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4-P336L01-P339L02-0145上士道-奢摩他 b336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四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現在就開始進入奢摩他這一章,一開始的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這就是表示很慎重,先有一個禮敬。

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b336
後二波羅蜜多指的就是靜慮跟般若這2個。
第二、別學後二波羅蜜多,謂修奢摩他、毗鉢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靜慮及慧波羅蜜多之所攝故。

別學後二波羅蜜多這就是修學奢摩他、毗鉢舍那。其實應該這麼講,並不是說奢摩他代表靜慮、毗鉢舍那代表慧,不能用等號代表真正的內含。比方,我們講靜慮,靜慮裡面可以包括奢摩他跟毗鉢舍那,同理我們講般若,說起來是毗鉢舍那,基本上跟奢摩他也有一定的關連。所以,這句話重點是在我們要別學後面二個波羅蜜多就是靜慮跟般若的時候,最重要就是要深入去了解學習奢摩他跟毗鉢舍那。
如其次第,即是靜慮及慧波羅蜜多之所攝故。我們以前都會有醬子一個感覺,好像都是把奢摩他配上靜慮、毗鉢舍那配上般若,事實上並不是醬子,等你真正讀下去,你發覺應該是……那我們先有醬子一個理解。
 

此中分六:① 修習止觀之勝利b336,② 顯示此二攝一切定b337,③ 止觀自性b338 理須雙修b341,⑤ 次第決定b344各別學法b346
目前為止,你若用科判來看的時候,他前面5科全都是把止跟觀放在一起講的,就是說奢摩他跟毗鉢舍那是合併一起講的。比方,第1科修習止觀之勝利,是把奢摩他跟毗鉢舍那放在一起來說他的勝利。
2科顯示此二攝一切定,這個定本身用廣義的講也就是靜慮,所以剛剛為什麼一直要強調不是奢摩他配靜慮、毗鉢舍那配上慧,不是醬子,醬子不是他裡面真正所有的內容。因此他說此二攝一切定,也就是靜慮裡面本身就有包括奢摩他跟毗鉢舍那這2樣。這也提過很多次,講禪定,以廣義來講基本上這2個都在裡面,或者講三摩地,也是這2個都在裡面,當然你要用狹義的時候,有時他可能是專指奢摩他。
3科止觀自性也是把這2個合在一起講,這裡雖然是說在講奢摩他,可是我們一定要記住在前面這5科裡面是合併起來並沒有分開的,直到第6科的各別學法才分開講奢摩他、再來講毗鉢舍那。第4科的理須雙修,是講這2個基本上要雙修的,不能單單用一個,也就是靜慮時要雙修,講慧時這2個也是要雙修的,醬子才真正能達到所謂的靜慮跟般若度。
5科的次第決定,簡單講意思就是要先有奢摩他後有毗鉢舍那,裡面又在解釋為什麼有些地方會有不一樣的說法。基本上,跟各位強調就要記得在前5科的時候是合併2個一起講的,是包括的奢摩他跟毗鉢舍那在裡面。
 

今初,修習止觀之勝利 b336
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如《解深密經》雲:「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廣義奢摩他、廣義毗鉢舍那所得之果。」若謂止觀,豈非已得修所成者身中功德,今說彼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云何應理?答:如下所說真實止觀,實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則大小乘一切功德,非盡彼二之果。然以善緣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及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妙善慧,悉皆攝為毗鉢舍那品。故密意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無相違過。

1科先講修習止觀之勝利,也就是為什麼要修習這個。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他說: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這就包括佛法所有修行裏面的功德,顯、密也在內,因大乘裡面本來就有顯有密,所有佛法修行功德都是止觀之果。講完這句話馬上就引《解深密經》的教證,《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第六》中有句蠻重要的話說:「慈氏,這指的是彌勒菩薩,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鉢舍那所得之果。」我有加註廣義奢摩他、廣義毗鉢舍那,這等等再講,先把這段話他要講的意思先解釋清楚。
醬一講完接著就是有所謂的問難:你醬講,對嗎?為什麼?
這個問難的人問說:若說到止觀,豈非已得修所成者身中功德,應該是已經得到修所成慧的這些行者的功德。這個止觀,是說有了修所成慧這個行者他有了能夠有止有觀、有奢摩他、有毗鉢舍那這種能力,所以止觀2個應該是功德呀!是能夠修所成的人的功德。結果,你在前面那一段反過來卻說彼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明明止觀應該是修所成慧的人得到的果,現在反過來所有的功德都是止觀之果,止觀變成是因了,醬的講法有道理嗎?
下面接著回答,把這回答講完,我們再重新整理他裡面我們須要記住的蠻重要的話。
他回答:如下所說真實止觀,這裡有一個名相出來了,一個叫做真實止觀,那代表有一些就不是真實止觀,那什麼叫不是真實止觀呢?你先註明叫做隨順止觀。當我們講奢摩他或是毗鉢舍那用這個名相的時候他叫做真實止觀。假如你現在跟我說的是奢摩他、或者是毗鉢舍那、或者你跟我說的是真實止觀也就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的話,他們確實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我們要講的是真實止觀、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的話,那這個確確實實是已經修所成的這些行者他們得到的這個果、是他們的功德。假如今天要講真實止觀的話,並不是提到修所成的這些行者的功德的話,那麼大小乘一切功德,非盡彼二之果,就不能說是由於奢摩他跟毗鉢舍那的因。其實,奢摩他跟毗鉢舍那,假如站在修所成的行者的角度來講他們是果;可是,若不是由這個角度去談的時候,大小乘所有一切修行的果、功德,就不能說是由於奢摩他跟毗鉢舍那的原因了,就不能醬說。那這是什麼意思?
接著他再說明:假如用善緣心一境性,這指的是止、指的是止住修,也就是一般在講9心住裡面的第8心住也就是心一境性,那這個心一境性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算是真正所謂的應該是用等引這個名相,不能算是有三摩呬多地下面的這種定。不是真正的這種定的時候,他也是有所謂的心一境性,假如用這個角度來講就叫做止住修,若你要給他一個名相這名相就叫做止住修,而不叫做奢摩他,這是基本上有醬一個分別。醬子來講,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你用醬子一個角度你就可以把所有的這些三摩地都當作是奢摩他品。也就是說奢摩他品是一個大類,裡面可以包括散定、真正的定、或者是散定也好是真正的等引也好他們所有一切的止住修,都可以包括在這裡面。另外,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妙善慧,這時候不是講善心一境性了,這時候是講揀擇。這揀擇本身指的是,就說,止住修是沒有分別的專注釘在一個所緣境上,觀察修這是用分別的方式,分別的方式來決擇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正確的,要把這些東西揀擇出來的時候是包括如所有性就是指的是空性是勝義諦的部分、或者是盡所有性指的是世俗諦。就說不管是勝義諦或是世俗諦,在真實或世俗上面你在揀擇他們的時候在這一些性下面所得到的這一種妙善慧,以這個角度來講你都可以把他們當作是毗鉢舍那品。所以變成廣義的來講,當你用品這個字就是種類的意思,當成一個總項來看他就包括所有的,就是指一般我們不是有修所成慧的這種人的一切觀察修用散來講,,一般指已經得到所謂奢摩他跟毗鉢舍那、得到所謂修所成的人醬子的一切觀察修。
因由醬2個角度來看,所以,密意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無相違過。醬子可能很多同修已經知道意思了,但因為我們現在是按照字面解釋,可能也有同修還沒有百分之百抓住他的意思,那現在就再用白話來講。
白話來講的意思,就說,你要先分得出來,當我在說奢摩他品這是在講一個種類,這個種類裡面可以包括真實的奢摩他或者是隨順的奢摩他,其實,隨順的奢摩他應該說是止住修。我現在比較習慣的是奢摩他代表的意思就是已經是等引,是真正的定,或者叫做三摩呬多地,是醬的情況我們叫他奢摩他。另外,算是隨順的奢摩他,我把他放在奢摩他品裡面,可是他是一種隨順的,這時應該用的名相應該是止住修。醬就分出來了,1個是真正定下面叫做奢摩他,1個是隨順的止住修。等等這會越講越清楚,什麼叫做真正的定?當你專注能夠進入善心一境性的時候你是有身輕安跟心輕安的,這種情況時就叫做真正的定,也叫做奢摩他。那你假如奢摩他品把這2個都包括的時候,那你現在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都是止觀之果,這時你指的是一個廣義的,這廣義裡面也就包括了隨順了,包括了隨順的止住修了。同理,毗鉢舍那品也包括毗鉢舍那裡面一般的這種觀察修。其實這一點,在《廣論》前面已經講過,他講說,今天你不能講說是修所成的人才算有修,也就是說一定要得到未到地定以上的人就是所謂真正的奢摩他,因為你有輕安的關係,要到醬子成就你才說他是有修。那醬子代表所有的人在他沒有得到未到地定以前他是完全沒有修了?那宗大師他說這是不合理的,這就扯出前面基本上也有所謂的觀察修,也有所謂的止住修,這些雖然還沒到修所成,就是說他有止住修但還沒有變成奢摩他、他有觀察修可是還沒有變成毗鉢舍那,當他們是醬子時你說他們都沒有修,因你根據修所成的定義是一定要有奢摩他跟毗鉢舍那的話,那就代表所有這些人在還沒有得到奢摩他跟毗鉢舍那之前都是沒有修。這是不合理的。簡單講,這跟這雖然不是一件事,但也是相關的,也就是說,當我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是止觀之果的時候,我指的是一個廣義的,也就是說止住修本身、觀察修本身是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的根本。醬就講得通了!
大家是不是有聽清楚?因為這段很重要,接下來纔不會搞混掉。也就是說我們要記住2個名相:真實止觀、隨順止觀。真實止觀指的就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那是用什麼來界定他叫真實呢?就是你在這個狀態時你是能夠生起身輕安跟心輕安,這個叫做真實止觀,或者叫做奢摩他跟毗鉢舍那。另外還有1種叫做隨順,你還沒有修到能夠產生身輕安跟心輕安也就是佛教的術語叫做等引的時候,這個就叫做隨順止觀,或者你也可以用止住修跟觀察修來表示。
先要把這些名相搞清楚,千萬不能混亂。當以後你一講奢摩他的時候,你就知道這是屬於等引了,也就是有身輕安跟心輕安。當你一講毗鉢舍那的時候,就是在觀的時候他也有輕安,這纔能夠叫做毗鉢舍那。假如在還沒有到之前,就你在修的時候你叫做止住修,止住修的目的是達到奢摩他。或者你在做觀察修,觀察修最後會是變成毗鉢舍那。這地方不能搞錯!
所以,隨順之止觀也就是止住修跟觀察修,這個是因。那麼,三乘所有一切功德我們可以指說是修所成慧的奢摩他跟毗鉢舍那,這算是果。當我們講: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這沒有問題,因為我現在是用隨順的止觀來說他,醬就沒問題,沒有相違。
花了很多時間希望我講清楚了,怕沒講清楚以後會混亂。
因:隨順之止觀止住修/察修)→果:三乘所有一切功德修所成慧的奢摩他跟毗鉢舍那
真實止觀:奢摩他跟毗鉢舍那
隨順止觀:止住修、觀察修
奢摩他品:散定、正定/一切止住修
毗鉢舍那品:散、妙/一切觀察修
奢摩他:等引(身輕安 + 心輕安)
毗鉢舍那:觀察修 + 身輕安 + 心輕安
《解深密經》b336:漢譯唐玄奘《解深密經》卷三《分別瑜伽品第六》中「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鉢舍那所得之果。」
 

又於此義,《修信大乘經》亦密意說雲:「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盡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應知皆是無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無散亂心,謂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正思法義,謂毗鉢舍那品妙觀察慧。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慧思擇而修,及於所緣心一境性,二所成辦,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如《解深密經》雲:「眾生為相縛,及為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言粗重者,謂心相續中所有習氣,增長內心顛倒堪能。相者,謂於外境前後所生顛倒習氣。《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前者為觀所斷,後者為止所斷。此上是引有止觀名者所有勝利,餘未說止觀名者,凡說靜慮般若勝利,其義同故,應知皆是止觀勝利。

