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3-P268L11-P270L09-0119 上士道-6度之佈施 b268
上週我們講到佈施的差別,有所謂的法佈施、無畏佈施、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比較簡單的講過去,財佈施這裡就講得比較複雜又分作2科,1就是財施,實際上有行動的佈施;2就是唯意樂施。那,實際上有行動的佈施又分作3科:1-1 捨財的道理,1-2若不能捨當如何行,1-3 習近對治佈施障礙。我們現在是在1-1 捨財的道理,這捨財的道理又分41-1-1 惠施何田b2681-1-2何心惠施b2681-1-3 如何行施b2701-1-4施何等物b273。上週講過了惠施何田。
1-1-1惠施何田b268,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告訴你等於平等施的意思。你看他分作10類,我們也提過印度人的分類跟一般分類的方法不一樣,我們習慣的分類是有層次的,比方,我們一般會講人,分男人、女人,男人女人裡面可能又分老年、中年、少年,是比較有邏輯的分類,在印度他不醬分的,他會全部都放在一起一個層次裡:男人、女人、老人、中年、少年。你看看他所分的10類,前面3類就代表一個完整的全部人類,因為這就是親、中、怨全部包括了;再來,具戒跟犯戒是不是又包括全部?接著的6783類也是包括全部;富樂跟貧窮又可以包括全部;雖然是10類,基本上是以不一樣的角度來看的。他真正要講的目的就是說:佈施時是所有人你都要佈施,不能去區分你要佈施哪一類人。在其他補充資料中有比較強調,比方,第1類要用沒有貪的心去佈施;第2種對怨敵你要用慈心佈施;第3種,你要用真愛去佈施;基本上,這3種用善心所來看就是無貪、無瞋、無癡,不過這部分並不是論文中真正的重點,論文中真正的重點就是強調不能夠區分對象去佈施,所有人你都得要佈施,這個意思到後面會越來越清楚。
 

3-3- 財施之何心惠施b268
1-1-2何心惠施b268,你應該用什麼樣的心去佈施。這在本文中沒有分科,可是大家可以在心中分2科:1是你應該有的意樂,2是說你不應該有的意樂。我們先有醬一個認知,等下消文時就會比較容易瞭解。他開始要講意樂,開始就說:意樂分二,初當具足何等意樂者;次當斷除何等意樂。
初當具足何等意樂者,有31.緣所為事,2.緣所施物,3.緣行施田。由這3方面看出應有什麼意樂、意樂有什麼特性?再引經據典證明此說法。先有概念再看課文。
意樂分二:初當具足何等意樂者,緣所為事,謂作是念,當依此故圓滿無上菩提資糧,圓滿佈施波羅蜜多。緣所施物,謂於自物作他物解,所施之物如取寄存,當念菩薩一切所有,於有情所先已施故。緣行施田,為善知識,謂於來乞未乞諸田,應念此等滿我佈施波羅蜜多。當具如是三種意樂。《攝波羅蜜多論》雲:「乞者現前諸佛子,為增菩提資糧故,當於自物住他想,於他應起知識想。」施一一物,念為如是如是而施,緣所為事意樂廣說。如《妙手問經》及《攝波羅蜜多論》,應行了知。如前所說緣田意樂,於一切境皆應起故,是總意樂,別意樂者,於諸怨害以慈意樂,於諸有苦以悲意樂,於諸有德以喜意樂,於諸有恩以諸意樂,而行惠施。又於諸田當住捨心,行善施果,亦當迴施乞等有情,特於苦田當住悲愍。如月稱雲:「施謂離慳貪,於諸器非器,平等心等施,此施施者淨,悲施及施果,二俱施來求,此施無慳吝,善士所稱讚。」《無量功德讚》雲:「若見諸貧劣,眾生有求心,無悲希果報,尋餘有德器,意壞雖行施,等同諸乞丐,故尊由大悲,佈施諸乞者。」
意樂分二:初當具足何等意樂者,這剛剛已有解釋,就知道他為什麼如此講,接下來基本上就是個總說,把這3種特性點出來,1是緣所為事,可以用以前在業果裡面學到的觀念來看他這個分類,其實這個分類是醬:緣所為事,在以前業果裡面的分類這叫欲樂,慾望的欲,欲樂跟意樂是有差別的,趁此複習一下,以前在講業果時講欲樂跟講意樂2個是不一樣的觀念,欲樂,有點像是你的目標是什麼,就是你為什麼要做這事;意樂,比較強調的是由哪一個煩惱心所推動你造成你去做這個事情。這裡的所為事是比較屬於談欲樂的部分,不是談哪一個心所的部分,所以簡單講,他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這是自利。因為現在講的是佈施,在6度裡面佈施度比較強調自利,所以所緣事是他的欲樂,就是你為什麼要去做這事,基本上是為了自利。由後面的解釋你就可以看出來,他說:謂作是念,當依此故圓滿無上菩提資糧。無上菩提指的是佛道,我要圓滿這個佛道我就必須要圓滿佈施的波羅蜜多。這意思就是說你應該用什麼樣子的心去做惠施?第1個你一定是想到我為了要成就佛果,所以我要做這個事情,這也就是自利。
後面的2緣所施物3緣行施田,這在過去業果裡面的觀念是屬於事情的部分,還記得講業果的觀念時有欲樂、事,事就是你的所緣境,佈施的所緣境一般就會遇到2個:人、物,比方說殺,殺業的所緣境只有人的所緣境,因你要殺人你的對象一定是人,可是當你偷的時候你的對象是物,此時偷的所緣境就是物品。所緣境有時是人、有時是物、有時是人跟物,看是哪一類的業。佈施時人、物這2種都有。
他把這講清楚,你在做佈施的時候,你就很清楚你是為什麼目的去做,佈施時你的對象就是所緣境其中有物品及人,當然大乘佈施講要3輪體空,可這裡不是強調3輪體空,而是你很清楚你在做這事情,你很清楚你的目的、你也很清楚你的對象。
所施物就是事情裡面物的所緣境,前面讀過在圓滿佈施時有幾個要件,其中一個就是你要佈施你所有的東西,包括受用資具、身就是你的命、善根就是你的功德,全部都佈施給眾生。這意思,你行佈施這個動作時你已經先有前面他講的那個自性,所以這時候你的東西都不是你的了,雖然東西是放在你這,但你已經承諾這東西是給眾生了,這時你在佈施時你一定要知道這不是你的東西是別人寄存在你身上的東西,這是很重要的第2點,他強調的是意樂。文字本身,我們常常在講聞所成慧,這裡面有很多的障礙,1是你很正確的解釋知道他用這個字的目的是什麼,可是他用的字在不一樣的地方會有不一樣的解釋,那聞所成慧,你也要有這個能力知道現在用這個字他是針對什麼講的。所以剛剛講這裡面強調的是意樂,意樂廣義的是可以欲樂加意樂,狹義的意樂比較是指心所,但這裡意樂意思就是你需要有醬子一個心,簡單講就是需要有什麼樣的一個觀念
3點緣行施田,很重要,這是配合前面第1個的惠施何田的10種,現在重點是告訴你所有受施者都是你的善知識。為什麼會是你的善知識?因你的目的是自利,你為了想要得到無上正等菩提,所以你要圓滿佈施波羅蜜多,假如沒有這些受施者你能夠圓滿嗎?不能。沒有人讓你佈施你怎麼圓滿你的佈施波羅蜜多。這些人都是你的善知識,他是來幫助你完成佛道的。所以他說:為善知識,謂於來乞未乞諸田,應念此等滿我佈施波羅蜜多。也就是現在讓我行佈施的或是未來讓我行佈施的對象,其實都是我的善知識,沒有他們我沒有辦法圓滿我的佈施波羅蜜多。所以當具如是所為事、所施物、行施田三種意樂。
接著就是引跟這有關的聖教量。
《妙手問經》b269:漢譯為《大寶集經》第二十六《善臂菩薩會》。鳩摩羅什譯。佛為善臂菩薩說具足六波羅蜜法。

