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平均每三十三分钟就新增一名大肠直肠癌患者,发生数高居癌症之首,艺人猪哥亮、「心海罗盘」主持人叶教授、屏风表演班创办人李国修等都因此辞世。但棘手的是,高达六成五至八成五的患者并无家族史,要及早发现与治疗,必须定期筛检。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外科部长陈自谅表示,许多人误以为大肠直肠癌是老人病,但其实人人都是候选人,在二十至四十九岁的民众当中,每七人就有一人罹病。

想预防大肠癌 得定期筛检

中国附医大肠直肠外科主任柯道维说,高达六成五至八成五的癌友是偶发性、没有家族史,因此预防大肠直肠癌的三大要点,除了注意饮食、多运动,还得定期筛检。

大肠直肠癌的筛检方法不少,医师首选以大肠镜作肠癌筛检,柯道维亲身体验过三次肠镜检查,其中两次发现瘜肉。大肠镜检查借由放入大肠内的镜头,将影像传至萤幕,准确率居各项筛检之冠,找到瘜肉同时也可顺便切除,且现在有沉睡式大肠镜,十至十五分钟就能完成检查,另有以灌水取代打气到肠内方式,前者较不易腹胀,大幅减轻大肠镜检查的不适。

柯道维说,健康检查常抽血测肿瘤胚胎抗原(CEA),但肿瘤指数异常原因可能是消化道癌症、非小细胞肺癌、乳癌、抽烟、腹泻,甚至感冒。这项检查专一性与准确度不足,且高达三成大肠直肠癌患者测得的指数正常,不能做为筛检工具,但若健检发现异常务必要追根究柢。

粪便潜血检查 还需后续诊断

另外,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可检验粪便表面肉眼看不到的血液,借此反推肠内可能有肿瘤或瘜肉。但柯道维说,出血也可能是痔疮、肠道发炎、黏膜血管病变等,因此后续需再做大肠镜确诊。而肛门指诊仅能检查到手指头伸长可及的直肠肿瘤,范围小,且全凭医师经验,不太可靠。

胶囊内视镜检查,则是吞下如同药丸大小的胶囊,行经消化道的胶囊不断摄影,最终随著粪便排出,不过陈自谅说,胶囊滚动连拍,有时候滚动位置、拍摄方向不对,仍可能遗漏肿瘤,就曾有病人明明手摸得到腹部突起的大颗肿瘤,吞下胶囊后却没有拍到。

50岁 应作完整大肠镜检查

柯道维建议,五十岁以上民众应作一次完整大肠镜检查,检后无异状也要每五年追踪一次;有一、二等亲家族史的人属中度风险族群,应在四十岁就作大肠镜检查;有家族性多发性瘜肉症的人属高风险族群,二十岁时该作筛检。

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大肠直肠癌有机会根治,陈自谅说,相较传统开腹手术,现在有多样的微创手术,医师透过萤幕看清楚病灶,加上机器手臂协助,可以模仿人手捏夹、抓取、旋转的动作,提升医师在狭小骨盆空间操刀的精准度和稳定度,让病人伤口小,复原快,但目前机器手臂手术尚未有健保给付。

不过采用这类微创手术,病人担心的术后问题也逐渐减少,以中国附医为例,95%病人术后可成功保住肛门,开刀后第二天即可拔尿管,仅2%病人需将导尿管放回去,陈自谅建议,病人可与医师多讨论,选择最适合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编辑推荐


使用铝锅会铝中毒吗?什么人要避免接触铝制品?

酒精消毒已经没用了?科学家发现这些细菌对酒精也有抗药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