說密意就是因為經的關係,佛的密意,這裏就引《修信大乘經》:「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盡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應知皆是無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異門,就是相似的、同類的意思,這段經文其實在《廣論》前面156頁中士道已經引用過。這個《修信大乘經》是說所有的菩薩不管他是盡其所有信解大乘、或是開始生起大乘的種性,他都是由無散亂心也就是止住修,正思法義也就是觀察修之所出生。所以這等於在配合前面的說法,雖然是2部不一樣的經可是說法一致。也就是說,信解大乘跟大乘出生他都是來自於止住修跟觀察修的結果。所謂的止住修就是無散亂心,也就是奢摩他品心一境性,這個奢摩他品又出現了,這是廣義的說法,這時他是心一境性,指的是止住修;正思法義指的是觀察修,這時也就是毗鉢舍那品,妙觀察慧。這裡引這個經又把前面講過的東西再讓他更清楚,就是說當我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我這是根據廣義的奢摩他品或是毗鉢舍那品的角度,也就是以隨順的奢摩他或是隨順的毗鉢舍那,也就是用止住修、觀察修的角度來講的,那這是一點都不相違,確實就如此。
所以,大小乘的一切功德,都是以觀慧思擇而修,這就是觀修,以及於所緣心一境性,這就是止修,一定要有這2種才能成辦,不能夠單單只用止修或單單只用觀修就只一分而成,這不可能的。
一定都要止觀,從現在開始,從你最基本的資糧道開始你就是要止住修、觀察修,等到你資糧道成熟了你可以進入加行道的時候,代表你這個時候的止住修已經變成是奢摩他了,那因為你有這個奢摩他進去,然後再把這個奢摩他做基礎,再來做觀修,就會讓觀修變成毗鉢舍那。這個後面還會再講到,你就會瞭解我剛剛為什麼用這個說法。所以都一定要靠止修跟觀修,絕不能只靠一個,要2個配合起來醬子才能完成所有的修行,也就是纔能夠成就所有一切大小乘的功德。
這一科是在講止觀的勝利,講到這裡用白話講:你假如要修行要走上佛道,你沒有止觀是不行的,你一定要有止觀醬子的一個工具。醬就很清楚他的勝利在哪裡。
接著馬上引《解深密經》:「眾生為相縛,及為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相縛,這指的是一種現行,產生對境。你能夠現行是依靠種子,種子本身才能夠生現行。所以,相縛、粗重縛這2個,相縛是現行,粗重縛這指的就是種子,有種子生現行,也就是粗重縛轉成相縛。那相縛、粗重縛這2個也可以用境、有境醬一個關係表示,但最標準的說法應該還是:粗重縛指的就是種子,相縛指的是現行。也就是你有煩惱種子,這時你就是具有粗重縛,因為你有煩惱種子你一定會現行,你現行以後就叫做相縛。
一般凡夫都有這2個問題,1是粗重縛,1是相縛。那要靠止觀才能解決這2個,所以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這就是告訴你止觀的勝利。1個粗重縛、1個相縛,就讓我們不停在輪迴裡面轉,我們不自在,要解決這問題就是要靠止觀。後面很清楚的講到:用止可以解決相縛,用觀可以斷掉粗重縛。這一點又是在提止觀的勝利,慢慢你就能瞭解這文字裡是要告訴我們些什麼。一個修行人一定要靠止觀纔能夠解脫,解脫,是解脫什麼?就是解脫所謂的相縛跟粗重縛。
目前講奢摩他這一部分還是參考了很多資料,我想要把它慢慢講,要把它講清楚,不要急!你現在聽若有什麼問題都要把它記住,等到見面那天提出來好好把它解決掉,釐清楚。
資糧道開始你就是要止住修、觀察修→資糧道成熟了,止住修已經變成是奢摩他→加行道,奢摩他做基礎,再來做觀修,就會讓觀修變成毗鉢舍那。
粗重縛指的是種子,用觀可以斷掉粗重縛。
相縛指的是現行,用止可以解決相縛。
《解深密經》b336:漢譯唐玄奘《解深密經》卷一《勝義諦相品第二》中「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行界勝義相,離一異性相,若分別一異,彼非如理行。眾生為相縛,及彼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這是《勝義諦相品》最後結論、結束整品所用的偈頌,就是世尊重宣義理的時候所說的頌,課文只引用了後半段。這句話意思是說:我們知道所謂的勝義是指真正的實相,行界指的是有為法或者是講世俗,一般講世俗跟聖義他們本身基本上是不一不異的,如果你要分別一異,那你這不是如理行,你這就不是一個正確的思惟去了解這個。今天這個就不多做解釋了,其實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所謂的世俗跟聖義,其實,法跟法性,或者講法跟法性他們之間本身的關係,其實是不一不異的。
 

引完《解深密經》之後宗大師馬上解釋什麼叫做粗重?他說:粗重,就是你的心相續中所有習氣,心相續,比方說我們的阿賴耶識,我們的阿賴耶識雖然是一個無常,可它是即滅即生是無間的一個相續。雖是無常但還是一個相續,一般就講這相續等於是你的生命。粗重就是你這心相續裡面所有的習氣,用白話講就是種子,以前也一直在用這個名相。當然,習氣跟種子還是有一點差別,不過在現階段不需要去研究那個差別,可以就把它當一件事,因為,粗重就是說你身上有非常多的種子。那是什麼樣的種子?我們知道一般種子可以分做業種子、名言種子,其實所謂業種子也是名言種子的一種,它是第6意識的思心所,如果你不清楚等見面時你當面問我,我再跟你解釋一遍。所以所謂種子基本上就是名言種子,一般會分成業種子、名言種子,第1他為什麼要醬分呢?因為一個是有時盡的,業種子感果了就沒有功用了;可是名言種子永遠是功用不會盡的,等到你斷掉他的時候他才會沒有,所以會分成業種子、名言種子這2個。名言種子,下面又會分成我執、顯境名言、表義名言3個,其實我執他只是強調我們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裡面的一個煩惱,我執其實也是顯境裡的一個。可是為什麼要把它分開來談呢?是因為他是讓我們輪迴很重要的一個因,比方,12有支裡面講的那個,就是指這個,這是真正輪迴一個很重要的根源。所以一般會把名言種子分成醬3個,這3個裡面有一部分跟我們用語言有關的叫做表義名言,其他的都叫顯境名言。顯境名言雖然沒有言語的作用,不是言語不是表義名言,可是他還是有類似像名言醬的功用,所以叫顯境名言。這是一個複習,當人家跟你講種子的時候,你馬上第1個要想到的就是名言種子,還有一個叫做業種子,業種子是第6意識的思心所,他是有受用盡的;名言種子可以繼續分成我執、顯境名言、表義名言3個,講粗重的時候指的就是這個,那這個能夠讓你增長內心顛倒堪能。我們現在是凡夫一切都是顛倒的,至少你要見道以後你纔可能不顛倒,所以聖人跟凡夫至少要用見道來區分。在我們還沒有見道之前也就是代表我們有習氣,因見道以後就是把這一部分的粗重斷掉了,雖然沒有完全斷可是你開始已經有能力斷掉他了,這時,你才叫做見道才叫做聖人。在這當下你在沒有能夠達到這個步驟的時候,你是顛倒的,而且你是非常能夠顛倒的!是誰讓你顛倒?基本上就是你具有的這些習氣、這些種子。這些種子就是讓你顛倒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他才會增長你內心的顛倒堪能。這是對粗重本身先做醬一個瞭解。
相者,接下來講相,剛剛知道粗重指的是種子,也跟各位強調相指的就是現行,一般廣義來講現行他是包括很多,比方,眼識,你有眼識的種子你纔有辦法產生現行,纔可以看到你該看到的色法,這也是一種現行。但是狹義的時候就是講煩惱,若我們以廣義的角度來看,就算是一般色法的現行雖然沒有扯到煩惱,可是那些色法的現行本身會引出煩惱的,所以基本上嚴格講都算是在煩惱的範疇裡面產生這些現行,這叫做相。他說這是外境前後所生顛倒習氣,這話蠻拗口的,要把這文字分析很清楚的時候是要很小心的。外境,這個外境指的不是相,因為第1點你一定會有一個東西引起你的煩惱,比方,舉色法為例,若一個男生看見一個漂亮女生,基本上那個漂亮女生就是一個外境,這時候這個外境就會讓他的煩惱能境……就說他本身有一個貪,因為這外境刺激他的煩惱能境,他這個貪的種子這時候貪心就會被引起來了,這個貪心的能境會引出貪心的所境,其實這2個真正講起來是一件事,可是一般會分出來煩惱的能境跟煩惱的所境。因為,有外境的關係,就讓你的種子本身開始會有醬子的一個能境跟所境,相,指的是這個,相,指的是這個能境跟所境。這邊的外境只不過是引起你產生相縛的因緣,因你要產生醬子的一個相縛的時候、產生煩惱的現行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有一個外境引起你產生醬子的相縛。所以,這邊是告訴我們:相這個現行是外境前後所生,所生就是能夠生這些煩惱,他可以滋養你的顛倒習氣。因為有外境、有這個相縛,你產生現行了以後,現行本身又會再滋養你的顛倒習氣。你本身已經有顛倒習氣了,產生現行了以後又會再增強你的顛倒習氣。這就是一般在唯識裡面講的:現薰種。唯識裡面講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這就是在告訴我們,我們所有的問題簡單講就是在於顛倒,我們會有顛倒,所以才會有輪迴。那這些東西之所以能夠顛倒最重要就是在1個相縛1個粗重縛,而相縛跟粗重縛的關係就在這裡把他講清楚了,還有一個顛倒一併講清楚了。接著他就告訴你為什麼要講這個,最重要是下面這句話:《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前者為觀所斷,種子是觀斷的,後者為止所斷,也就是說粗重縛是觀所斷,相縛是止所斷。大家一定要把這些名相配對記清楚記明白,你以後就會知道他裡面講的是什麼,你就比較能夠掌握佛學裡所講的意思。他現在就是告訴你你為什麼要有止觀,這整段目的等於是都已經交代完了。最後又加上一句話:此上是引有止觀名者所有勝利。我現在上面是根據止跟觀本身的角度來說他有什麼勝利。
可是,我還有很多沒有講止跟觀的時候,比方說我講靜慮或者是講般若,當我講這個的時候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靜慮裡面一定會有止跟觀,般若裡面也會有止跟觀。雖然我們科名標的是止觀勝利,其實,應該是靜慮勝利、般若勝利都可以,放在這裡邊講一樣的意思。因為,當你講止觀勝利的時候其實也就是靜慮的勝利、也就是般若的勝利,意思是一樣的。
種子:業種子(6意識的思心所)、名言種子(我執、顯境名言、表義名言)
 

顯示此二攝一切定 b337
第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譬如一樹,雖有無邊枝葉花果,然總攝彼一切扼要厥為根本。如是經說大小乘無邊三摩地,然總攝一切之宗要厥為止觀。如《解深密經》雲:「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故欲求定者,不能尋求無邊差別,應求一切等持總聚止觀二品,一切時中恆應修學。如《修次下篇》雲:「世尊雖說諸菩薩眾無量無數等持差別,然止觀二品,能遍一切勝三摩地,當說止觀雙運轉道。」《修次中篇》亦云:「由此二品能攝一切三摩地故,諸瑜伽師一切時中應修止觀。」

剛剛已經強調,前面那科是止跟觀2個的勝利,也就是止跟觀的重要性;現在,第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第2個就是你只要談到定,這個定指的是三摩地、禪定,一般我們應該是講三摩地,就說所有的一切三摩地基本上都包括止觀在裡面。此二就是指的止跟觀,他是攝所有的一切定,那這個定你可以說禪定,也可以說是靜慮,也可以說是等引三摩地,這裡指的就是等引的部分。等引的意思就是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的意思就是會引起你身心輕安的,已經是真正離開欲界的定,這不是欲界定。如果是欲界定叫做散定,這是沒有輕安的,之所以會有輕安就是你已經脫離欲界了,這輕安的來源就是跟你離開欲界的原因相關,這是他們間的相互關聯。所以他說:此二攝一切定,就是所有的一切三摩地裡面,我們現在單單就用三摩地而且還是用等引的三摩地,所有的等引三摩地裡面都是有止有觀的。
這就好似一棵樹,雖然有無邊枝葉花果,然總攝彼一切扼要厥為根本。也就說止觀等於是他的根本,一棵樹,他下面的根本當作是止觀,由醬子的根本可以長出無邊的枝葉花果,也就是可以生成各種不一樣的三摩地。任何三摩地的根本都是止觀,由止觀當作根來講他可以生成無邊、無數的各種不同的三摩地。
所以在經裡面提到不管大乘小乘說不完的各種不一樣的三摩地,這個三摩地也就是在一個等引的狀況,在這個等引三摩地狀況下面他是有止有觀的,一方面他也能夠伏住煩惱,2方面他也能夠斷煩惱,就是能夠產生真正的修行果,然總攝一切之宗要厥為止觀。這意思是一樣的,用根來比喻止觀,用無邊枝葉花果來比喻所有的三摩地。
這時又引《解深密經》:「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說不完的無量種子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當他一加上勝字就絕對是等引、絕對不是散定,一般三摩地在廣義的時候,你在欲界定裡面也可以叫他三摩地,但是不能叫他勝三摩地,不過一般一講三摩地大部分應該都是指勝三摩地,應該都是指等引的三摩地,當知都是止觀所攝。這都是講同樣的話。
《解深密經》b337:漢譯唐玄奘《解深密經》卷三《分別瑜伽品第六》中「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毗鉢舍那,能攝幾種勝三摩地?〞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
彌勒菩薩問止跟觀能夠包含哪幾種勝三摩地?
世尊就告訴他:不管是聲聞菩薩如來,所有的三摩地都是止跟觀。
所以,你是要求三摩地的修行人,為什麼要求三摩地?因為修行本身就是你能夠進入……當你修所成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進入三摩地裡面,那你要求這個修所成、或者你要求這個等引三摩地。所以,他求定的時候,你不可能說……比方,用最簡單的講,假如今天我在觀有為法,有為法本身可以用無常來看他,因為有為法一定是無常的,那也可以用有所作性,也就是他是因緣所生法,也可以用因緣所生法來看他,有為法還可以由什麼角度來看他呢?一下想不起來,最簡單的就是無常跟所作性就是因緣所生法,其他你也可以講具有5蘊,或者用6觸、12入不一樣的角度,不管你用什麼樣的角度,當你假如每一個角度……這個你不能去尋求無邊差別,那譬如我今天來學一個叫做無常三摩地,明天我學一個叫做因緣所生法的三摩地,後天我學一個5蘊皆苦的三摩地,醬子搞不完了!因為,像這個法本身他是講不出來的龐大數量,不能用醬子的一個角度來求三摩地,因為,基本上三摩地裡面的內涵就是止跟觀。因此,最重要你只要能夠知道得止跟得觀的時候,你就可以應用這個止觀,你愛進入什麼三摩地你就進入什麼三摩地,而不是不一樣的三摩地一一去修學,不是醬子。所以他說,應求一切等持總聚止觀二品,這個等持,這裡面指的就是三摩地,所以有時候這個話其實都講同一件事,等持總聚,就是總聚止觀二品,也就是三摩地本身其實可以用止觀,裡面一定就是有一個止跟一個觀的內涵,醬子組成了一個三摩地。所以我不應該去求無邊差別的三摩地,應該去求怎麼得止、怎麼得觀。我若能夠知道怎麼得止、怎麼得觀,我就能夠得到任何一種三摩地,意思就是醬。因此,一切時中恆應修學。我們要修止觀就是這個原因。
根據蓮花戒的《修次下篇》,大家應該還記得他為什麼寫這個《修次3篇》,就是當時他辯論打敗了支那和尚,藏王要他把修行重點寫出來了《修次上、中、下篇》,這不是3本書,其實是一件事分成3篇,在《修次下篇》裡面:世尊雖然說諸菩薩眾有各種無量無數不一樣的等持差別,這個等持也就是指的三摩地,等持本是指9心住最後一住心的等持,當這等持具有輕安的時候就叫做等引,這些名相之間關係是醬子,所以,有時他用這個直接代表等引也是可以,這你就要看他文字裡面的意思,像這裡面絕對不會去講散定了。這都指的是等引,或者講心一境性的第8住心或是等持的第9住心來作代表,也或著就直接講三摩地,有時候三摩地跟等持2個指的是一件事,用不一樣的名相而已。雖然諸菩薩有不一樣的三摩地、菩薩有不一樣的等持,但是止觀二品,能夠遍一切勝三摩地,所以,當說止觀雙運轉道,一定有這個止觀2個在裡面。最重要還是告訴我們不是去修一一各別的三摩地,而是應該要修止跟觀,要得到止跟觀
《修次中篇》中另一段又說:由此二品能攝一切三摩地故,有時候在講真是也沒有辦法,佛教常常告訴我們文字很多地方是假的有時候會誤導,可是再看看漢傳的佛法,你看,前邊講等持,這邊講三摩地,其實,講的是同一個事情,他卻用不一樣的名相,那對初學者來講就真是很辛苦!因有時初學者他根本不知道他們後面這些關係,我們學過的人就一定要把這些掌握好,我們讀起來就不會像初學者那麼無奈,大概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所以,諸瑜伽師一切時中應修止觀。也就是說你修行的時候不是修各別三摩地,你就是應該先具有止觀的本領,這些有了以後,你就可以入任何的三摩地得到各種不一樣的修行。
 