馬鳴菩薩的《攝波羅蜜多論》這一個偈頌4句話也就包括了前面所講的所為事、所施物、行施田,他來受施是讓我自利成就佛道。在《妙手問經》及《攝波羅蜜多論》中你會看到更多的相關解釋。接著又講到緣行施田這一部分,於一切境皆應起故,是總意樂,也就是說當你在佈施時的總意樂是把他們都當作善知識,別意樂就是指你遇到怨害的時候佈施要用慈意樂,對於諸有苦以悲意樂,於諸有德以喜意樂,於諸有恩以諸意樂,而行惠施。解釋之前先看一下參考資料……
「…於諸有恩以諸意樂…」b269:文不可解,依藏本應改為「於諸有恩以等捨意樂」。(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於諸有恩以諸意樂,《四家合注》清楚告訴你依藏文意思應該是捨意樂,醬就清楚了,所施諸田就是這些人的對象的時候,不論如何你都要當他是善知識,這叫總意樂;可是別別來講,對於怨害的對象佈施要用慈意樂,對於有苦的對象要用悲意樂,於諸有德的對象要用喜意樂,於諸有恩的對象要用捨意樂,這4個分別代表的就是慈、悲、喜、捨4無量心。這跟前面可以呼應,怨害、有苦就是前面貧窮、有德就是前面具戒不具戒,主要就是強調總的意樂他都是你的善知識,可是對各別的時候就要用不一樣的意樂。現在這地方的意樂定義跟前面講業果時候的意樂定義是相同的,因這裡的別意樂就是針對心所來說,慈的善心所。所以在不一樣的地方用同樣的文字,我們在讀的時候對於文字要能做一個分別。
又於諸田當住捨心,什麼叫做又於諸田當住捨心,先看一下參考資料……
又於諸田當住捨心,…b269:文不可解,依藏本應改為「又於諸田須令心平等,」。(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四家合注》告訴你依藏文意思應該是又於諸田須令心平等,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文中強調平等,平等的意思就是在佈施的時候不能區分這是哪一類,那是哪一類,不能醬分,你都是一律平等;用捨心來講也不能說完全不對,可是就沒有像四家合注的解釋那麼直接,同時醬子改跟前面諸有恩以捨意樂可以有所分別,不然都扯在一起了。像前面諸有恩以捨意樂,這裡又講諸田當住捨心,這2個捨又怎麼區分呢?改用平等就很清楚了,簡單說你不應該分這一類我佈施、這一類我不佈施。有的人施、有的人不施,你不能醬子,是這句話強調的。這裡跟捨的觀念不是完全一致,是注重在平等的觀念。
同時,行善施果,施完以後的善果亦當迴施乞等有情,我們理解前面講佈施,除了你的身、受用還有包括你的善根,這就是佈施的功德你要迴向給佈施的對象。特於苦田當住悲愍,這句話裡面的強調在他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內涵,因為一般人佈施的時候會有一個錯覺,比方說佈施給佛菩薩的功德大過佈施給乞丐,在某一個角度來講這也無可厚非,但是這文章中很清楚強調這句話,後面也有月稱特別的聖教量來支持這個說法。先說一個故事,很重要的一個公案,大家就懂了:
某次,舍利弗在外面乞討了一碗飯,然後恭恭敬敬的拿去供養佛,這時旁邊有一條狗,佛接著就把這碗飯倒給狗喫,佛緊接著就問舍利弗:你的功德大還是我的功德大?舍利弗回答說當然是世尊的功德大。為什麼是世尊的功德大?就是因為世尊是佛,而佛的佈施心是究竟圓滿的。那舍利弗不是佛,所以他佈施心的圓滿絕對不如佛,他很懂,他也知道世尊為什麼問他,他也馬上正確的回答。
講這個公案的目的就是讓你瞭解特於苦田當住悲愍這句話後面的意思,不是說佈施佛功德就是最大,是看你佈施的心,假如你佈施的心是個非常圓滿的心,不在於你佈施的對象,你那功德都是很大的。苦田,乞丐就是苦田,在大乘是特別注重的,因大悲心。當然對任何人都有悲愍心,可是對於苦田,不說他有行苦,苦苦他都是很慘的,每天都在苦苦當中。所以,最後這句話:特於苦田當住悲愍。這句話裡面主要就是強調你的這個心是很重要的。當然這裡也告訴你不能去選擇對象,不是說佈施佛、佈施菩薩才表示我有很大的功德,不是。重要的是你佈施時當時的那個心。這個公案值得記住,記住以後,觀念上面一個糾正。
接下來就是舉月稱所說的:施謂離慳貪,於諸器非器,器指有德之人、非器指無德之人,平等心等施,這大家都懂就是針對前面的說法的一個聖教量。此施施者淨,悲施及施果,二俱施來求,二俱指的是悲施及施果,我們講清淨就是比較圓滿無瑕疵的,二俱指的是悲施的行動、所施物及施果的功德,都也佈施給對方,這就是印證前面的施完以後的善果亦當迴施乞等有情。此施無慳吝,善士所稱讚。這很清楚的說明不是無中生有的論點而是都有聖教量支持。
《無量功德讚》是一位名叫曲吉邦他的阿羅漢寫的論,這論應該是很出名很重要的,因為陳那曾經為這《無量功德讚》做解釋。還有出處來自《無量功德讚》中雲:若見諸貧劣,眾生有求心,無悲希果報,很多人看到這一些貧劣低下的人,他不會對這些人起悲心,為什麼?因為他很在乎他的果報。這就跟前面所講的意思一樣,他會覺得佈施給低下的人的功德,可能不如等下看見出家人佈施給他的功德。尋餘有德器,所以他會轉而尋找其他的比較有德之人,前面不是有講諸器非器,我們就以出家人來代表有德器,當你看到一個斷腳髒的要死躺在地上跟你要錢的乞丐,你當然會覺得出家人是有德、是器,重點是叫你不能醬子。為什麼?意壞雖行施,這個意直接翻譯就是菩提心,你這就不是大乘的佈施了,因你的菩提心已經破壞,大乘的佈施最重要就是根據菩提心去做的,你的菩提心壞掉之下去佈施你等同諸乞丐,為什麼醬說?因乞丐是想跟你討東西,那你現在跟乞丐一樣是想要討功德。故尊由大悲,佈施諸乞者。所以過去的佛都是在大悲心、菩提心下面去佈施的。這就回到剛剛的一句話:特於苦田當住悲愍,這都相關。
 

這就瞭解《廣論》中不論是顯意或是密意,都能有所掌握。下面接著是意樂不應該有的部分b269
次當斷除何等意樂中,無惡見取意樂者,謂念佈施全無果報,及念殺害而行惠施以為正法;或計瑞相吉祥而施,或念唯由佈施圓滿,便證世間出世離欲。莫如是施。當無高舉意樂者,謂不毀求者,不為勝他;亦不施已而起憍慢,謂我能施餘則不爾。《清淨業障經》說:「若諸異生行佈施時,於諸慳吝便生不信,他發憤恚而墮地獄,故於佈施而為障礙。」又說:「守護戒時毀訾犯戒,令多有情起不信心,他由不信而墮惡趣,住忍等時毀訾安住,此等逆品故障戒等。」故當如《無量功德讚》說而行。如雲:「汝聞慧大時,未嘗自讚歎,餘少德眾生,亦曾高恭敬,自住功德時,取自微惡行。」當無依止意樂者,謂不望名稱而行惠施。當無怯弱意樂者,謂施前歡喜,施時心淨,施後無悔,聞諸菩薩廣大施時,莫自輕蔑恐怖退弱,增長勇悍。當無背棄意樂者,謂於親怨及諸中庸不隨朋黨,悲心而施。當無望報意樂者,謂非望他報恩而施,觀諸眾生缺乏安樂,愛火所燒,無除苦力本性苦故。當無希望異熟意樂者,謂不希望後世異熟身財圓滿,觀一切行悉無堅實,無上菩提有勝利故,非破現前希此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財為所欲得。復次當無邪命意樂,謂念行施為國王等知其能施,而起敬事,不應慮貧而不行施。又於乞者無欺誑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亂,乞者來作種種邪行應無厭患,雖見乞者欺詐等過,無宣佈心,從別別施生別別果,深忍而施不為他動。
不應該有的意樂這一段假如分科的話,基本上會分成:1 無惡見取,2 無高舉,3 無依止,4 無怯弱,5 無背棄,6 無望報,7 無希望異熟,接著你看到無邪命,一般有2種分法,就是前面7個當作一組,後面這無邪命單獨一組,不過我沒法子看出醬子分法後面的邏輯關係,看不出這之間的差異,所以我以為把無邪命當作第8個也無可厚非,因為無邪命後面又帶出很多東西、又分出一堆。等於是我17講完了最後再加一個其他或者是所餘,那其他、所餘醬子的範圍就會很大了,所以可以再細分別。
什麼意樂不應該有呢?
1 無惡見取b269,簡單講,一般的見取見指的就是沒有正確的見解,沒有正確的見解你認為是正確的,比方認為佈施沒有果報,認為沒有因果在佛學裡一般分類是邪見,謗因果屬邪見,不正確的見解也可以包括邪見。所以,這強調沒有正確的見解~認為佈施沒有果報;殺害而行惠施,這是指殺害一類眾生而佈施另外一類眾生,以為正法。這其中很值得去思考的,比方殺生去佈施,依書上的講法這是不正確的作法,殺生去供養那是更嚴重了,這很容易懂。接著,瑞相吉祥,有人佈施會選時間、物品,主要是為了討一個吉利,大乘佈施不應該有醬的作為;或者是你認為佈施圓滿你就能證世間或者出世離欲,是因為佈施而得禪定,其實這是2件事。千萬不要有不正確的觀念。
2 無高舉b269,就是說你不會去毀謗或看不起這些求的人,也不會要比別人強,你佈施1000,那我就佈施1200,就是要勝他。佈施後不能自以為了不起高人一等,看《清淨業障經》怎麼說……真正大意是說你在對眾生做佈施的時候,你假如沒有做到、因你的慳吝心你沒有佈施他,因此令對方對善法起了不信的心,甚至引起他的怨恨,結果害這些人墮到地獄裡面,因為你醬子造成的醬子結果。另外也是《清淨業障經》說……守護戒時,你自己守戒卻去謾罵那些犯戒的人,這些犯戒的人被罵到羞愧、不信因而墮惡趣;你自己能夠忍辱,你卻去責備那些不能忍辱的人,這主要就是講高舉的壞處,佈施、持戒、忍辱後不能自以為了不起高人一等以免產生不利的後果。所以要如《無量功德讚》所說而行。《無量功德讚》如此說:汝聞慧大時,聞慧中間省略了一個思並不是說聞所成慧,這是指聞思修,不能自讚,也不能輕視少德之人。最重要是後面這2句話~自住功德時,取自微惡行。就是說你突然覺得自己很有功德的時候,你自大高傲的時候,你馬上就要觀自己的微惡行,你馬上就要知道回頭檢討反省自己,你高傲這就是你的惡行,就是要知道反省自己。這就是講佈施時不應該高舉而看不起他人,看補充資料……
《清淨業障經》b269:漢譯為《淨業障經》,又稱《淨業部經》、《淨除業障經》,全一卷。譯者不詳。論中引文出於「凡愚之人行佈施時,於慳眾生不恭敬,以不恭敬便生嗔心,以嗔心故墮大地獄。身為持戒,見犯戒者而生輕慢,說其過惡令他聞之生不恭敬,以不恭敬故墮大地獄。自修忍辱,以忍辱故而生高心,我是忍辱餘人粗惡,以是忍故而生放逸,當知即是眾罪之本。」

