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自:@

  楊紅旭論樓市

  地產營銷總收集整理

  事情的緣起來自一位網友向某知名房產大V的求助:

  之後,這位大V將這條信息發到網上求幫助,沒想到炸出了4000多條“安慰”留言,堪稱大型房地產“翻車”回憶現場。

  小編精選了其中幾條,僅供娛樂:

  @燈塔:

  當年北京國子監附近四合院78萬我沒要而是買幾份保險…你好點了嗎?

  @煙火爲你綻放

  當年小瀏陽開發地產,我開車拉河沙送工地,年底討要沙款運費,差不多十萬,老闆說:結兩套房,兩個門面,沒錢。

  我說:求求你,沒錢過年,然後找朋友跟老闆屁股後面三天,結現金了,心想,明年可以換新貨車。

  然後開貨車到如今,成了二十年老貨車司機。

  @專業焊工承接焊死車門:

  96年手頭就20萬,買了個桑塔納,現在還在開。

  @清越郎朗:

  2002年我爸在上海做工程,100多萬工程款開發商用房子抵,我爸沒要,然後拿了70萬回來。

  @魚龍曼羨1:

  08年的時候,我有60萬,當時房價是3100,我看了幾個盤,朋友說等等應該還能跌,去年帶裝修的才2800,這3100才毛胚,不划算。

  股市漲的好,先在股市掙一圈,出來房價又掉了,兩頭掙,多划算。

  於是果斷全投股市裏了,到今年還剩5萬不到,房價卻已是2萬以上了,你不舒服點了嗎?

  01年的時候,我們一家都在北京,那時候望京還是農田。

  有一北京老大爺看我們一家可憐說三千塊給我們家兩畝土地蓋房子,順便種種菜,我爸和我媽商量了一下不划算。

  那一年我八歲.......去年我們從北京回來了,帶着回憶帶着滄海變桑田回來了。

  臨走之前看了一下綠地中心,大樓是那麼的宏偉,可TM偏偏跟我沒關係。

  老爸在北京賣了三十年的菜可惜市裏面的臥室都買不起,回家還在賣菜,不說了明天還的去批發市場進貨.......

  @墨三飛1:

  買了的也不定就高興得起來,比如我。看中一套128平米的談好價,訂金都付了。

  然後被人攛掇來攛掇去,死皮賴臉退掉訂金去市中心買一套74平米的,兩邊總價差不多。

  結果就像你想的,一年不到,先訂房那個樓盤房價漲了50%,市中心那個樓盤爛尾了。

  @雨鳴短線:

  其實真不好意思說,85年五間平房8000,沒要,我九千多買了一輛鈴木摩托車,最後賣了150元。

  @A陋室堂傢俱私人訂製:

  當年老爸單位發福利,一套房子和一套皮沙發,二選一。

  老爸回來說,家裏有房子了,要那麼多沒用,正好缺套皮沙發!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你好點了嗎?

  06年的時候,我手上有60萬現金,當時浦東三林的房價7000,結果我拿了這60萬去香港炒了權證……一年後回來只剩2萬。

  @瘋臨晚:

  當年我爺爺把他老人家唯一的住房,半個四合院賣了1萬二,給了我爹四千,我爹又加了幾百元買了一臺松下的錄像機。

  前幾年遇到那擁有另外半個四合院的發小,說拆遷補了三套房,原拆原建,黃金地帶

  @四葉草、:

  2012年,四年前合肥當時擴建肥西搞濱河新區,當時房價均價3888,賣不掉,銷售天天打我電話,我硬是沒買!現在TMD一房難求,均價兩萬五!兩萬五啊!!

  @A_宇:

  03年我大姨生意夥伴欠她100萬出頭,拿兩套北京三環的商品房抵。

  我大姨很瀟灑的說我剛在哈爾濱買了兩套房子,我一不缺房子二不去北京住。

  那人到現在那100多萬也沒還。如果要了那兩套房子,現在估計值小1000萬。

  14年我定了一套房7800,被別人勸的定金都沒要把房子退了,現在14000,朋友你好點沒有?

  @hongjia魔蠍:

  一個家境差不多的老鄉早年跟我一起來北京,05年他在回龍觀買房,首付不到十萬大多借的。

  16年我在比回龍觀還偏的地方買房四百萬,今年他從朗逸換a4,我還是先坐地鐵後坐公交。

  @花開荼蘼:

  我大姑98年就有現金過百萬,杭州西湖周邊別墅30來萬,商品房10來萬,都沒買,租房子住,辦廠,現在早就倒閉了…

  發小他爸2002年20萬把房子賣了,送發小出國,老兩口省喫儉用,發小終於碩士畢業,在一家公司打工月薪5000。

  當年上海浦東一畝地要我三萬,表舅讓我買,我嗤之以鼻!用三萬買了一輛三手的桑塔納,現在我在廢品站和老闆討價還價。

  @命運的幸運星:

  當初76萬看了一處房子,雙方合同都簽了,結果第二天限購,現在已經150萬了。

  @T亞軍T:

  曾經聽說有一位賣了北京的房子去炒股,然後賺了幾倍在北京付了個首付又買房了。

  @少年得痣:

  看了評論心情好多了,打消了尋短見的念頭。

  這些評論真是治癒系,一掃我多年陰霾。

  @球可道非常道:

  安慰一個人最好的辦法不是“堅強點,會好起來的”,而是“你看我,比你還倒黴”

  @宏雲來:

  中國的房地產歷史以後會怎麼寫?在座的各位網友生活在歷史的批判和笑話裏。

  各位親愛的讀者,請留下你的“翻車”經歷,大家互相“安慰”一下

  以上內容僅供娛樂,不構成買房投資建議。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