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2-P262L12-P264L05-0116上士道-6度之佈施 b262
今天課程進入6度的第1度佈施,是說開始對每一度相關的法義詳細說清楚。
學習次第 b262
第三學此次第分二, 初於總行學習道理, 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初中分二: 學習六度熟自佛法,b262 學習四攝熟他有情。b331初中分六: 學習佈施b263 持戒b281 忍辱b285 精進b304 靜慮b321 般若道理b323。初中分四, 佈施度性。b263 轉趣發起佈施方便。b263 佈施的差別。b267 此等略義。b280今初。
-1 佈施自性 b263
現在開始一度一度的如何學習,就知道是在學6度,這分成2科:1.總行學習,就是6度跟4攝,6度下面再分科就是對每一度的介紹。2. 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這就是最後面講的止跟觀,奢摩他、毘缽捨那。其實這本《廣論》有一半以上都是講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這裡面奢摩他只有一部分,最重要是毘缽捨那,因這等於是格魯派的中心論,這本《廣論》是格魯派開宗所用的論,所以後面等於是講格魯派對於智慧的看法,簡單說就是對於空性這部分的看法。
接著每一度就從佈施開始,佈施又分成4科:1. 講佈施的自性,2. 怎麼發起佈施的方便,先是怎麼叫做佈施自性?用佛學的角度來看是沒有自性這件事,因一般都說無自性,但為什麼這裡又要提自性?這裡是用世俗諦的角度來看,我們所謂無自性是用勝義諦的角度,現在因為談佈施,佈施本身是屬於世俗諦,所以在世俗諦的角度來談他的體性,事實上他的體性以佛法來講其實是沒有的,不過,這裡用自性,基本上並不能說因這有自性所以所有的法都有自性,不能醬解釋,這裡只是告訴你這是屬於世俗諦裡面的自性。我們要怎麼解釋世俗諦裡面的自性?很簡單的一個觀念,就是實有的法,在世俗諦裡面真正存在的法。那,世俗諦裡面有不存在的法嗎?有,那叫假法。比方,心法、心所法、色法,這是真正有的,在世俗諦的角度是有的;可是不相應行跟無為法在世俗諦的角度裡面是不存在的,這部分要解釋也可以但今天先不花時間在這了。再用另外一個角度讓大家比較能瞭解的就是:一般他講在世俗諦裡面實有的法,用唯識的角度來看就是有種子的,也就是在阿賴耶識裡面都可以找到它的種子,這就叫實有法。說佈施自性觀念上指的是這個自性。等等讀下去大家就更能理解他的意思。
 

《菩薩地》雲b263:「云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謂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圓滿佈施波羅蜜多,不待於他捨所施物,捐除眾生所有貧窮。若不爾者,現有眾多貧乏眾生,過去諸佛所行佈施,當非究竟。是故身語非為主要,唯心為主。謂自所有身財善根,一切慳執皆悉破除,至心施他。又非唯此,即諸捨報亦施有情,由修此心到極圓滿,即滿佈施波羅蜜多故。如《入行論》雲b263「若除眾生貧,是施到彼岸,現有貧眾生,昔佛如何度?一切有及果,心與諸眾生,說名為施度,以是施即心。」故修佈施波羅蜜多,現無財物可施於他,當由多門引發捨心漸令增長。
《瑜伽師地論》三十九卷一頁:云何菩薩自性施?謂諸菩薩於自身財無所顧惜,能施一切所應施物。無貪俱行思,及因此所發能施一切無罪施物身語二業,安住律儀阿笈摩見、定有果見,隨所希求,即以此物而行惠施。當知是名菩薩自性施。

這裡直接就引《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卷39》,你可以說是自性也可以說是定義,什麼叫做施的自性?所有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以後就會在這裡發揮就是自己所有的一切東西他都不在乎,所有無貪俱生之思,這一句是key word,這是講自性裡面最重要的幾個字,第1個無貪,這是善心所之一,有種子,那思呢,這是5遍行之思心所,這意思就是,5遍行之思心所在運作時一定有無貪的心所跟著同時生起,這2個東西是他的根本,所以他真正的自性簡單講就是無貪種子跟思心所種子這2個同時生起起現行,不是前後,就是有無貪的自性、有思的自性,這之後再加上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這句話也重要,到此說出了2個東西,1個是思業,就是所謂的無貪俱生之思,這個思後面有一個叫思已業,就是身語2,前面也讀過什麼叫做業,當時小乘最早的有部在講業的時候,是用無表色來解釋,把業當成色法,什麼是無表色?像我現在醬就叫表色,你看不出來的可是它是色法叫無表色,為什麼要醬解釋?為了要解釋業果是怎麼能夠傳遞下去的,他是認為依據色法傳遞下去的,可是是你看不見的色法,所以叫無表色。但是這後來被推翻了,這大家有一個觀念即可。這以前我們都講過,世親也有解釋為什麼這無法成立,現在不再去複習這個了。就是簡單從大乘以後在講色法時,其實從經部已經開始了認為是心法,業是心法,從這時以大乘的角度說所謂的業就不只是色法了還有心法,其實心法為主。那現在所講的俱生之思的思指的是思業,為什麼要加一個無貪是說不只是思業,中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叫無貪,其他的業是怎麼回事?一般叫做意樂。比方你現有一個殺業,跟殺業同時俱生的心所一定是瞋心所。俱生是告訴你意業後面重要的煩惱,其實這也不能叫煩惱,煩惱是壞的一面,應該說是俱生起的心所,這時俱生不是煩惱心所而是善心所。這個思業以後,記得前面還有讀到從這個思業,根據這思業就會造成所謂的思已業,記得這個叫做動發思,前面叫做審慮思跟決定思,這2個是屬於前面思業部分,到這裏就動發思就變成身語業了。這身語業簡單的講法:身業就是身佈施及資財佈施、語業就是法佈施,基本上就是醬一個觀念。雖然,他講的是一個很簡單的自性,可是對這自性裡面你要有醬一個理解,你就把所有佛學的道理全部貫穿,就知道他用這個字後面真正代表的內涵以及所有相關的訊息,你一點都沒有遺漏全部掌握,醬你才真正瞭解說這句話的意思。說到這個我們第1個反應,在他以後他就會強調,所以先提醒各位我們學佈施,他講這句話意思是告訴你佈施的重點不在行為,佈施的重點在心法,醬有一個概念,為什麼要講這個最重要就是為了這個概念。為什麼是心法後面就會解釋了。
宗大師馬上解釋這叫善捨思,善指的是無貪,思指的是思心所,這捨指的是佈施,所以佈施本身跟捨本身是有關連的,在善心所中有一個行捨就是這個捨,受裡面也有一個捨跟這個行捨不是一件事,受裡面的那個捨是不苦不樂受。善捨思他強調無貪,其實行捨的功用也在裡面只是沒有強調這點。及此發起身語諸業,就等於是用完整的業果角度來講告訴你產生思業、思已業。
我們現在是要怎麼聯想這個東西:他第1個強調的告訴你就是心法,第2個在某一個角度告訴你這是,因以前對業的瞭解你就會觸類旁通,可是他若是業的話,我們怎麼會在這上面修業呢?因此這後面一定有一個觀念:在這個業裡面基本上絕對是用3輪體空的方式來造業。當他用3輪體空的方式來造業,他本身就不會是業了。醬大家瞭解?這就是法空的角度,3輪體空就是沒有施、沒有受施、也沒有受施物。所以在大乘修的這個業本身一定是用3輪體空的觀念在做,有3輪體空纔是大乘所修。你用3輪體空的方式來行,加上修的最後有迴向,所以這樣的方式絕對不會造成3世願裡面的善法,他得到的不會是……比方一般說佈施有錢,可是你假如用大乘3輪體空的方式來行加上修的有迴向這方式行佈施的時候,你所得到的一個善果絕對不是讓你下一輩子有錢去做惡事,不會的。他可能讓你有錢,可這有錢會去做好事,就是不一樣。因為佈施基本上有4個目的,你可能會偏重某一個目的,可是不論如何佈施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我把我這佈施的所有功德迴向給我最後要成就菩提的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迴向,這什麼意思呢?就說我不希望我現在所做的造成我下輩子有錢,我希望我所做最後是幫助我讓我最後能夠成佛。既是幫助我成佛,所以我一有錢就是不會拿去做壞事而是去幫助我成佛。另外一種你也可以用這種佈施,就是你把所有的功德迴向給所有的眾生,就是你幫助眾生,這是一個目的。還有一種迴向他是冀望聖法永駐,就是佛教不要消滅。或者是迴向的時候他是希望永遠都有善知識。這有4種迴向,你全部都包括也可以,你要偏重哪一個也行。但現在強調就是4個目的裡面,他們做迴向一定是偏重於成就無上菩提、成就佛果或是幫助眾生。
你現在雖然發覺他是造業,他已經等於告訴你是造業,可是你要了解這個造業跟我們以前所謂的造業你要會分別,當你會分別以後你很多的造業就不是他們所謂的那種負面的造業了。所以在某一個角度,這個就變成是願,就不是業,這就有差別了。所以菩薩到最後為什麼……一般有分段生死、變異生死,變異生死不是用那個愛、那個煩惱去結生的,他是用願結生的,這就是差別。因為,若是負面的業,到你要成就異熟果的時候就是用到2個增上緣~潤生惑、業種子,一定要有煩惱纔有辦法成熟。像這種東西的增上緣就是願。我現在講這麼多,等於是回去複習一下,你就可以分辨這個,他的差別就在這裡,你知道了這個差別,你在行佈施的時候你就不會走錯路,你不要一邊佈施一邊想這讓我下輩子有錢,你醬想你就毀了!所以你在行佈施時一定要知道佈施的意思。
所以這已經在強調,他後面雖然有那些思已業,有身語上面那些動作,可是現在告訴你真正的重點:你要知道佈施是用什麼方式圓滿,而不是教你用什麼方式佈施。這2者之間是有差別的。你用什麼方式佈施的時候一定有身語在裡面,你不要讀完以後誤解,以後不去做法佈施也不去捐款了,我就用心來佈施,不是的。他的意思這裡面是強調:真正要圓滿你的佈施並不是用身語去圓滿,是要用心法去圓滿。這是他的重點。所以你要注意圓滿2個字,圓滿的把佈施度修成圓滿,為什麼醬講呢?現在可以看到貧窮的眾生到處都是,每個佛都要行佈施的,難不成是過去諸佛所行佈施不圓滿究竟?如果圓滿佈施是靠身語2業,那今天他成佛一定是圓滿了佈施度,不然不可能成佛,可是他圓滿佈施度為什麼卻仍看到貧窮的眾生到處都是。反過來說,是不是成佛不需要佈施究竟、圓滿?當然不是。能成佛佈施一定圓滿,所以意思就是:不是要靠身語2業為主要,唯心為主。也就是現在告訴你,整個佈施造業裡面要圓滿他的時候是用意業裡面的內容去圓滿,而不是用身語本身去圓滿。其實講白了身語是不可能圓滿,你再怎麼佈施你有可能讓全世界窮人佈施到不窮嗎?不可能。
再講清楚一點,假如自所有身財善根,善根指的是你佈施完得到的功德,你所有的身財以及因佈施得到的功德或是其他任何東西你所得到的功德,一切慳執皆悉破除,你都不貪愛這些東西,而至心施他。這裡已強調了在佈施裡面一定有迴向在內,一方面有3輪體空的法空的觀念在內才叫做大乘佈施,2方面一定有迴向的觀念,所以會把功德包含一起都迴向掉,都把他佈施掉。
現在簡單的下一個結論:這個佈施是什麼意思?第1個,重要在心法,要圓滿的時候,就是說你哪一天完全沒有虛假,你心裡真的這麼想:我所有的東西全部都給眾生,包括我的生命、我的財產、我的所有的功德,只要是屬於我的都不是我的都是眾生的。這不是用嘴巴講,這也是要用修的,我們講觀察修,基本上這也算是,可以在座上一直思考這,想到最後自己知道沒有人能夠騙自己,你是不是真正做到自己最明白。在後面也有講當你做到醬的時候,你於恰當的時間自然會做身語2業。但是我反過來再強調一句:他的意思不是你就坐在那裡修佈施,不用出去做身語佈施。絕不是這個意思。是說你都要做,真正圓滿不是靠身語,而是你的意業上要達到這個程度。這很重要,因為一般人在佈施的時候,真正理解到大乘佈施的觀念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點要清楚,以後行佈施時自己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沒錯,即使有這觀念,也有忘記的時候。難怪要串習!)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263一、「若除眾生貧,是施到彼岸,現有貧眾生,昔佛如何度?一切有及果,心與諸眾生,說名為施度,以是施即心。」出自《慧光集》、「若除眾生貧,始圓施度者,今猶見飢貧,昔佛云何成?心樂與眾生,身財及果德,依此施度圓,故施唯依心。」護正知910 