3 無依止b270,就是不能為求名求利而佈施。以前很多人行佈施是為了引起國王的注意,不能醬子。
4 無怯弱b270,佈施前歡喜,佈施時心清淨,佈施後無後悔,而且聽聞諸菩薩行廣大施時,這包含身佈施,莫自輕蔑恐怖退弱,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別人能做到自己做不到,要增長勇悍不能怯弱。
5 無背棄b270,以另外一個角度講,你不能區分親、中、怨,不能分類一律平等,大家你都以悲心而施。
6 無望報b270,你去佈施不是為了希望別人以後報答你。愛火所燒,就是由惑造業得苦,是因為你瞭解眾生需要你的幫助,所以你去佈施。眾生所受苦他本身無法除掉這些苦,因這些苦都算是自性苦,活著輪迴就會受到這些苦,簡而言之,你要對眾生產生極大的慈悲心,真心幫助而不是希求回報。
7 無希望異熟b270,你佈施不是希望後世異熟身財圓滿,觀一切行悉無堅實,這個行是指有為法,佈施也是一種行一種造作,無上菩提有勝利故,總而言之,你不是為了後面的異熟果而佈施,你的目的是為了無上菩提。後面這2句~非破現前希此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財為所欲得。是一個很重要的補充,他是不希求後世異熟果的但書,簡單講就是叫你不希求後世的異熟果,並不是叫你不要得增上生,因為增上生最後可以讓你決定勝的。所以他說不是破現前、現世所得果,是要破你不是增上生而以身財為所得之果。白話講,用增上生去得到增上生的異熟這是正確的。
8 其他,無邪命b270,邪命,這一部分跟正命是相對的,正命就是你所做的工作、行業千萬不能做不該做的,比方捕魚、屠夫、販毒等等。第1條無邪命,第2條就是為引起國王注意而佈施,這不是邪命,所以,這裡感覺是把同一出處所有你不該有的意樂講完之後,其他的都歸在這一條。不應慮貧而不行施,像口袋中只有3元,你佈施出去等下就沒飯喫,按照佈施的道理你就是不想佈施了,其實這真的不容易做到。如果對佈施沒有很長時間的修心、觀察修,讀了很多到最後都變成知識而已,高師兄就常常想能有什麼辦法讓我們能真正付諸於行動,這真的很難。
讀都讀過,遇到時做不做得到,平常要花很多時間瞭解他真正講的什麼道理,瞭解完道理以後,你還要做決擇,這就是思所成慧。比方:不應慮貧而不行施,第1個瞭解這句話在講什麼,而且要沒有顛倒的瞭解他講的意思是什麼,這叫做聞慧。以我所知,沒有顛倒的意思就是你自己口袋只有3塊錢,那你要佈施的時候你一點都不考慮就將這3塊錢拿出去,你根本不會想到佈施完之後的事,這是他要求你要做到的。這讀完以後,你就要想醬做對不對?這就是思所成慧。你是不是同意他所講的?你能不能同意?這就是思所成慧。思所成慧算不算修?算。這就是我們以前所講的觀察修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藉此機會跟各位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在做觀察修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你千萬不能自己天馬行空,懂嗎?比方,他現在教你一句話叫做:不應慮貧而不行施。你已經讀懂了,你知道你是無顛倒的瞭解,然後,你就開始想他醬講是對還是不對,按照經論講都有所謂的聖教量的教證或者是用道理來說明為什麼醬做的理證,一般你可以找的到這些,所以在思所成慧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是你讀的夠多,為什麼?因為醬會有一個很明顯的路,讓你根據這個思路去想,這很重要,而不是你自己天馬行空的亂思考這句話是怎樣。你要按照理證或是教證,基本上大部分都能很清楚的引導你到決擇。舉例,唯識無境,唯識無境這4個字,第1個是你要聞慧,你要很清楚他為什麼講唯識無境,你完全知道了,解釋都沒有錯了,那唯識無境到底是對還是不對?你是不是同意?是不是真的是你的決定認為說真的是唯識無境?唯識無境在教證上面有一大堆的東西,你都要從聞裡面去得到一大堆的教證,你一定要讀得夠多,或是去請教善知識,然後根據這樣纔去作決擇,纔去作思所成慧,
這時候纔不會走火入魔。有很多人就是在這地方走火入魔,自己在這邊天馬行空的想,最後自己搞糊塗了,甚至他會起懷疑了,他就起煩惱了,他完全不信,或是他另一角度是他還沒找到答案。你如果讀佛學幾十年你還沒有答案,你是白讀了,裡面有很多是教證,是給你一個方向,根據我的經驗,只要你很瞭解那個教證,大部分的教證都能夠說服你。我們所講的聞跟思,這2個階段基本上因為你還沒有脫離你的虛妄分別心,這有一個差別,你在讀的時候要不要靠分別?要。要用文字,我們所謂的虛妄分別心有2個元素在裡面,這很重要一定要記住:12顯現,比方能所,你一定有能所,我能讀,他是被我所讀的,假如沒有能所就不能讀了。這叫做2,佛學術語叫2取顯現、似2顯現,就像你認為有能取、所取。2名言顯現,語言文字一定出來了,沒有語言沒辦法讀的。這就是虛妄分別心,也是我們為什麼輪迴最重要的原因,不論是名言或是2取在實相裡面是不存在的,因此才告訴你這是虛妄的。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能取、所取,佛經告訴你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而我們也知道語言真正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你分別,語言除了這目的以外他是沒有任何實在的意義。比方說蘋果,蘋果只是為了讓你看到那個東西時你馬上找到一個總相,就是一個分別念、一個概念,由此你可以繼續思考或跟人交換意見。可是你看蘋果這2個字,一個蘋一個果,或是英文的apple,你看這個字根本什麼意義都沒有,佛學一直在講文字沒有意義就是這個意思。他們都是虛妄分別心的表現,可是《中道》裡面告訴你你要先有世俗諦纔有辦法進勝義諦,那這邊的解釋就有一點關聯了:你一開始的聞慧跟思慧絕對是用世俗諦,聞慧跟思慧你不用世俗諦那你用什麼?聞慧跟思慧你不用虛妄分別心那你能用什麼?你沒有其他的辦法。可是等這2個讓你得到決擇的時候,你就要知道要停止了,再下去就不能用了。決擇再下去叫做順決擇分,佛學術語叫順你決擇以後應該要做什麼,這就叫加行。一般講4加行,就是你要開始修了,現在講的是較為狹義的你真正要修、要證果,要修什麼?因你知道虛妄分別心是假的,你要把虛妄分別心改成真正所謂的無分別智,你修行的目的就是醬子。
你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跳出輪迴得到涅槃,而能夠讓你輪迴的是虛妄分別心,什麼叫做涅槃?就是你丟掉了虛妄分別心以後,回到你的本初狀態,那個東西你要叫他圓成實、空性、你要叫他任何想的出來的另外的同義字都是同樣的意思,就是要讓你離開這個虛妄分別心。
你到了決擇進入加行以後就是要轉到不再用虛妄分別心。所以佛學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你不能用虛妄分別心去求得涅槃。在4加行最後的時候,你假如想要用思考的方式、用能所的方式、或是用語言的方式去想求得涅槃,你永遠求不到。因為能夠得到涅槃一定是你離開他們才能得到涅槃。所以為什麼叫做無分別根本智,理由就在這裡。無分別根本智,就是沒有能所,而且不會用到語言,語言這個境不會顯。
今天講這些,順便把一些重要觀念釐清,這當中就是有幾個陷阱:聞慧,一定要無顛倒的聞慧,就是你要能夠很正確的瞭解;思慧,雖然是用虛妄分別心,可是你要根據聖教量給你的方向去思惟,不是自己天馬行空的在那邊思惟。很多人就是自己天馬行空的思惟以至於他永遠出不了那個境,他學很久還是很多疑問在,因他沒有按照聖教量的方式去做思惟,那就更別說進入修的時候,假如還繼續用虛妄分別心修的話,那是緣木求魚徒勞無功。因為他要你離開虛妄分別心才能得到涅槃,你怎能還用虛妄分別心在做修呢?!
接著回到課文,他說又於乞者無欺誑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亂,這些都比較容易懂。心行散亂,這是我們常常會犯的,比方說路上看到一個乞丐,我們想要佈施就隨便口袋中抓一個10元就醬丟下去就走過去了,這就叫心行散亂在行佈施。你還是應該很恭敬當一回事的佈施,這就心不散亂。我們很容易犯到這些,比方對有功德的那些人前我們較不容易犯這種錯誤,也有看過不恭敬的,這就叫做散亂行施。對於那些來乞者來作種種邪行應無厭患,這情形超多的,郝師姐那天講過要給他1元,他卻要求更多。那這裡教我們不要產生厭患,雖然見乞者欺詐等過,無宣佈心,你即使知道他是欺騙你也不要宣說他是欺騙,從別別施生別別果,不一樣的情況會有不一樣的果報,你要深忍而施不為他動。要深忍而施不為他動是要靠什麼?就靠決擇、就靠思所成慧。你如果經歷過思所成慧的過程,你就能做到他所講的醬子。
有人,包括我自己的家人,會對佛學有一種很不正確的評語,就說佛學常常自相矛盾,這邊醬講,那邊那樣講,就像拿一桶水倒過來倒過去,就像這邊這句說不能夠揭穿乞者的欺詐的心。其實,我覺得佛學是面面顧到,他是站在某一種立場而說這個,可是並不是代表在別的立場裡面還是這樣,不一定。這也是我們自己要能夠判斷的,你假如聞慧夠多的時候你就不會判斷錯誤,那假如你有過思慧你也不會判斷錯誤。不然可能就會有這種苦惱~這邊怎麼醬講?那邊怎麼那樣講?我個人覺得佛學的原則基本上都不會出問題。
