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興的《九敗一勝》中,他提到「我為什麼賣掉校內網?」,原因只有三個字:沒錢了。就算不賣掉校內網,也很難成為中國的Facebook。

2005年,Facebook已經在美國漸漸開始火起來了,校內網抄襲了Facebook的UI(用戶界面),因為這個污點校內網被罵得體無完膚,但是從中卻讓紅杉資本關注到了校內網。

2006年年初,競爭對手蜂擁而至,做同樣的校園SNS(飽蠹、eDorm、looface、億友、dorm99、佔座網、課間操),其中要重點提的是陳一舟的千橡做了5Q網,佔座和5Q是校內網的主要競爭對手。

所以,校內網如果要贏得這場戰爭,就需要錢。

在SNS競爭加劇,校園代理、推廣都需要大規模地做,迫於壓力和環境的瞬息萬變,王興開始尋找融資,紅杉找上門來了。但是,最終紅杉將錢投給了佔座網。但是由於實在年輕,不懂資本市場,無法說服投資者給他們信心,最終沒能拿到錢。

其實,王興家並不缺錢,王興是個富二代,可以向他父親借錢。但是這個想法最終沒有踐行。最終,校內網賣給了陳一舟。

對於被收購,王興在日誌中流露出相當的無奈:「當我們公司已經欠了相當於我個人100個月工資的時候,我們沒有太多選擇。」

後來有人問校內網的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如果不賣,校內網能不能做成,他說「取決於我們遇到什麼樣的投資商。如果投資商能夠在很多地方幫我們,是可能做成的;如果不怎麼管,讓我們隨便搞,那就不行,因為我們還不夠成熟。」

谷歌工程師兼《浪潮之巔》的作者吳軍分析,Facebook之所以能成為讓谷歌都警惕的互聯網巨頭,並不因為它是一個SNS的社交網站,而是因為它強大的開放平臺。事實上,校內網(已經兼併到人人網)也是國內最早做開放平臺的公司,2013年11月在美國上市的博雅互動,最先發軔於人人網的開放平臺。

真正所有人都注意到校內網始於一款名叫「開心農場」的偷菜遊戲。這個遊戲的上線亦是受Facebook在臺灣發展的啟發。當時,Facebook進軍臺灣市場一直不溫不火,但自從一款名叫「開心農民」的遊戲上線。Facebook以後,在臺灣的搜索熱詞裏,「Facebook開心農民」、「Facebook開心硬幣」始終排名靠前。憑藉著開放平臺上創新的社交遊戲,Facebook快速佔領了臺灣市場。

校內網沒有成為Facebook與騰訊強大的社交產品有密切相關,同時也受困於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

從校內網性質上看,這是一個短期內難以見到成效的事情,雖然校內網內部依然堅持想做,但在決策和投入上也比較謹慎。

在2009年,校內網與開心網爭奪白領用戶。正是在這一年,校內網的第一批校園用戶開始畢業走入社會,想要從畢業學生的星星之火在白領階層中形成燎原之勢非常困難,因為大多數人並不希望自己的老闆知道自己的人人賬號。同時,具有強替代性的開心網和新浪微博等競爭者相繼出現,而QQ空間一直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社區,校內網爆火的偷菜遊戲,也被移植到了QQ空間,轉移了大部分用戶。

當年,開心網通過email賬號輸入和MSN精準導入白領用戶。當時校內網還是把用戶分為高中大學白領幾個階段,校內網到了一些高中和高校宣傳,但由於白領難以有聚集的地方,因此只做了一些郵件推薦,並未有太多針對性的推廣戰略。

因此,校內網無論從小白經驗還是從外部環境來看,都很難成為中國Facebook,畢竟中國第一大互聯網社交公司是騰訊,要想繞開騰訊的圍追堵截,實在太難。


沒機會

首先校內網讓sns被大眾熟悉,並引發模式熱點,可以說這是模式的被認可,但是這種模式卻並非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很輕易的被替代了。

我們看校內網的初期人羣是校友這一塊,而後來人人網,就把目標羣體放大了,可是放大後自身標籤就沒了。

就像之前我們想到找校友、校園信息、校友資源會想到校內網,但是一旦變成人人網後,他就擺在了和qq相同的位置上,不是針對性交友,而是泛人脈圈,而qq的屬性是日常工具屬性,那麼自然人人落敗。

