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新区规划厅、鹿溪河生态湿地、天府软件园、桂溪生态公园、成都市规划馆、成都国际铁路港、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都江堰市柳街镇七里诗乡……4月8日—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四川省委网信办主办,四川在线承办,成都市委网信办、阿坝州委网信办协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网络名人走进天府之国”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名人们在两天时间里深度游览了成都。天府之国在他们的眼中是啥样?来看看吧。

  @锅盖头司令:

  天府之国,诗情画意,一点都不假。在鹿溪河湿地公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坐落在湿地旁边的蜻居酒店了,180度玻璃房,整个房间面向湿地,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整个房间全部智能化操作,只需语音表达就可以遥控各种设备整个布局和配备全部按照五星标准。来四川的朋友,一定记得来看看。

  @巍岳钦禹:

  成都天府新区是2014年获批的国家级新区,现代化城市功能齐全。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里的生态环保理念。已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400亿,建成了兴隆湖、鹿溪湿地等十个生态项目,湿地、河湖总面积近3万亩,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确实是一种享受。

  @半杯馊茶:

  细雨成都路,微尘护落花。在过去,曾经汪曾祺眼里的成都,是最安静,最干净的。在宽平的街上走走,使人觉得很轻松,很自由。成都人的举止言谈都透着悠闲。在今天,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之都,成都在其足够深厚的历史沉淀之上,跃然而起。已经是一个人文与科技齐飞,生态共活力长天一色的宜居、宜业,宜实现自我理想的“互联网+”型液态城市。

  @巴松狼王:

  近两年10多次来四川,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从心里感觉四川真是一个好看的看不完,好吃的吃不够,好地方呆着不想走的地方。

  @科技的那些事:

  在成都市规划馆里,沙盘的灯光渐次亮起,西到西岭雪山、东到天府国际机场……成都新的城市总规生动呈现眼前,深深的觉得我是来到了新的一线城市。成都号称“天府之国”,并且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而且还有“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

  @生态梦人:

  我多次来过成都,以前印象中的成都,天空中总是雾蒙蒙的。参加网络名人四川行在成都的两天活动中,酒店边上有个桂溪生态公园。利用早晚闲余时间,先后五次走进这个高楼林立中的城市湿地公园。第一印象给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太美了!

  @巅峰倦客:

  来到成都,一定要成都天府新区看一看,用深呼吸感受一下成都的“肺”,感受一下经济发展的同时,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真切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体验。

  @杜建国微博:

  尽管我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早已对成都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高科技产业的蓬勃成长有所关注,但是,当我来到成都看到其宏伟大气派的现代城市景观后,依旧感到震撼。成都,堪称是北上广深之外的中国“新一线城市”的代表。

  @李伯清:

  @李伯清新媒体团队负责人谢小琥表示,通过这两天的行程深刻感受到了成都的发展。在天府新区和高新区,看到了城市建设的高速变化,在郫都区和都江堰市则见识到了乡村振兴的典范。走了很多地方,开了眼界,涨了知识。大家有时间多出来走走,感受一下成都的大变化。

  @流浪蜀山人:

  成都的发展一直在努力前进变化着。天府新区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和实践地,这里实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来成都不仅可以玩好吃好,更重要的这里的生活环境让人来了真的不想走。

  @蓉城往事:

  这两天从天府新区到高新区,再从成都市规划馆到成都铁路国际港,无不体现着成都这个城市的发展。我从04年到成都来求学后就留在了这里,作为一名老“蓉漂”,我见证了成都这些年的发展。不管是生活还是创业,抑或是旅游,成都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感受下这座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体验下这座世界文化名城。

  @小万姑娘:

  来到成都天府新区,碧色湖畔,绿树葳蕤,此起彼伏。在绿色的包围里,一汪碧水微波荡漾,湖岸边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倒映湖中,将都市与原野和谐统一成新的山水画卷。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一批涵盖电子信息、大数据、旅游文创、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企业产业集群坐落其中,一座公园城市正呈现在我们眼前,诠释着城市建设的初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潘明先生:

  成都是一座正在崛起的IT之城,人才优势显著。成都天府软件园是首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及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目前,天府软件园已成为中国西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西部创新创业的核心聚集区。雄心勃勃的成都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我以前来过两次成都,最近一次来是四年前,但是都没有深度游览过。此前,我以为成都是一个传统的城市,但是通过这两天的行程,看到了天府新区和高新区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各种高科技产业的落户,我觉得这样产生的产业集聚效应自然而然会吸引到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成都。成都城南,一点儿不比北京国贸差。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 罗斯 摄影 王欢

  编辑:刘成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