還有時間,可以繼續消文,或是大家討論。
某師姐:請問剛剛師兄提到最終要去除虛妄分別心,那在學習時要靠分別,如何去除虛妄分別心而學習佛法?
石師兄:舉例說明,你在聞慧的時候一定要用虛妄分別心。聞慧,就像現在讀經論,不用虛妄分別心你是沒辦法做的,龍樹說過你要由世俗諦進入勝義諦就是這意思。思慧,也一樣,不可能沒有語言沒有分別你能夠思。可是剛剛強調的,你在思的時候都要根據經論,他大部分都會有一個方向。回到唯識無境來說,你會思惟唯識無境,因你在加行就是順決擇分之前你就做了這個思惟。你在沒有順決擇分之前你一定做了決擇,你要沒有決擇不會順決擇下去。所以,思慧是在加行的前面,決擇是在你做4加行的前面。你在沒有真正進去做加行之前,你這個思一定是根據經教。在經教,聖教量跟理證方面對所謂的唯識無境是有很多很多的資訊在講這個,在說明為什麼唯識無境
舉一個很小的例子,這例子不一定能完全說服你,可它有很多地方:比方說,這都是經論中講的,你在做夢的時候,你有時是不是會夢到一大片草原?萬馬奔馳,可能你沒夢過,可是你做過很多夢都是有山有水有人的,可是你躺在那個小牀上那麼一點點位置怎麼能佔有這麼多萬相,而且你在那個夢中看到你的父母朋友等等,還有菜、一條黃魚,連菜你都記得,很多都清清楚楚。你在那小小牀上你怎麼可能有那個空間裝這些東西?唯一隻有夢境,這個夢境就是虛妄分別心。
你也可能由這例子覺得有道理,你也可能會反駁夢跟我所見到的外境是2件事。佛經都有考慮到,當你說夢跟我所見到的外境是2件事時,他有一個理論支持,就是在外境,你看到、我看到、大家都看到,所有人都看到同樣一個外境,而夢不一樣,夢只有你一個人夢別人不一定看到,所以你不能由夢來說明唯識無境。佛經根據這一點他做了很多很多的論說,他就說明並不是你們大家所看到的就是真實,由不一樣的角度做了很多的說明,這要談實在太多,不過可以保證,佛經裡面都有講到,就是讓你去思考為什麼叫唯識無境。所以你一定要讀的夠多,而即使是用你的虛妄分別心,也要依照教證、理證來做分別。(苦惱呀!書讀太少不說,有的書還根本就讀不下去呀!)你至少要用那個為前提,你這個都足夠了以後,你再用自己的思考那沒有關係,最怕就是根本不管教證、理證,自己在那邊思考。那這絕不是思所成慧。那就不講了,若有興趣可以整理出來花一節課講,不見得都記得,可你看過他不是沒有道理。
然後你在加行的時候,第1個你是做什麼加行?暖、頂、忍、世第一法,針對唯識無境的部分,你在暖跟頂的時候基本上你就要知道因為你做了決擇以後,你知道這是你長久以來的習氣養成的,你之所以會認為有能所、會用語言這都是長久以來的習氣,所以當你進入這個加行的時候,第1個就是不停的要自己把這個習氣否定掉~不是醬子,我的理解是錯誤的,我認為有是錯誤的,我認為有能所是錯誤的,你就是不再繼續相信你過去的虛妄分別心。你要逆轉你的虛妄分別心,你就是在加行裡面否定掉你自己過去的這個習氣,這裏面就比較深了!因為,你最後真正能夠得到的那個無分別智就在空性裡,他跟虛妄分別心其實用佛學術語叫做『不一不二』。這啥意思?因當你把虛妄分別心拿掉了以後,他就能顯出後面的空性,可是這2個不會同時出現。這就是有一個會障礙另外一個,就說當你是虛妄分別心的時候,你所謂的那個空性就顯不出來,若說這2個是一件事可能會讓人誤解,用科學簡單來講這是不在同樣的維度上,13度空間14度空間。所以你要能把虛妄分別心弄掉的時候,他顯出來的就是變成空性,因此你得到這個空性不是從外得,假如沒有空性你也不可能有那個虛妄分別心,只是這2個不會同時顯現,一個會障礙另外一個。所以空性時不會虛妄分別,在虛妄分別時是絕對沒有空性的,2個都是基於同一個根本,在凡夫顯示出來虛妄分別,在見道者顯示出是空性。
某師姐:聽不是很懂,空性時仍然可以分別只是不起法執?
石師兄:空性沒有分別的。現在跟你講,這很重要的。你假如想法子要用虛妄分別心去了解空性,你永遠無解。所以他會一直告訴你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這4個字意思就是這境界不是虛妄分別心能夠分別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能夠理解的境界。凡夫不能夠理解的境界,那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理解?你要經過這個加行,不斷的去否定你過去的習性,你就不相信你過去的習氣,這習氣就是剛剛講的似2顯現及名言顯現。你一直否定這個到最後你會觸證那個所謂真正的實相~空性,觸證為什麼叫證?因你那時候是現量,虛妄分別心也有現量,比方眼睛看到東西還沒有做分別的時候那時是現量,等我說那是一個杯子這時你已經是用比量,已經是第2剎那有分別了。
觸證真如的時候那本身是現量,並不是用分別的。那他怎麼處證真如的?就是他一直不停地把過去那些習氣排除掉,因他已經累世習氣都是如此想,現在他經過無數次的加行,當然前面一定有決擇,決擇時是有很多道理他相信是對的~過去我認為是真的東西其實不是真的,他已經相信這一點。這就是決擇。然後他在修行當中就不斷的拋掉自己的習氣,拋到最後習氣沒有了,習氣沒有了的那個境界就是沒有能所,也沒有了語言的概念,這時叫做瑜伽現量。由這個瑜伽現量而觸證真如。到底是什麼境界,我講不出來,因我沒有證,可即使我有證我也講不出來,因這個境界已經是跟虛妄分別心不能同時成立的東西。這樣講好了,勝義諦跟世俗諦真正要能夠雙運只有佛,就是分別跟無分別這2個東西在我們一般不可能同時出現,簡單講就好似痛苦跟快樂不可能同時出現,這2個是互相牴觸的。
現在主要是跟你解釋在決擇之前你是用虛妄分別心,真正進入正修無分別智的時候最怕的就是用虛妄分別心再去修虛妄分別心,因為你在進入4加行的時候你還是在用虛妄分別心去找你所要找的涅槃,你是找不到的。所以他告訴你為什麼不是向外找是向內,為什麼煩惱即菩提,意思都是醬。可是千萬不能誤解煩惱即菩提的意思,那我貪瞋癡跟佛是一樣的意思,不是。煩惱即菩提最重要是強調這2個東西是不一不異的不異。一般講世俗跟勝義是不一不異,煩惱即菩提,就是在強調那個不異,也就是到最後我們會說的那個大平等。再講,你之所以有煩惱就是因為你有空性,假如你沒有空性你不會煩惱。當然這2個的存在不是在同一個層次。你沒有空性你不可能有虛妄分別心,但是你要記住,當你有虛妄分別心的時候你是不會有空性的,而你是空性的時候你就不是虛妄分別心,這2者之間有醬一個關係。
我剛剛真正要強調的是說:你在思所成慧的時候,千萬不要自己在那邊天馬行空,你可以用自己的思惟方式,可是你一定要讀的夠多,不然你就要去請教善知識。比方我們都有師父,我現在在思考這個問題,請告訴我哪裡有參考資料。你就先去讀那些參考資料。剛剛舉唯識無境的例子,經論中一找就一堆在說明唯識無境,你一定要看,用那個思惟去做決擇,我的經驗一般那個思惟完大部分都能決擇了,若不能就再思惟。很怕的就是沒有根據自己在那邊思惟,思惟就像菟絲草,藏系就用菟絲草說明會越攪越亂,問題不但沒解決,反而更亂,那更是出不來了。
華師兄復次當無邪命意樂,謂念行施為國王等知其能施,而起敬事;不應慮貧而不行施;又於乞者無欺誑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亂;乞者來作種種邪行應無厭患;雖見乞者欺詐等過,無宣佈心;從別別施生別別果,深忍而施不為他動。p270這段文換個角度說一下,佈施的人是有悲心的,來乞求一定是希望有所得,所以這裡要考慮到受施者、佈施者的2個角度,邪命不是出家人當有的身語意行,所以他沒有邪命的意樂,佈施,他對的是國王,1是得到國王的供養,再是他會有名聲,也不應怕貧而不施,這幾句話都有背後的意思,所有做這些事情都應該是無所得心。施者做這些事時如在定中般平和清淨,即使乞者是欺騙的行為也不揭穿他,因他也有他的尊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來佈施也有不同的果,施者能深忍不為任何外境所擾動他的悲心,最重要就是在於他無所求得的心。
石師兄:這一段根據《四家合注》是分成幾小段,1是無邪命意樂,2是不應慮貧而不行施,3是乞者無欺誑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亂,4是乞者來作種種邪行應無厭患,5 雖見乞者欺詐等過,無宣佈心,6從別別施生別別果,深忍而施不為他動。
這也可以當作第8種,因他就是把許多東西併在一起講。那在《四家合注》是把這6個分成另外一科,就是前面7個是一科,這6個另外1科。我猜想,前面7個可能是哪一個經論中提到的,後面6個是別處提到的就另外歸做一科,這整段一共講了6個不同事情。那,別別施生別別果,比方說,有人佈施要挑黃道吉日,他一定不為所動,因他已做過很多的決擇。
我是覺得思惟千萬要根據佛經去做思惟,千萬不要自己亂想,到最後會變成菟絲草。
謝師兄:剛剛石師兄在說明應用虛妄分別心的時候空性是不會顯現,他是一體的2面,這讓我想到古大德經常提醒修行者所講的一句話:但除妄、莫求真。你除了妄,真自現,而不是除了妄還一邊追求真,因一求真就是用分別心了。
石師兄:去迷就是涅槃,這就讓你知道,涅槃不是用虛妄分別心求的。任何的法門,比方淨土,唸佛唸到最後也就是要斷了你的虛妄分別心。禪宗也是一樣,參禪到最後除掉妄心。
大乘的4加行基本上就是唯識,唯識無境,到最後境識雙泯。基本上也就是用這個程序把虛妄分別心拿掉。因為虛妄分別心裡面2個重要的元素:似2顯現就是能所、名言顯現就是語言,不用語言沒法用虛妄分別心。今天就上到這。
 