接下來止觀自性這一段蠻長的,我們會分成幾段解說。
止觀自性 b338

第三止觀自性分二:初奢摩他自性,如《解深密經》雲:「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閒內正安住,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故心於境能任運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內攝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不要通達諸法真實。

到這裡先停住,這一分段是講奢摩他自性,接下去就是講毗鉢舍那的自性。
第三止觀自性分二:這時的止跟觀指的就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也就是剛剛講的真實止觀。前面那一段講的一定要記住,就是有一種叫隨順止觀指的就是止住修跟觀察修,一種叫真實的止觀的就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這2個差別就是在於會有輕安,會有輕安的理由就是離開了欲界,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基本觀念。第1步就是我們能夠離開了欲界,到了上界,你纔有那個本領,專注的本領、求慧得到慧的那個本領。
所以,初奢摩他自性,前面跳過沒有講自性,直到這裡才講。奢摩他自性,還是直接引《解深密經˙卷3˙第6品》就是分別瑜伽品裡面,看他怎麼下的定義:即於如是善思惟法,如是善思惟法,意思是以所聞為緣,什麼叫所聞?一般都是他讀來的東西。什麼叫善思惟法?以他過去所聞後得到的聞所成慧,他先有聞所成慧後他有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後他再進去就是修所成慧,這時,他開始在奢摩他的時候,他還是緣他過去聞慧所得到的那樣一個代表性的東西,或者是聞思所代表那樣一個讓他做決擇的東西。大家要記住所謂善思惟法基本上指的是以他過去的所聞為緣。那,善獨處空閒內正安住,意思是以他的所聞為緣,在阿蘭若醬一個幽靜不會吵雜的地方,然後就內正安住。內正安住,這4個字指的是專注不散亂。他專注不散亂在他過去的聞思裡面的決擇的東西上,他用這個為緣在作意思惟。作意思惟,這個時候,作意思惟,這4個字特別要註明他指的是無分別心。這跟後面毗鉢舍那差別就在這所謂的作意思惟這時指的是修無分別心。根本是要修無分別心,這是奢摩他裡面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千萬不能忘。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就是用這個無分別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他能夠專注不亂,能夠讓他所修的醬子一個無分別心盯住這個所緣,他能夠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什麼樣的正行?也就是他善思惟法,然後作意思惟,能夠達到內正安住,且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因此,所謂正行就是指的他真正在修奢摩他的正行,這時他都是能夠安住的,就是不散亂。不只是如此,重點在他還能起身輕安及心輕安。這一段話裡面有3個重點1是作意思惟修無分別心,2是盯住一個所緣境,他專注不散亂,3是能生起身輕安跟心輕安,也就是離開了欲界。這個就叫做奢摩他。這就是他整個的自性。我感覺他就是一個無分別心盯住一個所緣,他專注不散亂,最後能夠生起身輕安跟心輕安,這就是所謂的奢摩他的自性。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接著下面這幾句話也蠻重要的,意思是:隨他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十二分教p12,大家知道就是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聖教,這在補充資料12頁。他善思惟法是以他所聞為緣,所聞是什麼呢?這就進一步解釋,他的所聞就是他所定解十二分教的,12分教已經包括所有的佛法了,經律論可以用十二分教來代表,可是這中裡面又是引在十二分教裡面的五蘊等一切法義為所緣境,這個五蘊又可以代表所有一切的有為法,6觸也可以代表有為法,12處、18界也可以代表有為法,這個等字的範圍很廣,而且還可以包括空性就是無為法,還可以包括世間出世間,這些都在裡面。意思也就是善思惟法是以這裏面醬子的一個法義為所緣境,為什麼是這個法義後面還會再交代,但,現在你就是要知道他真正在講指的還是根據他聞思裡面的一個決擇的那個東西為他的所緣境。只不過這時候他是沒有分別裡面的內涵,他沒有去揀擇裡面的內涵,可是他還是以這一個法義為他的所緣境。再接下來就用了很重要的幾個字→正念、正知,這個所緣境就是他的正念,比方,十二分教裡面的五蘊等一切法義中我盯住的一個所緣境叫做無常,因為無常本身醬子的一個法義就已經是我過去聞思的一個決擇,那我現在在修奢摩他的時候,我可以盯住這個所謂無常的這個法義,這時候無常這個法義就是正念。什麼叫正知?也就是當我離開了無常的念頭時候我馬上知道,我離開了這個所緣境的時候我馬上知道。我不會離開這個所緣境,這就叫正念跟正知。正念跟正知在定裡面是2個根本1個是說你的所緣境是什麼,1個是你絕對不會離開你這個所緣境,也就說你一離開你馬上知道。然後,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這個能緣心指的是無分別心,這不是分別心。你有一個無分別的能緣心,在你這一個善思惟法的所緣境上面,你能夠相續安住而不散亂。就比方說,我現在緣無常這個法義,這時我可能會用語言這個無常醬子一個音來代表,可是這時我並沒有分別他,而過去我已經讀得夠多了,我知道這2個字所代表的東西是一個非常廣大的一個法義,只不過現在我把它總攝在一起,用這2個字或是醬子一個腦中影像用無常2字代替,這時就能夠相續安住在這裏面不散亂。所以,故心於境能任運住,這時他可以完全的專注不散亂的住在醬子的一個法義裡面,專注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一定會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或者用另外一個角度,專注到一個程度他入了定入了三摩地的時候,這裡面也有包括他過去在資糧道裡面所學過的很多的細節,現在這只不過是把這些細節都不談了,直接講他的果,這時他的果就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那進入醬子的一種狀況就是奢摩他。這三摩地在這裡又變成很狹義的用在奢摩他上面了。所以他們這些字眼都可以通用的,或者說此等持就是奢摩他,意思一樣;或者我可以講此等引就是奢摩他,意思也是一樣;或者我可以講此禪定就是奢摩他,意思也一樣,都是可以通的。此奢摩他由內攝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意思是說,你能夠達到醬子的一個境界,這個奢摩他指的一定是等引,一定是能夠生輕安的,這個東西只要你內攝其心不散所緣,你就一定能夠引起身輕安跟心輕安的奢摩他,這並不是你需要去通達諸法真實。簡單的講,當你是講奢摩他的時候,你能夠進入這個狀況,不是說你一定要已經見道,能夠證悟到這個所謂的真實,或者是你能夠通達了所謂的出世間,不需要到醬子、跟這個無關,奢摩他的時候並不是需要你要去通達諸法真實。
這裡面有2個重點:1是能夠專注在一個所緣境,這時你並沒有思擇,沒有思擇是不可能通達諸法真實,是跟慧無關的。2是像醬子的狀況,其實外道也能做到,為什麼要提這點?因為,外道並沒有辦法通達諸法真實。那學佛是內道,我們有辦法通達諸法真實,可是當我說奢摩他的時候並沒有去涉及到內道的這個通達諸法真實。這就把他相關的一個關係都說明清楚了。
 

接下來就是毗鉢舍那的自性b338
二毗鉢舍那自性,即前經雲:「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捨離心相,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毗鉢舍那。如是菩薩能善巧毗鉢舍那。」此經宣說毗鉢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傳說支那堪布見已謗雲:「此是經否?不得而知。」用足毀踏。因彼妄計一切分別皆執實相,要棄觀慧全不作意,乃為修習甚深法義,不順此經故用足毀,現見多有隨此派者。聖無著說:「正思擇者,謂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謂思擇如所有性,以有分別慧作意取諸相時,名周遍尋思。真實觀時,名周遍伺察。」尋謂粗思,伺謂細察。取諸相者,非執諦實,是明瞭境相,由是思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皆有周遍尋思及周遍伺察。

