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家和工程學家,利用高速攝像機記錄下了人們咳嗽和打噴嚏的場景,並且對此進行了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那些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噴出的液滴並不是傳播疾病的罪魁禍首,真正的傳染源是那些不容易被察覺的小液滴。大液滴的傳播距離只有1.2米,小液滴卻可以達到2.4米。

  更糟糕的是,這些小液滴並不是獨立傳播的,研究人員發現,咳嗽和噴嚏傳播飛沫的距離,比我們認爲的要遠很多。研究發現,咳嗽和噴嚏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擅長傳播病毒。

  他們表示,這一發現意味着辦公室的通風系統在疾病傳播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比我們以前認爲的更大。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約翰-布什說:“當你咳嗽或者打噴嚏時,你能看到飛沫,或者當其他人對着你打噴嚏時,你能感覺到飛沫的存在。但是你看不到無影無形的氣相的物質。氣體雲產生的影響,是促使個體液滴抵達更遠的地方,尤其是那些體積更小的液滴。”

  研究人員發現,咳嗽或者打噴嚏產生的更小液滴在氣體雲的幫助下運行的距離,可能比它們作爲不連續的粒子羣體(以前的評估進行的假設)運行的距離遠5到200倍。這些液滴在空中飛。

  正如研究人員在這篇論文中的說法,咳嗽或者打噴嚏是一個“多相湍流浮力雲”,因爲在它的有效載荷——液滴掉落下來,被蒸發成固體殘渣以前,氣體雲與周圍空氣混合在一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