也最能代表楚國漆器的風格。

戰國中晚期 漆木方豆 九連墩2號墓出土 供食器

楚國處於長江漢水流域,生長著大片漆樹,有豐富的竹木資源,這是其漆器製品高度發達的其中一個原因。另外,楚國漆器工藝的發展還與楚國疆域的開拓、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相關。除了中原文化和漆器裝飾技術的影響,其還與秦、巴、蜀等國廣泛接觸,在接觸的同時使得漆工藝得到長足發展,同時也繼承了當地早期漆器的成果。楚國漆器在戰國時期獨佔鰲頭還與其細緻的分工和程序較高的標準化生產有關。楚國漆器有制胎、塗漆、描繪、打磨等不同分工,並注意和金工的結合。

原文作者:張敏

原文來源:《藝術品鑒》2018年12月刊《鳳舞九天瑰麗神秘的楚國漆器》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在中華文明的進程中有兩種樹對我們產生過影響,第一是茶樹,第二是漆樹。

漆器,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割漆樹天然液體,經過反覆髹漆蔭干打磨然後推光方成器。傳統手工藝,歷史悠久,工藝考究複雜。溫潤華麗,富含變化,溫暖,與現代機械的冰冷格格不入。

△「漆」字是中國象形字,由漆樹上割八字形流出生漆之意。

生漆,又名大漆、土漆、國漆,從漆樹上割取而來,就象採集橡膠一樣,目前所知唯一靠生物催化(漆酶)乾燥的漆。生漆被譽為「塗料之王」,其可稱道的特性表現為硬度、耐候性、耐久性等等。在沒有現代化工合成漆之前,幾千年來都是用的生漆。

漆樹屬落葉喬木,高達20米,分布廣泛,大體在北緯25°~42°,東經95°~125°之間的山區。我國佔世界產量的85%以上,漆樹需要生長十年才可以進行採集,一年采割時間大概90天時間,伏天割漆效果最好,一顆漆樹整個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公斤生漆,3000顆漆樹採集一公斤生漆,並有著嚴格割漆制度和方法,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漆樹死亡,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說法」。

漆農通常半夜進山,幾秒鐘就要換一次蚌殼,因此現在市面上的生漆價格極為昂貴。至於坊間所流傳的關於生漆有毒論,一方面是同化學漆的混淆視聽,一方面生漆在製作過程中容易造成人過敏所引發的恐慌。生漆會造成過敏現象,對生漆過敏者皮膚接觸即引起紅腫、癢痛,誤食引起強烈刺激,但生漆乾燥後具有優良的理化性能並且不含有機溶劑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漆器首要是以日用器和擺設用器為主,中國漆器可考證時間距今七千餘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

先秦時期

漆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銅器,應用於生活,樂器,喪葬用具,兵器等,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漢代,漆器進入其歷史的鼎盛時期,品類開始豐富細化,工藝技法豐富,類似玳瑁、鑲嵌、堆漆等技術開始出現。唐代時將漆器的技法傳至日本(一些技法的交流和學習可能更加準確,另一方面不要曲解這個時期日本才有漆器,日本漆器可考證時間在6000年前)日本進一步將漆藝文化推向極致奢華,許多文章裡面認為漆器在日本只為富貴人家所收藏使用,這也是不準確的。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對於漆器有非常高的依賴性,只是對於日用器皿和手作收藏把玩物品有著細緻的分類。

宋元時期

代表是雕漆。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塗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紋的技法,根據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紅」「剔黑」、「剔彩」及「剔犀」名目,以北京的剔紅,山西的剔犀出名奪彩。

明清時期

當時除了官設的漆器廠外,民間漆器生產也遍及大江南北,而且江南漆器名家輩出。乾隆時期,對於雕漆的喜好,使雕漆繁榮一時,後衰落幾近消亡。

△明代隆慶年間 黃大成《髹飾錄》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本答案來自東家漆器手藝人漆仕。

漆器起源於約七千多年前,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通過考古發現,當時我們的的祖先就通過生漆塗料對物品進行裝飾,用的就是天然漆。用漆對物品進行裝飾,賦予物品藝術之美,漆器不光在外形裝飾上具有十分美觀的作用,而且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等優點。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漆器工藝的表現形式很多,例如,在首飾金銀胎體上彩繪、描金、戧金、填漆等多種工藝技法;或在首飾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在漆胎上敷以圖案,以勾、挑、刻等技法,雕刻出精細的凹陷紋路,最後施以色彩,再行固色、打磨、拋光,一氣呵成,氣韻渾厚;還有的在漆藝首飾上鑲嵌螺鈿、珍珠、金、銀及寶石,組成華麗的裝飾效果。