到這是一段落,這一段落就是討論什麼是毗鉢舍那的自性。
這個前經就是指《解深密經˙卷3˙第6品》同樣一品裡面說:「修行之人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意思就是他已經得到了奢摩他,得到了定,得到了所謂的等引,這時候他以這個等引為他的所依,他就能夠捨離拋棄所有的散亂的心相。就因為他有了奢摩他,所以他能夠把所有的散亂都捨棄,也就是他會變成非常的專注,非常專注以後就是他不會累,他又有身輕安跟心輕安,可以專注又可以持久,這就叫捨離心相。這時候,他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即於如奢摩他所善思惟法,這個就是他的所緣境,所緣境就是他的所聞,這個所聞就是十二分教中五蘊等一切法義中的哪一個都可以,就看他這時候在修什麼,他修什麼就是屬於不一樣的三摩地。不能讀到這裡忘掉前面講的,要把它貫穿,他講的就是一切智。接下來,內三摩地所行影像這是一件事,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因為你本來已經有一個所聞,比方剛剛講無常,我以無常為緣入了三摩地、入了奢摩他,這時我就會根據就是我現在用這個無常他的內三摩地所行影像,這時候就由無分別變成了有分別了,就是由無分別轉成有分別了,這個內三摩地所行影像開始的時候是屬於無分別所緣境事,當他走到這裡的時候他就會變成有分別所緣境事,這時候轉了他就會觀察勝解,就是在他的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裡面他去觀察勝解。是說,以無常這個東西本來是一個無分別的所緣境,現在改成是一個分別的所緣境。所以,止觀是同一所緣,止觀真正的修法標準是醬子。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他經過醬子→這很重要,得到了奢摩他以後,他就能夠專注,專注了以後他就能夠把所有的散亂都丟棄了,散亂都捨棄以後他就能針對奢摩他的所緣境,也就是他過去聞思的決擇,這時候在他的內三摩地裡面,他就變成是觀察勝解了,就是他的內三摩地所行影像從無分別變成是分別的影像,那他這時就會於如是勝三摩地,如是勝三摩地指的就是在剛剛舉例的這一個無常三摩地,就在無常三摩地裡面的所行影像,再來,所知義中,這時候他開始能夠做正思擇、能夠最極思擇、能夠周遍尋思、能夠周遍伺察,能夠若忍、能夠若樂、能夠若覺、能夠若見、能夠若觀,這時候就叫做毗鉢舍那。這裏面蠻複雜的,等下去看補充資料再詳細解釋。這時候就是菩薩能善巧毗鉢舍那,就是他能夠得到毗鉢舍那。」
此經指的就是《解深密經》,先提醒各位這裡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怕因為書上沒有特別講,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是說,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他由那個身輕安所依,一路經過剛剛所講的歷程轉到這裡時他能夠仍舊維持身心輕安,這也是毗鉢舍那很重要的一個條件。他一開始得到奢摩他的時候,他進去,轉成觀的時候,不見得馬上就得到毗鉢舍那,因為這時他在觀的中間他沒有辦法保持身心輕安,可是當他在觀的時候他也能夠保持身心輕安的時候,這時候就叫做毗鉢舍那。這點很重要,因為,他在止的時候能夠專注又持久,並不代表他在一開始由止轉成觀的時候他也能夠持久,不見得!可是等到他能夠產生身心輕安的時候,就代表他的觀也能夠很持久。當他能夠很持久的觀時,那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些都到了時,難怪他會產生那個能夠斷掉粗重的那個慧。所以他能夠斷掉粗重就是靠這個毗鉢舍那,那這個毗鉢舍那因為也有身心輕安,代表他的專注力、持久力、分析能力,這時也就是所謂的勝三摩地,這時他才能得到所謂那些能斷粗重的慧。這裡他提另一件事,《解深密經》很明顯的說毗鉢舍那是一種觀察慧、是分別的,這是非常清楚不是模擬兩可的,不可抵賴的。宗大師提過太多次支那和尚,這裡又再講一遍~傳說這個支那堪布,這就是指以前跟蓮花戒辯論輸掉的摩訶衍,那並不是說所有的支那堪布都有問題,而是單指有邪見的那個。傳說中這人看到《解深密經》這段經文後他就毀謗,謗經了:「此是經否?這個是經嗎?自己又下結論說不得而知,意思是不用說你也知道這不是經。」這句話意思就是毀謗了《解深密經》,不止醬子,他還用足毀踏。為什麼?因這個支那堪布他邪見,他妄計一切分別皆執實相,就是不能夠分別,而觀慧是分別的,所以,要棄觀慧全不作意,不能夠有任何的分別作意,這個纔是修習甚深法義,醬纔有辦法去證悟空性得到真正法義。不順此經故用足毀,那這個經裡面所講的很顯然跟他妄執的見是相違的,所以他才會做出醬子可怕的動作造了可怕的業。接著,宗大師感嘆:就算現在仍是多有追隨此派的信眾在。
這個講完,他又轉回來,引聖無著的解釋說:「
正思擇是什麼意思?謂思擇盡所有性,盡所有性指的是世俗上面世間法、或是一切有為法,思擇了所有一切的世俗法。
最極思擇什麼意思?謂思擇如所有性,如所有性指的是出世間法、也就是指的是空性,這時叫最極思擇。
用分別的方式來作意取諸相,用分別的方式去了解裡面的法義時,這叫做周遍尋思
真實觀時,名周遍伺察。」這裡面要小心,他這個翻譯,有時我……他這個真實觀並不是指觀實相的意思,不是。因為他後面講的很清楚,周遍尋思是一種粗的,尋是一種粗思,伺是細察。所以這裡面都沒有去涉及到去講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沒去講到這裡,所以這個真實觀不能用出世間醬子的意思來解釋他,應該要解釋成,就是說他在審諦推求,是說,周遍尋思這個是總相,到周遍伺察應該是很細的去推別相,醬子的解釋比較恰當。取諸相者,這裡要記住,取諸相者就是指周遍尋思的以有分別慧作意取諸相時的取諸相,因他是用分別去取諸相,就用分別去揀擇所有的東西的時候,他並不是一定去執著諦實,也就是說這時候的取諸相並不是去緣空性的意思,不見得是緣出世間法,世間法也是在這個範圍裏面,所以,是明瞭境相,他只不過是要去了解、去理解這個所緣境裡面所有的內涵,揀擇這個內涵。因此,當他說由是思擇如所有性或是盡所有性的時候,也就是,反過來講,當他說周遍尋思及周遍伺察的時候,他可以說是周遍尋思如所有性、周遍尋思盡所有性、周遍伺察如所有性、周遍伺察盡所有性。這裏就把這交代清楚了。
交代清楚裡面,講觀本身,並不是隻有止說去得到出世間的時候才叫做毗鉢舍那,不是醬子。前面也有說過,他是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只要是觀的部份讓你得到慧的時候,這都算是在毗鉢舍那的範圍內。所以,毗鉢舍那是一個方法,並沒有限定他的所緣境,奢摩他也一樣,是一種方便,是一種讓你能夠最後得到智慧、得到修行果的一種方法。止跟觀講的是一個方法,並沒有代表止是針對什麼所緣境,或是觀是針對什麼所緣境。論文中是非常清楚的交代,我們不能忘記這個。
補充說明b338
正思擇謂分辨思擇世俗諦盡所有義;
最極思擇謂分辨思擇勝義諦如所有義;
周遍尋思謂大致分別粗顯之義;
周遍伺察謂詳細審察微細之義;
忍謂由於觀察,於所觀境,不怖不亂、無疑無怯;
樂謂希求所觀之境;
覺謂清楚地觀察、分辨其中不同差別;
見謂緣念、隨見所觀境;
觀為耽著不捨於正理決斷。
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四者中每一種皆可立有忍、樂、覺、見、觀五種。忍等五者亦說是毗鉢舍那的異名。
這裏大家要把他讀清楚、分別清楚,課文中哪些字該怎麼解釋就不會混亂。
又有說總的觀察是正思擇,如說死無常;從各方面詳細觀察是最極思擇,如從三根本、三決斷等方面觀察。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則是從觀察內容的方式粗細上安立。(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這是另一種說法,知道即可,但我們仍根據無著的說法。
今天就講到這裡。希望今天大家能聽懂也能完全掌握裡面一些很重要的細節,我也祈求菩薩加持,讓我能夠把這些講的很清楚,假如沒有講清楚也表達我懺悔。
《瑜伽師地論》b338卷第三十中「云何四種毗鉢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毗鉢舍那。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簡師姊:請問,《解深密經》裡面說→菩薩能求奢摩他,還有,如是菩薩能善巧毗鉢舍那。這個能善巧是因為得到定以後才稱為能善巧?
石師兄:他的意思就是這時候他已經具備有毗鉢舍那的能力。前面不是講奢摩他,他要到……最後能夠產生輕安時,這時他才具有奢摩他的功德了嗎?同理,毗鉢舍那也是要按照他所講的……醬子他才叫做能善巧,能善巧意思就是他已經有辦法駕馭毗鉢舍那了,有觀的本領了。但是在那一段裡面他並沒有特別強調,等我們讀下去會讀到。所以,今天特別提醒要記住,在毗鉢舍那的時候他是根據奢摩他醬子的一個輕安,然後馬上把他醬子的一個止改成觀,還記得他告訴你止跟觀用的所緣境是一樣的。改成觀的當中,開始沒辦法做到,一段時間以後他改成觀可是他的輕安還是維持住,當他輕安維持住的時候他才叫做毗鉢舍那。醬瞭解嗎?
他得到奢摩他的時候他有輕安,並不是代表他拿奢摩他轉成觀察修的時候他就是毗鉢舍那,不是的。因為,他一定會有經過一段時間他的輕安會丟掉沒有辦法維持。可是經過他不停的串習以後,到他也能夠維持輕安的時候這時就叫做毗鉢舍那。
簡師姊:所以,在毗鉢舍那還沒有得到輕安的時候,都算是隨順的?
石師兄:隨順,先醬講好了,隨順就是→我們沒有得到毗鉢舍那、沒有得到奢摩他,我們也知道叫做止住修、知道叫做觀察修。你也會專心、你也會觀察分析,當醬講的時候就叫做止住修、或者叫做觀察修,這時候都叫做隨順。所以當你用廣義的奢摩他品的時候,你可以把這些隨順都包括在裡面,可是你假如是要講真實的奢摩他的時候,就要把隨順踢開了,就一定要有輕安了才能叫做奢摩他。他由隨順的止住修,修到能夠得到奢摩他,得到奢摩他的時候,就開始用這個奢摩他去做觀察修,就是在奢摩他的所緣境,這時是同樣一個所緣境就進去做分別了,那他做分別的時候他一定沒有辦法維持住他的輕安,這時也不能叫做奢摩他,這時勉強的你也可以講就是隨順,這時還是屬於觀察修的範圍。可是,等到他從止改成觀的時候,輕安也能夠不丟掉的時候,他才叫做善巧毗鉢舍那,才真正除了奢摩他以外,他也有了毗鉢舍那。醬有講清楚嗎?
簡師姊:有。
石師兄:這是今天這裡面很重要的觀念。所以,接下來讀到的就會告訴我們,奢摩他,一定要有輕安,然後就告訴我們次第,一定是先有奢摩他,才會轉成毗鉢舍那。醬你就理解了,這後面會讀到的,次第講的就是你要先有奢摩他,不能沒有奢摩他你就能修到毗鉢舍那。
隨順奢摩他由觀察修開始→隨順止住修、觀察修→產生輕安→真實奢摩他→隨順止住修、觀察修→產生輕安→真實毗鉢舍那

 

20180508-P339L03-P340L05-0146上士道-奢摩他 b339
今天見面的時候希望盡量用討論的,因難得有機會;在線上,不論是《廣論》或是《瑜伽師地論》,消文完幾乎都沒有人提問了,這裡原因當然很多,希望見面時在課堂上大家盡量交換意見或是補充說明。我已經想好了一些蠻重要的題目,都講完沒有其他問題再繼續消文,很彈性的。
先問有沒有人有問題先提出討論,假如沒有就先用這方式,也希望能引出大家的問題。
上節課我們所講的重要的東西稍微複習一下,看可不可以引出大家的問題或是想要討論的東西。
1點,上次所講比較重要的修習止觀有什麼勝利?《廣論》中只要提到要修習什麼東西,宗大師一定會要討論到勝利、過患這2個,意思就是你為什麼要學這個,你學這個有什麼好處,或者是你不學有什麼壞處。他的目的就是要讓你趣入,讓你產生想要去學這個東西的慾望,基本上這一部分就是討論這個東西。第2點,就是所謂止觀的自性。這2點是上週的2個大題目。


先很快地講一下到底止觀有什麼勝利,這裡他要傳達一個什麼訊息。他是引用《解深密經》,這裡面一開始就說→所有三乘一切功德,皆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之果。也就是你有了奢摩他、你有了毗鉢舍那以後你才會得到三乗所有修行的果,這句話講完以後,馬上就有人質疑:明明奢摩他跟毗鉢舍那是修所成的果、修所成的慧,大家知道佛學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再來就是修所成慧,那明明奢摩他跟毗鉢舍那是修所成的果;因為,當你講修所成地的時候,基本上你一定會牽涉到止觀,有了止觀你纔可能會修空性,你纔可能證到空性。明明現在就是果,那你怎麼會說這個是因呢?意思是《解深密經》為什麼會說這是因呢?宗大師因此做了一些解釋,其實這解釋不是隻有這裡講到,最早在讀的時候已經碰到這個問題了,當時那個問題不是用這個角度來講的。當時是用另外一個角度b55修習軌理之破除邪執】:如果你沒有得到止觀就代表你根本沒有修。這是當時很重要的一個問題,那時以止觀的角度都是指修所成的結果,至少得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是止的基礎、奢摩他最低階的一層,意思是至少得到未到地定纔算有修。那醬子,前面我都在做啥?要得到未到地定並不是那麼容易!那不是所有人都沒有修了。大家記得嗎?當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宗大師當時回答的意思就是說:其實修應該要包括所有前面的思擇,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廣義來講都能夠叫修,不是一定要得到未到地定纔算做有修。所以,跟這邊是有關連的。
那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事情,大家就會比較清楚,等這講完,等於宗大師的答案就講出來了。其實,我以前在讀的時候也是慢慢慢慢累積,最後才把它搞清楚,一開始也是弄不懂,是越讀越清楚,到最後才比較有把握。

最早讀《廣論》的時候他就有提到止住修、觀察修,當時對這2個名相也不是那麼清楚他的意思,似是而非的並不是那麼清楚,可你若用英文來看的時候,止住修叫做Stabilizing Meditation,英文的意思就是穩定的禪定,他用Meditation是很深的東西,就是禪定才能叫Meditation。觀察修叫做Adlizable Meditation【這個Adlizable英文音咱聽不準也拼不出這個字,只好就我所聽拼出來】,當時你看英文的時候,到今天能完全懂他在講什麼也實在是不容易。


現在先講什麼叫做止住修?什麼叫做觀察修?
從字面上看他的意思,止→專注,什麼叫做住?我們常常把住當作是他的副詞,其實不是,他是2個東西,這個住就是持久,住→持久。所以,你有一個所緣境,你要很專注的時候一定是一個單一的所緣境,怎可能專注好幾個所緣境。第1個觀念是一個單一所緣境讓你很專心,專心還不夠還要持久,這是2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卻又是相輔相成的概念,也就是說你能夠專心多久,我們有時也可以很專心,可能只有專心3秒,就沒有用了。比方,讀書,一個人一天只能20分鐘的專心讀書,一個人一天能2個鐘頭的專心讀書,這就差了108千里。這裏面第1個是這個觀念。那觀察修,比較沒有辦法像止住修一般的解釋的那麼清楚,基本上裡面就是一個分別、分析,再來就是決擇或是揀擇,他有醬的觀念在裡面。
先想一想,平常開始讀書,你有沒有用這2個?絕對有。這是我慢慢地體會,不用把他想的過玄,基本上我們開始讀《廣論》的時候我們也用了止住修跟觀察修。因為,你假如不用觀察修你怎麼有辦法瞭解他的內容,你一定要有辦法瞭解他的內容,一般,我們比較不會去想到止這個東西,可是……舉一個例子,一對戀人,戀愛中每天彼此腦筋中都是對方的影像,他有沒有做分析?他沒有。他腦筋就只有那個帥哥美女影像,他會不會去分析他的臉怎的?他不會去做這個動作。基本上這就是止,而且他愛的越深,出現的頻率越大時間越長久。我們在讀書是不是也醬子?比方,你讀完了《廣論》裡面的某一個課題,比方無常這個課題,你讀完了以後就靜在那裏,心裡面在想無常,可是你沒有仔細去想內容,因為你前面都已經讀過了,你很清楚無常的輪廓是什麼,而且你從無常當中讓你起一個你不再執著的心,你不會真正再那麼執著世間的東西,你會看得開,你也能夠接受變化,你已經會有醬子一個是你在前面觀察裡面所有分析出來的結果,當你有醬一個結果的時候,你今天可講是充滿法喜。在你充滿法喜的那一刻你覺得無常讓你學到很多,你坐在那裏其實沒有繼續想無常的內容,你浮現的是無常的整體的概念,會不會有?一定有。是你今天產生的一種共鳴,這時候你是不是住在一個善的所緣境裡面,這是不是你住在一個所緣境裡,而這所緣境一定是善的。剛剛我舉例的那一對戀人他住的所緣境是不是善的?那不是!他住的那是貪的所緣境,這裏面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平常我們讀完書,我們用觀察,基本上就是做觀察修,觀察修的中間在我們停頓的時候或是完全讀懂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有這個東西→分析,只是你沒有那麼強烈的去做這個分析而已,你一定會有分析、決擇這2個東西在。
在佛學裡,你要醬子想:基本上都是先有觀察修,好,先不要用觀察修這個名相來講,你一定先會有分析、決擇,然後最後你一定會有一種專注,而且是會持久的一種專注。當你醬子一完成的時候,這時候就是你已經開始在修止了。一般在佛學裡面,在這種階段我們叫做資糧道。我們大家現在都是在資糧道上,資糧道上面你要學止、學定,這時他教你的東西叫做9心住→內、等、安、近、調順、寂、最寂、一境、等持,他教你怎麼去學這個。9心住一開始是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寂靜、心一境性、等持,這個我們後面一定會講到,一提到9心住就會把所有東西都給大家,要學奢摩他一定要知道這個。這個9心住代表的意思就是你專注跟持久的程度,你能做到多專注,越專注越是在後面,越能持久越是在後面。可是這持久裡面其實還牽涉到一個很重要的東西,等等再講。
現在你知道你是醬子一步一步的往前走,這裡面一開始這叫散心,在資糧道裡面一步一步學這個的時候,都叫散心,是散的,散心的意思就是你還在欲界。佛學裡面講的宇宙觀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3界一層比一層高,基本上簡單講散心就是在欲界裡面。9心住,這以後我們再去詳細瞭解這裡面的差別,可是這些地方他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達到所緣境只有1,你很專注只有一個所緣境,只是在心一境性的時候你是有功用的,你要用功力,什麼叫用功力?你在背書的時候,是不是有時是要擠破頭才擠出來,逼自己想半天,等你逼自己逼到很熟的時候你還要逼嗎?開口就行雲流水很順!這就是第8心一境性跟第9等持之間的差別,這中間你一定都是專注,當你能夠專注到越來越持久,等你能夠走到等持的時候,假如你能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他會產生輕安的,輕安是2個:身輕安、心輕安,這是雙向的,為什麼你可以有這輕安?因為你已經離開了欲界。你現在雖然還在欲界,但基本上你的地水火風4大已經不是欲界了,你已經跟色界有交集了。因為你跟色界的交集你才會產生輕安,理由是在這裡。三摩呬多地指的就是這個,未到地定是有輕安的,所以未到地定不在欲界,在欲界不會有輕安的。
等到你有輕安產生了的時候,從那一刻開始你就叫做奢摩他,這是止住修跟奢摩他他們2個之間的關係。
因此你把止住修講成等於奢摩他也可以,可是廣義來講,止住修不一定就是奢摩他。止住修包括所有9心住都是止住修,甚至連內住都還沒有也都有止住修,我們經常會有止住修的時候,就簡單說比較不洽當的是他的所緣境,在談戀愛的時候你不是經常會有這種……有的,不會沒有。其實止住修都是在我們的……重點是,宗大師現在就講:《解深密經》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奢摩他的隨順,他用隨順這2個字,奢摩他的隨順,換一句話來說就是我講的是止住修,廣義的止住修。醬子各名相就不會混亂了,也就是《解深密經》所講的是→三乘所有的功德都來自於止住修跟觀察修,醬一點都沒有錯。因為你從一開始資糧道就需要這個止住修,所謂奢摩他,在課文裡講說假如你要講真實的奢摩他,那三乘所有的功德不是靠真實的奢摩他,所謂的真實奢摩他已經是進入有輕安的等持,那這個是修所成果,就不能說三乘所有的功德是奢摩他的果。這是所謂的奢摩他的勝利。
2個觀察修的部分,這些後面都會講到,在這裡沒有講,只是另外一個地方講自性時會提到,到那裏時再講。現在很快的你要先理解,雖然還沒讀到。剛剛講到你一開始一定是觀察修,然後慢慢就止住,然後你就用9心住的止住修去走到奢摩他,主要理由是你要產生輕安。輕安有什麼好處?除了可以讓你更專注以外,輕安可以讓你持久。你可以一坐8個鐘頭、20個鐘頭讀書不會累,就是因為你有奢摩他。醬大家瞭解意思嗎?開始是一個混合的在學習,為什麼要專門來學這個?這是他為了一定要有能夠產生輕安的本領,他纔有辦法持久、專注,持久跟專注他纔有辦法真正解決一些問題。像我們現在讀書,不知道你們能夠在桌前坐多久?基本上,能坐久以外頭腦也要清清楚楚的,坐的久不清楚也沒有用。


