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間有矛盾,還是交給孩子之間自己解決來好,家長不要過多的介入和干涉,讓孩子自己來處理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也是鍛鍊孩子社交和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也是孩子在建立和形成自己的社交模式。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更多的主動性,自主性,不要過多的干涉。

  但是這些完全建立在孩子與孩子之間平等的關係上,如果孩子的一方依靠體能或者別的優勢來欺凌另一方,作爲家長就要採取行動來糾正孩子的行爲。

  如果是強勢孩子一方的家長,要適當的約束好自己孩子的行爲,教給孩子平等的意識,不能依靠自己的優勢去欺負別的小朋友,更要在平時給孩子樹立謙遜有禮貌的榜樣。

  如果孩子是受欺負的一方家長,第一要檢討自己平時對孩子是不是過於嚴厲,造成孩子膽小膽怯的性格,建議家長多給孩子營造平等溫馨的生活氛圍,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願望,敢於對不公平的對待說不。

  如果孩子之間因爲發生了肢體衝突造成受傷,這個時候就需要作爲孩子監護人的家長介入了。但是雙方家長必須冷靜客觀理性的對待這件事,採取調解、協商的方法來處理。瞭解過錯方在誰,該怎麼把對方的傷害降到最低。

  其實孩子的世界是簡單的,內心是純潔的,他們之間的矛盾往往是不經意的,所以家長也大可不必過分關注,過分在意。應該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客觀、理性、冷靜,才應該是家長遵循的原則。

  其實,小孩子之間前一秒還爲某事鬧得不可開交,後一秒就忘記了之前的矛盾和不快,又親密無間地玩到了一起。這就是這個時期孩子的一種心理特點,是他們人際交往能力鍛鍊和提高的一個過程,也是人生的一個成長過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