 

20171017-P270L10-P274L07-0120上士道-6度之佈施 b270
佈施有3類,有所謂的法佈施、無畏佈施基本上就是眾生無所畏懼、財佈施這3大塊,法佈施、無畏佈施比較簡單的講過去,財佈施是範圍比較廣的,一開始講財施的對象,記得前面學業果的時候,這就叫事情的,主要概念就是說你不能區分什麼人佈施、什麼不佈施,一律平等。再來,佈施的意樂,佈施時應用什麼樣的心,讀業果時也有講到意樂,今天接下來是叫做如何行施,這在業果就相當於叫加行。這講完以後就涉及到要佈施的東西,在業果這也屬於事的一種。在佈施,事就是對象有2:人、東西,在佛學講這些原則大概都如此,所以你只要連一下,前後都可以呼應。那今天就從如何行施,也就是加行談到一些你要怎麼做就是正確的。施;基本上,這3種用善心所來看就是無貪、無瞋、無癡,不過這部分並不是論文中真正的重點,論文中真正的重點就是強調不能夠區分對象去佈施,所有人你都得要佈施,這個意思到後面會越來越清楚。
 

3-3- 財施之如何行施b270
如何行施分二:不以何等加行而施者,謂不速與,稽留乃與;令起煩惱,然後乃與;令行非法或違世間道理之業,而後施與;先誓與此後減少給,或給下劣;數恩而與;一時能與而為漸次少少相給;自為國王奪他妻子,而為惠施;逼取父母奴輩等財,而與餘者;由能損害他人方便而行惠施;自懶惰住,教他行施;於來求者呵責嗤笑,旁言輕弄,粗言恐嚇,而後給與;違越佛制學處而施;不能如有資財而施,長時積集然後頓施。是為應斷,故當捨離此等加行,又諸菩薩見積集施,其施有罪;見隨得施,其施無罪。謂若積集然後頓施,福並無多,及於集時退卻眾多求資具者,令生嫌恨後施諸餘未求者故。《菩薩地》中所說此等極為重要,謂見集時生長慳等眾多煩惱,護等劬勞障多善行,多於中間發生損失,不能畢竟惠施事故。
如何行施一開始是說你不應該有什麼樣的加行,下一部分是你應該有什麼樣的加行。
佈施加行上不應該有的動作,基本上一共分有13種,我們一個個講:
1. 不速與,稽留乃與;稽留就是延誤的意思,就是不馬上,拖延再給,要給的東西不乾不脆的。
2. 令起煩惱,然後乃與;也是給的東西不乾不脆的,要到人家起煩惱才給。
3. 令行非法或違世間道理之業,而後施與;就是你是有條件的給予人家東西,對方要做一些事情你才給,而這些事情都是違法的、是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比方小時,某小孩要給另一小孩一根棒棒糖,前提是要不跟另一小孩好。這還蠻常見的。
4. 先誓與此後減少給,或給下劣;最後給的東西與開始說的有差別,不是量少了就是質給差了。
5. 數恩而與;比方說你給張三東西,還問記得去年我給你什麼,前年也有給你什麼,現在又給你什麼。給人家東西一直不停的提。
6. 一時能與而為漸次少少相給;本來一次就給的卻延誤或是不乾脆給。
7. 自為國王奪他妻子,而為惠施;這種現在應該沒有,你是國王卻將別人的妻子施給他人。
8. 逼取父母奴輩等財,而與餘者;這種現在也不太容易有,強逼父母等拿出財物給予他人,這後面還會講,這範圍很廣,像父母這些人的東西你強拿走,也包括你把這些人給人做僕人都在內。
9. 由能損害他人方便而行惠施;這是說傷害一人而利益另外的人。像以前的義賊廖添丁劫富濟貧,到底對不對?依照這是抵觸的。佛經其實很細,只是在一件事情上不可能面面俱到。這角度醬講,換個角度另外講法,並不是矛盾。
10. 自懶惰住,教他行施;
11. 於來求者呵責嗤笑,旁言輕弄,粗言恐嚇,而後給與;
12. 違越佛制學處而施;佛有制定一些戒律的問題,你違犯戒律而施,比方,這後面還會講,經論是看情況,但出家人的3衣除非是多餘的不然是不能夠佈施的。他只有一件3衣,人家來要他就給了這是違犯佛制的,不可以。理由是你需要這些衣服纔能夠修行,所以這東西不能給。
13. 不能如有資財而施,長時積集然後頓施;他花了相當篇幅解釋最後這個,意思是說:你明明現在有錢或是某種東西可以佈施,可是你不現在給,你要把他集到一個數目或是什麼情況才一次給,這是不正確的。我身上只有10元,人家跟我要100元,我要等集滿100元才給他,依照經論所教不應如此做。你10元先給,以後有以後再給。講完,後面都在解釋為什麼要醬。
最後這個第13項,積集施就是集到夠了才一次佈施,這是不正確的一種佈施;應該是有多少就佈施出去,醬子才對。假若積集之後頓施,不論是對對方或是自己造成的福並沒有因此增多,可是卻在你累積這數量當中你反而造成來求資具的人當時沒有求到,沒有滿足時這些來求之人有時失望有時令他生起煩惱,那等你積集夠了你去施可能不是當時需要的那個人,哪怕你當時無法滿足他,可是他當時需要你卻沒有給。宗大師引《瑜伽師地論_菩薩地》中所說此等極為重要,理由是沒有馬上給,你在積集的時候,對你自己來講可能培養生長慳貪等眾多煩惱,再說你在保護資財的時候你要多花力氣,又會障礙你很多的善行,也可能於你積集中間發生損失,比方錢財被偷或是食物壞掉了,如此你不見得能夠真正圓滿你的佈施。
 

接下來這一段就是應該要怎麼行施。b271
當以何等加行而捨者,謂舒顏平視,含笑先言,隨對何田,皆應恭敬,親手應時,於他無損,耐難行苦,而行惠施。此等果者,如《諦者品》雲:「由恭敬施,感親友等而為敬重;由舒手施,感得承事;由應時施,感一切事應時成辦。」又云:「不損他施,感得堅固資財;由忍苦施,感知心眷屬。」《俱舍論》說:「舒手惠施得廣大財。」堅固資財者,如《俱舍釋》說:「他於資財不能障難,火等無毀。」又助他施加行者,謂若自有可施財物,見有慳吝,曾未少施,應往其家,歡喜安慰如是告言:我家現有廣大資財,我為圓滿佈施波羅蜜多,希欲乞者。若有求者與汝會過,莫令空返,可取我財惠施彼等,或是將彼引到我所。我行惠施當生隨喜,彼財無減即便歡喜。能如是行,如是令彼漸種能除慳垢種子,由漸修習自施少財,依下無貪進得中品,依中無貪進得上品。如是若自親教,軌範弟子助伴,是慳貪性不能惠施,或雖非慳,然無資財,與彼資財,令於三寶樹修佈施,自己不作。由此因緣,自所生福彌更弘多。令餘一類調伏煩惱,圓滿一類善法樂欲,攝受有情成熟有情。如是若自現無資財,應以工巧事業之處集財惠施;或於他所宣正法語,令諸貧者及慳吝者悉樂惠施;或諸求者教往俱信富饒之家,躬詣其所,隨力隨能助其惠施。又於施物擇勝妙施,及將所備可施財物圓滿惠施。
我們應該怎麼做佈施
1. 舒顏平視,含笑先言,表情態度要很好,平視就是尊重對方,主動的先開口,可能對方害羞不好開口求助。
2. 隨對何田,皆應恭敬,佈施時不能看對象,任何人你都應該恭敬佈施。常常看到路邊的乞丐,應該輕輕的放入他的盆子中,有時並不是不恭敬,可是態度卻顯出不恭敬。
3. 親手,要親手做這事情。
4. 應時,做這事情要時間對。
5. 於他無損,這跟前面是對應的,就說佈施時不能造成損害某人而利益到另外他人。所以佈施完不能損害到他人。
6. 耐難行苦而行惠施,這是比較沒想到的,一共有3難行苦,就是要佈施這東西時你是很難做到的,要能做到叫做耐難行苦:1. 你佈施完後你馬上就貧窮了,比方,你身上帶了100元,你看到乞丐把這100元給他以後,等下你要喫飯卻沒錢了。這還好是等下要喫飯,也可能是你這個月都沒錢了,甚至嚴重到你這一年都沒錢,這叫難行苦第1種會讓你自貧,你佈施出去自己面臨貧乏。2. 這是你自己非常珍愛的東西,不見得是貴重可是很珍愛,對方跟你要是很難割捨。比方,祖母留下的東西。3. 是你非常辛苦、花了很大的代價得到的東西,這叫做辛苦得。他要求我們要能夠忍受難行苦而做到佈施,一般人反應這不是強人所難嗎?!不過要回頭來想,為什麼佛經要強調這些、要醬教?其實你仔細想這都有理證的,以後可能有機會談到這些,今天暫不花時間了。只是要跟各位共勉,遇到了不要馬上排斥。
這講完以後,他再要講的若以科判來說可以分開的。也就是你行這些佈施的時候,你可以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叫做此等果者。
他引《諦者品》中所說:你由恭敬施能夠感得親朋好友的敬重;你因由大方親手施,感得別人對你承事,別人也會對你很好;由應時施,感一切事應時成辦,我們經常想要成辦什麼事,時機也很重要。這跟前面都有呼應,又說:你若不損害他人而施,感得堅固資財,一般佈施感資財果報,後面會再解釋堅固是什麼意思;若是能忍難行苦而施,感知心眷屬。佛學其實這裡有一個原則,一般講忍,比方行6度,佈施造成的果報是以後有錢不會匱乏,守戒的果報是得人身,安忍果報是得好眷屬,比方有好的父母、好妻子、好子女、好朋友等等。
接著引《俱舍論》說:「舒手惠施得廣大財。」宗大師再解釋什麼叫堅固資財,他引《俱舍釋》說:「他於資財不能障難,火等無毀。」別人沒辦法消除損傷你的資財,天然的災害也無損你的資財。比方,你的房子,不會火災。接下來又轉另外一角度,我們要了解現在所用的科判是法尊法師的科判,並不是說《廣論》只有這一種科判,有各式各樣的科判,所以在別的地方你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分類。
《諦者品》b271:漢譯為《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五《請食品第六》中「施能至心,後得一切世人親愛、恭敬、供養;自手佈施,得多僮僕圍繞給侍;依時節施,隨心所須應時即得;以愛物施,後得勝妙資生一境界;不損害施,後得資生堅固,不壞、不疲勞;施安坐,受報眷屬常愛。」


