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一句詩道出了中國的地形複雜和古代人的行路之難。在施工技術以及機械設備不斷發展的當下,中國在交通設施方面的建設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尤其在橋樑建設方面,越來越多的世界橋樑之最出現在中國,這個成績不僅令國人振奮,更令世界敬佩。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座橋就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鐵路橋,北盤江特大橋。

這座大橋橫跨北盤江大峽谷,貫通雲貴兩省。從遠處望去,這座全長721米的白色鐵路橋猶如一彎新月,高懸於北盤江之上,巨大的拱形結構高出江面約300米,在山體之間格外顯眼。除了跨度是世界之最以外,北盤江特大橋在施工方面更是克服了世界難題。

因為橋樑施工地點的地形為喀斯特地貌,山體內多溶洞。所以我國的橋樑工程師綜合考慮了高鐵通過大橋的速度以及地形特點,最終選用了拱形結構作為北盤江特大橋的主體結構。

在施工材料方面,北盤江特大橋使用了C80高性能混凝土,這種混凝土抗拉伸,抗壓力的效果極佳,可以說是為高鐵量身打造的施工材料。

據了解,北盤江特大橋總投資4.5億元,2010年開工建設,於2016年年底順利通車,預計使用壽命長達100年。在世界上創造了中國速度的和諧號通過北盤江大橋只需要6秒的時間,而這短短6秒的通過時間,卻包含了上萬工人在大山中奮鬥了6年的艱辛。

科技公元,帶你了解最創新的技術,最創意的產品。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科技公元!

謝邀,貴州是一個峽谷縱橫的省份,近幾年因為貴州的發展建設需要,高鐵、高速的飛快建設,所以很多大橋就應運而生,造就 了貴州大地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是貴州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個佐證。

北盤江作為貴州境內比較大的一條江,加上周邊山地地貌,所以北盤江峽谷很深,高差幾百米是常態,自古以來都是交通建設難以逾越的」天塹「,隨著橋樑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北盤江上橋樑越來越多,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滬昆高鐵北盤江特大橋」

通過只需要8秒,但是建設需要6年

昆高鐵北盤江特大橋位於貴州省關嶺縣與晴隆縣交界處,由中國中鐵港航局承建,為上承式勁性骨架鋼筋混凝土拱橋,並不是很多山區使用的斜拉式項梁大橋,為什麼高鐵在山區不能使用斜拉式項梁大橋,這是另一個問題。。

北盤江大橋建設擁有各項世界第一記錄,也足以說明其建設難度之大,是滬昆高鐵貴州西段的控制性工程。從2010年10月開工建設,預算投資4.5億元。2015年11月19日順利合龍。時速350km的高鐵列車通過北盤江特大橋的時間只有6秒左右,可建設者們卻在大山裡堅守奮戰了整整6年,六年的艱辛,也足以說明高鐵建設的艱難,北盤江橋樑建設的艱難。

多項世界之最,中國橋樑第一

主體結構設計壽命達100年,橋拱基座爆破土方44萬多方,共澆注混凝土17萬立方米,主拱採用鋼筋混凝土勁性骨架拱圈。北盤江高鐵大橋以一跨形式跨北盤江而過,距江面高約300米,全長720米,其中主橋445米的跨度在目前世界同類型鐵路拱橋中跨度是最大的,稱得上是世界高鐵橋樑第一跨。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北盤江大橋的順利竣工,標誌著滬昆高鐵的難度攻關又再進一壘,不僅拉近了貴陽和盤州的距離,更是拉近中國最東端和最西南端的距離,加速了兩地之間的交流和貿易往來,為西南的發展提供保障,也使得貴州的高鐵網路更加健全。


在全球橋樑界有這樣一句話:關於橋樑建設,上個世紀70年代看歐美,90年代則看日本,而到了本世紀,就得看中國了。

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經建成的最高的五座橋樑全部都在中國,而其中最高的,則要數北盤江大橋了,這座橋坐落於貴州和雲南兩省之間的峰巒疊嶂當中,別看它位置比較偏僻,但實際上北盤江大橋在世界橋樑界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以至於在國外製作的一檔叫做《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節目裡面,專門製作了整整一集的特別節目來介紹這座被他們稱之為「史詩級」的大橋。

那麼,這座橋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呢?據悉,北盤江大橋的全長為1341.4米,能夠把整座紐約帝國大廈橫著放進去,同時還可以富餘出許多空間,當然,讓北盤江大橋真正成名的,還是那至今無人可以超越的高度,從谷底到橋面,北盤江大橋的垂直高度竟然達到了驚人的565米,也就是相當於200層樓的高度。

作為一座懸索橋以及斜拉橋,北盤江大橋的核心科技在於固定主纜端頭的錨碇,為了讓這座全世界最高的大橋可以保持足夠的穩固度,在施工過程當中,來自雲南和貴州兩省的中交二航局和貴州公路集團絲毫不吝惜使用建築材料,建成後的錨碇總重量高達133萬噸,這個數字是個什麼概念?要知道,舉世聞名的巴黎鐵塔,其自重才7000多噸,那麼也就是說,北盤江大橋僅僅是一個錨碇的重量就相當於186座埃菲爾鐵塔,而如果把這個數字換算成海軍大型水面載機巨艦,則相當於23艘標準排水量高達57000噸的遼寧號,值得一提的是,北盤江大橋的總投資為10.28億元,其中雲南出資5.37億元,而貴州則是4.91億元。