當你能夠有醬子產生輕安的奢摩他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先講什麼叫毗鉢舍那
毗鉢舍那他的定義是:用奢摩他為依,因有了奢摩他你纔能夠持久專注,依著他就開始進入分析,這裡面有一點,在觀念上他們的所緣境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經常會講三摩地,狹義的三摩地是講止講這個奢摩他,廣義的三摩地是可以包括觀察修。為什麼可以包括觀察修?因整個三摩地講的就是一個止跟觀裡面的境界。狹義你可以講說只有止,可事實上也有觀,因這時候是同一個所緣境。比方說,我現在觀無常,我是用止進去的,我在止的所緣境裡面我得到了奢摩他,我現在進去的三摩地就叫做無常三摩地,若你要給他名字就叫做無常三摩地。這時你在這無常三摩地你已經有輕安了,你開始就是再去分析無常的內容,就是確確實實讓你對這個無常裡面他能夠含蓋天下任何一個角落,其實無常的範圍很廣,我們常常覺得無常理所當然,只有佛教講無常,確確實實的無常、百分之百的無常,只有佛教講,所以他纔是3法印。那為什麼現在不需要談這個?因包括太多內容,為什麼只有佛教是真正講無常。所以你真正進入無常三摩地的奢摩他的時候,反過來要讓你對奢摩他更清楚的時候你就會變成觀,轉成觀,這時你就是很清楚的分析裡面所有的細節,所有東西你都搞得清清楚楚的。這當中,我沒有這個經驗,我從書本裡的感覺是,一般你假如醬子做的時候,奢摩他的……這時有2個說法,我先醬講,就說有一種可能性→你在無常的奢摩他的時候你產生輕安,這時你進去做無常的觀察,這時你那個輕安可能會掉掉,因你已經不是專注,你所緣境已經變了,你可能就會丟掉輕安。那丟掉,可是你不停的持續的做這個觀察,因你還是用奢摩他的基礎去做這個觀察修,這時不叫做毗鉢舍那,你本來有輕安你在觀察的時候可能輕安丟掉了,但是,最後你又發覺你在觀的當中輕安又出來了。醬你瞭解?你本來是止的時候有輕安,走到觀的時候你可能丟掉了,等你練到一段時間後,你在觀的時候輕安又回來了。又回來,代表你可以觀很久。為什麼要講這個輕安?就說你不只是專注,你還可以持久,你就可以觀很久。單單講一個無常的細觀,假如有機會把他講出來,整個黑板可以寫一堆,那你要花多少時間,3分鐘就可以經過?不可能。會經過很多東西,更不要講說觀5蘊、6觸、12處、18界,那裏面範圍很大很廣,這叫盡所有性。更不要講說觀如所有性,你去觀空性裡面所有很多很多的細節,你需要很長的時間。這時候觀是很細的去分,他前面不是告訴你一個叫伺察一個叫尋思,一個粗的一個細的,所以你一定需要輕安,不然你觀不了。他並不是靠止的力量讓你得到智慧,不是。而是因為你有止的力量,你的智慧纔有辦法發揮出來。醬大家理解這意思?等於是說你有這個奢摩他,然後你就進入觀,你進入觀的時候這當中你又產生輕安的時候,你的智慧潛力就會越來越大,其實按照佛學講,我們所有人的本性是一致的,佛學說這叫本覺,你這個智慧叫做本覺,你本來就有的,那你開始產生智慧這時叫始覺,就說讓你能夠見道的時候叫始覺,最後到究竟道的時候就是回到本覺,基本上大家的智慧……
我現在要講的就是說,你慢慢就能體會到他到底要跟我們講什麼,還有我們為什麼需要這個輕安。現在是講奢摩他的勝利,你為什麼需要這個輕安,你慢慢醬聽完以後你就發覺你一定需要他。基本上他是一個工具。所以,你退回來,單單用最原始的止住修跟觀察修,你就發覺你本來就需要這個,不是說讀佛學。可是你本來就有這個【觀察修?】,你本來也是在做這個【止住修?】,只是現在的差別是要你在做這個的時候能夠有輕安,就是醬子。你說那我為什麼需要有輕安?因為你有輕安纔能夠真正的持久,纔能夠發揮你最大的潛力,纔有辦法把你的本覺全部顯出來。他整個是醬一個關係。
醬你就知道,要能夠叫做毗鉢舍那的時候他也是有輕安的。
接著,宗大師就回頭告訴我們:現在告訴你《解深密經》所講的是毗鉢舍那的隨順,那毗鉢舍那的隨順就是廣義的觀察修。醬子就沒有衝突了!
這裏面我們要把他真正讀懂,把他真正搞清楚的時候,你會對佛學很服氣!絕不是跟你隨便講一講,我的感想,你甚至可以領受到……你本來就有止住修跟觀察修,你不可能沒有,你沒有你今天也不可能坐在這裡了。從你第1天開始讀佛學的時候你就在用這個,你一定有在用這個,你沒有用這個你今天不可能還會再來上課。


現在講一下這個所緣境
剛剛說止住修跟觀察修他們2個是同一個所緣境,這是很標準的在講三摩地,這時候我是在講三摩地。在三摩地裡面你有止有觀,用的所緣境是同一個。可是你在止裡面的那個所緣境是一個總攝,比方,無常就是醬一個觀念,到了觀裡面你出了很多所緣境因為你做分析,可是基本上你還是under總攝的那個所緣境,主題是一樣的。所以,主題就是三摩地的名字。因此他後來不是告訴我們你沒有辦法一個一個三摩地的學,因為你可以有多少個三摩地?無常三摩地、暇滿三摩地……你讀過的任何一個法它本身都可以成就一個三摩地。所以不是叫你算不完的三摩地一個一個去學,而是你一定要學會三摩地裡面的2個主要成分→1個止住、1個觀察,1個奢摩他、1個毗鉢舍那,當你有醬子的本領的時候,所有無量的三摩地你都有辦法進去。
那現在要講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你現在真正在修的時候是醬子講,可是你在學的時候,你在學這個9心住的時候,在沒有去扯到觀的時候,這時他的所緣境,比方說開始教你9心住的時候,教你用佛像做所緣境,並不是代表止都是用佛像做所緣境,不是。止是任何的一個三摩地都可以做止的所緣境,任何的一個法都可以做止的所緣境。為什麼會提到佛像?在講止的時候為什麼會提到佛像?其實也不是隻有佛像,像數息他也是止的一個方法,繼續讀下去一個一個都會出來,可是那是你在學這個9心住的時候。醬明白他那個差別?你千萬不要以為止就是對佛像,佛像是你在資糧道的時候你要學這個9心住的時候他教你的一個方法,佛像也只不過是中間一個方法,並不是所有的都要用佛像。這是有關所緣境方面的。


講到這就是我們上個禮拜所講的,大家有沒有問題或是有什麼要分享?
X師兄:請教,我們現在所講的所謂止觀是藏傳的,跟漢傳的止觀是不是一樣?還是有不同解釋?
石師兄:應該這麼說,因我沒有辦法完全瞭解到藏傳怎麼教,漢傳怎麼教,不過原則上是一樣。原則上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X師兄:我問這問題是因我學佛時間很短,資歷很粗淺,但是我聽過一種講法,是說→所謂的止就是把妄念都排掉,如果沒有顛倒妄想的話就是止;觀,就是你自然的智慧出來了,意思是說你如果把所有的顛倒妄想都除掉的話,你智慧自然出來了。
石師兄:醬說好了,現在在黑板上跟各位講的基本上是根據藏傳的教法,也並不是隻有這本書,其他地方大部分也都是這個意思。
那你剛剛所講的假如你能夠把所有的妄想都打掉,那請問你你是不是專注了?因他只不過漏了一句話。可是妄想打掉是都沒有想嗎?假如是醬子講的話,那個人就不是在講止了,他根本不懂。為什麼?要有一個所緣境。你妄想打掉你假如都沒有理解,你以為你就不想了,這在佛學裡面叫枯禪,沒有所緣境的那個是會生病的。所以,妄想打掉,基本上是你只有一個所緣境,不是這個所緣境你就把它排除,這纔是叫做妄想打掉。假如他不是醬子講,我相信真正漢傳在講應該也是醬子說法,不會是強調妄想打掉而沒有強調有一個所緣境,沒有強調專注。其實,強調妄想打掉不如強調專注,他真正重點的東西是在這專注跟智慧
至於說智慧纔出來,剛剛有講以前我在讀這個的時候,基本上我沒有去看達賴喇嘛對這個奢摩他怎麼解釋,後來因為跟韓師姐討論另外的東西,他就找出達賴喇嘛所講的,現在我有時間也會去看達賴喇嘛的解釋。現在先說達賴喇嘛在這裡講了一句話~所謂的這個觀,剛剛我們是在討論智慧,那先說在《廣論》裡面確實很清楚的告訴你並不是有止讓你生智慧,這是2件事。可是你發覺有止可以幫助你智慧,而不是說有止可以讓你生智慧。所以你剛剛講說我把所有的妄想打掉我智慧就出來了,這句話有點問題。達賴喇嘛也有講過類似醬一句話意思是這個智慧跟這個止是2件事,《廣論》裡面也有醬子說法後面碰到我會特別指出來。也就是說你今天要有止,是止可以幫助你產生智慧,而不等於止本身會出一個智慧讓你得到智慧。這不是一件事。你就瞭解止的目的是要你得到專注持久,當然你沒有這2個你根本沒有能力去做空性的觀,他們真正上座至少8個鐘頭,你有沒有本領坐8個鐘頭?就算你能坐大半時間都在打妄想。坐上去是要專注,為什麼能夠持久是有輕安,你很舒服時你就能夠持久。這裡面我一時也講不清楚,等後面碰到再跟大家講,並不是說這個跟這個是同一個智慧,不是,這是一件事、這是一件事。【如實紀錄錄音就是如此講,當下還無法拆解是啥跟啥,聽到後面自己的理解是指止跟觀。】

用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止跟觀,對我們來講他是屬於行蘊因為他是心所,止呢【專注、持久?還是念、定?自己的理解應該是講念、定】這2個都是別境,別境裡面有欲、勝解、念、定、慧一共5個心所,止住修基本上當你有奢摩他的時候,止住修的定心所一定是已經到這個範圍【這範圍是指全部9心住,還是指心一境性、等持?讀到後面這句話~於諸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廣說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應該是指9心住】了才叫定心所,你沒有到這個範圍的時候是念心所。因為,第1個,不管你今天坐,解釋完你就懂了,因為你上座要入定的時候,第1個,你一定要取一個相,要一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本身不是用眼睛不是用5根識去取的,是用第6意識去取的。6意識取的時候就是念心所,你在懷念或是你在記憶一個東西的時候是不是第6意識?這是一模一樣的意思。所以一開始是這個念心所,要等到你能夠進入這種,這時不是一定要有輕安,不是說進入定心所就要有輕安,不一定,一定是在你能夠專注持久,是用在一個所緣境上專注持久的角度,這時你才轉入定心所。定心所以外,再來就是說,這個毗鉢舍那基本上講的就是這個慧心所。醬你比較能夠理解他們不是一件事情,單單用心所來講,心所本身我們有很多定義來說這個,一般在《瑜伽師地論》裡面用的名稱叫助伴,間單的講就是心王就功用,心王他有這個功用,這個功用本身就給他叫一個心所。所以,當你第6意識用上這個定心所這個功用的時候基本上講的就是止;你第6意識具有智慧的這個心所在一起時這講的就等於是毗鉢舍那那樣子的一個境界。所以這裡面有一個差別。
2個,這是佛學的名相,這大家最好記住,因我們現在在讀的跟這都有關係。分別,佛學在分別上分成3個:1叫自性分別,2是計度分別,3是隨念分別
自性分別,這是無分別。我們講無分別的時候指的就是自性分別,是5根識,你在5根識的時候你用的就是自性分別。等到你進入定的時候,你在真正進入定的時候,雖然你緣的是第6意識,但是你是用現量,所以這時候你也是屬於自性分別,這叫無分別。無分別的意思是自性分別。那一般在觀察修裡面叫計度分別,什麼叫計度?就是說你把所有的去做分析。所以這個【觀察修】一定是計度分別,這個【止住修】是自性分別。隨念分別則是比較複雜的1個,這個隨念分別跟定有關,為什麼會跟定有關?就說你一開始在定的時候,你一定是用這種隨念分別,所以剛剛有講有一個念心所。一開始不可能一下就進去定,你開始一定是要在你的第6意識裡面產生一個所緣境,然後在你第6意識拿出一個所緣境的時候那時是隨唸的,是算在唸心所裡面的東西,你這時再進入醬子一個狀態,可是這時候你所產生的那個不是定,那個不能叫無分別,只是在你一開始的時候一定是根據那個境進去的。你在你沒有進入內住之前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一開始的那個所緣境用的是念心所,然後你要用這個東西【隨念分別】讓你能夠進去進去進去,那時就變成定心所了。
大家還有沒有問題、還有沒有想到什麼?
所以我們平常一定要知道的多,越多越好,知道的多完了以後不是知道就算了,你一定要把它串起來。這個跟那個有什麼關係,那個跟那個有什麼關係,到最後,所有的東西你都會很清楚,而且你裡面自己會有一個很嚴謹的邏輯。這是很重要,就像我們現在講這個,到最後,你根本不需要背,要背就累了,不可能全部都背的出來!但是你假如能夠把他全都搞清楚,你是不需要背的,你自然會舉一反三在腦筋中都浮現出來。
上次課本裡面所講到的止觀勝利部分就我今天做這個補充,希望這對大家有幫助!其實這是很重要,因此你才會知道你今天為什麼要學這個。他就是告訴你你今天為什麼要學這個,經過醬分析你就會更清楚,瞭解說你為什麼要學這個。