《俱舍論》b271:漢譯為《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中「若自手施,便能感得於廣大財愛樂受用。若應時施感應時財,所須應時不過時故。若無損施便感資財,不為他侵及火等壞。」

2段就是主要補充文章裡面對應的說明是什麼。我們不需要引用這就已經可以讀懂,所以參考即可。
接下來這另外一角度是說,前面不是說什麼該做共講了6點,現在又一種是反過來說什麼該做的時候你怎麼幫助別人佈施b271,從這個角度來說~助他施加行者b271,怎麼幫助別人去做佈施醬子的加行。
就說你自己本身有很多可以佈施的財物,你看見有人慳吝,曾未少施意思是他很少佈施,你要怎麼幫助他佈施?你就應往其家,歡喜安慰他同時跟他說:我家現有廣大資財,我有心要圓滿佈施波羅蜜多的修行,所以,希望有人來跟我乞求佈施。假若你有遇到醬子的乞求者,千萬莫令空返,這時,你有2個做法,1是可以拿取我的財物惠施彼等,2或是將彼引到我所。我行惠施時你當生隨喜,大家還記得,隨喜是一個沒有本錢製造功德的一個方法,是說你只要在旁邊隨喜你就會有功德。我在讀時想到真醬做一下子自家就被搬空了,佈施自己的東西很難,佈施別人的東西感覺容易多了。不是說不對,只是這招很快就空空如也。那對方因為他資財沒有受損,他當然很高興醬子做。能如是行的話,你就能夠令他慢慢的能除去慳垢種子,這時他可能受感動他慢慢的也會把自己的財物拿出去佈施,雖說一開始是少少的給,至少他會開始。依下無貪進得中品,依中無貪進得上品。這2句很容易懂,前面講佈施時有2個很重要的元素在內:善心所的無貪、5遍行的思心所。佈施一定有這2個心所在裡面,這裡就是強調一個善業,醬一說你就懂,牽涉到無貪就是善、思心所就是業。醬一說就是對方將來會生起佈施的善心、做到佈施的善行。
接著轉過來說,假如是自己的親教師,或者是軌範師,或者是自己的弟子、自己的助伴,他們若也有慳貪性不能惠施,或者是他們雖非慳吝,然而他們無有資財,這時你可以把自己的資財給與他們,令對方可以在三寶樹修佈施,自己不作。其實這個功德是一樣的,以前也讀過,你假如把自己的東西讓別人拿去佈施,你的功德跟他是一樣的。能醬子做,你有心要幫助別人行佈施而拿自己的資財給別人去佈施,由此因緣,你能得到的所產生的福德資糧更大。
同時,你還能令餘一類調伏煩惱,中間那些有慳吝的人因你醬作法而讓對方調伏了煩惱,那有一種不是慳吝而是他沒有資財,你也可以圓滿另外這一類的善法樂欲,對方想做但沒有錢做,你也是幫助他讓他能夠做到。醬就包括你能攝受有情、還成熟有情。
其實要分科,這裡又是一小科。前面是說你有自己的資財拿去幫助別人佈施,那現在講到的是你自己沒有資財的時候你怎麼幫助別人去佈施b272。他說假如是你自己現在無有資財,你該怎麼辦?1. 你就應以自己所擁有的工巧事業,就是去工作賺錢去積集資財,自己施或是拿這資財去幫助別人去行佈施。2另外一種,或於他所宣正法語令諸貧者及慳吝者悉樂惠施,這整句話意思就是,你用法佈施的方式,讓對方瞭解佈施是應該做的,佈施是能夠得到很多好處的,說動了對方讓對方也接受這道理,對方因此而去做了佈施,這就等於你沒有資財也做了佈施。在我們身邊也看到很多人用這種方式,可是千萬要記住~自己有錢不拿出來而叫別人佈施,這就不行了,心不一樣。還有3. 或諸求者教往具信富饒之家,意思是說你沒有資財佈施但你帶著需要被施之人去到那些相信佈施的有錢人家,具信富饒之家,就像有錢的佛教徒的家他相信佈施他也想醬做,躬詣其所就是你自己親自去的意思,你不是指引別人去就不管了,你還隨力隨能幫助佈施那一家行其惠施。
其實分科判,這裡又可以再分一小科。這時,你在佈施給人家的東西,你都要選擇勝妙施b272,這種事情也很多,有時要給人家東西都挑比較差的給,這像是人之常情,但以佈施的角度來講這是大錯特錯。及將所備可施財物圓滿惠施。這一整大段就是告訴我們,在佈施的時候不能有什麼樣的加行,應該是什麼樣的加行。應該是什麼樣的加行這裡麪包括你幫助別人怎麼樣佈施,你自己沒錢時又該怎麼樣佈施,還有你佈施給人家的東西都應該選好東西。
 

《廣論・卷10》終。
 

 

接下來就是財施的第4科了,這個講完,整個財施大概就全包括了。財施的道理第1. 惠施何田b268,就是對象為何?2. 何心惠施b268,佈施應有什麼樣的意樂?3. 如何行施b270,佈施時應該用什麼樣的加行?什麼樣的加行是對,什麼是錯。最後4. 施何等物b273,就是你佈施的東西,還是事,事裡面有2種:人、物,現在完全是針對物的這一部分。
3-3- 財施之施何等物 b273
第四 施何等物分二 略示應捨不應捨物b273,② 廣釋b273 今初。
捨就是指佈施,就是應佈施跟不應佈施的東西,一開始很簡略的說明這個原則,再下一科就是深入的去討論。
謂由施此物,能令現前離惡趣因,引生樂受究竟利益,能令斷惡,或立善處。又於現前雖無安樂,然於究竟能生義利,是則菩薩當施於他。若由施此,現生逼惱後亦無義,或雖現樂於後有害,不應施他。
這原則,假如因為你佈施的這個東西,他用2個變數組合能產生4種情況,變數就是1會讓對方現下當場得到安樂或是當場得到苦受,這是變數1,第2個變數是將來,就是將來他不會去做壞事或是將來有害。所以,這2個變數組成4個組合:++-+--+-
1.++
能令現前離惡趣因,引生樂受。你一開始做對方就產生樂受。
  究竟利益,能令斷惡,或立善處。這個究竟雖然沒有講到究竟成佛,現在意思不是增上生、究竟勝,現在意思是你開始做這個事情對方就產生樂受很高興,那麼將來對他也有好處,好處就是他會斷惡立善。
2.-+ 又於現前雖無安樂,然於究竟能生義利,是則菩薩當施於他。先不要看是則菩薩當施於他這句,又於現前雖無安樂,然於究竟能生義利,這句就是跟前面那句不一樣的,你一開始做會讓對方產生苦受,他沒有得到安樂,可是最後你會讓他能生義利,就是讓他能夠斷惡立善處。結語是:是則菩薩當施於他。重點不在於現前,而就在後面的那個正號,是不是能得到義利、讓他能夠斷惡立善處。現在快樂最好,不快樂也行,只要最後能達到讓他能夠斷惡立善處,那也是要去做。反過來也很容易懂,現在快樂將來害了他,或是現在不快樂將來也害了他,這都是不行做的。
所以這4種組合,只要後面是正號你都應該要做。
3. -- 現生逼惱後亦無義。
4.+- 雖現樂於後有害。
所以,不應施他,是因為後面是負號,前面你應該施是因為後面是正號。重點是在後面的究竟。
 

