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自己閱讀企業財務報表中一個會計科目的求證過程解決了企業的一個疑問,也增長了自己的財務知識,對企業的認識更深一層。我的財務知識都是百度爸爸教的,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財務高手請教,通過對科目的反複分析,並結合企業的經營業務,企業以往財務報表的關聯來透析企業是如何組織經營活動的。

在閱讀雙匯發展的年報中,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利潤表中在營業總收入中,利息收入科目約1.64億,在財務費用的細分裏面,利息收入約3600萬,利息費用約8800萬,最後利息費用約5500萬,這是有趣的問題,因爲我們都知道雙匯根本不缺錢,借錢就是爲了賺錢,但是從財務費用看它的財務費用高達5500萬,這不是折本了嗎?

從利息收入示例如何閱讀財務報表

從利息收入示例如何閱讀財務報表

如圖這是我在閱讀雙匯發展利潤表看到的,一個在營業總收入中有一個利息收入,一個是在財務費用中有一個利息收入和利息費用,這兩個不同天下下的利息收入有什麼關係呢?我請教了一個老財務,前輩告訴我,營業收入的利息收入,是指金融類企業的利息收入,普通企業在財務費用裏。

企業要不是金融類,要不是普通類,怎麼會兩個屬性呢,我的理解是如果這部分利息收入是放貸產生的,就是營業總收入下面的,如果是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就放在財務費用裏面,由會計科目最初的屬性決定。說到底,利息收入的歸類是由子公司屬性決定的。

這就解決了一個雙匯財務報表的疑點:它爲什麼要借錢?原因是它借來的錢給金融子公司了,金融子公司統一決定如何理財,這部分業務算營業收入,這麼一算,它的金融子公司一年爲它白白賺了一個多億,這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是假的,它的負債根本沒意義,因爲沒有事實上的債務,面上的債務也不存在任何債務壓力。用雙匯的架子過個橋,空手套白狼,我以前看它資產負債率逐年攀升怎麼也也想不通,現在明白了。就像我從A借了3,轉手馬上給了B,賺兩者的利差,B是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我的資產負債率是假的,沒有意義。唯一委屈了A,這也是內部人士說很多銀行不願意和雙匯合作的原因。

爲了確認我的猜測,繼續在財務報表中檢索“利息收入”,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看到一個相關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指定爲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除上述金融資產類別以外的金融資產。對於此類金融資產,採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其折價或溢價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並確認爲利息收入或費用”。

從利息收入示例如何閱讀財務報表

從利息收入示例如何閱讀財務報表

如圖我們看到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收入和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金額是一樣的,說明在財務費用中利息收入確實是與經營活動有關的。

從利息收入示例如何閱讀財務報表

再看這張圖,財務公司的純利潤約1.35億,這和營業總收入中的利息收入約1.64億,大頭對上了,事情就清楚了,驗證我的猜測是對的。

我再舉個例子,銷售費用中職工薪酬增加約0.9億,廣告費增加約1.1億,這兩塊是增加的大頭,回頭查中報,職工薪酬同比增加約3000萬,廣告費增加約2400萬。兩者一比較很明顯看出來企業在2018年下半年對銷售增加了投入,這和新聞報道中18年後半年管理層換屆後承諾加強銷售渠道擴張的承諾一致,這主要就是銷售員工的薪酬和廣告渠道,這也是最能增加企業銷售效果的地方。

企業報表不是枯燥的數字,是一種語言,記錄了企業的經營活動,把財務數字和企業的戰略、管理等等結合起來,深度理解企業,纔是我們閱讀企業財務報表的目的。

從利息收入示例如何閱讀財務報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