講完,宗大師引寂天菩薩《入行論》以為教證:「若除眾生貧,是施到彼岸,現有貧眾生,昔佛如何度?一切有及果,心與諸眾生,說名為施度,以是施即心。」一切有就是指身、資財、善根,以及因這些善根得到的果報,你就施給眾生。這才叫6度中的佈施度,施即心的心就是指意業,就告訴你佈施最重要的是意業。重點是:並不是說只靠意業佈施,也不是靠後面的身語業去圓滿,而是要靠意業去圓滿他。所以修佈施般若波羅蜜多,並不是說你沒有錢你就沒有辦法修佈施,因為根據前面的教法,就算你現在沒有錢可以施,那你也可以由多門,多門就是指你勝解、你完全的瞭解用你的心,多門就是用不一樣的方法,各式各樣的不用錢財你會用勝解的方式來引發讓你的捨心增長,因佈施本身是一個捨。
這有一個小公案可以跟各位講講,可以更瞭解為什麼會有這公案。
以前有一個人拿了一串葡萄到一間寺院裡去供養比丘,比丘接了葡萄之後很謝謝他這一個月的佈施。這比丘有神通的。那個人說我哪有這一個月?就這一串葡萄啊!比丘告訴他:你在一個月前看到這串葡萄,你已經在想這串葡萄成熟以後可以拿去供養比丘。所以你已經做了一個月的佈施。講這故事,就是說出來佈施上面的重點。
這一段很重要,你不要看他這一個起頭,以後你讀6度,你都要很注意每一度裡面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2 發起佈施方便 b263
第二者b263,唯盡破除身財慳吝,猶非佈施波羅蜜多。慳是貪分,小乘羅漢並其種子無餘斷故,故非唯除慳執施障,須由至心發心施他一切所有。此須修習攝持過患,惠施勝利,故當宣說。
這一整段意思是你怎麼修佈施。剛剛不是說你要發起捨心,現在是告訴你這個捨心是用什麼方式來發。後面就會告訴你你怎麼去思惟、思考這些,等下就一段一段的都在說明這個。在說明之前他開頭先告訴你說:佈施本身並不是說剷除了你的慳吝心,慳吝心就是你捨不得把資財拿出去,不是破這個。他又解釋為什麼不是破這個慳吝心,因為慳吝屬於根本煩惱的貪,我們要了解修成小乘的阿羅漢時,不只是慳吝的現行不起,而是連種子都沒有了,我們知道成就阿羅漢是能把煩惱種子都斷掉斷光的,但是阿羅漢本身的做法並不符合大乘裡面所講的圓滿佈施的觀念。所以,不是隻有拿掉慳吝,而是你要須由至心發心施他一切所有。所以他先起個頭告訴你:不只是你要去掉慳吝心,你還得要至心發心把你一切所有東西都施給眾生。這2個加起來這才叫做佈施。這是重點,不只是去掉煩惱,你還要生起無貪的心所以外你還要捨。這整個觀念裡面就是你要能做到這樣的方法,也就是後面要講的,這方法就是修過患勝利
這一段重點就是說,攝持就是捨不得丟掉也是貪吝的另外一個說法,你這方便本身就是要修貪吝有什麼壞處,當你修這個時就會對這個產生厭離,再來第2個你要知道惠施勝利。你要明白把資財留在身上有什麼壞處,你再想把他施給眾生你有什麼好處,第1點想完之後你會產生厭離,第2點想完之後你會產生歡喜,就是厭離把東西放在身上、歡喜把東西送出去。這段文字本身就是強調並不只是去掉煩惱,還要修捨,把所有的東西捨出去給眾生,然後轉過來告訴你真正的方法就是要修過患勝利。其實在整本《廣論》裡面很多地方都是修過患勝利,他是用這個方法讓你生起很強的厭離心。
接下來這一段就是,你假如保持攝持色身,你愛你的色身有什麼樣的過患
《月燈經》雲b263:「此腐爛色身,命亦動無主,如夢如幻化。愚夫由貪此,造極重惡業,而隨罪惡轉,不智被死乘,當往那洛迦。」此說身不潔淨,命常動搖如懸巖水,身命俱是隨業自在,無我主宰,觀其虛妄猶如夢幻,滅除貪著。貪若未除,則隨貪轉,造大惡行而往惡趣。《修無邊門陀羅尼經》雲b264:「諸有情鬥諍,根本為攝持,故於境斷愛,斷愛得總持。」《集學論》雲b264:「如是我身心,一一剎那滅。若以無常身,垢穢常流注,得常淨菩提,豈非獲無價?」《本生論》雲b264:「無我易壞無堅身,眾苦無恩恆不淨,此身若能饒利他,不生歡喜非聰叡。」雖勤守護無堅實身,然定須捨,若思施他能辦眾多自他義利,未能如是淨修其心,當自思擇我誠愚癡,故當發心施他身等。
這段主要是強調你攝持色身有什麼過患、有什麼勝利。剛才前面起頭是告訴你不光是去掉慳吝心,阿羅漢是最完整去掉煩惱的,你不是要做到那樣,而是你還要能至心捨一切給眾生。這個修法就是要修攝持過患跟惠施勝利。那這一段就是講攝持色身有什麼過患、惠施色身有什麼勝利。先看一下補充講義……
《月燈經》b263:漢譯《月燈三昧經》中未見論中引文。宗大師應是依《集學論》寂天中所載《月燈經》之文。漢譯《大乘集菩薩學論》卷二中「如《月燈三昧經》所說偈雲:如是不堅身,愚者心所樂,何常壽命中,剎那如幻夢。造諸惡業故,罪報當隨逐,由是無明因,死多墮惡道。」

其實直接由課文就能讀懂,不需要再用講義輔助。《月燈經》就是漢傳《月燈三昧經》藏系又叫《三摩地王經》,《四家合注》說這一段在《月燈三昧經》找不到相對應的文字,在讀格魯派宗經方面的論典時,寂天的《集學論》及《入行論》是很重要的論,寂天是格魯派、中觀應成的重要人物,但漢傳認為《集學論》是法稱作的。一般宗大師在講時是根據寂天的《大乘菩薩集學論》所引的文,那《集學論》裡面說是《月燈經》,所以這邊就跟著說是《月燈經》,那這個《月燈經》是不是就是《月燈三昧經》現在也不知道,不過這是根據《大乘菩薩集學論》卷2中所說,去找又找不到,我們有個概念即可。我們直接解釋課文中《月燈經》內容,再看有沒有需要去看漢文的解釋,大家自己看也可以。
為什麼講腐爛色身,因這段是講攝持色身的過患及佈施的勝利,第1個就講這色身是由36種不淨組成的,很汙穢的組合,而且命亦動無主就是無常的意思,你也沒法子主宰他,色身、命本身就是像夢像幻化的。一般愚笨的人不僅會貪這個,有時還會造很重的惡業,最後隨惡業轉至3惡趣。不智指的是無明,不瞭解色身不是重點卻還去貪愛色身這叫無明,死乘就是死主的車子,你被無明所困而被死主裝進車子帶到那洛迦。《月燈經》這句話字面解釋就是這意思,宗大師接著解說的文字也很容易懂。
引過《集學論》中所說《月燈經》這段文後又引《修無邊門陀羅尼經》。看一下補充講義……
《修無邊門陀羅尼經》b264:漢譯有五。一、《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唐不空三藏譯;二、《佛說出生無量門持經》;三、《佛說一向出生菩薩經》;四、《捨利佛陀羅尼經》;二、《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論中引文出自《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中「眾生所諍訟,積聚為根本,是故應棄貪,捨貪得總持。」

論文前後呼應,重要是在問:有沒有延長壽命的陀羅尼?陀羅尼是一種總持,咒也是一種陀羅尼,《心經》也可以叫做陀羅尼,就是把一些字加在一起,裡面可以含很多重要的意思。那,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有沒有很簡單的一些重點或是一些咒來告訴我怎麼延長生命?佛的回答:諸有情鬥諍,根本為攝持,故於境斷愛,斷愛得總持。所有眾生死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鬥爭,為什麼會去鬥爭?根本的理由就是為了攝持自身跟財務,為了攝持身跟財物而跟別人起鬥爭,鬥爭的結果常常喪命,失掉生命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這~攝持自身跟財務。所以回答有沒有延長壽命的陀羅尼,反過來說你只要知道不攝持自身跟財務,你就可以延壽。斷愛就是斷你攝持自身跟財務這部分的貪愛,斷愛得總持,你只要不去攝持這一切自然就可以延壽,就得延壽陀羅尼。這也就是講攝持色身的過患。
接著就引《集學論》,我們放不掉的色身其實就是指五蘊,基本上是無常的,醬的充滿36種不淨物的無常身,無常垢穢相對是常淨,菩提指佛果,若能用醬身去換常淨菩提,我看藏系解釋身體就是一個行動廁所,這樣的一個行動廁所變成3280隨形好的交易,你不去做是不是有頭殼壞去?這裡就是提到惠施色身的勝利了,可以用這個去交換菩提果。
再來的《本生論》,先講一個故事。根據藏系的解釋跟我以前在老人院講的稍微不一樣,但意思一樣。藏系的解釋是:佛陀在某一世是一位很成功的婆羅門,他幫助了無數的眾生,有一次在山洞中修行時看見一隻老虎生下3隻小虎,可是因自己許多天沒喫的,餓到要喫小虎以保自己活命,當時他以為唯一的方式就是捨身飼虎,老虎活了。另外,我以前讀到故事稍有不同,是不是同一個故事就不知道了:佛陀是國王的3王子,他跟兄長一起去打獵,在一個洞穴中看見一隻母虎跟3隻小虎,母虎奄奄一息要喫小虎了,3王子就要哥哥先走,他就進去捨身,把自己佈施給老虎喫了,後來這幾隻老虎轉世就是聽他第1次講4聖諦的那幾個人。
所引《本生論》的這些話就是跟這故事配合的,無我易壞無堅身指的是他本身,眾苦指的是苦諦,無恩意思是這個身體平常被照顧的無微不至,你想想他們的用詞真是很生動,真是將自己身體照顧的好好的,每天洗澡、化妝等等稍有不舒服就趕快喫藥,沒有不舒服就喫補藥,做不停的結果最後是把你帶到地獄去了,都忘恩負義;或這是說該走的那一天他毫不猶疑轉身就走,所以他叫無恩。恆不淨指這身體垢穢不堪,像醬的東西若還能饒利他人,你不會生歡喜心想去做的話你實在太不聰叡了。接著宗大師解釋,勤守護無堅實身,然定須捨,這把重點講出來了,若想到施他能成辦眾多的自他義利,而我未能如是淨修其心,當自思擇我誠愚癡,故當發心把一切自身、資財、果報均施他身。
這裡可以跟各位補充一個無我這個觀念。我也是越來越瞭解佛學裡面講的無我是什麼,我覺得每一個人在讀佛學的時候剛開始的感覺是明明就有我,一天到晚卻說沒有我,那時知道是說:勝義無、世俗有,這並不是很標準的能真正講出佛學的無我。其實佛學無我的本身不只是講勝義無我,世俗也都無我。這一來大家更迷惑了,勝義無我還勉強能理解,因勝義原本就是什麼都沒有,仔細想想勝義確實無我,可是真正佛法連世俗都無我,到底是什麼意思?
因此我們要先回頭來講,他所謂的我是個什麼東西?要先把這分辨清楚。他這叫做人我執,他講無我,第1個要知道我執是什麼回事。我執,基本上在佛學一共有3個層次1.一般外道所講的人我執,外道認為有我的這樣一個執著,記住這是屬於遍計所執,這不是俱生是分別心所生,遍計就是分別來的。這在佛學上的術語叫做離蘊是我,因為外道講我的時候他沒有5蘊的概念,他不會把5蘊加在一起討論,因他基本上就是凡我、神我,外道講我的理論有各式各樣,只有一小部分會牽涉到身體,他講我本身就是大梵,修行就由小我的我再修回大梵。他是醬的觀念跟5蘊無關,所以外道的叫離蘊是我。一般這叫做我執裡面的粗分,執著有我的是粗的那一部分的我執,這叫外道的離蘊是我。離蘊是我,只要是佛學宗派沒有一個同意這說法,都反對外道所說的神我,所以只要是內道都不同意這個。2.到了內道時候最早有一個犢子部或叫正量部,一共有5部,這5部就是根本分裂20部裡面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有一個學說叫做:不可說我,這在佛學中是很重要的。他的不可說我的這個我執是不離蘊、不計蘊,因為從佛學開始,內道就不同意外道的說法,基本上都會認為我是不存在但是又會跟5蘊連在一起。到犢子部出來的時候他們學說有一個不可說我,他為什麼會說不可說我?他說佛經裡面一天到晚都在講我,怎麼會沒有我,而且沒有我幾乎沒法子講話,所以他說一定有這個我,可是他又覺得這個我不能跟5蘊連在一起。為什麼不能跟5蘊連在一起?因為你這個我只要跟5蘊連在一起,在佛學的觀念,這前面不是有一一剎那滅,5蘊是一一剎那滅,是無常的,這是佛學3法印無常、無我、涅槃之一,4法印加上有漏皆苦。那假若我是5蘊的話,因5蘊是生滅的,生滅的,代表這個我本身是無常的,所謂生滅就是剎那變、每一剎那都不一樣,是不是代表我都不一樣?這是基本的一個觀念,假如是不一樣的話,他所說的不可說我基本上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傳遞業果。他當時創這個不可說我就是為了業果由誰傳遞。都沒有我那是誰造誰受,現在我跟5蘊是連在一起的話,那根本不是一個統一的東西那怎麼傳遞業果。所以他才會說不能夠計蘊,不能跟5蘊當作一件事。反過來,假若不是5蘊也發生問題,因不是5蘊的時候就已經變成離蘊是我,離蘊是我的觀念在佛學裡就近於外道的那種常我,把我當作是常的、永恆的、不會滅的。請問你想到的我是會滅的嗎?下一世你、這一世你,大部份人都認為是一樣的,不然怎麼下一世。假如我現在不是5蘊的話,那這就變成常法了,在佛學裡面已經有很堅強的理論證明常法是站不住腳的。常法站不住腳,今天不想多解釋了,假如常法站的住腳,就不會所有的內道都反對外道說的那個我。離蘊是我之所以完全沒有一個內道同意,就是有很強的理論來破外道講的那個常我,那個東西不存在。所以他才會講不可說我,大家知道這名字的來源是這個意思。所謂的不可說我,就是跟5蘊放在一起來說,他不能說是5蘊、也不能說不是5蘊的這個角度說叫做不可說我。在當時小乘並沒有勝義、世俗,跟大乘的分法不一樣,他強調這個不可說我類似是一個實法、實在的我,這個角度在佛學的術語叫做人我的細分。剛剛外道那個叫人我粗分。這個人我細分是除了正量部、犢子部等5部以外,其他沒有人同意這個說法,全部否定。所以佛教的大部分的內道連這個也要破,這叫做人我細分也不承認。一般所謂人無我就是破這2個~離蘊是我、不可說我。你常會聽到我不存在,這個我是5蘊,基本上就是這個觀念,這已經是破了人我的粗分、人我的細分。這部分給他一句話叫做:即蘊是我。內道承認的就是這個即蘊是我,我是假法,可是,假必依真,任何一個假法後面一定要有一個真實法在那裏,要不然他站不住、不可能成立的,那真是什麼?就是5蘊。是有這個5蘊,由這個5蘊本身我們說有我,可是我是不存在的。當他在說這個的時候,基本上是站在世俗的角度說的。
離蘊是我、不可說我、即蘊是我在勝義諦上都沒有問題,絕對不存在;可是後面的即蘊是我,是包括連世俗諦都沒有我,你只能說世俗諦有5蘊、你不能說世俗諦有我。等下再解釋為什麼不能說世俗諦有我。所以講無我,不是講勝義無我,連世俗也無我,就是以世俗的角度你也不能說有我。這一部分,大家有一個概念即可,那今天的《廣論》他跟這些宗派還有一些不一樣,宗大師到最後他所謂的即蘊是我,他也破。他破的意思是說:你現在所講的東西都是遍計所執、是分別我執,可是真正最嚴重的是俱生我執。俱生我執是什麼?比方,一個牧童,你跟他說計蘊、離蘊,他根本聽都沒聽過,他根本不知道你講什麼,可是你問他有沒有我?他一定點頭有我。他為什麼有我,就是他俱生的,長久那個習氣,無始以來的薰習,沒有那麼多道裡,不是遍計不是分別,他不是用分別他就是與生俱來的有我的那個觀念,真正要破的是這個。格魯派還有一個地方跟大家不一樣,所以一般人並不是很清楚這個,講起來很容易混亂,格魯派還要破這個。在《入中論》裡說明明你家裡有一條蛇,你卻說你家裡沒有大象,沒有大象跟蛇是2件事,《入中論》裡這個比喻的意思是說真正的問題是那條蛇,就是俱生,而不是大象,大象就是分別,你把大象全部破掉了,可是這個蛇還在,俱生還在,根本沒有解決問題。《入中論》裡這個頌的意思代表是格魯還要再破的就是這個俱生。好,我講這麼多,你們留一個印象就好。佛學裡面就是無常、無我、涅槃,能夠知道越清楚就越能契合、瞭解佛學的科學。
現在回到來講我,這個我在佛學裡不要講勝義在世俗裡也沒有,這個我其實是一個假法。什麼叫做假法?就算用5蘊的角度來講,我每一剎那5蘊都在變,把每一剎那都在變的5蘊都聚合起來,同時還包括過去生、未來世,所有把這些全部聚合起來當作一個東西叫做我,所以這是一個假名。你現在有的這個人我觀念多半是這個觀念,可是你不知道這是一個假名,因你這個我若用實相來講是你所有的一剎那一剎那變動的5蘊全部加起來,再加上過去、現在、未來,醬全部加起來讓他變成一個1、變成一個整體1的意思是一個整體的東西,可是卻是由醬假意出來的。當你弄清楚後,這個東西還在嗎?不在了。勝義不在世俗也不在。佛法告訴你:1,勝義裡不存在,在世俗也沒有1,可能講深了一點,可是這是很重要的觀念。這在《中觀》裡面叫離一多因,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理論。反正你記住,佛學裡面告訴你:一是不存在的。為什麼一不存在?因為任何一個東西你可以給他再細分。現在你覺得你有這個我,這個我用5蘊就可以把你分開了,因你的觀念是一個1,你是把所有的東西都聚在一起而成,那單單用5蘊,你這就已站不住腳了。你得到的是一個抽象的觀念,這是一個假法。為什麼連世俗也站不住腳?因為……簡單講,語言在世俗站得住腳嗎?讀《瑜伽師地論》你就知道語言是不能夠相信的,是假法。怎麼叫假法不能相信?就回到剛剛講心法、色法是有種子的,語言有種子嗎?讓你產生語言那一部分是另外一個觀念,比方,用人我這2個字,我這個字有種子嗎?沒有,所以他是假法。他這個假法不僅是勝義不存在、世俗也不存在。
你要真正破你的我,以前搞不懂時常說勝義不存在、無我就是勝義無我,其實醬子你永遠修不出來無我,他真正告訴你:連世俗都不存在。剛剛講這麼多就是要給各位一個概念,他世俗是不存在。所有這些,不要講教證,就這些理證,你會發覺是不在。那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東西在?那明明有嗎,什麼東西在?你每一個剎那都有一個5蘊,這每一個剎那的5蘊雖然每一剎那在變,因為世俗的實在法,只要是世俗真正實有的法都有一個特性叫無常,因此你不要怕他變。醬你瞭解我的意思嗎?世俗法,任何的真法,在世俗是真的東西,都是無常的。不要以為變就不是真的,不是醬子。用勝義來講只要有變就不是勝義,這成立;可是,在世俗裡變不一定是假的,因世俗本身無常是一個真理。所以你每一剎那在變的這個無常這樣子的一個真,他是有功用有作用的,因為在因明或是世俗裡面,所謂在世俗裡說有說無這有2個角度來看,現在用最簡單的因明的角度來說所謂世俗裡的有:有一個條件就是有功用,這在佛學裡面很常用的;他有功能,比方,火會燒東西有沒有功能?火是一種色法,地水火風算是色法,識有沒有功能?他有認知的功能。所以這些在世俗裡面都是叫實法。那我們現在講的5蘊,每一個剎那在變的5蘊雖然無常可是他有功用,現在講這個有功用的東西是在的,因他有功用所以他是存在的。那你在修行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用這個東西在修行,假如連這個都沒有,你就沒有什麼可以修行的。所以觀念上這個5蘊是在的,他是有功用、他是世俗的實法。每一個剎那在變的5蘊,長時間他會有一個相續,他本身會有功用會有作用的,所以這東西是存在的,並不牴觸你說明明有我。我現在是在解這個結~你說明明有我,可是你心裡所想的我經常不是這個,跟這個不能畫等號,你所想的我是每一個剎那在變不說,還從過去、現在、未來全部串在一起了,變成是假的。因為那東西不在,就是世俗裡也沒有那個東西。醬大家理解了,就說你那個人我本身你要分別出來:佛學要破你那個人我是一個你以為是常有的,那是用勝義的角度,就是離蘊的那個不要用勝義就破了;是你甚至認為在世俗裡面實有的那個東西,事實上是不在的,因為你建立出來的那個觀念是一個假法、一個假設的東西,不是一個實在的。那假如你產生一個明明是有我,只要你把這個分清你就不會混亂了~你是有在、是有一個有作用的東西在,可是這個東西跟佛學裡面所說的我執不是一回事、不是相同一件事!醬大家理解這意思!佛學真的很厲害,幾乎無懈可擊……全部你都可以追根究底給你一個很強的理證,不似某些宗教到最後某一關就退縮,給你一個無知的東西就解決了,上帝,就結束了。
 