先看上次的課文……上次的課文這一部分我覺得是很重要的。還有另一個就是我覺得也是值得再講的,就是b338,奢摩他的自性,其中有一句話: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告訴你你真正的止的所緣境是一個法,所謂佛像那是你在練習止的時候用的。醬理解嗎?這文字裡面都是清清楚楚,他告訴你12分教中就是代表經律論在內,只不過因緣叫做律,論議叫做論,其他都可以叫做經。為什麼又要加上五蘊等?因為5蘊代表有為法,一切法都可以用5蘊來代替,5蘊已經可以包括所有的萬法都在裡面了。或者我用12處我也可以包括萬法、或者我用18界我也可以包括萬法,所以現在講5蘊等就是所有的萬法都放在裡面。這時候,義為所緣境,一切的法義中每一個法義都可以做為你的所緣境。還有一個,上次應該也有解釋,這也很重要,在《解深密經》中說到善思惟法,這4個字,你就要知道他指的是你的所聞為緣,那就有人問你明明告訴我無分別,這邊又去講他去思惟?所以你一定要把這個搞清楚,這搞清楚你纔不會亂。所以,我常常會有很大的感慨,佛學一直告訴我們文字是假的,可是我們在讀漢傳的佛學的時候,不知道藏傳會不會好一點,可是我知道在藏傳佛學是任何一個藏人都可以去讀大藏經,每一個都看得懂,為什麼?因為他等於是白話。我們漢文,你去看看大藏經,那是天書!你沒有一些相當的佛學素養你是看不懂他在講什麼的。印順導師很厲害整個大藏經都能看的懂,這都是前世來的。這時你就發覺你讀佛法你是受到什麼限制?你受到文字限制,有時真是很感慨,這就是我們的業!業好一點你就讀起來很順。一大堆醬子的名相,有時碰到這些名相,既然大家今天要讀這個希望就是很認真的讀,將來你也是需要這個,只要搞不懂就提出來問。比方,在b338最後面的地方有一個真實觀時4個字,那你說這是在講如所有性?不是。所以你看這文字,你不覺得是找你麻煩?他這時在講真實觀的時候不是指的空性實相,他指的是你要審諦推求、指的是別相,就說你很細的把所有東西都搞清楚。所以,真實觀時這4個字指的不是空性,只要你前後文讀一讀你就發覺他不是指空性。為什麼?他指的是,舉例説明你就懂了,這段裡面講的是毗鉢舍那,請問你毗鉢舍那是不是隻能夠觀空性?當然不是。你毗鉢舍那也可以觀世俗諦,既然能夠觀世俗諦,怎麼可能這個真實觀是指的是觀如所有性,那不就是自相矛盾?!醬你懂?所以要用腦筋去做這個思惟,然後你在讀的時候一定要發覺這個,你發現這個,假如能夠通了就沒有問題,不通,提出來問。我也不見得都知道,但我會想辦法把答案找出來就對了。我也是看到這個我就會去注意,注意以後我就發覺這就是我們的障礙。所以,後面他接下來在b339,他說尋謂粗思,伺謂細察,這句話應該都沒有問題,可是,取諸相者,這取相者是指什麼?你要看回去b338後面那段以有分別慧作意取諸相時,取相者是指前面這句話,可是,又馬上告訴你取這個相的時候是非執諦實,非執諦實,是說我不是指空性,醬理解嗎?這不是說你緣空性,醬理解?!當你都理解的時候你就知道真實觀這個不是指空性,不然這整句話就矛盾了,自己打自己,那這是誰的錯?這不是任何人的錯。法尊懂,可是他為什麼會做醬子的翻譯?他也是受於他所學的東西呀。這裡面有幾個可能性,1個是藏文,藏文在這裡的意思直翻就是這個意思,他一個人要翻譯那麼多東西很難面面俱到,所以這要靠我們自己。有時真是很不以為然,有些人抓住書本上的字認定書本上是醬寫,可是他有沒有真懂書本在講什麼?他用他自己的理解就把整個意思曲扭掉了。


上次就講到這裡,重點剛剛已經複習過了,大家還有沒有想要討論的?沒有就接著消文。其實是希望大家多表達自己的看法,如果不對正好趁此機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假如都不講,很可能自己錯了都不知道。而且你越講越能跟你溝通,因我才能知道你想什麼。沒有討論就開始接著消文了。

《寶雲經》b339說,義同深密。如雲:「奢摩他者,謂心一境性。毗鉢舍那者,謂正觀察。」慈尊於《莊嚴經論》雲:「應知諸法名,總集為止道,應知妙觀道,思擇諸法義。」又云:「正住為所依,心安住於心,及善思擇法,應知是止觀。」依定住心說名為止,善擇法慧說名為觀。前經密意作是解已,令更不能別解經義。《菩薩地》雲︰「於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繫心令住,離諸戲論,離心擾亂想作意故,於諸所緣而作勝解,於諸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廣說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云何毗鉢舍那?由奢摩他燻修作意,即於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簡擇,最極簡擇,極簡擇法,廣說乃至覺明慧行,是名毗鉢舍那。」此與前說極相隨順。此文雙解經意及慈尊意,故於前文所明止觀應生定解。《修次中篇》亦云:「外境散亂既止息已,於內所緣恆常相續任運而轉,安住歡喜輕安之心,是名奢摩他。即由安住奢摩他時,思擇真實,是名毗鉢舍那。」《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雲:「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此說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不分別住,名奢摩他;思擇二境,名毗鉢舍那。《解深密經》雲:「世尊,幾是奢摩他所緣?告曰一種,謂無分別影像。幾是毗鉢舍那所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集論》於事邊際,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寂靜論師如前所說,止觀皆能俱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性之觀。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即說名止,增上觀照即名勝觀。

這一段裡講的都是自性,是講止觀的自性
前面一個基本上的定義講完以後,現在再補充一些東西把自性這部分講的比較完整,最後再提出問題,下一段問題這部分就留待下次講了。
大家可能沒有仔細去想過這問題,什麼叫做自性
這是我的感覺、我的心得,我們一般在說一個東西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有體、相、用,都是由這3個角度來看一個事情。一般講到體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性,所以有時會用性、相、用這個名相,用佛學的概念來說體是什麼?體是空性。那為什麼經常還會講體?有時候還會講自性,自性指的就是體的意思、他的本體。因為,用勝義的角度是空性,你假如在世俗上面還是能夠講體相用,可是一般在世俗裡面的體比較標準的還是空性。所以,一般講體的時候其實是講相用,你記住這個,其實是講相用。因此,你仔細去看當他講一個東西的自性的時候,他一定是從相跟用上面去描述,他有什麼樣的相,相就是各式各樣的角度可以去談這個相,有時候他是用功用的角度來告訴你他的自性,你現就知道他為什麼醬子。所以一提自性,你就知道他不會去講他是有實體的,他講他有實體的時候就違反佛學了。雖然在世俗諦裡面你也可以講他有自相,不過那是另外一件事,今天就不去談那個複雜的。可是基本上他大部分都是用相用在描述,那這裡也不例外,都是用醬子一個方法在描述。
用相、用醬子一個方法去描述,前面我們所講的定義,你現在去看看,你有沒有發現是不是講的就相、用?就是講相跟用。現在這段就是轉成另外一個角度了,最重要的目的,宗大師是根據12論來的,再一次把奢摩他、毗鉢舍那的自性或者你說是他的定義也可以。現順便給大家把這些名相……這些名相你知道越多你就不會被他搞亂了。
我們經常在說名相、法相、事相,等下也會碰到,另外一個角度人家跟你說名相、法相、事相,聽過吧?他不一樣的角度。名相指的是什麼?就說這裡面涉及到另外一個觀念,就是我們用語言的關係,就是用文字、語言來代表這個法,用一個符號或者一個音來代表這叫名相。讓你能夠用語音或者符號就把一個東西表達出來,這叫名相,這很容易懂。法相一般指的是什麼?他就告訴你法相是什麼,你馬上翻譯就他的定義是什麼,他指的是定義。那請問你,定義跟事相有沒有關係?有關係,講起來就是有時用這個名詞有時用那個名詞其實他是相關的。所以有時用法相、有時告訴你自性,雖然你可能可以找出一點很細微的差距,但那一點差距不是很重要很明顯的。那什麼叫事相?事相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依他起,大家知道依他起的觀念?醬子說好了,因緣所生法的果,這就叫做事相。比方,這個東西的名相叫書,他的事相是什麼?就是這本書,我不需要用任何名詞,他是不是一個因緣所生法的果或者我們叫依他起?依他起這個名相的意思就是醬。假如法相呢?書的定義是什麼?在紙上用語言文字印上去、能夠表達出一些思想或者能夠教你些東西的,這是不是下定義?那下完定義是不是也跟自相是一樣的?因為我剛剛下定義的時候一定會涉及到相跟用。所以,這大概是一樣的觀念。
現在,宗大師基本上是用1經叫《寶雲經》2個論《莊嚴經論》、《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莊嚴經論》非常重要,慈氏5論之12辨→《辨法法性論》、《辨中邊論》,2莊嚴→《現觀莊嚴論》、《大乘莊嚴經論》,還有一個《寶性論》。《現觀莊嚴論》是解釋般若經要怎麼修,般若經告訴你的是一個見地,那要怎麼修就是《現觀莊嚴論》。用這3個,1個經2個論,那《瑜伽師地論》在漢傳說是彌勒菩薩寫的,可是在藏傳說是無著寫的,這2個不一樣。所以宗大師是引1個經講,再引彌勒菩薩一個論、無著一個論,而不是引彌勒菩薩的2個論。
《寶雲經》說,義同深密。這是什麼意思?因為他前面有用《解深密經》來告訴你什麼叫止、什麼叫觀,那現在再告訴你有一個《寶雲經》裡面的意思跟《解深密經》是完全一樣的。為什麼一樣?後面就接著舉例說明,《寶雲經》裡面說:「奢摩他者,謂心一境性。這就出來了,這只有幾個字,可這幾個字跟前面那個是隨順的、是對等的。也跟今天黑板所寫也一樣,都隨順的都一致的。再來,毗鉢舍那者,謂正觀察。就簡單幾個字,意思一模一樣。」
《寶雲經》b339:漢譯宋法護《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五中「所謂心一境性是奢摩他,如實觀察諸法自性是毗鉢舍那。」

接著就舉《莊嚴經論》,《莊嚴經論》中這麼說:「應知諸法名,總集為止道,應知妙觀道,思擇諸法義。」這比較難解釋,我看所有的解釋,我到今天還沒找到一個完完全全的解釋,等下告訴你們我怎麼看,應該基礎上也不會錯了。現在跟各位消這個奢摩他跟毗鉢舍那時要比以前害怕的多,因為以前可以根據藏傳一位益西彭措堪布所講《廣論》,現在他沒有講這個,現在唯一講奢摩他的是達賴喇嘛,可是達賴喇嘛講的很簡單,而且我的感覺他們翻譯有時會誤導,就像上次講的義共相就把人思路誤導掉了,這也不是一個讓我心裡很札實的一個參考,那還有一個就是廣論的那個可我更害怕,是位法師他是很盡力,那以前在臺北我有聽過一位藏傳的講,不過那藏人是用藏文旁邊有人翻譯,醬子就有距離了。我就是根據這幾個,告訴各位這些是說萬一我講錯了,你知道你就要糾正我,而且不要跟我計較,我是很下功夫的,盡量不講錯也盡量把它講清楚。【其實大家都很感恩師兄的法佈施!】

search:雪歌仁波切講授《攝類學》
什麼是義共相?
    我們先認識一下「義共相」,這是經部宗對於分別心對境的一種想法。這個我們先要好好理解!經部宗對這分別心的境----「義共相」是什麼呢?上個禮拜我們有講過,譬如說先是我們的眼睛看到了火,然後第六意識一直想著火的樣子,雖然外面的火已經熄滅了,但是腦子裡的火的形象(相)還一直存在。這腦子裡的形象(相),我們稱為「義共相」。
    為什麼用這個名詞呢?我先解釋一下。為什麼有個「義」「共相」,這些是什麼意思呢?這第一個「義」是指對境。譬如說這裡有一把火,燃燒木頭的火。如果我們教導一個小朋友,「這叫做火!」「這是火」。教完他之後,他的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就會認得「喔!這是火」,這樣想了之後,再到另外一個地方,也許不再是用木頭燃燒的,而是用其他燃料燒的火,那他就會馬上知道「喔!這裡有火」就會這樣想,為什麼可以這樣想呢?這前、後兩把火有什麼關聯呢?在前面第一個的「這就是火」,在我們腦子裡的第六意識分別心的印象,好像是照相機一樣,把這個形象收進來了。而這個形象不只是和這把火有關,它和其他的火也是有關的。這個形象不只是在這把火上面,也存在於其他的火上面。這個形象是和其他的火共同的,是和其他的火也有關係的。所以我們就稱這個形象為「共相」。而「義」指的是境,不只是有這把火,還有其他的火。因此兩者合起來共同的相稱為「義共相」。
    因為有這「義共相」的緣故,看到了前後兩把火,我們的腦子才能作連結的。經過教導「喔!這是火」,以後一看到火,我們的腦子就可以連結想到「這個也是火」,這就是有「義共相」的緣故。有這樣的作用!「義共相」這名詞有這樣的意思。從「相」字就要知道,它不是真正的火,只是火的一個形象,是我們腦子裡面的一個形象而已。

