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現在滴滴為了保障雙方的隱私安全,顯示的都是虛擬號碼,提到這個,答主想起一次難忘的打車經歷。

那天剛加完班,地鐵公交早沒了,果斷用滴滴叫車。這時候突然來了一個我從來沒見過的電話號碼,因為公司地址比較偏僻,又是半夜,只覺得渾身一激靈,腦海里有小倩的BGM……

弄了半天是滴滴司機給我打的電話,後來上車了和司機聊天才知道,現在雙方電話都是虛擬號碼,是滴滴公司推出的什麼「號碼保護」服務。以前我還一直擔心如果給了差評,司機把我的號碼寫到老中醫小廣告上怎麼辦,現在可以放心給差評了(開個玩笑)。

按照滴滴目前的發展來看,乘客隱私應該會保護的越來越好吧。其實橫向對比一下,滴滴對乘客人身安全的保護手段還是很全面周到的,起碼我的號碼司機看不見,司機的信息也都是通過滴滴和國家相關部門審核的。

哎,說到底不加班就好了……


從我個人經常用滴滴的經驗來看,滴滴在個人信息保護這方面是在不斷改進的。網約車行業在2014、2015年剛爆發的時候,滴滴和其他網約車公司的做法都一樣,司機和乘客通過真實的手機號聯繫對方。2016年滴滴業務比較穩定了,開始在保護乘客個人信息上下功夫,推出了一個功能叫號碼保護。司機只能通過一個滴滴後台生成的虛擬號碼聯繫我們,看不到我們的真實手機號。

當行程結束不滿意司機的服務想給差評的話,滴滴是支持匿名評價的,我們的姓名和聯繫方式都不會顯示在評價里。匿名評價之後我們的評論也不會馬上顯示在司機客戶端上,而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隨機顯示所有評價內容,防止司機根據評價時間來推斷出是誰寫的評價。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功能的用體驗還是可以的。我在其他網路平台消費的時候是不敢隨便給差評的。比如點外賣,我的手機號是直接顯示在外賣小哥那邊的,我的詳細地址他也知道,有的外賣小哥還會專門給你發簡訊說希望能給個好評,這對他們很重要。這種情況下,我是真的不敢隨意給差評的,有再大的不滿意也只能自己忍了。

除了外賣,其他的比如快遞、洗衣、美甲、家政等等這種生活服務類行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顧客和商家在交易關係中的地位是不對等的,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滴滴的的這兩個功能值得這些做生活服務類業務的企業去借鑒一下。


最近一年多因為工作原因打滴滴還挺多的,個人感覺在這方面做的還行吧,比剛開始做的時候強不少。15年網約車大戰,補貼滿天飛,出小區吃個飯都打車去,那感覺是真爽。當時滴滴司機和乘客都能看到對方手機號,如果坐完車給司機的評價不好的話,有些較真的司機會發簡訊、打電話罵乘客。那一年我就遇到過一回。 後來滴滴搞了個號碼保護,司機和乘客都看不到對方手機號,通過滴滴後台生成的虛擬號碼去聯繫,我就再也沒遇到過司機事後罵人這種事了。後來評價也改成匿名評價了,給差評也不用擔心司機找你麻煩。個人信息保護這方面是真不用太擔心滴滴,該擔心的是外賣、快的、清潔這類生活O2O服務企業,其實都可以借鑒一下滴滴的這些措施。


據我所知,在滴滴上下了訂單,乘客和司機之前的電話號碼都是虛擬號碼,訂單結束後就再打不通了,這麼做就是為了避免雙方互相騷擾,我之前用滴滴叫車也出現過雙方確認不了上車地點的情況,折騰了好久也沒搞定。後來取消訂單,司機也沒給我打電話,畢竟是虛擬號碼嘛,其實就算知道了手機號也見怪不怪了,就像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被各種莫名其妙的中介公司騷擾。日常生活中訂外賣、網購、辦各種會員卡的時候也會泄露個人信息,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加強保護手段,增強防範意識,避免個人信息被一些詐騙團伙利用。滴滴在這方面還是挺讓我放心的,就算遇到了無良司機,他總不能把我的虛擬號碼掛出去吧。


近日,網上有人叫賣餓了嗎、百度外賣、美團等外賣平台的客戶信息,包括姓名、地址、電話在內的用戶信息,以每萬條700到2000不等的價格出售。就此各大平台紛紛報案,廣大網友都表示:太可怕了!

雖然這次信息泄漏事件與個別騎手和商家有關係,但是平台也是有責任的。滴滴在這方面,至少有一點做的較好。滴滴為了乘客隱私開啟了安全撥號,即乘客和司機聯繫的都是虛擬號碼,不會提供乘客的真實號碼。訂單完成乘客付款後,該號碼就自動失效。


現在不都是虛擬號碼了嘛,上次我接個滴滴司機的電話,還以為是推銷保險的呢。說實話,現在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太普遍了,可以說是一個社會現象了,網約車這方面前兩年還聽說過乘客手機號泄露被騷擾的新聞,自從滴滴推出了一些安全保護措施之後就沒聽說過了,應該是已經改善了吧。


我感覺做的還可以啊,號碼保護這個功能出來已經很久了吧,現在司機打過來的電話的都是400的,他看不到你號碼,你也看不到他號碼,挺好的,互不打擾,哈哈。評價的時候也是匿名的,想給差評隨便給,不用擔心他來找麻煩。


怎麼樣?我覺得沒毛病。最重要的就是號碼保護這個功能,司機看不到你號碼,這可太重要了,希望其他企業趕緊借鑒學習一下,特別是美團外賣和餓了么,你們的外賣員騷擾客戶的事情有點多。


滴滴在個人信息方面,後來做的還是不錯的!

一開始的乘客信息和司機信息都是真實的,後來經過一些事件發生後,乘客與司機間的電話都是虛擬號碼,訂單結束後電話就打不通了!有效的防止了乘客與司機互相騷擾,但是也有弊端的,。比如,乘客東西拉車上忘記了,司機本來沒走多遠,打個電話就會送回來,但是訂單完成支付結束訂單了,乘客及時聯繫不上司機,等打通滴滴客服電話,再次聯繫司機可能已經走遠了!給司機乘客帶來浪費彼此的時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