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KFC幾乎是強制性要求手機點單,在點單臺前站半天服務員都不會有反應,如果說要點單服務員就會一直說建議手機點單。

沒有要吐槽服務員的意思,只是想知道KFC高層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並不排斥手機點單,也會提前點單。但有些潛在客戶(老人,小孩),並不習慣,只需要一個現金點單窗口,為何要極端的不設?

有很多小孩子是隻有現金的,我在KFC附近就碰到過,兩個小孩子商量說去喫KFC,結果只有現金,就不得不換其他的。

很多KFC,在你說了我現金點單之後還是推薦手機點單,手機沒電了之類的情況很不方便。

在現金沒有被完全淘汰的今天,KFC提前網路化的理由?

大家先看明白,我說的是我不否認手機點單方便,但你也不能否認它有不方便的時候,所以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強制。


因為它覺得不需要人與人的交流,KFC膨脹了


省人工成本而且也能省點力氣配餐吧,昨天去買週四優惠的時候那家肯德基一共就兩個人在點餐檯服務,一個打掃衛生的大姐,人多的時候一邊點餐檯點單一邊配餐人真的走不開,之前去買FF14黑雞套餐時也是這樣,兩個服務員+一個大堂經理都忙的腳打後腦勺了,點餐檯還拍了長隊,配餐的大堂經理一直在大喊讓大家自己手機點餐


十年老人來惹

如果經常去外面喫飯的可能都會發現這一點

不僅僅是KFC

大多數的地方都已經開通了手機點單和支付的方式

這樣做的好處是雙向的

對於商家來說

手機點餐支付可以大大減少人員消耗

不必專門設置「點餐員」

而其他地方(比方說日料或者烤魚)

服務員們可以脫離點餐這個環節

騰出手來用以其他服務


對於顧客來說

人工點餐容易造成排隊現象

導致「TA(每半小時的營業額)」的下降

(這個好像也是商家)

而有了手機自助以後

顧客不必再經歷等待點餐的環節

每位顧客就是一條點餐線

多線同時點餐

直接進行取餐階段即可

然而很多顧客由於固有思維

並沒有發覺手機點餐真正正確的使用方法

那就是

人未到,先點餐,到店直取

這一點在快餐和奶茶餐廳尤為明顯

(包括現在挺火的瑞幸咖啡)

因為你的思維還停留在「到了餐廳才能點餐」的固有思維上

所以手機自助對你來說顯得多餘

特別是前臺沒什麼人的時候

但是你要知道

之所以前臺會沒人是因為大多數人都在自助點餐


當然手機自助現在還是推行階段

要普及下去還有一段路要走

餐廳也因此收到不少的投訴

不過之後該改進的

是如何以更恰當的方式來建議顧客自助

而不是否認這一方式


自助點餐是大勢所趨

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因為你的不喜歡而停止前進

希望你也能早日感受到自助點餐帶來的便利

以上。


我覺得弊大於利,你排隊點餐要搭進去一個點餐員,後面的顧客還要排隊才能做進一筆單,而且每服務一個顧客就要花1-3分鐘,但是自助點餐每個人都是點餐員自己就可以完成點餐,不會浪費其他顧客點餐的時間,而且還可以在快到的時候直接下單然後到店就可以取到了,這樣子還可以增加tc(來客數),進的單越多你的錢也越多,試問哪個老闆不希望自己的店能多賺錢!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引導顧客,教會顧客,讓顧客感受到自助的便利。所以服務員的話術很重要……


既然涉及到手機,那就得用移動互聯網的思路來分析了。為什麼一個公司要向人們推廣自己的APP?最終目的肯定是盈利,而直接目的就是吸引流量。流量這個東西在移動互聯網業界就是資產,就是本錢。

我們來看看肯德基APP是什麼樣的。

除了基本的點餐和優惠券等功能之外,有不少空間都被各種其他商品購物的區塊佔據著。所以很明顯了,肯德基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APP流量,然後通過廣告和電商的方式變現。

為什麼一個賣快餐的國際連鎖店會搞這種事呢?因為kfc國內業務已經被阿里代理了啊!這種純粹的互聯網思維只有那些互聯網廠商才會推崇。

除此之外,那些什麼減少人工成本之類的效果大概只能算作其次了吧,畢竟還沒有證據表明每個分店的員工數量減少了,或者工資變低了。

有人可能不以為然,但是看看麥當勞的APP,就沒有這麼多花裏胡哨的購物內容,麥當勞也沒有強制手機點餐。這佐證了我的猜想。


大勢所趨,21世紀什麼最貴?人!

機器代替人


手機點餐,是大的趨勢,會如同手機支付一樣,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手機點餐不能完全代替前臺點餐,是點餐方式的一種補充,並且有成為最常用的點餐方式趨勢。

手機點餐,商戶能節省部分人力成本,也能便於收集點餐數據。

對於顧客,能夠提前點餐無需排隊,能在一定方面內節省時間。部分語言溝通不便的顧客能順利點餐。

當然,手機點餐不是萬能的,可能遇見手機沒電,無法點餐。門店點餐系統出現故障,無法點餐。

完全手機點餐的知名公司,目前也只有瑞幸咖啡,任重道遠。


我個人也是很排斥這種做法,其實轉念一想,它就是在逼著推進這種手機自助方式的進程,顧客並不是肯德基的上帝,利潤纔是。


因為方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