「義共相」對我們的壞處—將無常的法看為常法
    剛才講的是「義共相」的好處,它能幫我們認出來其他同種類的東西。而它對我們也是有壞處,是什麼呢?它會使我們將火的相和實際的火,混合為一,無二無別。我們的分別心不會說「這個是相,不是真的!」不會作這樣的區分。這是我們的分別心的問題!因為不區分的緣故,這「相」是常法,而這個「義」是無常的,將這兩者混合在一起的結果會如何呢?就是無常的法我們也會將它看為是常法。
    譬如說,我們自己的想法也是這樣,我們想﹕「我」在這裡,明天「我」還是會在這裡;「現在我活著,明天我想我還會活著」,今天想的和明天想的,這兩個都是分別心,所以一定有個「義共相」。今天的我和我的相,真正來說「相」是常法,而「義」(境)這個「我」卻是無常。但是因為分別心對這兩者不分別的緣故,會使自己將「明天的我」看成為和「今天的我」一樣,因為這個「相」,而使得「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產生了關聯,好像兩者變成為一個了。所以變成為常法了。
    「相」是常法沒有錯,但是因為沒有區分的緣故,會將「義」看成為一樣的,就變成為常法了。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我們的內心為什麼會生起常法的執著心?原因就是在這裡。如果我們理解「這個形像,並不是真正的本人」的話,我們應該就不會那麼常發脾氣了。因為我們都是在第六意識當中想的某某人,若是能夠將它和真正的本人作個區分的話,就不會那麼生氣了。但是我們經常是以自己感覺的,自己意識為主、認定的某某人,這個分別心的印象,然後就把它和那個真正的人變成完全是一樣的。
    而實際上「我的印象」和本人是一定有區別的,但是因為我們將這兩者視為是完全一模一樣的,那就看不到這個本人實際上的真面目了。若是所看到的一直都是壞的,那心裡就一直不舒服,越想就會越生氣。例如有些人精神有問題,我們會很奇怪,他怎麼會這樣子想啊?我們會有這種感覺,是吧?事實上,那些聖者看我們時,就是這樣的想法呢!我們已經都有精神病了呢!因為本人是在那裡,而我們分別心的意識在這裡面,而我們的意識常常是很多的亂想啊!所以一位聖人看我們,我們是有精神病的。現在我們雖然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在精神病比較嚴重時,我們就會看到「喔!他怎麼會這樣子想呢?」這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我們的分別心是這麼奇怪!】

我們先看第2句叫總集為止道,這句話很重要,總集講的就是歸攝的意思,當你專注一個境的時候是不是要歸攝?剛剛有告訴你整個境是12分教裡面的任何一個法,那這個法裡面是這麼多的內容,你是不是要歸攝?什麼叫歸攝?無常2個字就是一個歸攝,暇滿2個字就是一個歸攝,空性2個字也等於是一個歸攝。因為你做了醬子一個歸攝,你纔有辦法緣那一個所緣境,所以這個叫做總集為止道,也就是歸攝是止道的所緣境。就說你在止的時候,你在緣一個法的時候一定是歸攝,那這歸攝要用什麼方式呢?應知諸法名。剛剛跟各位講的名相、法相、事相,當我要跟你講法相的時候他絕對不是止的所緣境,要跟你講事相的時候你也很難用他當止的所緣境,因為那是一個依他起。可能你在練的時候可以,比方說是用佛像,可是基本上你在三摩地裡面那是一個法,就是用名相。那你說名相是有分別的,那我現在告訴你這裡的名相是幫助你做歸攝、不是幫助你做分別。所以沒有衝突!醬大家瞭解這意思嗎?!你纔有辦法說我現在進入無常三摩地,這無常2個字就是一個歸攝,就是用名相的方式。醬理解我的意思嗎?!

簡師姊:師兄我有一個問題,其實今天講這樣我聽得很是歡喜,可是,你剛剛講這個歸攝,比如說,我們先從下面的毗鉢舍那就是分析,就是說我要先做觀察修,比方我觀一朵蓮花,這朵蓮花是粉紅色的,所以我從蓮花,我心裡一直觀想著這朵蓮花的相貌,在這一段時間我沒有其他的念頭起來,就一直醬子,開始就從散心、內住、等住、安住……一直一直醬子進去,可是,這時候我想的是一朵蓮花而不是一個蓮花的名相……
韓師姊:可是你最初開始是蓮花,你最初開始是欣賞了蓮花你才會有那個相出來呀!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讀經論,然後從那個名相開始緣啊!
石師兄:韓師姊她醬解釋的也很好,她醬講的也不完全算錯!因為你的意思就是說,我現在的這個所緣境是一個事相,可是剛剛她講的也是對的,因為你有很多的事相,你可不可以用名相來代替?可以。很多依他起都有名字的。所以,你現在是用名相當你的歸攝、當你止的所緣境,或者是你用事相當你止的所緣境,其實都可以。我剛剛跟你講,就比方說,你在學的時候,你在開始學止的時候,你去觀佛相基本上是事相。這裡面其實蠻複雜的。
韓師姊:師兄我請問一下,因她剛剛講蓮花嘛,可是實際上我們在修止觀的過程中,比如說我還沒有得止,還在隨順的過程中,我要去想蓮花我一定是用我的第6意識去想,第6意識是表義名言,那個本身就是名言,你是從那個名言變出一個蓮花來想。
石師兄2個講的都沒錯。
高師兄:你在第6意識裡頭怎麼有這個蓮花?
石師兄:我跟你講2個講的都沒錯。她今天是說跑到蓮花池旁邊坐著看蓮花,看完以後她就開始要觀。
韓師姊:這也可以,南傳都醬子。
石師兄:那你現在所講的是,你假如今天沒有直接去看蓮花,你在家想你要用蓮花做所緣境,就是她講的一開始一定是用第6意識。所以這又回到剛剛我講的,你一開始在入定之前,你還沒有本領定的時候就是念心所,就是剛剛講到別境裡面的欲勝解念定慧,也就是隨念分別,你一開始一定要靠那個。等到你能夠進去了,專注、持久,那時候就是定心所。
簡師姊:只是說我剛剛那個歸攝的這部分還是……謝謝韓師姊的解釋,只是想說我有時在讀《觀無量壽經》裡面有教你觀落日,我就跑到陽臺上一直看落日,閉下來然後又看又看,可是抓不下來,然後佛像也是,我就從頭,上面一直一直看抓下來,可是觀一觀又跑掉了,但是我覺得好像觀蓮花的時候,跑去蓮花池看一看,從上面這樣看看看,然後就蓮花影現出來,可是,這剛開始是從事相上進入。
韓師姊:因為剛才石師兄講了,我覺得像比如說你去看南傳的《親近道論》,他的修行人都會先到外面去看一下,然後他再脫鞋洗腳回來就上座,然後他馬上把剛纔看的東西他把他現出來,所以他好像不是從文字來的。就剛剛石師兄講的就有這種。
石師兄:所以,你把他現出來就記住是念心所。你要知道念心所跟定是有關係的,是前面先用的,你不可能一下就有定的那個所緣境,一定是念的所緣境。所以為什麼人家會告訴你隨念分別跟定有關就是這個意思。
簡師姊:所以按照這個,以我們初學者就是說我沒有辦法一下子觀無常,我今天上課的解讀,就說我剛開始我會找一個事相,比如說我觀我的肚臍,可是念頭還會跑掉又重新進來,慢慢慢慢到內住、等住、安住、近住,慢慢有程度的時候,我才把所緣境去轉換掉,是不是醬子?
韓師姊:我先問石師兄好了,因為石師兄常常舉無常的例子來觀,那我想問就是說,石師兄您所謂的觀無常是說因為我平常已經薰習了無常是什麼意思,所以,當我觀的時候我就來觀無常這2……
石師兄:歸攝。你一定要用名相。
韓師姊:歸攝。我的意思是說這是一種觀法,那另外還有一種是不是有可能,比方,我上座來觀的時候我實際上去緣一個事相,就看他無常的變化,或者說我緣我的受,我本來是很痛的,然後接著這個我就知道這個痛不會很久,因為我是觀他的無常,我直接就去緣那個事相,有沒有可能也是一種無常觀法?
石師兄:那個是一種……那個你不是在做止喔!
韓師姊:對!對!不是做止!
石師兄:那個你不是在做止!
韓師姊:就是我直接去觀我的5蘊的那個……
石師兄:那時候你是做觀、不是在做止!所以你要先講你是要談止談觀。可是現在,我們在這裡假如談止的話,大部分你都是要先用隨念用念心所找出一個所緣境,然後等到這個所緣境你有辦法讓他不跑掉而且能持久,這時纔是真正進入定心所,要不然你是在唸心所裡面。所以你要分的清楚,你只不過是用意念的方式生起一個所緣境,那個不是定心所。你一定要這個所緣境在你身上能夠專注,定心所有2個條件~專注、持久,要維持一段時間你所緣境沒有變,這時候他纔是進入定心所。
定心所有程度的差別,那要到真正有水準還很遠,但至少你有辦法做這個分辨。而且這也很重要,你一上座的時候你第1個一定是用念心所。有人不知道這的耶!這有差別的。念心所的所緣境他是屬於……用這邊的分別名相你就可以看出來,念心所他是屬於隨念分別,你進入定心所的時候是自性分別,是不一樣的。所以定心所纔是無分別心,他這邊也是教你定心所是無分別心。可是你一開始在隨唸的時候是不是無分別心?不是,那時候是分別心。醬子就有一點至少能夠讓你不會走錯,能夠百分之百知道這裡面的內容人家在講什麼、在教你什麼。

那我們現在回來,所以他說:應知諸法名,總集為止道,這幾句話蠻重要的,但是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人直接去解釋法名這個東西,有一個地方說他是名相之門,我想想我醬子講應該也不會錯。現在重點就在於說→你明明講不要分別,你現在又用名,文字是分別,可是不一樣,他現在拿出名是要做什麼?是要做歸攝。歸攝,你知道意思?是要做總攝用的,不是要做分別用的。所以,你就知道名、名相是可以拿來做歸攝用的。接下來說:應知妙觀道,思擇諸法義。妙觀道是什麼?思擇諸法義。這就很容易懂了。
所以他現在還是要說→我一開始用《解深密經》,現在又用12論,我都告訴你都是一樣的。
接著再用《莊嚴經論》裡面所說:「正住為所依,心安住於心,及善思擇法,應知是止觀。
正住2個字一定代表有輕安在裡面,這點很重要,你一定要知道正住這2個字除了持久以外,因為住本身代表是持久,能夠持久一定有輕安的,不可能沒有輕安你會有持久。所以,正住為所依,就是有輕安的持久醬子的東西為所依,然後能夠心安住於心,也就是專注,簡單講心安住於心也就是不散亂。什麼叫不散亂?就是沒有沉掉。所以關係都在這裡面,你記得5蓋裡面有沉掉,這都是有相關意思。然後接下來說,及善思擇法,應知是止觀。所以止觀裡面,心安住於心跟善思擇法這2個代表是止觀,前面的正住為所依那是強調輕安、強調持久,醬瞭解了?所以,醬子可以說是很深入的去把這些文字都搞清楚了,這個東西當你能夠背下來又知道意思你就永遠不會忘記止觀的自性是什麼。
止觀一定要有什麼?一定要有輕安,這就是第1句話的正住為所依。所以,依定住心說名為止,善擇法慧說名為觀。前經密意作是解已,這個經指的是前面的那個《寶雲經》,令更不能別解經義,你一定要在醬子的一個原則下面;那這個前經密意作是解,這個經你假如講是《寶雲經》也可以,那若解做《解深密經》加上《寶雲經》就更完整。他的意思就是說你任何的論都不能違背這經裡面對止觀這2個東西所下的定義,你不能違背這個。
《莊嚴經論》b339:彌勒菩薩造。漢譯《大乘莊嚴經論》卷七《教授品第十五》中「止道者,謂奢摩他作意,此作意但緣諸法名。觀道者,謂毗鉢舍那作意,此作意但緣諸法義。」又卷十一《覺分品第二十一之二》中「安心於正定,此即名為止,正住法分別,是名為觀相。」