某師姐:剛剛那樣的解釋,是不是就是勝義伽他裡面的那個偈頌:都無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諸法亦無用,而用轉非無。也就是說這個功用是有,但是,沒有主宰、沒有作者、沒有受者。
石師兄:這句偈頌,現用另外一個角度,剛剛講說人是有,普特伽羅這人哪,有一個所謂剎那生滅的5蘊,這剎那生滅的5蘊他是有功用的,而且是相續的可以產生這些功用,他是無常的,可是無常纔能夠有功用。這點很重要,假如是常法就沒有功用,不可能常法是有功用的,這有理證的。醬一個東西是存在的。以前格魯有一些說法或是薩迦派有一說法:人是在,但是人我不在。就是這個意思。我現在講這就是破你說:你要把他所講的人我執搞清楚是什麼,他要破的是什麼。我們現在在讀的《中觀莊嚴論》裡面很清楚的講說他要破的就是實有的那個1,就是1這個東西,你不要說勝義沒有、世俗也沒有,沒有那個1,今天不去討論這個了。可是他向來沒有要破假有的1,你懂這句話裡面的含義嗎?因為,假有的1是很有用處的,就像數學裡有1,沒有1你無法用數學,所以真正實相沒有1並不代表假有的1是不能成立。你只要知道他是假有、他有很多用處,你還是可以用他。
我現在在講我的時候,這是假立的我,這個東西我給他存在並沒有壞處,我沒有要破名言上面講的這個我,因為你假如沒有這個我實在超不方便,連話都沒辦法講了。他不是要破你這個,因假立的這個我或是假立的這個1他是可以用的,他要破的是你腦筋裡存在的有一個是你把所有東西組合起來的然後你把這東西當作是一個真實的1他要破你這個,因沒有這個東西。可是你本身是有一個5蘊的相續是一個無常的東西,那這樣的東西我把他叫做人,你是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這東西在是俗世有的,因他是有功用的,他是有,他沒要破你這個。他要破你的是人我執,執著說有一個我講的這個或是他要破你你認為有一個實在的1,因為你剛剛假立的那個觀念已變成是你認為有一個實在的很具體的1。比方,像我下輩子要去淨土,這就是你很實在的認為有這個1
高師兄:那我們在講菩提心的時候,我們說要自利、利他,自利那個自是什麼
石師兄:那個自,就是,我現在要講的實在的那一部分就是剛剛講5蘊相續有作用的那個自。大家懂嗎?就是有作用的那一部分。可是另外一個角度,我這裏用假立的我是沒有壞處的,我現在講實在的那個自是我剛剛講的那個無常的那個5蘊的相續,有作用的、無常的5蘊的相續我給他一個假名叫做我、叫做自己的自。我回答你這個是2個我都用進去了,我當你在跟你講一個是假立假名,另外一個是假名在世俗上面的實法可是勝義上是沒有的。剛講有功用的那個實法是世俗有勝義無,這有差別的。在佛法裡面,像《中觀莊嚴論》所說菟絲草就是這個意思,對任何一個名相你一定要知道他指什麼,要不然你把這跟那混混,混到最後你自己都繞不出來,你自己都不知道在講什麼。你們放心,我不是菟絲草,我都很清楚。
你這個自裡面有2個:1是假名我,1是真正有作用的那個我、那個人、那個相續。所以你人沒有,普特伽羅也沒有,普特伽羅本身最後的觀念就是眾生,你假如用無常、相續、有功用的這個角度來看是存在的、世俗是存在的,所以醬就沒矛盾了。你說到最後沒有我,那我還修什麼行!還讀什麼書!事實上你在讀的就是那個有功用的相續。這個有功用的相續最麻煩的地方叫做虛妄分別心,這個虛妄分別心跟空性是一體2面,他是有能所的,可是,他真正的本質是2取空。你修行就是把你那個虛妄分別心回到那個本質上的2取空,這上一節課都講過了,這是我們真正講圓成實,回到我們原本那個本質。
今天正好講到無我,看到April,想到社長,以前他有問過這個問題,藉這機會大家再聊聊。因這是蠻重要的,大多數人都有這個困擾,以前我不夠深入去解釋這個時,我常常會想就是勝義無可是世俗有,我現在發覺世俗有並不是佛學講無我,無我是連世俗都沒有。我們今天就讀到這裡,還有誰有什問題要討論?
高師兄:上節課講世俗跟勝義是不一樣的東西,我不知道可不可以這樣解讀:佛法最後,所謂的中觀也好,裡面都是講雙運,我們學佛法知道了勝義的東西,但實際上我們是活在世俗裡面,我們又不能完全用勝義的觀念應用在世俗中。所以,8正道裡面,我還要正命,還要有正當的職業來存活。
石師兄:對,也就是我剛剛在講的,虛妄分別心簡單講就叫做世俗,可是你按照世俗的角度來看虛妄分別心時,其實他是跟另外一個東西是一體2面的。這一體2面就是,虛妄分別心若用佛學的名相叫做法,跟他一體2面的另外一個東西叫做法性,彌勒菩薩有一本《辨法法性論》主要就講法跟法性這2個。法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空性。那空性是什麼意思呢?空性就是真正這個東西的本質。很早以前我曾用能量這個模式講過,記得E = mc²,能量跟質量,質量這邊當世俗,世俗這邊是可以分別的,為什麼?提醒各位,他只要用2個座標:1是時間、1是經緯度,用這2個座標一點進去就很實在的顯出在哪裡,這可以說他很具體的存在在哪裡。可是他跟E這邊是一件事,也就是E代表勝義。所以其實有勝義纔有辦法有世俗,要不然中間不會用等號。這是什麼意思?就是你現在你看到的所有的質量都是由能量做的,這以前的人沒辦法懂這個,我們現在的人都能懂,因為這已經整明瞭,就是所有的質量你都可以拆成能量,要不然不會有原子彈了,他是一件事。可是回到能量這邊這個角度來看時,你會發覺這邊沒有那2個座標,這2個座標不成立,能量是沒有經緯度的,是沒有時間、空間的,你絕不能說這是過去的能量,這是未來的能量,沒辦法說這能量在東經幾度北緯幾度,能量在科學上是用或然率表示位置,為什麼?他只能說大致分佈在哪裡,這是很勉強的說法,所以代表他沒有時空。一個有時空的東西是沒有時空組成的,現在就是跟你解釋這個,所以當他在講空性的時候,他是告訴你背後真正最實在的那個東西是什麼。
可是話說回來,假如都按照那個立場,完全站在那個立場,那根本沒什麼可談的,一講勝義不就全部都結束了,大家回家,連你、我到底是不是實在存在都有問題嘛!更別說今天坐在這裡讀什麼,全部都沒有意義。可是我們是活在世俗裡面,而且佛學告訴你:你要證道勝義是要由世俗進去。將來若有機會可以再跟各位解釋,為什麼勝義是要由世俗證進去?這有原因的。所以,為什麼有大乘也是這個原因。像小乘一到了他的無餘依涅槃,一切都寂靜了,So what?最後就發覺這不是真正的意義,真正意義就是你瞭解這實相,因你跟眾生其實是一件事,跟眾生是一件事你只要用能量的觀念你就瞭解為什麼是一件事,你相不相信你的能量跟我的能量是沒有辦法區分的,這是科學家講的,你現在看到一個很明顯的陳社長,有一個很明顯的石XX,可是用能量的角度來講,並沒有陳社長的能量、石XX的能量,完全變醬的東西。
現在你當然沒辦法瞭解,因你只有3度空間,第4個量度叫時間,可是當你要了解E = mc²這個的時候,你那個第4度一定要變成自由度 (意思就是可以穿越時空了),至少你要進一度,沒進一度可能沒辦法瞭解。就算你要再進1 dimension,你要把你那個度量要能夠有自由度,英文叫degree up the freement,有自由度意思就是你能夠在上面來回跑,我們在3度都有自由度,都可以在3度自由跑,可是4度沒有辦法。假如你在4度有自由度的時候,這整個世界就是另外一件事了。佛學一直告訴我們他是用4度有自由度的角度來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其實是同時出現的,這講得太深了,這就變成第4度,我們永遠沒辦法體會。
以前沒人用E = mc²這個公式當模式,現在漸漸有人用了,這是很好的模式。用這模式去了解他講的空性是一個捷徑,很直接就能讓你體會。
簡師姊:謝師兄談到念死無常,加上社長的示現,我們隨時自己都要有離開的準備。
石師兄:用無常的角度,我們都知道生命本來就不是一個永恆的事情,另外一個重要的事情,也是要跟April講的,就是因為有無常纔能夠有千變萬化,因為無常所以纔不會有結束,假如常的話就結束了,因為不變嘛!end就是end,無常是告訴你一直在變的,這裡有太多的因果,我們要放開心胸,還要迎接將來,任何的將來就是包括在無常裡面。假如是常反而到這裡就結束了。所以無常的含義就是有無限的將來。人如果一走就結束了,那就簡單太多,不用讀佛學了。就是無常纔能夠變化。
 

