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旭

  “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這樣宏大的改革任務,如何讓它落到實處,給企業帶來切切實實的利益?這是當前政策制定者迫切需要向基層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推廣普及的一項工作。

  比如某些規模小、風險小的建築項目,施工圖能否不再由政府部門審查?當前有關部門就正打算安排在北京、上海進行試點,以減少多餘的環節和太過複雜的程序,爲企業省去辦理相關事項的耗時和操作成本。

  再比如企業是否誠信,以往可能是一個比較“虛”的概念,某些企業不會有太切身的感受,然而現在如果給一個信用等級低的進出口企業打上“D級”的烙印,讓你超過90%的貨物都必須接受查驗,查驗率達到A級進出口企業的近180倍,那麼當事企業是否會後悔自己沒能早早地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級。

  這樣的改革,當然會對企業包括政府職能部門自身都產生深深的觸動。4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例行吹風會,請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祕書長周曉飛介紹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和調整進境物品進口稅有關情況。

  改革舉措體現競爭中性原則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按照競爭中性原則,在要素獲取、准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方面,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

  如何落實“競爭中性”原則,也成爲各界關注的焦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相關問題向甘霖進行了詢問。

  甘霖迴應表示,“國際通行的競爭中性原則主要是指政府部門在市場競爭當中保持中立,對不同所有制的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從這點來看,實際上中國的很多改革舉措已經體現了競爭中性的原則。”

  她進一步解釋稱,公平競爭審查制定了多項標準,直接體現了競爭中性的原則。比如審查標準當中“不得對不同所有制的經營者設置不平等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條件”“不得對進口商品、服務實行歧視性價格和補貼政策”“不得限制進口商品、服務進入本地市場”等,從這個角度來講,公平競爭審查就是落實競爭中性原則的一個重要抓手,同時也是有效路徑。

  下一步如何通過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來踐行競爭中性原則?對此甘霖表示,一是按照競爭中性的要求,部署清理現行涉企政策中妨礙民營企業發展、違反內外資一致原則的規定。

  二是圍繞市場主體關注的市場準入、政府採購、招投標等重點領域,嚴格審查增量的政策文件,防止違背競爭中性的原則。

  三是改革完善審查制度,按照競爭中性的要求,同時借鑑國外先進經驗,對接國際通行規則,進一步完善審查範圍,審查標準和操作程序,彌補制度短板,更加有效地保障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

  借信用解決監管力量不足難題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在涉及優化營商環境的有關內容中強調了“信用監管”的概念。如何理解這一概念的意義和作用?

  對此,周曉飛在吹風會上解讀稱,信用監管是提升社會監管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就是要創新監管理念、監管制度和監管方式,將信用監管的手段嵌入到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中去。

  周曉飛強調,通過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可以將有限的監管資源進一步向信用狀況不佳的對象集中,有效解決監管力量不足問題,提高監管效率,做到守法者無事不擾,違法者利劍高懸。

  他舉例說明稱,比如對信用等級較高的誠信企業優先安排財政性資金、優先辦理通關手續,而信用等級較低的企業將面臨停止財政性資金支持、限制融資行爲等懲戒措施。目前,信用監管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在進出口領域,海關對認定的D級進出口企業平均查驗率達到92.52%,是A級進出口企業的近180倍。

  未來有關職能部門將如何繼續推進信用監管工作?

  周曉飛強調,要研究制定以信用爲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頂層設計文件,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週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後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還要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爲標識加快各類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利用大數據手段全面刻畫市場主體信用狀況,爲開展信用監管築牢基礎。

  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

  在此次吹風會上,有關負責人還就今年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措施作了重點介紹。

  在回答有關提問時,鄒家怡表示,今年要進一步推進營商環境的便利化改革。從去年世界銀行評估我國營商環境的情況看,我們在便利化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針對這些短板,今年我們準備推出一些措施,比如在北京、上海試行取消規模小、風險小的建築項目施工圖審查環節;比如明確電子簽名、電子印章的法律效力等。”

  此外,今年還要推進營商環境的法制化,下一步將配合全國人大法工委推進物權法、合同法等一些法律的修訂工作,主要是針對這些法律當中不適應目前形勢需要的內容進行修訂,以打造良好的法制化營商環境。

  同時,還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確保推出的各項改革措施能夠落實見效,切實增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國家出臺了改革政策,但是要真正落實到基層,反映到企業,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辦事更容易了,這恐怕還有一個落實和實施的過程。我們將繼續通過抓落實和實施,讓企業和羣衆切實感受到‘放管服’帶來的各項便利。”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