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資深的歷史愛好者,熱衷於奇奇怪怪的歷史故事。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朱自清是一個有骨氣的學者,但他並不是餓死的,而是因為貪吃而死的。

朱自清當時是教授,抗戰結束以後,我國陷入多年的解放戰爭中,由於國民黨的亂政,當時社會經濟非常混亂,國民黨為了安撫知識分子,發給知識分子一種配給劵,憑藉這種配給劵可以買到美國援助的麵粉。但是由於美帝國主義支持國民黨,擾亂我國政治環境,這種劵遭到了非常嚴重的抵制,畢竟讀書人是非常有骨氣的。

當時朱自清就有嚴重的胃病,胃潰瘍,這種在現在是小病的病在當時幾乎要了朱自清的命,但當抵制援助卷的宣言放在面前,朱自清還是選擇簽了字,成了抵制的一份子,而且就在兩個月後,朱自清因胃潰瘍導致胃穿孔,不幸逝世。很多人都認為朱自清是因此餓死的,但其實朱自清並沒有挨餓,朱自清是不愁吃的。

朱自清晚年的日記上,寫了很多自己吃的語句,朱自清因為胃病必須克制飲食,但是又因為貪吃總是忍不住,「食慾佳,終因病患而剋制」、「吃得太飽」、「仍貪食,需當心」、「食藕粉,即嘔吐」等等,由此可見,朱自清是不愁吃的,雖然朱自清也說拒絕劵對家裡影響很大,但是卻沒有到餓死的地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