 

20170919-P264L05-P267L01-0117上士道-6度之佈施 b264
目前課程進入6度的詳細說明,上週讀過第1度佈施的自性,一般我們知道佛學是沒有自性的,用勝義諦的角度來講是沒有自性的,那為什麼他還會用自性呢?因為,站在世俗有的角度來說自性是可以的,可是絕對不表示他有勝義上的自性。在自性裡面強調的是心法,前面講過的~無貪俱生之思,這裡面就包括2個很重要的心所:無貪、思,思指的是5遍行的思心所,以思心所的角度簡單講就是造善業,以前讀過造惡業則是會跟煩惱心所俱生,那這邊不是跟煩惱心所俱生而是跟善心所,無貪是善心所,那是不是隻有無貪一個善心所呢?我認為不是,無貪是最重要的,另外11個善心所中還有一個行捨應該跟這個也有關係。這就是前面自性所強調的,思心所,也就是指意業或者說是思業或者是審慮思、決定思,再加上身語2就是以前講的思已業或者說是動發思
佈施自性:無貪+ 意業(思業,審慮思、決定思)+身語2業(思已業,動發思)
大乘強調的修佈施重要的不是在那個身語業,並不是說不要身語業,只是重點不在那,因過去的佛佈施都是圓滿的,若按照佈施圓滿的觀念現在不應該還有窮困的眾生,以此推理,真正讓佈施圓滿不是在身語業是在意業,這是重點之1,另一重點是什麼樣的意業?這個意業是說他真心的把他所有的東西都施出去了,這所有的東西包括資財、生命還有他修出來的功德,因此是很誠心的將自己完整的所有的東西都施出去。這就是佈施的自性。一定要先掌握到這點,接著,就告訴你如何修以及結論,攝持就是把所東西都抓住不放不佈施出去,如何修就先告訴你你得知道攝持有什麼過患,比方,攝持資財有什麼過患,攝持生命有什麼過患,攝持功德有什麼過患;再來講惠施出去你的資財、生命、功德有什麼勝利。他已經很明白的告訴你這個修最重要的是觀察修,是說修勝利跟過患一開始時是觀察修,當然後面也有用止住修來佈施所有你要佈施的東西。醬以後,他就分門別段的講出所有的聖教量。那我們上節課講到色身的攝持有什麼過患,佈施色身有什麼勝利。
 

今天這段落講到受用的攝持有什麼過患,受用的佈施有什麼勝利,受用就是資財。
《入行論》雲b264︰「捨一切涅槃,我心修滅度,一切終頓捨,施諸有為勝。」《攝波羅蜜多論》雲b264:「資財無常現可見,若能任運起大悲,當知佈施極順理,猶如他物寄自舍。若施由此無恐怖,置於自家生怖畏,無足共他恆須護,若施無此諸過失,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人間諸財如流星,定無不捨諸財物。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成有財庫,饒利有情所惠施,諸財無堅亦有實。若能惠施智者讚,此諸愚夫樂集財,攝持終無不離散,由施恆感諸盛事。由捨不起染污執,慳非聖道生煩惱,若施即是道中尊,聖呵餘者為惡道。」
這一段落就是第2個主題:受用資財。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264一、「捨一切涅槃,我心修滅度,一切終頓捨,施諸有為勝。」出自《慧光集》、「捨盡則脫苦,吾心成涅槃;與其死方捨,何若生盡施?」受持菩11

這引寂天菩薩的《入行論》,涅槃意思就是把一切東西都捨掉,捨一切等於是涅槃,滅度指的是苦集滅道4聖諦的滅,滅度就是涅槃,捨一切就等於是涅槃也相當於修滅度;一切終頓捨,這是另外的角度,就說生命是無常的,到最後時間一到終究是什麼都留不住,頓捨是說你沒辦法一點一點的丟,而是一剎那全部都得要失掉,所以,施諸有為勝的有指的是有情眾生。意思是說,佈施這個本身就相當於涅槃,假如你捨的夠乾淨就等同涅槃也相當於你在修4聖諦的滅;另外一個角度,你再想想,你所有的東西終究都要丟掉的,所以能夠施捨給眾生較為優。講義的文字完全對應,不過,更清楚明白為什麼要醬講。
又引馬鳴菩薩的《攝波羅蜜多論》,馬鳴、龍樹的宗大師引用的非常多!馬鳴這裏說:資財無常現可見,你不需要去看後世,你看當下,各式各樣的現象中就可以看到你的資財是無常的;你明白你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你又有對眾生的悲心,你當然知道佈施是非常合理的,就好似別人的東西寄放在你這一般。若施由此無恐怖,別人的東西寄放在你家你趕快還回去,別人指的是眾生,觀念上認為你的東西都佈施給眾生了,所以現在你的東西都是眾生的。你由下面你就可以讀出這是修佈施很重要的一個方法。意思就是本來這就是眾生的東西,所以趕快還給眾生;那為什麼置於自家生怖畏呢?1是你會不滿足,你認為是自己的會產生貪心造成不滿足,共他指的是被偷,留著不佈施1方面你會產生貪心,同時你會擔心被偷怎麼辦,因這不是自己的,所以你還要花很多心力時間去保護這些資財。現在不要講是眾生的,這其實是一個痛苦,單單想這些錢以後怎麼辦就很煩惱。你如果佈施掉了就沒這些煩惱,同時你還會因為佈施得到下一世許多安樂的善果,資財是無常的,沒有一個東西是你留的住的。假如你把東西保留下來沒有用,因為無常的關係終究是會失去,反而是佈施出去幫助眾生使你下一世會有財富,這樣無常並不堅實的資財因此而變的有用。貪是根本煩惱,慳是小隨煩惱,這都是染污,因為知道佈施你就不會起煩惱,修行當中佈施是很重要的一個方法,聖人認為不醬做的行者屬於惡道,惡道意思是沒有正確的修行。
 

前面第一個是針對色身,接著這一段是對於受用資財方面,再來的下面這段就是針對善根,因前面已經講過全部要佈施掉,包括善根功德也都要佈施掉。
隨修大小一切善根,至心迴向成辦有情,現前究竟廣大利樂而行佈施,則由依於一一有情得爾許福,速當圓滿福德資糧。如《寶鬘論》雲b264:「如所說福德,假說有色相,殑伽沙數,世界難容納。此是世尊說,正因亦現成,有情界無量,欲利亦復然。」
有關善根這段比較短,善根,其實就是你做善事的堪能性,有時候也相等於功德,因你有做善事的堪能性你就會產生功德。因此,善根,看你是用因來講或是用果來解釋都可以,才會有善根跟功德很類似,有時是講產生功德的能力,就是堪能性。你把你所有的善根至心迴向給有情幫助他成辦他的菩提道,現前究竟廣大利樂而行佈施,現前究竟就是指一個是增上生、一個是決定勝,利樂,一般講義利,義指的是增上生、後面利是決定勝,但是有時用字不同,主要就是強調現世的增上生以及未來的決定勝都是要用佈施才能成辦的。則由依於一一有情得爾許福,速當圓滿福德資糧,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觀念?比方說你本來只有一分善根有一分功德,你現在把這一分佈施給所有的眾生,眾生不光是隻有人,包括動物、昆蟲等等那可是算不清的,一下子你一個1就變成一個無窮大的數字,就因你把你的一分佈施給所有的眾生,每一個眾生都有一分你的功德,那是不是你的功德就變無量了。在後面也會強調到,上星期6常柏法師也強調迴向,跟這一樣的意思,就說佈施一定要懂得迴向,意思就是讓你佈施的功德變的無窮大。這裡一樣,你把善根佈施出去給眾生就是迴向給眾生,佈施善根或是佈施功德,這是一件事情的2面都可以成立。你一個人造速度很慢,你若用迴向那速度就超快。
接著就引《寶鬘論》,也就是龍樹的《中觀寶鬘論》。如所說,是指諸經所說;如所說福德,諸經所說的迴向有什麼樣的福德,功德本身不是色法,應該算是心法,假如今天假設他是色法,殑伽(音琴茄)指的是恆河,那有恆河沙數的世界也無法容納裝下迴向功德。此是世尊說,這屬於教證所說~迴向功德不得了,正因亦現成,反過來用理證的話也是成立,因有情界無量多,欲利,你想利益他人,你想對這些有情界做的利益也一樣是無量的。不論是教證或是理證,有情界無量,你功德迴向給這些有情界,是不是代表功德也就是無量的。
 

善根講完,接著下面,他一開始告訴你要怎麼修,就是修勝利過患,有色身的、受用資財的、善根的勝利過患都跟你講過了,再來就強調你在修的時候,你一定要斷除慳吝資財眷屬這種心。其實這些段落都是在告訴你怎麼趣入佈施方便,你怎麼修佈施。他是一個一個在跟你講,你其實可以照他的方法去修,你記住《本生論》怎麼說,《攝波羅蜜多論》說些什麼,《寶鬘論》告訴你什麼,這都是在不一樣的角度告訴你,你就可以產生信解,你就願意把你的資財、善根功德、色身等任何你的東西全部佈施給眾生。
又能障礙捨心增長,增長慳貪,能令捨心未生不生,已生退失,所有眷屬及諸資財,先已有者不應攝持,若他施與亦不應受。《攝波羅蜜多論》雲b265:「由何增長慳吝過,或能不令捨心增?虛誑攝持為障礙,菩薩應當盡斷除。若諸能障惠施心,及障真正菩提道,如是財寶或王位,皆非菩薩所應取。」
這段就是強調對於慳吝資財眷屬要捨掉是在修佈施時很重要的一個方便。
什麼東西會障礙你佈施的心?最重要就是慳吝,慳吝你的資財、眷屬。這會令你捨心生不起來,甚至會令已生起的捨心因為慳吝心而退失。其實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在對出家人說的,就是眷屬部分,當然在家人也可以用到,對出家人來講第1個就是要捨眷屬。先已有者不應攝持,若他施與亦不應受,這有2種解釋方式:一般解釋就按照字面,就是已經有的資財或是眷屬都不應該保留,別人要給你這些東西也不該接受。這是表面字面上的解釋,很多地方都用這個解釋,《廣論》英文版也是用這樣的解釋。藏系寧瑪這邊有另一種說法,這其中有一個蠻有趣的觀念,是說假如你有慳貪這樣的心時,你已經有的資財跟眷屬因你有慳貪而可能會失掉,你若慳貪很嚴重你保不住的,這有點現世報的意思,現實中也看的到;另外不只是你保持不住,就算別人要給你這些東西你也沒有辦法受用。這就講得比剛剛那還要嚴重了,你有慳貪,慳貪是一種惡業,惡業產生惡報,惡報讓你現世有的東西保不住,沒有的東西人家就算要給你你也無福受用。這2種解釋都可以。
接著引馬鳴的《攝波羅蜜多論》,以馬鳴的《攝波羅蜜多論》來說適合第1種字面上的說法,那前面就是宗大師的意見,宗大師都是醬子,先表達自己的意見,接這就引聖教量來佐證自己所說,有時又反過來,先引聖教量後面再補充解釋。這裡是先講,再告訴你這出處在哪。慳吝沒辦法讓你的佈施心增長,所以要斷慳貪這樣的煩惱,任何一個會障礙你修佈施的意業,也是能夠障礙你最後成就菩提道的,醬的東西就算是財寶王位你都不應取。
 