其次我們看校友一度很火是因為這上面的小遊戲,而這小遊戲技術性不高,普遍是一些flash小遊戲,這在很早之前就有,只是人人在這一塊率先的把彼此互動做起來(這和現在微信小遊戲一樣,都是那些微信小遊戲都是以前就有的,只是放在不同載體上而已),但是同樣這個門檻低啊,qq也能做啊。

所以靠低門檻的遊戲吸引人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校內這一塊很難做的好,而在之後的微博出來後,微博的更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取代了人人網的需求。


永遠沒機會,不止是校內,中國所有的熟人社交沒有機會,因為有騰訊在啊。騰訊微信目前10億日活,qq5億日活,誰和騰訊pk社交,那是嫌棄命長。所以校內永遠不可能成為中國的Facebook。

一、校內是熟人社交,熟人社交不可能打得過騰訊

騰訊是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而熟人的社交具備高度的粘性,因為社交關係鏈可以保證平臺具備排他性,畢竟大多數用戶關係集中在某一個社交平臺上,除非社交媒介出現顛覆式的巨變。否則社交平臺會屹立不倒。

所以無論是王興時代的校內還是陳一舟時代的人人,校內網都是細分領域的熟人社交模式,而這樣的模式只在固定的細分渠道才會使用。當用戶畢業脫離開這個細分渠道後,用戶就會開始進入qq,所以當大學畢業後或者不熟悉的朋友變熟悉後,第一句話就是:你qq多少。現在是:我們加個微信吧!

而Facebook誕生時,美國是沒有大規模社交平臺的,所以在社交領域Facebook可以說沒有競爭對手。

二、校內永遠只在校園,而Facebook早就全民

校內網從被出售到現在邊緣化,校內的用戶仍然是在學校內。而Facebook從2004年成立2006年就全國開放了。可以說Facebook迅速為自己獲得了更多用戶,而校內卻仍然只在學校領域,用戶增長是有限的。

三、中國媒體平臺競爭激烈,而美國寡頭壟斷

中國人口眾多,創業者眾多,媒體平臺和社交平臺眾多,社交領域除了微信qq,還有陌陌探探,而還有微博,抖音。媒體平臺都在分流社交領域的用戶停留時間,所以社交平檯面臨劇烈的競爭。

四、王興不成熟,中國風投不發達

校內是王興在中國第一次創業,然後2007年出售,當時是從美國肄業創業的,可以說王興並不成熟,當時周鴻禕想投資王興,就是因為王興因為緊張一直抬頭看天花板而被認為心高氣傲而錯失了投資機會,最終校內不得已賣出。

而當時中國投資並不發達,別說美團現在100億美金融資是當時不可能的事情,bat也不可能給美團支持。當時紅杉中國才成立兩年,手上也沒什麼錢。所以無論從資質還是投資上,燒錢的校內根本不可能發展壯大。

王興應該慶幸,2007年還有陳一舟看得上校內而得以被併購獲得財務自由。


一個字:難!

我們就算把Facebook放到中國來,其實都很難能夠媲美騰訊。

在中國,人與人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社交的方式基本已經固定了。騰訊的QQ和微信掌握了全中國社交網路的幾乎所有流量。

而朋友圈和QQ空間,幾乎就是我們除了聊天以外,展示自己的主要方式。

社交網路的核心其實是基於現實社會中人們的社交圈子,將現實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互聯網中得到體現。

我們如果要使用一個新的社交網路平臺,那麼,這個平臺在沒有湧入大量的人並和我之間建立實際的聯繫前,其實我在這個社交平臺中是孤立的,那麼這個平臺的價值也就很難得到體現。

校內是通過同學這種社交關係,將人與人進行聯繫,最初的時候確實擁有比較大的用戶基礎。後來改名為人人網後,相當於將自己的社交關係向外拓展,不會因為名字讓自己被侷限。

但是,騰訊是一個殺手,校內的定位和QQ空間其實是存在衝突的,但是,QQ空間可以通過QQ進行引流,但是校內確不行。

對於一般的用戶來說,我沒有必要在兩個社交網站建立我的社交信息,我肯定會選擇一個朋友基數最大的平臺。

自然,校內就不會是首選了,賣了是最好的選擇。

就算Facebook來了,也不會成為中國用戶的首選。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被騰訊來幹掉。