描金: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繪花紋的裝飾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為最常見,其次是硃色地或紫色地。也有把描金稱做「描金銀漆裝飾法」的。點螺漆器是我國傳統工藝品,1966年北京元代遺址出土一件漆盤殘片用螺片鑲嵌廣寒宮。明代是點螺漆器的盛期,工藝水平已達到相當精湛的程度。用貝殼、夜光螺等為原料,精製成薄如蟬翼的螺片,再將薄螺片「點」在漆坯上,故名「點螺」。 以漆漆物,並沒有其他手續,稱為平漆,最先漆物,只這一種方法,平易簡潔,製作精良的,也非常可愛。所以現在多用這種方法。薄螺鈿漆器約創始於北宋。所謂薄螺鈿是通過精心選用夜光螺等優質貝殼,將其剝離、裁切成纖細的點、線、片,然後一點一點地嵌貼於漆器底地上,有時還間以金、銀的條、片、屑等,再經髹飾、推光而成,作品五光十色,燦若虹霞,精緻纖巧。

漆器來歷史悠久,具有很多方面的的價值。例如,歷史價值,早在新石器時代,漆器就有了發展。可見,通過研究上面的圖案畫飾,間接的反襯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當時的經濟生產力;藝術價值,剔紅的雕花漆器品,做工精細,結構簡單大氣。上面的圖案雕琢的是惟妙惟肖,是俱佳的裝飾品,反襯一種高大上之氣;經濟價值,任何一件藝術品,在市場中會有相應的價格。精品的漆器,價格在百萬元以上。若是官窯燒制,價格還能上漲;收藏價值。漆器用料、工藝,都是十分講究性的。況且,現在一件完整的漆器品,是很難找到的;漆器的價值,隨著時間在悄悄的發生著改變。從時間上看,到現在有上千年歷史了。因此,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價值,人們品鑒漆器時,可以嘗試去品嘗其中的內涵性。


漆器的歷史悠久,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4200多年前的夏禹時代已見使用,戰國時期更加發達。在漢代,漆器被作為日用器具,日漸普遍。唐代的漆器實物製作也有明顯的發展。宋、元、明朝之後,漆器的製作有20多種。 漆器是古代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的物品;由於漆有耐酸、耐鹼、耐熱、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們利用。我國為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國家,早期漆器一般在簡單木、竹胎上髹塗,既可防腐,也可用於裝飾。隨著漆工藝的發展,逐步出現在各種器物上彩繪、描金、戧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圖案的作法,還有的在漆器上鑲嵌金、銀、銅、螺鈿、玉牙及寶石,以組成華麗的花紋,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

漆器的工藝是古老華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唐代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種種因素使工藝美術也隨之發達,在藝術、技術以及生產上,皆遠超過前期,價格昂貴的技法在當時極為盛行。宋代漆器的制胎和髹是技藝已經十分成熟,當時不僅官方設有專門生產機構,民間製作漆器也很普遍,一般而言,宋代漆器以素色靜謐為主。像陶瓷、絲綢一樣,中國漆器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元朝時手工業受到相當重視,江南的嘉興一帶成為漆器產業的重要中心。官辦、民辦組織龐大,加上社會經濟條件的允許,漆器名匠輩出。漆器品種不少,以螺鈿、雕漆等製作水平最高,其中雕漆為元代漆器成就的代表之作。明代工藝美術跨入新的階段,官方設廠專制御用的各種漆器,並由著名的漆藝家管理。除了官設的漆器廠外,民間漆器生產也遍及大江南北。明代江南漆器名家輩出。清代初期制漆業承續明朝,在全國各地發展,以乾隆時期為盛,並逐漸形成各自的製作中心及地方的特色。乾隆年間以紅漆造龍椅。上文所述的漆器都是各代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所以說中國的漆器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


我國在堯舜時期就有使用漆器的記載,是用漆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沒有之一。

說到漆器的優點就不能不說漆夜本身,它是製造漆器的主要原料,通常叫生漆,也叫大漆。這個漆液在器物上干固後,能夠防腐、耐高溫、耐酸,相比其他材質而言非常堅固耐用,這對古人而言是一種難得的生活工具。更為重要的是,經過多次的髹塗後,漆器還能散發出極為華麗的光澤,非常適合裝飾紋樣,增加美觀度。這樣一種又牢固耐用,又精緻漂亮的物件,怎能不受人們的歡迎?因此,在出土漆器品種中,大部分屬於日常生活用具,範圍很廣,大到床榻、幾櫃,小到盤碗均包含在內。

漆器在秦、漢兩代最為興盛,尤其是西漢達到巔峰時期,經過了一個從上流社會走入民間的過程 ,也說明當時數量之多、規模之大,產業鏈之完整。漆器在漢代後日漸衰退,有人批評是成本太高,生產費事費工,浪費大量手工生產力,再加上瓷器的工藝技術不斷的提高並逐漸佔有市場,人們的審美情趣也在不斷變化,直接導致漆器慢慢退出日用品的範圍,轉而成為儀式性、裝飾性更強的事物。雖然漆器在漢以後經歷的大規模的衰退,但並沒有徹底被社會淘汰,反而在唐代隨著當時經濟文化的繁榮、手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又走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比如出現了螺鈿、雕漆等工藝極為複雜、價格更為昂貴、視覺上更為富麗的種類。時至今日,漆器仍然是傳統工藝里的一筆濃墨重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