前面這是說慳吝是修佈施時很嚴重的一個煩惱必須要去掉,接下來提到用什麼方法可以去掉慳吝。你要善除慳吝,對治的方法是什麼。
如是行時,若由慳心貪著資具,應念能仁捨一切有而證菩提,我亦誓願隨佛學習;我將身財一切善根,於有情所先已惠施,若我今者仍貪資財而受用者,如同諸象為日所逼,入水洗沐,至乾岸已,於地滾倒,見土沾身仍下水洗,次復如前。如是思已當修無貪。即前論雲b265:「應念諸佛殊勝行,當自立誓思隨學,為除貪著攝持故,以善分別觀察心。我身已施諸眾生,施身果法我亦捨。我若反貪諸外物,如象洗垢非我理。」
這段就是用什麼方法能夠對治慳貪。教你怎麼樣去除慳貪的修法。
剛剛前面強調你要修攝持的過患、佈施的勝利,講完後就說修捨心時最大一個障礙就是慳吝這煩惱,這段就是告訴你怎麼去斷這個慳吝。他提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你只要想到佛當時是怎麼做的,佛就是能夠把所有的東西都捨棄,就能斷除這個。你要立志像佛那樣做,就是根據佛的《本生》,讀佛的《本生》就是看佛以前是怎麼做的。
你做為一個菩薩在修佈施時,若你起了慳吝的煩惱就會貪著資具,這時你就要馬上想到佛的作為~捨一切有而證菩提的,佛陀就是斷除慳吝纔有辦法證菩提的,你要誓願隨佛學習以為對治。又舉大象洗沐為例說明,洗乾淨、上岸、打滾弄髒、再下水洗、上岸…….如此行為不停的重複;思考清楚以後就知不該有慳吝,要斷除,意思是你已經下決心要修佈施,就似下水洗乾淨了,可是你又起慳吝就似又弄髒了,接著又要修佈施,這不一樣是重複不停?也就是說已修佈施後慳貪的煩惱是不應該再生起。
這說法也是根據馬鳴的《攝波羅蜜多論》,這文字很容易懂。
以上這5點也就是告訴你怎麼趣入佈施裡面重要的方便,就是教你怎麼修佈施心的方法,就是要修勝利過患,又細分為1.色身b2632.受用資財b2643.善根b2654.斷除慳吝b2645.對治慳吝b265
 

接下等於是對修佈施的方法做一個很小的結論,就是你要修的方法結論成以下幾點:
1.如是多思能捨勝利,若能引發廣大歡喜,及多思惟攝持過患,若能引發極大怖畏,則能任運生惠施心。如是2.修習慈悲之心,及3.善思惟諸佛菩薩傳記等後,亦當引發能捨之心。
結論一共3點:1.你思擇了勝利,產生大歡喜心願意去佈施,你想過了那些過患,你就會對攝持起怖畏心,因此你任運生起惠施心。除此第1點外,還有2個東西可以幫助你生起醬的心,2. 修習慈悲之心,你要佈施眾生你走菩薩行修6度,基本上你是行大乘,而大乘最早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來自於慈悲為上首的,這時候慈悲亦可幫助你修持佈施心。3.要讀佛菩薩的傳記,讀過這些傳記亦可引發你修圓滿的佈施。
最重要的修法是第1點的修勝利過患,再來,中間也提到你要看過去佛怎麼做,你要按照佛的做法去行,這是第3點,可是你本身是大乘,原本就在修慈悲的也是修佈施很重要的一個助力。
 

那由上面這一些修佈施的5點及結論的3點,基本上談的是方便、方法,接著是說明用這種方法就可以轉成佈施的心,就等於是修佈施的捨心會變成一個意業。發起道理是指你由方便轉成佈施心的發起道理,你由這個方法變成生起佈施心的這個道理是怎麼來的,是什麼樣的關聯性。主要下面就是講這個。
發起道理者,如《入行論》雲b265:「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有情,故當無惜施。」謂身受用善根三法為所緣境,思惟惠施一切有情。如是若於一切所有破我所愛,數數修習施他之心,是名菩薩。如《攝波羅蜜多論》雲b265:「此等一切是汝物,於此我無我所慢,數數觀察此希有,隨行正遍覺功德,誰有此德名菩薩,難思勝士佛所說。」
這就是主要講修行這個方法讓你發起佈施心的這個道理是怎麼來的,就引用《入行論》來說明,大家讀《入行論》的這一段話時一定要記得當初讀業果時所講怎麼樣讓你成就這個業,這你就當作是成就一個善業。那需要些什麼東西才能圓滿成就一個善業,記得以前是說用什麼做法會讓你成就業道,業道意思就是以後會有異熟果
生命、受用資財、你的善根,這3個是你修法時的所緣境,以前讀業果時的所緣境有2,有時是物體、有時是有情,比方你偷竊時你的所緣境就是物品,你要殺時你的所緣境就是有情,醬瞭解!所以,現在佈施的所緣境也是2種都有,生命、受用資財、你所有的善根,這些都是你在物體上面的所緣境;為利指的是你的欲樂,因你在造業時一定要有一個欲樂、你希望要達成什麼,比方說你在造殺業時,你要取對方的生命是你的欲,可是你在造這個佈施的善業的時候你的欲是為利2,這是指自他利、不是隻有1個,這是2個自、讓對方死掉這就利、利他,這就是你的欲樂的部分;再來的諸有情指的是你的識境就是人,因你的所緣境有21是物體1是有情,物體東西部分就是身、諸受用、三世一切善根,人、有情部分就是諸有情眾生。所緣境有了以後,故當無惜施,無惜指的是無貪的意思,這指的是你造業時的意樂中煩惱心所是哪一個?比方講造殺業時他的煩惱心所是瞋,這邊佈施造業的煩惱心所是無貪,因此他不是煩惱心所是善心所無貪,故當無惜就是把意樂也點出來了。忘了你回去複習一下業果部分,業果本身一定有涉及到所緣境,有物的所緣境、有人的所緣境,你的欲樂是什麼,還有你的意樂是什麼,這剛剛都講過了,最後為什麼要把施分開呢?這個施是加行,我們知道造業裡面有所緣境、欲樂、意樂以後最後一定要有加行,加行一定要成就以後這個業道才會成立。你不要小看《入行論》的這段話,《入行論》的這一段話把業裡面所有的內容都包括在內了,等於是清楚告訴你按照醬去做,因前面教你的方便就是在處理這些東西,你按照這個方便來做最後生起的就是圓滿的佈施心,簡單講就是圓滿你佈施的善業。這個施就是加行,也就是引起,施代表的是一個動作,你有這個意業一定要有這個動作去貫穿他,或者說你用意業的本身要有一個佈施的心使整個業道圓滿究竟。《入行論》的這一段話,應當要用醬深入的方式去解釋才能瞭解他文字本身代表的意義,也跟前面都配合。現看一下參考資料……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265一、「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有情,故當無惜施。」出自《慧光集》、「為利有情故,不吝盡施捨,身財諸受用,三世一切善。」受持菩10

這很容易看懂,一樣的意思,就不需要再做分析。這裡是受持菩提心10頌,剛剛上一則引用的是受持菩提心11頌。接著宗大師再下註解,清楚講說身受用善根三法為所緣境,這就是剛剛解釋過的。思惟惠施一切有情,這是物的所緣境及人的所緣境;如是若於一切所有破我所愛,那這就是無惜,也就是你能做到有這個意樂,本身你也能夠有這個加行,醬去數數修習施他之心,這指的就是你的加行,醬是名菩薩。也就是你惠施這個東西就能跟業配合也能跟菩薩所應做的配合。
再根據《攝波羅蜜多論》所說,汝是指眾生,所有一切我的東西都是眾生的,於此我無我所慢,我沒有我所慢,什麼叫我所慢?我慢就是一種我執,我所慢是我擁有的,你認為有一個我,我所慢就是認為有我所的意思,這是我擁有的這就叫我所慢。最常見就是小孩子吵架時說這是我的,就是一個很強的我所的觀念。你發覺能夠做到醬就是指能夠沒有我所慢實在非常不容易,正遍覺就是指佛,你要按照佛所行的功德你要效法他,你若能做到你就名菩薩。以上所講的這些都是佛講的,那為什麼說難思?難思是形容勝士佛,就是不可思議的佛所說的。
 

接著下來的段落b266就是討論另外一方面的事情,基本上叫做斷疑。分成很多個不一樣的角度在說斷疑,我們也分開來解釋,什麼叫斷疑?可能大家在讀時產生某種懷疑,那他會給你很正確的一個觀念就叫斷疑。第1個主要是講:在身佈施的時候,聽起來蠻可怕的,他是告訴你什麼時候纔行這個身佈施。若你對身佈施有任何懷疑的話,下面這段就是討論身佈施,幫你斷身佈施這產生的疑惑。
現在力弱,勝解未熟,意樂將身已施有情,不當真實施彼肉等。然於身命,若不淨修能捨意樂,由未修故,後亦不能惠施身命。《集學論》中作如是說,故從現在當修意樂。
這一小段就是針對身佈施所講的斷疑。首先解決你一個疑惑,一般正統的講法是講沒有見道以前是不需要行身佈施的,見道就是你是登地菩薩,一般能夠行身佈施的都是見道以上;可是我從藏系他在講解的時候,假如你的勝解夠的時候也有人在加行位時就有辦法行身佈施,這是另外一件事。基本上是以見道後才能行這個身佈施,因為見道了以後你對空性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你不會害怕捨掉生命。
所以他說你現在力弱,這個力指的是5力,一般講信進念定慧,這是出世間裡很重要的善根,一般稱之5善根、5力,37道品中有5根、5力。5力本身就是出世間用的,力弱指的是你還沒有能力理解到見道那一部分,同時你也沒有成熟所謂空性這方面的智慧,所以這時你只是修這樣的一個意樂,而不是真正去做。這個前提就是說明瞭沒有見道以前你只是修意樂,你不需要真正的去做。因為這時去做可能會產生負面的效果,大家有想過身佈施嗎?有時想了會害怕,像把眼睛挖出來給人家,佛陀本身做了很多,餵老虎、為救鴿子割肉飼鷹,為了求法把身上點火成蠟燭,各式各樣很多的,想了會怕,有時會想真的嗎?這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到那個功力。既然如此,為什麼現在還要你修身佈施呢?要叫你修這個意樂?修圓滿的佈施心要修身佈施呢?接著解釋:如果你現在對於身命,你沒辦法能修出捨掉這些東西的意樂,由於沒有修的關係,以後就算你某天見道以後你也不見得做的出來。就是說你現在即使做不到,你心中還是要醬想。這想想是有道理的,就算你有一天見道,若你現在天天在想若到了某一天我應該要有本領做出這樣的事,不停的醬想,這有幫助的,真正時間到了你才會做的出來。你現在想都不想以後就比較難去真正去執行。
宗大師說這是寂天菩薩《集學論》中作如是說,大家要記住,《集學論》又名《大乘菩薩集學論》,《集論》是無著寫的,《集學論》是寂天寫的,因宗大師引用《入行論》《集學論》的次數實在太多,為什麼會引用這麼多?就是因為《集學論》是寂天寫的,寂天是中觀應成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大德。順便提醒各位,漢傳不認為《集學論》是寂天寫的,漢傳認為《集學論》是法稱寫的,所以有天你聽人家說《集學論》是法稱寫的,也不用去辯解什麼,角度不同。所以《集學論》中說:故從現在當修意樂。
 

再接下又是不一樣的角度斷疑。這角度是說在修佈施這個心的時候,記得是要把所有的東西都給眾生,你的生命、你的資財、你的功德全部都是眾生的,你在修醬一個意樂以後,你還可以用這些東西嗎?下面要討論這個,比方你修佈施時將房子佈施給眾生,你醬修完以後你還可以住這房子嗎?
《集學論》說,如是至心於有情所,已捨衣食及房舍等,若受用時當作是念,為利他故受用此等。若忘此心,愛著自利而受用者,是染違犯。若無愛著,或忘安住緣利一切有情之想,或貪利益餘一有情,非染違犯。
直接告訴你《集學論》中如是說:因你在修佈施,你已經很誠心的把你的衣服、資具、房舍等各式各樣的東西全部捨給眾生了,你再繼續使用的時候你應當醬想~因你是心裡在修把他送出去,可是你還在使用,所以,在用的時候要醬想是為利他故受用此等。我現在是佈施給人家了,因我還要繼續活下去,活下去的目的是為了要利益眾生,所以為了將來能夠利益眾生我還是在受用這些東西。提醒一下,大家看到過基督徒喫飯時的禱告?基督徒是禱告感謝上帝賜給他食物,佛教徒喫飯時的禱告最重要是我是為利益眾生而受用食物,這是2者在喫之間觀唸的不同。假如你不是醬的想法,你在繼續受用這些東西時卻忘了你是為了將來能夠利益眾生而來受用這些東西時,這叫愛著自利已不是利他,這是染違犯,這個違犯,他講的不是性罪、是遮罪,這在別解脫裡面是墮罪。他為什麼加一個染違犯?因,墮罪有2種:1是有煩惱的,這叫染墮罪,有染的墮罪;2是沒有煩惱雜進去的墮罪,叫非染違犯、非染墮罪。大家可以去看參考資料p42,以前有提過。你想著自利沒有想要利他,這叫染違犯,是具有煩惱的墮罪。假如你沒有愛著沒有貪的心,或是一下忘記並不是因為貪著這時是應該沒有煩惱,或是你不是要為所有的眾生而只是為部份的眾生,應該是為了所有眾生現在我受用這頓飯,比方說你是為了某一團體出力做事、自己家人,這都不是為所有眾生而受用這頓飯,這種情況下叫做非染違犯。這2個差別是懺悔的方式不一樣,前面染違犯較難懺悔,後面非染違犯比較容易懺悔,先了解到這就可以了。
 