北盤江大橋的超高指標令人讚歎,當然,其背後所克服的困難更是難以想像的,要知道,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這也就意味著地形的千變萬化,北盤江大橋所處的位置,屬於喀斯特地貌區,該地密布著石灰岩,裂隙,以及動輒深達100米的溶洞,這種種因素,導致山地硬度極差,十分不利於施工,何況還是北盤江大橋這種規格的超級工程,為了避免挖到這一顆顆會導致整個工程失敗的「地雷」,設計北盤江大橋的人員最終將橋提高到了今天我們看到的位置。

順便說一句,其實這也恰恰解釋了為什麼各種超級大橋都集中扎堆在大西南,因為這地方到處都是高山以及深谷,無論是出於經濟發展,還是軍事戰略運輸,對於橋樑的需求量乃至因地制宜的橋樑質量都非常高。

在修建北盤江大橋之前,從雲南宣威城區到貴州六盤水開車需要5個多小時,而現在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到了。

接下來再給大家看一組統計:在世界前10位最高橋樑當中,中國佔8座,前10位跨海長橋中,中國佔6座,前10位斜拉橋中,中國佔7座,前10位懸索橋中,中國佔6座。

不知道觀眾朋友們身邊有沒有類似於北盤江大橋的超級工程呢?如果有,請在留言區自豪的告訴大家,看看誰家的超級工程最高,最大!


都格北盤江大橋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都格鎮,是杭瑞高速貴州省畢節至都格(黔滇界)公路的三座大橋之一。大橋跨越雲貴兩省交界的北盤江大峽谷,與雲南省在建的杭瑞高速普立至宣威段相接。

大橋由雲貴兩省合作共建,全長1341.4米,橋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當於200層樓高——這也是世界最高的大橋。

2016年09月10日,由貴州、雲南兩省合作共建的垂直高度565米,相當於200層樓高的世界第一高橋杭瑞高速北盤江大橋—杭瑞高速貴州省畢節至都格(黔滇界)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實現合龍。

2016年12月29日,由貴州、雲南兩省合作共建的世界第一高橋——杭瑞高速貴州省畢節至都格(黔滇界)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建成通車。

大橋通車後,雲南宣威城區至貴州六盤水的車程將從此前的5個小時左右,縮短為1個多小時。

同時,大橋東、西兩岸的主橋墩高度分別為269米和247米,720米的主跨,在同類型橋樑主跨的跨徑中排名世界第二。

北盤江大橋作為一座世界級橋樑,建設中面臨五大難題:山區大體積承台混凝土溫控;超高索塔機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泵送;山區超重鋼錨梁整體吊裝;邊跨高墩無水平力的鋼桁梁頂推;大跨鋼桁梁斜拉橋合龍。很顯然,這些難題都被中國的技術和工程團隊順利克服了。

自2012年開工建設以來,為克服沿線山巒疊嶂、溝谷縱橫、地質複雜、氣候惡劣等重重困難,確保科技含量高、難度大的北盤江特大橋建設得以順利合龍,大橋設計者採取了「智能」混凝土,雲計算等高科技,使得大橋既安全又保證工程順利完成。

為大橋研發的「智能」混凝土,學名叫「機制砂自密實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和良好的抗離析泌水能力,能夠僅依靠自身重力而無需施加振搗就能均勻密實填充成型,能夠很好滿足現代結構複雜和配筋密集的工程混凝土成型要求


北盤江大橋是杭瑞高速公路畢都段的控制性工程,位於貴州省和雲南省交界處,東塔位於貴州省水城縣都格鎮,西塔位於雲南省宣威普立。

據貴州畢都項目辦主任周平介紹,北盤江是珠江流域西江上源紅水河的大支流,流經雲南、貴州兩省。北盤江全長449公里,總落差1985米,1000米長度平均降低4.42米。北盤江大橋正是建在峽谷兩座挺拔的山脊上,使得水面離橋面的高度拉出了565米的高差,成為世界第一高橋,超越了之前世界第一高橋(四渡河特大橋560米),成為目前世界第一高橋。此外,北盤江大橋主橋為鋼桁梁斜拉橋,主跨720米,目前位居同類型橋樑世界第二,僅次於貴州貴陽至黔西高速公路鴨池河大橋。


貴州省水盤高速公路北盤江特大橋:位於貴州省西部的六盤水市水城縣發耳鄉和營盤鄉交界處,全長1261米,最大墩高170米,最大跨度290米。跨越號稱「世界大峽谷」的北盤江峽谷。

大橋主跨採用290米的預應力混凝土空腹(斜腿)式連續剛構,是世界首創的空腹式連續剛構。

大橋總投資約4.3億元,於2009年8月開工建設,2013年5月31日勝利合龍,標誌著該橋主體工程完工。

大橋主跨採用290米的預應力混凝土空腹(斜腿)式連續剛構,是世界上首創的空腹式連續鋼構——跨度亞洲第一,也是世界上跨度排名第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國內首次建造。大橋主橋的高墩身、大跨度、長斜腿在同類橋樑中極其罕見,技術上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特別是在工程實施中具有世界上斜腿連續剛構橋諸多的技術難點和複雜工藝需要攻克和破解,而且在國內沒有任何成熟的施工經驗可借鑒,是目前世界上斜腿連續剛構橋中科技含量最高、技術難點最多、施工工藝最為複雜的特大型橋樑之一。

因其技術工藝在世界上首創,故亦有「世界第一斜腿」之美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