接著就引《瑜伽師地論˙菩薩地》,這應該是卷38中所說︰「於離言說,這句很重要,為什麼要強調於離言說這4個字?就是無分別。因為我們要分別一定要用言說的,你有沒有辦法不用言說分別的?有的請舉手,我拜你為師。絕對沒有!所以你要知道他每個字所要講的意思是什麼,離言說,並不是代表他不能夠用名相來當作歸攝的所緣境,這是2件不一樣的意思。因為離言說本身指的是他不做分別的意思,也就是他是屬於自性分別,不是計度分別,計度分別一定要用言說。那麼,唯事,這時候看到這個字出來了,這指的是依他起,唯事就是我根據這個事相。所以,你們剛剛講的也都可以,簡師姊說他直接看蓮花,這唯事。唯義,這個比較難解釋,這個義字本身指的是,其實這個在不一樣的地方有不一樣的解釋,義就是他的內涵。比方說,聞本身是一個事情,聞是能詮,所詮就是義;語言是能詮,他詮出來的東西所詮是義。所以,一部分,義是這個意思,是一個所詮、或者是這個東西裡面的內涵。可是在這裏面你可以加註所求事3個字很有用,為什麼要加註這3個字?因為當你進入無常的三摩地你要止,你止的所緣境用無常,這個無常是不是你的所求事?這所求事3個字就是代表是善法。一定是你希望……你們懂我想講什麼?就說你現在在止裡面所取的境一定是善法,那這個善法就是你的所求事。用無常做境的時候,你會得到什麼感覺?就說你不會執著,以後會把事情看的很淡,或者你用空性做所緣境的時候你也是緣善法,你所求是你知道世間都是虛妄的能夠讓你減少執著,這就叫做所求事。所以這個義本身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東西的內涵,可是你一定要寫出所求事這3個字,這是我強力推薦的,因醬你才會知道你在止的時候那個所緣境是幹啥用的。因為,那個所緣境就真正是你的所求事,讓你的心進入善法。所以,所緣境中繫心令住,這後面就很容易懂了,最重要你要解釋什麼叫離言說,你要知道唯事、唯義他所指的是什麼,在醬子的條件下面這個所緣境,這就是你的所緣境,那你要把心放在這個所緣境上。然後,離諸戲論,這意思一樣的,就是不會去分別,離言說跟離諸戲論,基本上指的是類似的意思。接著,離心擾亂想作意故,這時,Ivy,就說你能不能夠解讀這個你就要想辦法累積這個,以後你看到都會懂都不會怕。
什麼叫做離心擾亂想作意?想,是取相,想蘊是一種取相,色受想行識的想是一個取相。那麼你現在要取相是要取一個不散亂的相,叫做離心擾亂。那是不是要取一個專注的相、是不是要取一個善法的相?假如你今天沒有取善法的相,你怎可能會離心擾亂?!假如你沒有專注,你怎可能會離心擾亂?!所以你是要在這種作意下面取一個讓你心不亂的相,為什麼會提作意?因為任何一個心法都有5遍行,5遍行就是作意、觸、受、想、思,他為什麼會講想作意就是離心擾亂想,你要取這個相,你要由這個作意。為什麼會提作意?因為你現在用的是心,你是用心來緣這個所緣境的。你這個心要發動你一定會有作意。我現在是要把它解釋的很完整,你就是要知道他的意思就是不散亂,基本上要能夠不散亂,要能夠專注,然後對於這些所緣你能夠作勝解,那現在這個勝解要怎麼解釋?我們知道別境裡面的勝解,現在這勝解的解釋不是分別,他在用字上面的時候,很麻煩就是醬子,因為這是一個無分別的境,可是無分別的境不是一個分別的勝解。那為什麼要用勝解這2個字?就是明白清楚。這些意思完全都掌握了你就不怕了,你知道他有時是醬、有時代表是那樣,也就是說你那個境是明的。什麼時候境是明的?不沉掉,他就是明的。你假如沉、睡覺了境絕對不是明的。他這指的是這個意思。
然後,於諸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現在你把等住拿掉,這是《廣論四家合注》裡面說的,為什麼會叫你拿掉等住?他是根據藏文的原本,原本裡面沒有這個等住。那法尊法師為什麼會寫上這個等住上去,明明藏文沒有?因為,《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卷38》有等住這2個字,醬理解?法尊法師當時就把這段直接搬過來了,他沒再去校正藏文沒這個等住。那《廣論四家合注》是完全根據藏文在解的,他就說:在藏文裡沒有等住這2個字。那沒有、有都不重要,因為大家有沒有看到,內住、等住、安住、近住這就是9心住的順序,咦?他為什麼順序不一樣?好吧,醬大家就知道意思了。廣說乃至一趣等持,廣說乃至就是跳過9心住後面的那幾個,然後一趣就是指心一境性,等持就是第9心,他指的就是9心住的9個階段,是名奢摩他,這個就是《瑜伽師地論》裡面給奢摩他的法相、或是給的自相、或是給的定義。

什麼叫做毗鉢舍那由奢摩他燻修作意,大家注意這幾個字是很重要的,他一定要用奢摩他做基礎,等等多講一些,因等下接下去你就會讀到講他的次第,他的次第就說你要先有奢摩他,再去修毗鉢舍那。所以他為什麼會提出由奢摩他燻修作意了。不過這裡,這是另外一個我給各位參考,不當作今天在講的範圍裏面。在藏傳,記不記得也有人在談小乘的觀修,小乘的觀修,開始他們是用毗鉢舍那,不是用奢摩他。因為我以前有聽過,我也知道他們講的這個東西。所以,大乘跟小乘有時在說法上是不一樣的,不是完全一樣的,若按照大乘的說法是你一定要先定以後你才能觀,不是說先止才能觀是說先有奢摩他才會有毗鉢舍那。可是在那個小乘的說法,因為他那個所謂的用毗鉢舍那的意思就是用4念住,他講的就是4念住。大家知道4念住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4個方面,觀身時就是你能夠……所以他是用經行的時候每一步他都很注意,我現在腳抬起來是4大的風大,踩下去是地大,所有的都是用這種4念住的意思、身念住。然後他在所有這些動作裏面的時候,他慢慢體驗出來無常,去感受無常,感受無常就知道是苦,也能感受到空就是無我,小乘他們講的空是無我,所以他們是在醬子的狀態下面、在觀的狀態下,因為他是用毗鉢舍那、他不是用止。醬大家瞭解意思?他們講經行怎麼可能是止、那是觀,而且他是每一個步驟都看好自己是怎麼走怎麼樣的,那是很多所緣境的。照他們醬子的講法,在醬子當中產生剎那定,所以定在後面。醬你瞭解意思?是由毗鉢舍那讓他產生奢摩他,就剎那定,那這個剎那定能夠讓他在剎那之間產生真正的出世間的慧。那請問你他假如是沒有輕安的剎那定怎麼可能後面會引生出這種慧?你現在知道我要講什麼?那我現不多講了,意思你要注意,大乘的講法跟小乘的講法不是一致的。至於哪一個對哪一個錯這我沒有辦法評論。可是若你今天要修的是大乘法,你最好專注大乘法,不然你自己產生矛盾。這邊醬子,那邊那樣,你到底要靠攏哪一個?他就告訴我們說,即於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這個如先所思惟法是不是就是聞所成慧的所緣境?是,前面講過的,也就是所謂的歸攝那個法的境,這很清楚的都是完全隨順。意思就是說我從一開始講到現在沒有一句話是抵觸的,都是一致的,而且每一個字你去推敲他的時候都是一致的。然後,如理簡擇,最極簡擇,極簡擇法,這就不需要再多作解釋,也就是說由粗到細,然後由盡所有性到如所有性都包括在這裏面,廣說乃至覺明慧行,什麼叫做覺?什麼叫做明?可以去看參考資料如下,這參考資料是根據《批尋記》的解釋。只是這解釋你可能記不住,那你只要記2個字,覺代表的是本覺,因《批尋記》說他是俱生慧,俱生慧就是本覺。明是學習得到的智慧,那就是始覺。所以你用本覺、始覺就把覺明2個字解釋清楚了,為什麼會提這2個字?因為我們真正的智慧、最基本的智慧是本覺,所以為什麼會有如來藏這種觀念,那你是從本覺到不覺,慢慢修行就是讓你得到始覺,始覺就是讓你回想到以前的本覺,那等到你究竟的時候,這始覺就跟本覺相等了,就是一件事。所以這時候叫做毗鉢舍那。」此與前說極相隨順,看到了沒?這裏講的跟前面完全一致的。再加上此文,這個此指的是《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很清楚的雙解→經的意跟慈尊的意,也就是他等於是把《寶雲經》的經意徹底表達出來,甚至可以說他把《解深密經》裡面的意思也徹底表達出來,然後又把彌勒菩薩的《莊嚴經論》的意思也徹底表達出來,所以,故於前文所明止觀應生定解。這裏就下一個結論,你一定要對剛剛前面所講的那些止觀的自性所提到的任何東西經過這麼多的串聯,這麼多的互相參考,你就應該要有定解,你就應清清楚楚瞭解什麼叫止、什麼叫觀。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b339卷第三十八中「云何奢摩他?謂諸菩薩,由八種思善依持故,於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繫心令住。離諸戲論、離心擾亂想作意故,於諸所緣而作勝解。於諸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廣說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云何毗鉢舍那?謂諸菩薩,由奢摩他燻修作意,即於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簡擇、最極簡擇、極簡擇法,廣說乃至覺、明、慧行。是名毗鉢舍那。」〈披〉覺者,謂堪能簡擇俱生之慧。明者,謂習所得慧。慧行者,謂能受持、讀誦、問論、勝決擇等增上了別,即於彼義轉增明瞭勤修習慧。

接著又就引《修次中篇》亦云:「外境散亂既止息已,於內所緣恆常相續任運而轉,有沒有注意到恆常2個字?就是要持久的意思。安住也就是你能持久,任運也是一樣持久的意思,這就是靠輕安,安住歡喜輕安之心,這個叫做奢摩他。然後由安住奢摩他時,一定先要有奢摩他,用奢摩他為依再進去毗鉢舍那,前面這些你都聽清楚了,你再看這個文字你就完全能夠知道他後面的意思。所以,他說你要由安住奢摩他,這時再去思擇真實,是名毗鉢舍那。所以單單前面這個安住奢摩他時這幾個字,現在能夠得到的體會就不只是字面上了,你就能夠體會還包括輕安那個觀念都在內了。」再根據《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所云:「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也就是告訴你止本身是沒有分別的影像,剛剛前面所講的也都是說他是沒有分別的影像,這就很清楚了。重點是在他告訴你可以止在盡所有性上也可以止在如所有性上,同理,觀也可以觀盡所有性也可以觀如所有性,所以,所緣境的性質跟止觀無關。醬理解?止觀是講他的方法,可是他的所緣境可以是世間法也可以是出世間法。這是他要講的。因此他會說,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此說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不分別住不分別住4個字就是指無分別影像的意思,是名奢摩他思擇二境,這個思擇就是指有分別的意思,這個2指的就是盡所有性跟如所有性,所以當你分別盡所有性、或者分別如所有性的時候,就叫做毗鉢舍那
所以再講一次,他要告訴你:止跟觀的所緣境跟所緣境的性質無關,不能說止是觀世間法,觀是觀出世間法,沒有這個事。止跟觀是方法,真正他的所緣境可以是世間法也可以是出世間法

又引《解深密經》裡面:「世尊,幾是奢摩他所緣?告曰就是一種,就是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幾是毗鉢舍那所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緣境事、所作成辦所緣境事。」那你怎麼來理解這個意思呢?這意思就很清楚了,止是無分別、觀是有分別,什麼叫做事邊際?用最簡單的就是見道,見道就叫事邊際,因為是盡所有性跟如所有性都完完全全的到了邊際了,也就是你全部都搞清楚了,所以叫做事邊際。大家都知道見道的時候一定是止觀雙運,所以他一定是這2個影像都有。所作成辦是什麼意思?就是無學道,究竟的意思。見道以後要經過修道,最後到無學道,真正到無學道那個境界的時候,就佛的境界,他們全部都是止觀雙運,不會是隻有止或是隻有觀。所以變成三摩地這3個字有時候狹義你可以說他是止,廣義的時候止跟觀都在裡面。為什麼?就因為真正的三摩地是應該止觀雙運的,沒有哪個不是止觀雙運的三摩地,醬子的三摩地不是成熟的三摩地。
《解深密經》b340:漢譯唐玄奘《解深密經》卷三《分別瑜伽品第六》中「慈氏菩薩復白佛言:〝如世尊說四種所緣境事,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毗鉢舍那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境事?〞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毗鉢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4種所緣境事,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指的就是觀,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指的就是止,事邊際所緣境事指的就是見道,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指的就是究竟、無學道。

現在用《集論》跟你解釋說事邊際的意思是什麼?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這裏面是可以代表如所有性的事邊際、盡所有性的事邊際,也就是說事邊際,你完全都覆蓋了,你完全都搞得清清楚楚了。那寂靜論師如前所說,止觀皆能俱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這前面已經講過了。最重要是寂靜論師是指誰?以前都沒提過,不是靜命論師,靜命論師不會叫做寂靜論師。以後有機會知道再補上。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後面這段是強調止觀的自性,一直在告訴你它本身的功用,相、用,在講相、用。所以這裏面是在強調用的部分,因此最後告訴你: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性之觀。所以不是說止只能跟空性連在一起,也就是有能夠通達空性的止,也有不通達空性的止;有能夠通達空性的觀,也有不通達空性的觀。那麼,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即說名止,所以這是講他的狀態,你若能讓自己無分別心能夠專注能夠持久,這時候就叫做止。增上觀照即名勝觀。為什麼會用增上觀照?增上2個意思,1是代表他的緣什麼。什麼叫增上緣?就是我告訴你有這幾個緣,除此其他的名字都叫增上緣。也就是簡單講依靠觀照得到的這一種境界叫做勝觀。可是增上又有另外的一個意思,就說我用止做基礎去觀照,也可以叫做增上觀照。所以這增上觀照可以由2個角度來解釋都解釋得通。那你在這裡面你把他解釋做我用止做基礎然後去觀叫做觀比較好,為什麼?因為這是觀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元素,你醬去記。可你別忘了增上還有其他的意思。
好,今天就講到這,這下課時間已經超過蠻多的了。
那中間22還會上一次課,若停3次,再回來都忘光了。
《集論》b340:無著菩薩造。漢譯唐玄奘《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六中「事邊際所緣者,謂一切法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者,謂蘊界處。盡所有性者,謂四聖諦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空,無願,無相。」
所謂的事邊際就是你已經完全無蓋了,你所該瞭解的你全部都有去了解了,你沒有漏掉什麼。所以這裡包括一切法的盡所有性就是世俗諦,還有如所有性就是勝義諦。這裏面再告訴你世俗諦就是四聖諦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這些,如所有性就是涅槃寂靜,空,無願,無相。為什麼是四聖諦十六行相?在他真見道的時候他會有一個相見道,這時就是以四聖諦十六行相,這是小乘的角度,讓他很快的親證這些苦集滅道,每一個有4個不一樣的法相,所以叫做16行相。真如是講你證道,你不是字面的,你是真能知道它裡面的真實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