接下來還是談到相同的,就是說你施給人家的東西繼續受用以後可能會產生的一些問題
於已施他作他物想,為自受用成不與取,若價滿足,犯別解脫他勝處罪。此中有說:以是迴施一切有情,待一有情價不能滿,故無他勝。有餘師說︰於一一有情皆施全物,前說非理。餘者又云:雖已施他,他未攝受,故無他勝。其密意者,謂於人趣至心迴施,他亦了知執我有時,作他物想為自利取,若價滿足可成他勝,故說是為他部之義,亦不應理。若謂受用他有情物作利他事,由作是念而受用者,悉無違犯。《集學論》雲:「以有主財護有主身,若由是念受用無罪。僕使恆時為主作業,非自有財以為存活。」
這一段是對於佈施完以後到底可不可以受用有不一樣的說法,真正正確的說法是什麼樣,正義應該是什麼樣,大概就是要告訴我們這些。第1個的說法,於已施他作他物想,為自受用成不與取,若價滿足,犯別解脫他勝處罪。這就講得很重了,這是有人這麼說,就是你把東西施給別人了這東西已經就是別人的,那你現在拿來用這就叫做不與取,不與取就是偷竊的意思,等於是你犯了偷竊,大家都知道殺盜淫妄酒,若價滿足就是達到某一種量的時候,就是指最少的量時,你這就是犯了別解脫他勝罪,別解脫他勝罪這是別解脫的性罪是破戒,一犯戒體就沒有了,而且不能重受戒,因為這是別解脫戒,比丘戒是不能重受的,跟菩薩戒不一樣。第2個的此中有說,另外有其他的說法:因為你在佈施的時候,你是施給所有的有情,那你現在一個人你取的只不過是一小部分,這一小部分不可能達到微小的那個量,所以不應算是他勝罪。第3個的有餘師說,又有不一樣的說法,他不同意前說,因為你在佈施的時候你並不是把你的東西分給天下所有的有情,不是醬,而是對天下所有的有情你都給他你全部的東西,就是因為醬子你迴向才會那麼大!若不是醬子怎可能迴向功德那麼大?!所以前面那個說法是不對的。第4個的餘者又云:雖然你施給對方,但對方還沒有受用,你是給了對方可是對方還沒有開始受用,比方我有一個果園,我送給了某人,在他還沒接收之前,我在果園中摘幾個水果來喫又有什麼不對!醬喫了也不能算是他勝罪。
這麼多說法都可以不理他,最重要的是第5個的宗大師所說,其密意者,這指的是正義,真正的答案應該是什麼。第1個,於人趣至心迴施,假如你把你所有東西施給某一個眾生,而對方也知道你把東西已經送給他了,那這時當然就算是對方的東西,若這時你去拿對方的東西不是為了對方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時,假如價滿足的話當然就是成他勝罪。正義就是在於對方是不是知道,對方知道,你在受用的時候,若是為他利受用是不一樣的觀念,若是為自利受用當然是他勝。所以,故說是為他部之義,亦不應理。他部之義就是不是自宗的法義,因佛教有很多部派,中觀、唯識等等,這意思是別以為這是他部宗派的法義而不去理會,按照密意,真是醬子為自利你就是他勝。反過來,若謂受用他有情物作利他事,由作是念而受用者,悉無違犯。主要是在受用時是為自利或他利,你在利他的觀念下去受用,這就沒問題了。
根據《集學論》b266中所說:比方說,有主財就是主人的資財,有主身就是主人的僕人,就說我現在用主人的資財來守護、護持主人的僕人,自己是僕人所有叫有主身,醬想就沒有問題。因為,僕人一直都是在幫主人做事,他在幫主人做事時並不是靠自己的資財以為存活,主人要給他工資嘛,不然至少要供喫喝。
《集學論》b266:漢譯《大乘集菩薩學論》卷九「論曰:此護身者,以湯藥衣服等為眾生利益,先如是作,謂已所樂著受用之具,起染污罪,由是菩薩於諸眾生一切當捨。又若不希他物,已所資具時不樂著則唯飲食起染污罪,雖不念飲食,於眾生事,或不愛樂,謂於飲食作他物想,無染污罪。然唯自利是罪滿足,於別解脫得波羅夷罪。」

 

接下來仍是同樣的問題另外一個觀念。
設作是念:此諸資具已施有情,他未聽許用當有罪。無如是過,即前論雲:「譬如有僕善勤主事,主因病等其心狂亂,雖未聽許受用無罪。」
還有人這麼想:你的東西已施給有情了,你要用的時候你並沒有得到主人的同意,你雖是僕人可要用主人東西也要主人同意,你總不能自己去抽屜拿你的工資吧!醬想法是講不過去的,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根據前論就是《集學論》b266中所說:僕人善於幫主人做事,可主人生病了,以至於他心智不正常,那他怎可能告訴你可以用他的東西,因此雖未聽許受用無罪。意思是說你醬講好像有道理,可是事實上不太容易做到,你給眾生,怎可能再去問所有的眾生你可以用嗎,眾生也不可能來告訴你你可以用;所以說這個比喻就是把眾生當作生病的主人已經神智不清,他不可能會來跟你講。所以,不是講去受用就是不對。
《集學論》b266:漢譯《大乘集菩薩學論》卷九「又說此所受用彼一眾生為主,此一眾生為主,如是護身皆為寸過失。非如奴僕常於一主營務役使,自所有物即彼所有。」

 

現於有情一切不施,以心惠施實為欺誑。故如此修全無堅實。莫生不信,即前論雲:「若有一類於如是行諸菩薩前未見實施而不信解,不應道理。當知捨心最希有故,於此道理有起疑惑,不應道理。」
最後這段是另外一個角度,也是談施給別人以後可不可以受用。這角度,假如有人在想:你告訴我修佈施心是心法,你說什麼都要給人,可是我沒有看到實際給人家,那醬跟騙人有什麼兩樣?!剛剛講不與取等同偷竊,這邊則講跟妄語有什麼不一樣。
用這個角度他說:現於有情一切不施,以心惠施實為欺誑。不過這裡我們要先停下,因你在修佈施的時候,你一定要記住前面講的:除了修這個心以外,身語業也要跟著做的,並不是修這個佈施就不需要身語業。身業,比方說施資具、施身都是身業;語業,法佈施、講些鼓勵他人的話、該讚美要讚美、該隨喜要隨喜。因此,並不是說修這個佈施就不需要有動作的,他只是告訴你要記住這個重點:你要要圓滿佈施不是靠身語業、是靠意業。所以,現在針對這點,你告訴我說你靠意業來圓滿,那就代表你不需要付諸實行,不需要付諸實行那不是你在打妄語嘛?!故如此修全無堅實。你只是用意業在做而已,你假如是醬做的話,是完全不正確的,就是沒有什麼意義啦!
要解釋下面這句前你一定要先做一個動作:修改標點符號,如上。莫生不信不是跟著前面那句。為什麼醬改?根據藏文的意思,前面這一部分是講人家懷疑的是什麼,接著是宗大師的解釋、斷疑。他說千萬不要不相信《集學論》中所說的話,根據《集學論》b266中所說的話就是否定這些人的說法,就是斷疑:若有這一類是愚笨的人,就是看到這些菩薩並沒有真正動作只是修心、修意樂,這個是沒有道理的。雖然這是一個意業,但你能說這一個意業是欺誑心嗎?你能說這一個意業是惡心嗎?你能說這一個意業是無記心嗎?這一個意業當然是善心。你如果說這種心不堅實,那反問你這種心是不是非常稀有?真是很稀有,哪一個人可以真正至心的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要給別人?很不容易做到。是不是欺誑,你修的人最明白,你修的時候想自己還做不到那當然就是,可是現在是講修出圓滿佈施心的人他當然不是欺誑。不只是不欺誑且這種心是非常稀有的,對於醬的東西你起了疑惑實在是很沒有道理。莫生不信,千萬不要不相信,是這個意思。這個意思也是在藏文中的意思。
現在回頭看參考資料……
「現於有情一切不施,以心惠施實為欺誑。故如此修全無堅實,莫生不信。」依藏本應改為「莫生不信,謂:「現於有情一切不施、以心惠施實為欺誑。故如此修全無堅實。」(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這跟剛剛解釋、修改的不一樣,這是另外一個藏系的改法,不是《廣論四家合注》的改法,我們不採用。他的意思也沒有錯,只是感覺比較繞口。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後面接著是要講佈施有什麼差別,也就是有什麼不一樣的佈施。科判稍微解釋一下……
1科的總一切依當如何行、第2科的觀待別依所有差別,你可能一下子搞不清楚到底在講什麼,第3科的佈施自性所有差別,你比較能夠理解。那前面2科是講什麼?
1科的總一切依當如何行,這一切依的依本身是指能依、所依,能依是指能夠佈施的人、菩薩,所依就是佈施的6度醬的一個行為,一切依,就是所有的要做佈施的這一類的叫做一切依,用白話講就是所有的菩薩就包括各式各樣的種類只要是菩薩他應該要怎麼做這個佈施。以總的來講他強調2個:16殊勝,你只要是菩薩,不管是出家在家、凡夫聖人,你都要做到6殊勝。為什麼要做到6殊勝?因為有6殊勝才能顯出你跟聲聞的佈施是不一樣。這一段告訴你佈施差別~在總的部分是你要有6殊勝才能代表是大乘的佈施,小乘佈施就沒6殊勝。
2科的觀待別依所有差別,是講出家、在家菩薩在佈施上面的差別,醬你就瞭解別依、一切依的意思。別依舊是我只拿出中間的2類,特別討論這2類的菩薩應該佈施要怎麼做,那一切依就是不管你是哪一類的菩薩,所有的菩薩你只要做佈施,基本上你都應該要有6殊勝以及一一度含六六度,還記得前面說過11度攝66度,你行佈施,佈施本身就包括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跟般若,所以大聖菩薩做佈施時有2個重點:16殊勝、1是一一度含六六度。今天講了這些起個頭,下次這部分就比較容易懂、一下就進入狀況。
有誰要分享?
郝師姐對於漢傳的說你假如有慳吝心對你原擁有的東西都保不住,更別說沒有的,你不是對這很有感觸?
Arthur:談到佈施,有一個問題就是說,一般人自己財產就這麼多,退休還要留一點自己活著要用,可是在佛法講可以佈施掉,這是由菩薩的角度。因為,人,比方有10元,6元佈施出去,4元留下,明知帶不走,可是還是要留一點,這蠻難的,不是全部可以施出去。
石師兄:我有10元拿6元出去我們均認為理所當然,其實他強調的是,你怎麼圓滿這個佈施是靠意業。所以在意業上你還拿64,這就不能圓滿佈施。你這就點出來其實佈施不好修。什麼佈施叫圓滿?按照佛學講的是初地菩薩,任何一個登地菩薩他的佈施都圓滿。所以常講慈濟的證嚴法師一定是登地菩薩,根據佛學講他佈施一定圓滿。初初來他一個弱女子,印順導師為他剃髮,聽說一開始他是抄經,抄到後來有眼通的都看到那屋子都放光,他應該是宿世就已經有修了,不然怎麼有辦法引出這麼大的一個慈善機構。他若不是登地不可能顯出這麼大的功德。那我們一般都是口袋有10元,全部拿出去?難啊。可是現就要反過來想,要佈施圓滿,口袋有10元,全部拿出去。
 

 

20170926-P267L02-P268L06-0118上士道-6度之佈施 b267
我們現在講到佈施,複習,首先是強調佈施的自性,基本上就是無貪跟思心所2個同時現的時候,這是根本,就是所謂的一個善心所跟一個思心所2個同時生起的時候,等於就算是意業,用業經常會想到惡法,其實善法也是業,佈施本身講白了就是一種業。主要強調的就是在大乘裡面基本有一個無貪的善心所,一般講到善根有時指的是信進念定慧,有時就是指的無貪無瞋無癡,那為什麼又加上思心所?這就是造業,跟業的觀念是一樣的,思心所這指的是5遍行的最後一個思,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造業基本的觀念,這2個的組合就把身語業也包括進去了。所以,用業的角度可以很清楚的解釋出佈施的自性。這是一個重點。
再一個重點,修佈施的時候並不是重視身語業,那可能會覺得難道單單心裏想其他都不要做嗎?不需要身業、口業?不是這個意思,他最重要是強調~佈施要圓滿靠心法,大乘修6度是要6度都圓滿才叫做修6度,或是10度,6度跟10度是一樣的意思,後面的4度基本上是由智慧那一度再細分的,重點是說要圓滿每一度他會告訴你什麼才叫做圓滿。為什麼不強調身語呢?一個重要的觀念,假如,身語是圓滿佈施的方法的話,那過去有那麼多佛每一位都圓滿了佈施,可到今天仍是有眾多貧困的眾生,那就代表圓滿的方法不是用身語業、不是用思已業,真正要能圓滿是靠心法的。我們今天在修佈施也就是圓滿佈施的心,你第1要知道佈施是什麼樣的自性,第2要知道所謂修佈施是修什麼,所以這個心法你不能忘。
這個心法是什麼呢?1是要把你所有的包括生命血肉都在內,2受用就是你的資財包括親屬等等,再加上3善根,修佈施圓滿指的是你一定要能夠生起自己什麼都要給眾生的心,這不是假的,因你自己知道你是不是真心,光嘴上講沒有用,只有你自己明白你有沒有辦法修到起這個心~所有東西都是眾生的,包括你的身、你的受用、你的善根。所謂善根,若用果的角度來講就是你的功德,就是我做的所有善事包括我能圓滿佈施產生的功德我也要捨給眾生,這裡是全部。所以這是他的修法。假如你哪一天能知道自己佈施有沒有修圓滿,就是看你能把你的身、你所有的資財、你的善根你都能毫不眷戀的都給眾生,騙不了自己。那也不是你只要修這個,身語都不要做,絕對不是。身語還是要做,只是不是用身語來圓滿佈施。反過來講其實這2個都有關係的,你假如身語都不做,你心怎可能會修到那個程度?不可能的。
我想我們要學這個是醬子~我們在想我要怎麼修行,若只是搞成學問就沒用了。在《廣論》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一切都是現為教授,意思就是我講的每一個都是修法,千萬別以為他是一個知識,他就是一個修法。我今天強調這個也是因為上次大家有這種感受,今天他就是跟你講佈施要怎麼修,這個你不弄清楚,每一天就是出去看到乞丐給一點錢,你就說你在修佈施了,那你完全是聞還沒有生慧。這點很重要,是說千萬要很深入瞭解他在講什麼,你真正要做就根據這個做。當然這中間還要經過一個過程,這過程我一直在講、也是佛學一直在強調的、也是不止《廣論》這本書幾乎所有的佛學都在強調的一個思慧。思慧跟聞慧的差別就說~像我剛剛講的,就是把這些他教你的一點都沒有顛倒,都搞得清清楚楚以後,你還要思惟說:他醬講是不是對?你是不是同意醬子?你可以不同意,天啦,怎麼可能連命我都不要了!這就是你聞思修的思的地方。當你用這個思的地方,你把他想的很清楚以後,你覺得就是醬子,他講的是對的,那你才會去做,這叫決擇。現在有一點,比方,其實他們在教這個法的時候他們都想過了,你在思的時候你一定會想怎麼叫我連命都不要了!那我自己不要命怎麼對我身邊的親人交代?這本書他也跟你強調,不止這一本書,佛經都是醬講:所謂的身佈施,強調是你要見道以後才能做。我們現在大部分同修以我的認知應該都是在資糧道,連加行道都還沒進去,可是千萬不要以為資糧道不需要修定,絕對不是這個意思。加行道,一定是有定的,一定要用止觀的方式,但是,他現在告訴你一定要你見道以後才能做身佈施。這很合理,你若弄清楚見道是怎麼一回事,你絕對百分之百的相信你到了見道時你身佈施毫不猶豫,因為你已徹底了知空性,你已經知道所謂生命是怎麼一回事,你已經知道這些東西都是一些虛幻的,你當然不會有一絲絲害怕去做這個身佈施。為什麼要強調見道以後才能做身佈施?因他怕你勉強,你根本沒有那個本領,佛學常常講你沒有那個本領你不能去做的,這很合理。你在一個很恐怖的心情下面去做身佈施,因你有恐懼甚至會產生怨恨,這樣弄不好反而下了地獄。
我們要了解佈施的自性,要了解修佈施的方法是什麼?等等這些。接下來,上次講有3個重點,今天簡單複習一下。這3個重點是說,你現在知道你要修佈施的圓滿心,要用什麼方法他也教你了,其實,你假如要修書本上都寫得清清楚楚~3個方法:第1個,你要知道勝利過患,因他告訴你怎麼修佈施圓滿?你要知道假如抓著不放包括生命、受用、善根這3個有什麼壞處,又再告訴你說假如把這些都佈施出去有什麼好處。他講的這些,其實你細細想過很是合理,你知道你的身是多少的不淨,非常的骯髒,因你用這個不淨身佈施出去最後去換成佛果,那你要不要佈施?他就告訴你這些,讓你知道一定要修勝利、修過患。再請問各位,假如這個書你沒有讀你怎麼修勝利過患?你根本不知道勝利是什麼、過患是什麼。即使讀過卻忘記你又怎麼修?佛學一直講要有正念,這個念就是這個東西,你一定要記住。醬你在思惟的時候纔有東西可思惟。第2個,因為你是大乘,所以一定要記住慈悲心。不停的串習你的慈悲也可以幫助你修佈施。現在他告訴你首先要修勝利過患,再來要修慈悲,第3個,你要盡量多讀佛菩薩的本生故事,佛在過去生做了多少佈施的事情,你要學習不停地想這些。修佈施的方法就是你要靠這3個。這不就是告訴你了很具體的修法!
 