第二 廣釋分二 廣釋內物可捨不捨b273 廣釋外物可捨不捨b274 今初。
這一段就是廣釋,他告訴你一個叫內物、一個叫外物,內物所指的是你的身、你的血肉等等,外物就不是你的身的部分。大家注意到,法尊對這裡面的科判他並沒有特別花時間在這上面,根據他的科判我們現在是講財佈施的捨財道理裡的最後一個有關佈施物的時候,理論是財施怎麼會扯到內物呢?內物是人的身體血肉,是屬於身佈施的部分。可是沒關係,我只是要跟各位講這只是科判的安排稍微不那麼圓滿。以前福智他有一個做法很棒只是很花時間,他要高級班每一個人讀完後自己做科判,比較一下,這是有好處的。你假如有做科判你就會發現我所講的這些,其實這一段不只是描述這些,有不一樣的幾個範圍在討論。所以你自己想要更加了解他的意思,你自己試著去做科判會有很大的幫助。再來,這裡所講的內物其實已經不是財了,已經跟財物無關,是跟你的血肉身軀有關。
接下來他要講的是,在這世間裡面佛經也一樣,要描述事情的時候有2個方法:表、遮,表,就是平舖直敘的告訴你就是這樣,這叫做表;遮,我告訴你不是這樣,有時候用表比較好,有時用遮比較好,有很多情況要用遮不能用表。比方:這也是思路上的一個訓練,以無分別根本智來說,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解釋他是用遮的方式,為什麼要用遮?他用表你根本不懂他在說什麼,那是聖人的境界,我們又不是聖人怎麼能去體會那個境界?雞同鴨講,根本不通。所以他用遮的方式告訴你有哪幾種,這裡面有6種情況不是無分別根本智,因這6種情況是你懂的,跟你講這6個你能體會,因你是凡夫你就知道,所以他告訴你不是這個。這時就是需要用遮的方式時候。還有的地方是絕對需要用遮的方式,用表可能講一個禮拜都講不完,用遮可能23句話就解釋清楚了,不是這個、不是那個,就結束了,代表其他都是。
那麼這裡他是用遮的方式。在佈施內物的時候什麼情況是不能佈施,反過來,沒有說到的部分就是可以佈施了。
若知不捨內物道理,與此相違知是應捨。故當先說不捨道理。此中分三:初就時門不應捨者,菩薩身等雖已至心先施有情,然乃至未廣大悲意樂、不厭乞求肉等難行,縱有求者亦不應捨。《集學論》雲:「由何能令精進厭患?謂由少力而持重物,或由長夜而發精進,或由勝解尚未成熟而行難行,如施肉等。」此雖將身已施有情,然於非時,唯應遮止不令現行。若不爾者,能使菩薩厭諸有情,由此失壞菩提心種,故即失壞極大果聚。是故《聖虛空庫經》雲:「非時欲行,是名魔業。」《入行論》雲:「悲心未清淨,不應捨其身,若能成現後,大利因應捨。」就所為門不應捨者,若為小事不應捨身。即前論雲:「能行正法身,為小不應損,如是能速滿,諸有情意樂。」若就自分已離慳等佈施障礙,而就他分若不捨身,能辦眾多有情利義大事之時,有求肢等亦不應施。若為令作殺生等事,俱害自他諸惡行故來乞求者,則自不應暫施於他。就求者門不應捨者,若魔眾天,或由彼天所使有情,懷惱亂心來求肢等,不應捨與,勿令於彼有損害故。若諸瘋狂心亂有情來乞求者,亦不應與,此等非是實心來求,唯於眾多浮妄言故。非但不施此等無罪,施則成犯。除此等時來求身者,則應施與。此復有二,謂割身支等畢究施與,及為辦他如法事故為作僕等暫施自在。
在佈施內物的時候什麼情況是不能佈施,反過來,沒有說到的部分就是可以佈施了。所以他先告訴你不應該佈施的物的情況是什麼。他分3個情況來說明:
1. 時門~根據時門,簡單說就是timing時間對不對?是不是一個恰當的時間,時間不恰當是不應該佈施的。解著解釋這情況,菩薩身等,這個身等雖說可以包括所有的……前面說過菩薩修佈施的時候要把他的身、資財、所有的善根全部要佈施給眾生,身等意思就是指這個,你要知道身後面這個等代表什麼意思。身等雖已至心先施有情,菩薩修佈施就是修這個,一定至心願意要把你的身、資財、所有的善根全部要佈施出去,這是第1步。那你是不是真正的施那是另外一件事,可是隻要你真正至心做到醬子這就是佈施圓滿了,而不是說讓所有的眾生全部都脫離了貧窮,那是不可能的。重點就是在修心,你的心裡面能不能做到醬子。
然乃至未廣大悲意樂,可是你還沒有辦法達到、你還沒有做到廣大悲意樂。是說,雖然菩薩一開始是醬發心,慢慢成就醬子一個強烈的願,這時就是一個大悲的意樂,只是你還沒有練圓滿、練成熟、練究竟、還沒有到那個時間;還有,乃至未不厭乞求肉等難行,這是接前面的乃至未,這裡較為清楚的說明,你不會厭惡人家來跟你乞求肉等難行,對方來跟你要求身佈施你不會產生恐懼感、厭惡感,意思就是你還沒有到這種程度的時候,縱有求者亦不應捨。雖然一開始你發了這個心願,可是你沒有到那個程度,就是已經到達廣大悲意樂、不厭乞求肉等難行,你沒到這2個程度時就算人家跟你要你也是不應該佈施。
接著引寂天菩薩的《集學論》,《廣論》屬於格魯派的中觀應成的傳承,中觀應成有2位很重要的菩薩就是寂天、月稱,寂天菩薩的《入行論》《集學論》一直大量被《廣論》所引用,不過漢傳認為《集學論》是法稱寫的,那我們現在讀的是藏傳的所以按照藏傳的說法。
寂天菩薩的《集學論》說:由何能令精進厭患?謂由少力而持重物,或由長夜而發精進,或由勝解尚未成熟而行難行,如施肉等。什麼情況會令你厭惡去精進?善法才能講精進,也就是說什麼情況會令你厭惡去行善法?讓你對善法起厭惡感?這有幾種情況,a. 少力而持重物,自己沒那本領卻被要求硬要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b. 由長夜而發精進,這就是沒完沒了,中間一點喘息的機會都沒有。那,反過來說就是已經超出我們凡夫的負擔了。c. 由勝解尚未成熟而行難行,如施肉等,這就是呼應前面。你還沒有辦法達到那個勝解,而要你去行難行,難行,就是剛才講的那些難做的佈施,最難做的佈施就是身佈施。勝解,就是呼應前面講的廣大悲意樂、不厭乞求肉等難行。
現看一下參考資料……
《集學論》11-b273:漢譯《大乘集菩薩學論》卷四中「云何於此精進得生懈倦?或非時分修極重事,遽生怯弱;尚未成熟信解,難行苦行,便謂施自身肉。何得非時持此受用,施諸眾生。」

這相互對應就很容易理解。宗大師接著解釋,你雖發將身施給有情之願,然於不恰當時間,應當遮止不令現行。所發願時間不到時不現行是可以的。若不爾者,能使菩薩厭諸有情,這句話是告訴你一個很重要的理證,你要讓他做,他卻沒辦法做,因你逼我做我根本做不到的事情,這時他會討厭眾生。大家還記得前面菩提心有教過我們~你不能討厭任何一個眾生,一個都不行。由此失壞菩提心種,發生醬子事情就讓他菩提心失掉了,菩提心失掉更大的壞處就是~故即失壞極大果聚,原本可能成佛的,可以做出太多太多幫助眾生的事情,可是現在不恰當時間要他承擔他無法承擔的事情,結果是害了他也不利眾生。所以,在《聖虛空庫經》:「非時欲行,是名魔業。」欲行是指時間不對而你想要去做。又引《入行論》:「悲心未清淨,不應捨其身;若能成現後,大利因應捨。」菩提心發展到究竟時就叫清淨,大悲心、菩提心不曾成熟究竟時,不應捨其身。因你這個身本身他是能成就現後的大利因,現後大利因是一句話不要分開讀,如果你能成就現後大利因的時候,那你就應該捨。悲心未清淨你不應捨,大利因就是佛果,如果因這佈施能造成成就佛果很大的幫助時你就要捨。現看一下參考資料……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273、「能行正法身,為小不應損,如是能速滿,諸有情意樂。悲心未清淨,不應舍其身,若能成現後,大利因應舍。」出自《慧光集》、「修行正法身,莫為小故傷,行此眾生願,迅速得圓滿。悲願未清淨,不應施此身,今世或他生,利大乃可捨。」護正知8687