所以,如果王興不賣掉校內,最後的結果只會是校內自然的消亡。


王興如果不賣掉校內網也沒有機會成為中國的Facebook,更不會顛覆騰訊。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社交軟體無法成功都歸咎於騰訊,其實這個真的有失偏頗。雖然王興早年做的校內網類似於Facebook,但是從產品的基因來講和Facebook以及騰訊相差太遠,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在遇到資金問題時不得不被賣掉。其實從王興後來創辦的飯否來看,王興對於社交產品的理解顯然和扎克伯格、馬化騰以及張小龍有一定差距。但是美團網的成功,說明王興最大的優勢在於生活服務類產品。騰訊雖然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其他社交產品的發展,但不得不說騰訊的產品具有很強的社交產品基因,從產品的角度講要高出其他社交產品一個層級。就像當年周鴻禕即使堅持做搜索也不會成為百度,畢竟老周對於搜索產品的理解深度沒有李彥宏那麼深,但對於流氓軟體而言就深厚很多,這也是為什麼360安全衛士能成功的原因了。

所以王興即使不賣掉校內網也無法成為中國的Facebook,畢竟沒有那個基因,另外王興對於社交產品的理解遠遠沒有馬化騰和張小龍深刻,所以更談不上顛覆騰訊了。


謝邀!

我們做個假設,假設當年校內網融資成功,按照王興的能力,還真的有可能把校內網做成中國的Facebook,但幾乎沒有可能顛覆騰訊的社交霸主的地位。

在校內網融資艱難的時候,財務也陷入困境,當年陳一舟找到王興,他不斷地開出收購價碼,一次比一次高。在這個時候三位創始人出現了分裂。賴斌強強烈贊成賣,王慧文強烈反對賣,王興是居中偏向不同意賣。

賴斌強(校內網創始人之一)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這是我和他們倆(校內網創始人:王興和王慧文)性格深處不太一樣的地方,他們倆比較偏執,比較不考慮退路。我可能會考慮一下退路,不想借了幾百萬的債,最後傾家蕩產。我不一定大富大貴,但也不要背一屁股債去創業,這很沉重。如果賣掉的話,有了現金,我們完全可以再繼續開始。」

由上可以看出三位創始人中的賴斌強並不是激進派,他考慮的更多,擔心身後事,而王興沒有這個顧慮,因為王興本身就是個富二代,父親是億萬富翁,知識分子家庭。

在這樣的家庭,就是創業失敗,虧個幾百萬、上千萬,壓力也不是很大,但是賴斌強不是,他有家庭,有壓力。

所以賣掉校內,如同歷史一般,無法改變。

我們假設王興他們當初沒有賣掉校內網,他們成功拿到了融資,或者王興從家裡拿了錢,校內網短時間渡過危機,但是當年,各大巨頭都虎視眈眈的情況下,競爭尤其巨大,錢肯定還會不夠的,最後就會如同現在的美團的,雖然做的很大,但是他們必須站隊,投身騰訊或者阿里。

如同今天的美團一樣,王興個人能力很強,完全可以把校內網做成中國的facebook,但是沒有可能顛覆騰訊的社交霸主的地位,因為在中國,社交霸主是騰訊,而王興想要活下來,就必須向騰訊靠攏,成為騰訊系中的一員。

歡迎關注我的悟空問答,謝謝!!

我個人覺得,以王興的激情,到真的有可能;

作為連續創業者,特別是早已功成名就,能夠保持熱情,特別是在巨頭面前也不服輸,這本就是最好的證明!千團大戰,似乎也只有美團王興獨苗一根留下來;當年的人人,遠勝美團,無論是概念還是實際業務,都是一枝獨秀!如果他還在,我想就沒有新浪微博什麼事了,微信有沒有也不好說。

不過,歷史就是這樣,永遠沒有假設!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不可能。一開始就是叫「校內網」,那就是隻在校內的,針對的是在校學生。那全國的在校學生能有多少人呢?而當年互聯網以及智能手機都沒有那麼 普及,在校內的又有多少人會使用「校內網」呢?就好比當年的「chinaren」一樣,畢業後還有多少人會經常去看一下呢?所以以這種體量來想成為中國的Facebook,真的是圖樣圖森破。


很難,雖然都是以社交為主要基礎,但是站的位置不一樣,馬雲因為走了蔡崇信以後才後慢慢走了現在的高度,現在真正大佬都是由頂級大學出來的,本身非常優秀,要想有大發展,首先要讓大家比任何人都優秀,


一個網站也好,一個企業也好,能不能發展狀大,一是看產品定位是否得到大家的認可,二是看團隊的運作能力,還有產品出現的時機如何,只有佔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纔有可能成功!就以上條件來講,即便他不賣,也不可能超過騰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