-3 佈施差別 b267
其實,《廣論》這本書不要去談很高深的法,他把一些基礎的東西都交代得很清楚,你根據這個基礎你纔有辦法再去繼續深造。講完這些,今天就轉到佈施的差別。佛學中用差別的意思經常是表示分類,能夠分成多少種類。佈施的差別又分成3科:第1. 總一切依當如何行,其實佛學是非常反對語言的,因語言有時是一種障礙,在世俗諦裡面語言可以發揮很多作用,但真正實相的時候……我們之所以不瞭解實相、我們不停的輪迴跟語言也有間接的關係,可是讀經書偏偏又得用語言來讀,不然你也無法瞭解。問題就是出在語言會因時代改變,經書是唐代的語言,又增加一個障礙。說白了是自己業障重,就像去美國讀化學系,你英文不好你能讀化學嗎?化學跟英文其實是2回事,可是你非得英文要先好。英文不好,書拿來你根本看不懂人家講什麼,你讀什麼!佛學也一樣,我們現在就會碰到這種障礙,這個障礙理論上跟你去美國留學一樣,大概要花上8個月到1年的時間熟悉那個語言。大家基本上也超過1年了,障礙沒那麼厲害,可還是有。比方說,什麼叫總一切依當如何行?這幾乎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在讀《中觀莊嚴論》中的金剛句更是需要有聞慧,不然你根本解釋不了金剛句法,他的用字,以我們漢人這個是有距離的。所以這裡他所講的是什麼?他講的是~假如你是一個菩薩,不管你是什麼菩薩只要你是菩薩,你在佈施上面就要跟他人所做不同,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就是這科的意思。只要你是菩薩你在佈施上面就要跟他人有6個地方不一樣~6個殊勝。這6個殊勝是根據《攝大乘論》而來的,你是大乘的行者你所做佈施一定有這6種特性,由這6種特性來區分大小乘。這是這段重點,再來你除了要有6殊勝以外,還要有11度攝66,這才叫做大乘佈施。11度攝66度的意思就是你只要行6度的時候,絕不可能是單單行1度,基本上是6度都含蓋在內了。這是第1科的大意重點先說,等下消文就比較容易。第2. 觀待別依所有差別,第2科跟第1科差別在於觀待別依是指特別的分類而不是一切依全部的菩薩。觀待就是比較的意思,別依就是各別的討論,就不是用所有的菩薩來討論。有凡夫菩薩、聖人菩薩之分,可下面就是以在家、出家的做分別討論。第3. 佈施自性所有差別。我們先把科的意思弄清等下讀時就可掌握,掌握什麼?今天我們大家都想修行,讀完以後你就發覺以後你做佈施一定要有這6個條件,6個條件有缺的話就不算是大乘的佈施。
佈施差別有三, 總一切依當如何行b267 觀待別依所有差別b267佈施自性所有差別b268。今初。
3-1 總一切依當如何行 b267
初中具六殊勝:依殊勝者,依菩提心,由此發起而行佈施。物殊勝者,總諸施物無餘行施。若於別物而行施時,亦應不忘總施意樂。所為殊勝者,為令一切有情現前安樂究竟利義而正惠施,善巧方便殊勝者,經說無分別智之所攝持,初發業者,當以通達法無性慧之所攝持。迴向殊勝者,迴向施善於大菩提。清淨殊勝者,《攝大乘論》說,滅煩惱障及所知障。具足六種波羅蜜多者,如行法施,防止聲聞、獨覺作意,是名持戒;於種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罵,為令法施倍復增長,發起欲樂,是名精進;心專一趣不雜小乘,迴向此善於大菩提,是名靜慮;了知能施所施受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具足六種力最強大。此是《八千頌廣釋》所說。
初中就是指第1科,具六就是超越2乘的意思,其實就是大乘。大乘行佈施要有這6個跟2乘、凡夫都不一樣的特色,這是出自於無著的《攝大乘論》:依殊勝、物殊勝、所為殊勝、善巧方便殊勝、迴向殊勝、清淨殊勝。
1. 依殊勝,簡單講就是有菩提心,剛剛講修法裡面要修慈悲也就是修菩提心。用菩提心做你的所依而行佈施,就是大乘佈施的第1個殊勝。
2. 物殊勝,總諸施物就是剛剛複習過的有3大類~身、受用、善根,他現在已經不再明說,可是一定要知道他是講這3樣東西,無餘行施就是說你全部的東西你一點都沒有保留都佈施出去。全部的東西就是指身、受用、善根。同時還強調另一個關鍵點,他是要你施身、施受用、施功德,可當你只在施受用的一部分如施財物時,你只有施所有應當要施中間一小部分,這叫做別物而行施;可是當你只做小部分佈施的時候你千萬不能忘記你真正的佈施是要施身、施受用、施功德這3個,所以你不應當忘掉總施意樂。我要強調的是說:你一定要這樣貫通,才叫聞所成慧。你讀到這裡,前面讀的你一定要能夠連貫起來,他所講是你在佈施時不能忘記你是全部都要施,全部就是剛剛複習講過的3大類~身、受用、善根。
3. 所為殊勝,簡單講就是你施的目標、你要達成一個什麼樣的目標。常常講自利利他,大乘強調的最後結果都是要利他,你佈施的目的是利他,不光是眾生的增上生,還包括眾生的決定勝,你都希望能利益到。
4. 善巧方便殊勝,這就是一般講的3輪體空、3輪清淨。其實這是大乘佈施跟2乘不一樣很重要的一點,當你佈施東西給人時你心中還想到我把東西給他,這就已經不是大乘的3輪體空的佈施。因為大乘佈施一定要無施者、無受者、無所施物,這也是大乘佈施跟智慧有關係處,講法空就是這意思。佈施你沒有法空醬原則時就不是大乘所行,無分別智就是無分別根本智也就是法空範圍的根本智。能真正3輪體空一般都是見道以上的登地菩薩,那你沒有見道時也可以用所謂的法住智,就是說你還是有那個智慧而你雖然沒有證可是你完全都能理解,一般新學菩薩你心裡一定要有醬一個法空的觀念,我們沒辦法真正體會3輪體空,但至少知道這名相,佈施時要注意到這點。
5. 迴向殊勝,迴向本身能夠讓你佈施的功德無限的放大,做這也是為成就佛道。
6. 清淨殊勝,其實新做的菩薩不是一開始就能夠完全做到6殊勝,特別是第6個的清淨殊勝。沒有煩惱障、沒有所知障,基本上已經是真正法空的圓滿了。現在沒能力,可是大乘的佈施最後一定能夠含蓋這個殊勝。滅煩惱障、滅所知障基本上這觀念就是大乘的法空。現看一下參考資料……
「清淨殊勝者,《攝大乘論》說,滅煩惱障及所知障。」b267:依藏文,此句應更正成“清淨殊勝者,滅煩惱障及所知障。此是《攝大乘論》所說。”(源自益西彭措堪布對《廣論》的解說) 

6個殊勝出處都是來自無著的《攝大乘論》。以上部分就是6殊勝。接著下面這小段就是前面有介紹過的11度攝66度。具足六種波羅蜜多者,菩薩在行佈施時最有力量的就是包含6度在內的佈施,因此,不管是行任一度都應包括6度在裡面。現在用法佈施來舉例說明1166:法佈施本身就是佈施攝佈施,除此,又怎會跟戒連在一起?在法佈施時要防止聲聞、獨覺作意,是名持戒。因你是大乘行者,做大乘佈施時基本上你已經有菩薩戒了,根據菩薩戒你佈施時會想到菩薩戒的戒條,你就不會有聲聞、獨覺的作意,你的佈施是大乘的作意,這就叫做戒,這時就是被戒所攝。因你在佈施時有注意到不會有聲聞、獨覺的作意,這就叫做守戒。也就是你的持戒攝佈施
3,於種智法信行堪忍,先看一下參考資料……
「…於種智法信行堪忍,…」b267:依藏文,此句應更正成“於種智法信解堪忍,”(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根據藏文把信行勘忍改成信解勘忍,於種智法信解堪忍,種智法指的就是大乘法,種智法就是指一切道種智就是佛智、或是道種智就是菩薩,種智法本身就是大乘法也就是指的菩薩的法。信行堪忍為什麼要改成信解堪忍,這中間有一個差別,我們知道忍這個字有2個含意:習慣用法是能忍受委屈、忍受辱罵,一般就是解釋成忍辱;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思就是~你對於這種很難讀令人頭痛的佛的經論,你可以有辦法忍受痛苦把他讀懂,這也叫做忍。所以,他跟你說這個種智法你要信解勘忍,這是忍的另外一個解釋。忍恕他罵,在法佈施的時候,你對這個法的瞭解,對於他人的非難或譏笑等等你均可容忍。簡單講任何一個法師出來講法行法佈施的時候,事先他若沒有充分準備對他所要講的東西徹底理解的時候,那他這個法佈施就沒有被忍辱所攝,醬瞭解?因他事先沒有下工夫。他很瞭解他要講的他就做到了信解勘忍,這時就是忍辱攝持佈施,醬子他佈施的力量才會大。
再來,為令法施倍復增長,發起欲樂,是名精進。同時他希望他的法佈施能夠達到更大的效果的時候,除了他要在忍辱方面把那些艱深難懂的法義全部搞得12 楚之外,他還要花很多時間去準備讓自己有足夠的內涵來傳這個法,這部分就叫被精進所攝
接著,心專一趣不雜小乘,這地方我一直不能搞得非常清楚,可能也無法給各位深入的解釋,那就根據字面解說。心專一趣指的是一般入定時有9心住的第8心的心一境性,他在心一境性的境界時不會夾雜小乘入定的東西,至於要具體內容我講不出來,我只知道這邊要強調的是他在第8住心的時候本身不會夾雜小乘的這種作意,至於小乘的作意是什麼,因為我沒辦法跟各位解釋小乘的入定跟大乘的入定,他到底在哪裡、有一個什麼樣的……可能到後面奢摩他的時候會讀到也不一定,可是他指的是這個意思。同時,要迴向此善於大菩提,他醬子的入定本身並不是隻要得到定的功德而已,他是希望依靠這個將來真正讓他得到佛果,所以他要迴向。此善是指他定的善,假如入了定,我沒有迴向的時候,可能下一輩子若是初果就去到大梵天了,4果就到4禪天去了,他不希望得到的是這個。他要把得到的功德是讓他最後是得到佛果位。這一部分就是他在佈施的當中有攝持靜慮。他心專一趣就是他在佈施的時候心專一趣。
最後,他在佈施的時候他能夠了知能施、所施、受者,這就是講3輪,基本上都是幻化,就代表他此時有般若智慧攝持他的佈施。這一部分就是講到3輪體空,跟前面講的善巧方便殊勝等於是一件事情的2面。因此再強調,具足6度時力量是最強大。此是出自《八千頌廣釋》所說。《八千頌廣釋》,前面提過一位獅子賢,8000頌漢傳叫做小般若,25000頌是大般若,藏傳不是這樣分類,藏傳的8000頌應該是屬於中般若,獅子賢他拿8000頌的般若經跟《現觀莊嚴論》對讀,對讀是漢人用的,意思是說我把般若經放一邊,《現觀莊嚴論》放一邊,我知道《現觀莊嚴論》是解釋般若經的,我就把《現觀莊嚴論》某一部分的內容配合般若經的內容來解釋給你們聽。那他這個《八千頌廣釋》就是這個解釋的內容。這一段就是宗大師引用獅子賢在《八千頌廣釋》中11度攝66度的解釋。
《八千頌廣釋》b267:獅子賢尊者以《般若八千頌》合《現觀莊嚴論》作《般若八千頌廣釋》,在藏地被稱為現觀“大疏”。而未配合《般若經》的《現觀莊嚴論顯明義疏》被稱為“小疏”。都是學習《現觀莊嚴論》極重要的典籍。