前面4句的86頌在後面的所為門,這裡是先講87頌後面4句,這就很清楚了。他們很多人是要背《入行論》的,這是有很大的幫助,因《入行論》含蓋範圍極廣。
2. 所為門~站在所為門的角度就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有好處壞處,你要做一個評量、你要知道輕重,你才知道該怎麼做,他馬上講若為小事不應捨身。立即引《入行論》護正知的86頌:「能行正法身,為小不應損,如是能速滿,諸有情意樂。」能行正法身,正法就是指戒定慧3學,能修戒定慧3學這樣一個暇滿身,你能修善法、你是暇滿身,為小不應損害醬一個能修善法的暇滿身,因為你這個身留下來他能夠快速圓滿諸有情意樂,能夠利他利眾生的結果。看一下參考資料的86頌,就很清楚了……
接著下面就是宗大師的補充,有2個重要的理由告訴你不應該醬做:若就自分已離慳等佈施障礙,這很重要,大家要了解他為什麼講這句話,a是用自己的角度來作判斷跟觀察,理由b就是用別人的角度、對方的角度來作判斷。
a. 用自己的角度,他說,我已經離開了慳等佈施障礙,意思就是說我今天不佈施不是因為我還沒有離開對我自己身體的慳貪,我已經離開了,不是因為有慳貪而不施。大家知道這個重點,要修佈施圓滿的時候就是要能讓你產生這個心。那你第1個就是衡量自己是已經做到這一點了,我並不是有慳貪。
b. 而就他分,第2個以對方的角度來講,對眾生來講假若我不捨身,我還能辦眾多有情利義大事之時,將來我還可以為眾生做更多利義之事,所以,有求肢等亦不應施。
他很清楚的講出來了,以自己的立場我根本沒有慳吝心,我不捨我並沒有不對,並不是我害怕死。第2個以眾生來講,我這個身子留下來可以幫眾生做太多太多的事情,那當然不應捨。
下來,這是另外一個觀念,若是分科可以再分一科。若為令作殺生等事,俱害自他諸惡行故來乞求者,前面是說不應為了對方的小事而佈施,不是像現在這一個比較惡劣,這人是想作殺盜淫妄的人,為了完成這是害己又害人的行為來乞求佈施幫忙,則自不應暫施於他,這裡要稍做一個解釋,後面有講身佈施有2種~a是把自己的身體血肉佈施出去,b是把自己的自在布給對方,這就是做對方的僕人幫對方做事,這也叫身佈施。那後面這句話是說,假如有一個人來要求你佈施自在,則自不應暫施於他中間加一個自在你就不會讀不懂,意思是說對方要求你佈施做他的僕人,可是他所要做的盡是些殺盜淫妄的害己又害人的惡事,醬子的佈施你是不應暫施;不應暫施,這裡面有很重的意涵。先看一下參考資料……
「若為令作殺生等事,俱害自他諸惡行故來乞求者,則自不應暫施於他。」b274:依藏文為「若是為了殺生等損害自他的罪行而來乞求(身體等)的,則自已一次也不應施給也。」(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所以根據藏文,暫施,意思是一次都不應給他。這段話,你看到他不是佈施血肉,是佈施自在。
3. 求者門~這要用對方的情況來做判斷,若分科的話是2種:a惱亂心就是帶著惡劣的心故意來搗亂的要你佈施,b 瘋狂心亂就是自己失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那看課文:
a. 若魔眾天,或由魔眾天所派出所驅使的這些有情,這時他們是懷著惱亂心來胡搞瞎搞的乞求肢等,那當然不應捨與。為什麼?你要看這後面的理證,其實都是一致的。我常常在說我們在聞所成慧的當中,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思惟經教給我們的理證、教證,這是思所成慧裡面重要的理路,一開始都是要根據這個做思惟,不能用自己的虛妄分別心去亂思考,醬是對思所成慧沒有一點幫助,而且會把自己攪亂,弄得跟菟絲草一樣,時間功夫都花下去了,卻什麼也沒弄懂,這是很重要的。那你看他現在其實都有呼應的,最後這句話~勿令於彼有損害故,為什麼醬子做是為了怕害了對方。你是來砸場子的,我卻還要為你著想,這都是跟大悲心有關的,因我若滿足了他的希求我會害他下地獄,全都是在這種立場而說。
b. 若諸瘋狂心亂有情來乞求者,這個已經是瘋子了,這亦不應與。為什麼?因為,此等非是實心來求,所謂實心來求的意思就是對方根本自己不知所云,他也不是真正要來求,他講的根本是誑語不知自己在講什麼。唯於眾多浮妄言故。他只是一種浮誇的妄語,所以不需要去滿足醬子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說,非但不施此等無罪,施則成犯。你沒有施沒有錯不說,你施了以後你反而犯罪。(這裡是誰犯罪???自己?或對方?)
這裡若分科的話可以是另一科,這時是反過來,你應該怎麼做了。除此等時來求身者,則應施與。假如不是剛剛以上所講的情況來跟你求的時候,你都應該施與。他一開始用遮的方式,所以最後會加一句話,遮過的除外,沒有遮到的東西你都應該要佈施。
若分科的話這又可以是另一科,此復有二,最後在說明,所謂的身佈施有2a.謂割身支等畢究施與,b.及為辦他如法事故為作僕等暫施自在。a很容易懂意思,b就是為了幫他做合教法的事情而暫時佈施自己的自在,1個月、2個月、3年、5年都可以。
那今天講到這裡。因後面那一段是另外一個角度,就是外物的部分。有誰有什麼要分享的。
郝師姐:在讀這個時我覺得很慚愧,因以前雖是真心但並不會在態度上顯出舒言、平視等等,記得多年前有一次到一個城市開會,街上很多街頭藝人在表演,有一個玩火圈的一個觀眾也沒有,我就放下一塊錢預備走開趕去開會,這個外國人對我鞠了一個90度的躬:謝謝你,請你一定要停下來,讓我為你表演。我說沒關係,你不用表演。他就要還我那一塊錢。本來是個善心,可是我要趕去開會,但不看錶演對他來說也是不尊重。有時候真的要自他換,對方的心……那時我好感動,他表演了好長一段時間,只有我一個觀眾站在那為他一直拍手。另外一次是在大陸的鄉下,阿婆在路邊賣蔥,她一直拿蔥給我,我給了她錢卻把蔥還給她,她很失落的樣子,但我還是沒有拿蔥直說謝謝妳就走掉了。可是她就抓著她那把蔥傻在那裏,她並不是要乞討,她只想賣掉她的蔥,而我的心思是說我想給她那個錢,但我沒辦法拿著蔥上路。當時也沒想太多,事後覺得我做的不對,她的蔥真的長的很漂亮,我應該拿下,或許送給碰到的路人這樣做法都比較好。這都是我應該反省的自己做的不好,跟大家分享。
華師兄:這兩個都叫善顧他心,妳這麼做也顧慮到他的尊嚴。
石師兄:這令我想到一件事,不知大家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常常遇到路上有人發傳單、廣告給你,我有一個朋友每次都拿,我知道他是好心,因那個人其實是要賺錢,他趕快發光了就可以下工,大家都不拿他就不能收工,他是用醬的心。那有的人他用的是環保的心,他覺得我根本沒用你印了一大堆,而我拿了轉手就丟在垃圾桶裡。我比較是醬想的。但這一類我又看到另有1種是很恭敬的合掌謝謝,他不拿。
謝師兄:我呼應郝師姐剛剛的分享,我是反省,在路上常常看到穿出家眾衣服的人在化緣,我有一個壞習慣,是說當我看到這個出家眾是比較莊嚴的,大部分情況下我會供養,就結個緣。可有些,看起來……現出來的威儀不是那麼莊嚴,像有的時候你看到是很莊嚴託著缽慢慢經行,有時是雙眼下視默默站在角落,他可能在心中持咒或念經唸佛,可那有些就是東張西望,還跟旁邊的人嘻笑,這我就不供養。從善知識的教誨,後面這個我不去供養這事應該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是尊重僧服、代表僧團,不應該起這種分別心,這是我要懺悔的。即使是假的出家眾,但善知識告訴我們應該尊重佛制定的僧服,不管是假的,那是他自己要負的因果,對在家眾來講就應恭敬供養。
石師兄:不過用今天所學的,所以常常講佛學對不一樣的角度講不一樣的話,今天開宗明義就說你一開始讓他不高興,可是後面是在幫助他,這種事情要做。用另外一個角度,這個人是假的出家眾,我若不佈施他不高興,他若能體會因為他做假,所以我們不鼓勵這種行為,讓他以後不再做也有可能。他教我們有不一樣的角度看待事情。我能理解這是一般人都會的反應,尊重出家人不是那個人第1個是尊重他的三衣,他穿的袈裟就值得你尊重,這點很重要。又說,你佈施的時候對方是假的沒有影響你的功德,這又是一種教法。
謝師兄:他是假的,我不去供養至少是他所做不成沒有罪,若去供養,可能就是另外一種因果關係了。我剛剛講的不是說他是假的,而是他現出來的威儀……這是一種。另外一種比較麻煩,我可以判斷他確實是出家眾,但他在那裏賣寺院裡自己做的麵包,我就買,買完又想佛不是告誡出家眾不可以做這些營生啊。有時很矛盾,到底要不要買。那他又不是在託缽,你供養……曾經買了又還給他說自己並不需要,只是結緣。他就謝謝我。我的疑問,後來自己告訴自己,出家眾的行為我們在家眾不要去判別,其實那位賣麵包的尼師很有威儀的站在路邊也不騷擾他人。
郝師姐:我遇到很多次,沒讀前面那一段,加上簡師姊有說出家眾好像不能做生意,以前不知道我都把他買完還以為自己做了好事。
謝師兄:剛開始買也是這個觀念,他都既然出來賣麵包了,你不趕快把他買完,他就沒辦法回去修行、沒辦法回去做他的功課。出家眾醬子做到底符不符合佛制,我想我們在家眾就不要去判斷,我本著阿Q精神還是買了。
石師兄:照佛制不是很恰當的,可是現在社會跟以前又差太多,佛門人出來做生意太多了。
謝師兄:嚴格講真按照佛制,出家眾是不能存隔夜之糧,甚至身上不能有錢(守銀錢戒),可是,現在社會,出家眾怎麼辦?
郝師姐:有一位洋和尚出了一本書叫做~當和尚遇到鑽石,不知道你們看過沒?有嘛!我後來還想不能亂批評人家做生意,他白天做,晚上回去唸經,然後,很誠實地做鑽石生意。沒有讀佛經,我就會混淆,看到有些宗派他們用一些方法募集資金蓋……
另外,在舊金山看到一對金人、銀人,大太陽下站了一整天很辛苦,展動手腳時又好優美,大家都會投錢。我常常經過都會給,結果我一個在旁邊開店的朋友就告訴我不要給,他們一到晚上就去吸毒。那給的錢很多耶!結果,我中毒了,到了別的城市看到這樣的街頭藝人我馬上會想到吸毒這件事,我不要再給他們錢了。本來的一個善心,因為遇到不好的事情,就開始質疑、開始退縮,其實應該平常心面對其他的。
石師兄:就是盡量如理作意,多角度思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