另外大家可以去參考我們補充資料的p96頁,以前也提過11度攝66,當時用不同的例子。稍微看一下你應該更能瞭解11度攝66的意思。稍有不同但意思接近。
補充說明經說一一度中攝六六,依佈施為例說明「遠離慳貪即佈施攝佈施;具菩薩戒行施即佈施攝持戒;堪忍勞苦而施即佈施攝安忍;恆行佈施即佈施攝精進;不散亂行施即佈施攝靜慮;通達法性之佈施即佈施攝般若。」

 

3-2 觀待別依所有差別 b267
2科這叫做觀待別依,用白話講就是比較在家菩薩跟出家菩薩2個在修佈施上面有什麼樣的差別。
第二者,總之經說在家菩薩應修財施,出家菩薩應行法施。《菩薩別解脫經》雲:「舍利子,若有在家菩薩,以七珍寶充滿殑伽沙數諸佛國土,供養如來應正等覺,舍利子,若有出家菩薩,開示宣說一四句頌,此所生福極多於彼。舍利子,如來未許出家菩薩修諸財施。」《集學論》說,此中密意障礙聞等,謂遮出家特集財寶而行佈施,若無妨害自善所作,由宿福力多所獲得,當行財施。霞惹瓦雲:「我不為汝說施功德,我是宣說攝持過患。」是於出家辛勤追求,集積財寶而行佈施,令其淨戒多生瘡尤不喜之語。
根據經裡面所說的,在家菩薩應該修財施,出家菩薩應修法施,等下會讀到佈施有3種:財施、法施、身佈施,身佈施剛剛講過是要見道以上,至少也要到加行道的後期的人,要到那個水準纔有辦法能做身佈施。這裡先不去談身佈施,就簡單分別在家菩薩應該修財施,出家菩薩應修法施。為什麼醬?他有他的理由,再往下讀就知道了。
根據《菩薩別解脫經》說:殑伽沙數指的是恆河的沙,在家人用7珍寶充滿恆河沙數的諸佛國土來供養佛,這時你跟出家菩薩的法佈施比較的話,即使只是宣說4句頌的一個偈而已,法佈施的功德遠遠大於前者所得到功德。基本上,佛開示並沒有鼓勵出家菩薩去做財佈施。這也有原因的,不過,我覺得這只是一個比較,其實這個比較並不是針對在家人講的,是針對出家人講的。意思就是出家人你要做佈施你要專注在法佈施,財佈施不是你該做的,法佈施做的好那功德贏過在家人財佈施甚多,你的責任就是要做法佈施。
這裡要先說明,法佈施並不是說開一個法會坐在上面講法,不是。法佈施,包括任何時間、任何人在法上有問題的時候,你給他一個正確的解釋這叫法佈施。像我們去請問法師一個問題,他回答我們也是法佈施,不是要出來講法纔是法佈施。所以以我們同修來講,別人有什麼疑問,你想辦法幫他解決這也是一種法佈施。法佈施的範圍是很廣的。
接著又根據寂天菩薩的《集學論》說:會醬講最重要的意思是,出家人去做財佈施的時候,反而會妨害你聞思修3個的不只是要能教證、還要有身證,你去做財佈施會害到你的正業,就是不希望出家人去賺很多錢來行佈施。可是,若無妨害自善所作,由宿福力多所獲得,當行財施。這個自善指的是聞思修3個,如果沒有妨害時,你過去的業讓你得到很多財富,有些出家人真是很容易得到財寶,大家供養的,數量真是非常大,他宿福力得到的就應該去做財施。可是依照宗教法,假如人家捐出的錢是要蓋廟,你可不可以拿蓋廟的錢去做佈施?不行。這是法律的問題,現人家供養給你有講明用途,你就不能把錢挪作他用。這意思就是你一個出家人因宿福力而今生很有財就要做財佈施,可是重點不在這,所以他提出來:
霞惹瓦,跟種敦巴比他是格魯派的後面大德,不是噶當系列,可他是宗喀巴的祖師爺,宗喀巴的2位老師都是霞惹瓦的後代。他說過,我不跟你講佈施的功德,那是因為我要告訴你攝持錢財的過患。不希望出家人做財施,因牽涉到錢財就有很多過患。若一個出家人不去做聞、思、修,卻花時間去追集財寶,再用這些財寶去做佈施,醬子的話,經常會讓他的戒不清淨。
這個不喜之語,不是讓你很喜歡聽的話,卻要說,就是不希望出家人沾到錢財。讀到這裡,我很有感想,以前這些人所說的話到今天都還適用,例子實在太多,只要一扯到錢,問題都出來了。
 

3-3 佈施自性所有差別 b268
施性差別有三︰法施者,謂無顛倒開示正法,如理教誨工巧等明,世間無罪事業邊際,令受學處。
佈施差別有3個:
法佈施,那就是要無顛倒,無倒其實是很重要,無顛倒若是再加上身口意3個更好。因他強調的不只是你講法不能夠亂講、不能顛倒,這是口,你的身也是,你在講法時不能一副很了不起樣,還有意,你今天為什麼要講這法?你是顯你比別人懂得多嗎?若是醬你要跪在佛前懺悔。所以,法施的無顛倒要包括身口意,至少也要口上無顛倒。
記得我以前聽過,講法有一個很嚴格的規矩,你不知道講錯沒有關係,可你一知道講錯你一定要更正,絕不能打混過去。這纔是對法的尊重跟負責。
他這裡的法佈施還包括了5明在裡面,因純法施只有佈施內明,其他的教科學的也是在法佈施裡面,那就包括老師,其他的4明法施就不一定是出家人了。無罪事業也就是正命,什麼東西不能做,什麼事業不能做,根據我的經驗他真是沒有亂講,比方說屠宰業,開當舖的,這些不能做的生意一做了都有問題。也看過活生生的例子,一個年輕人做藥房生意,奇怪了,沒有35年命就沒有了。世間無罪事業邊際,就是不是正命的東西不能做。法施的範圍實在是很廣!
無畏施者,謂從王賊等人間怖畏,獅虎鯨等非人怖畏,水及火等大種怖畏,救護有情。
這就比較容易懂了,賊的人間怖畏很容易懂,那王的人間怖畏就比較難理解,這指的是法律,苛政猛於虎,或是去開解犯法坐牢之人指的是這個,絕不是說救出因犯法而關在牢中人,這是顛倒了。還有就是遇到大動物、非人這些,你能救護他也算是一種無畏施。
其實無畏施,我們經常都能做,但卻不見得會去做。比方,你現在心裏想的都是人,可是事實上講的是眾生,看見一隻螞蟻掉在水中,你順手把它挑起來這就是無畏施,醬講大家就懂了。真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做無畏施的機會,只是我們會不會去做而已。
大種怖畏就是天然災害,像慈濟就做了太多的無畏施。接下來財施就是很大一個項目了。
財施分二,① 實捨財施,② 唯意樂施。初中分三,① 捨財道理,② 若不能捨當如何行,③ 習近對治佈施障礙。初中分四,① 惠施何田b268,② 何心惠施b268,③ 如何行施b270,④ 施何等物b273 今初
3-3- 財施之惠施何田 b268
略有十種:一、諸親友於自有恩,二、諸怨敵謂作損害,三、中庸者俱無恩怨,四、有德者謂具戒等,五、有過者謂戒犯等,六、劣於已,七、與自等,八、勝於自,九者富樂,十者貧苦。
整個財佈施講得很細,第1部分是講整個財佈施的內容,分作4科:1. 惠施何田。把佈施當作是一種道業,佈施其實是造業,造的善業。以造業來講,前面講業果的時候,業一定有一個事、根據事情是什麼,在佈施的時候事情一定是包括人跟物,所以才會有3輪體空,人的部分就是施者、受者,物就是你佈施的東西。惠施何田,基本上就是受施者,受施者這邊到底包括些什麼。他講了10種,如果你就只理解這10種,這就不是他要講的,他真正要講的意思是全部什麼人都包括在內。我常常在想印度人的分類很怪異,至少中國人不是醬分類,比方,我們一般會講人,分男人、女人,男人女人裡面可能又分老年、中年、少年,是比較有邏輯的分類,在印度他不醬分的,他會全部都放在一起。舉例,諸親友於自有恩這是對自己有恩的,諸怨敵謂作損害這對你就是怨敵,一方親一方怨,再來就是中庸者,這3個就已經包括全部的了,親、中、怨全部包括了;再來,有德跟犯戒是不是又包括全部?也是包括全部。所以印度人的分類基本上是醬放的。
我認為他寫這些東西只是想盡量表現出來是全部的人,而他最終要告訴你的就是:你在佈施時你不能分對象。人人一切平等,他要講的是這個。分成這10種,第1種,你要沒有貪心的情況佈施;第2種,你要沒有瞋心的情況佈施;第3種,你要沒有癡心的情況佈施;基本上,這3種就包括全部了。有的地方他會強調:對於第1種你要用無愛的佈施,對你有恩的人佈施時要用沒有貪愛的心去做;對第2種人,你該用慈悲的心去佈施;第3種人,你要用珍愛的心去佈施;就是對這一類人你要用什麼心去行佈施。對第4種人,你該用恭敬隨喜的心去佈施;第5用大悲的心,6比你差的要沒有慢心以及矯情的心,7與己相等要用無爭的心,8勝於己的要用不嫉妒的心,對於9富樂、10貧苦你都要用大悲的心。有的書如此解釋,知道有這麼回事即可。歸根結底,惠施何田真正用意就是你佈施時不能區分對象,沒有哪一種對象是你不能施。這其實是不太容易的,難免都會有親疏遠近之分。郝師姐甚至提到後面有一段在說,按照這個教法你明明知道他是騙你你都要給。可是,我覺得,佛法在講一件事情的時候他不可能面面俱到,他會針對某點的這個角度而強調,等他換一個角度時可能說法就不一樣,所以我們在聞思時自己也要加以判斷。就像不管任何人他就算騙你你也給他,這個也是站得住腳的,這就是不分對象一律佈施。這就是你真正做到佈施所強調的那個平等性。那在某些情況下面你也可以考慮不佈施,因別的地方也有講,其實……
高師兄:明知道是騙還是給,那不是助長他的……他覺得更好騙。
郝師姐:師兄誤解我的意思了,比方說很多人穿著袈裟站在街頭,以我們佈施的心,就不要再起分別心,這個是假的?真的?他若是假的那是他不對,你要佈施時你心中起疑也有可能是你錯了。不是說他要騙我們,我們還要讓他騙,那是沒有智慧。
石師兄:我覺得比較難的就是現在談的這點,這是個動態,很難拿捏很難捉摩。所以這講法都站得住腳,就看你用什麼角度看待這件事情。你今天看到人家穿袈裟站在街頭,我舉一個最標準的例子,一看到穿袈裟的,這人再差勁你都對他恭敬,因為你是恭敬那個法衣。這是有差別的!後面也會讀到什麼情況不能施,比方這人是個毒販,你佈施給他毒品嗎?不行。郝師姐所講也是正確的,在某個角度裡面你不應分別。高師兄所說也沒錯,就是要有智慧,或是讀多了就慢慢能找到一個比較恰當的做法。佛學裡,我感覺他並沒有給你一定的答案。為什麼不給你一定的答案呢?主要有2個著眼點:1是這時你用什麼做標準?這時你是根據什麼標準來做這件事,你如果用佈施、用那佈施後面的那個平等性為標準去做當然是對的。可是除了這點,他還考慮到是否會利益這個眾生?佈施也是為了要幫助那個眾生,若是你做了沒有幫助他反而害他,但對你沒有壞處。可是佛學是講自利利他,還要利他呀!這就是難拿捏的,變成你要去分別你要採哪一個標準。有時候,採哪一個標準都可以,可是有時候你非得用那一個標準,你用其他都不適合。
郝師姐:早年,有一次我跟我的孩子出門,那時他還在讀醫學院,一下車,有人過來:你可以給我一點錢嗎?我好久沒有喫飯。他就把皮夾打開拿出了美金1塊錢,可那人卻看到他皮夾中還有5塊、10塊:我要那個。他要多的。我的孩子就拿著美金1塊錢很嚴肅的問說你要不要?結果那人還是拿著走開了。可是自此以後,他在車中準備了幾個小包裹,裡面有一把牙刷、一些乾糧、一些巧克力什麼的。他知道一個人很餓的時候血糖很低,需要一點巧克力提升血糖。以後人家跟他說很餓需要一點錢時,他就拿一包給人家。他不再給錢,但你可能需要牙膏、牙刷跟一些喫的。我是覺得孩子有他的智慧會用另一種方法來佈施。
高師兄……有說什麼但聲音過小聽不見……
石師兄:我剛剛主要強調的,在佛經上面我們所讀到的東西你經常會碰到,你一定要有一個分辨能力他是站在什麼角度講的。所以有人批評佛教就是拿2桶水倒過來到過去,其實佛學不是醬子,因為你在說東西時,不可能面面的所有角度都講出來,所以經常會有他後面的立場,現在是針對什麼立場。像《中觀莊嚴論》是用什麼側面,這也是語言障礙,中文很少說側面都是用什麼立場、角度,我們這邊學也要注意。
郝師姐:我個人覺得,如果把持戒放在心上的話,無論怎麼做應該都很好都很坦然。
某師姐:以佛教徒來講一定會希望有一些功德,對於路邊的三寶幢相不論真假,只要你以恭敬心去行佈施,你就得到那個功德,因為在經論上是有醬的記載。……聽不清楚,記之以大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