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篇文章提到,

當市場開始轉暖時,買方的議價權逐漸變弱,

相應的,自然就是賣家開始佔據優勢,利於賣房。

其實在房產投資中,

買在低點很容易 —— 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靜淡期,中間有無數機會下手;

但賣在高點,很難,

一套房從掛牌到成交,通常需要數月時間,而最好的窗口期卻往往只有一兩個月。

因此,賣房除了找準時機,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

儘可能優化賣出流程,縮短成交周期。

2.

個人賣的「二手房」,是什麼樣的處境呢?

沒有金碧輝煌的售樓處,沒有精心設計的樣板間,更沒有光鮮亮麗的售樓小姐幫你推銷...

所能依仗的只有兩點:

一是房子本身,這是產品競爭力;

二是掛牌的中介,這是產品賣出的渠道和流量來源。

我們所做的一切優化,都將圍繞這二點展開。

3.

房子本身的競爭力,絕大部分在你當初買下它的那一刻已經決定了:

區域內的交通、學校、商業、就業配套;小區的容積率和物業;房屋的樓層、層高、戶型…

這些,要在買入時認真考慮,到賣出時已經無法改變。

能改變和提升的,只有它的「賣相」。

最低標準是,把房子清空+做一次深度清潔。

有租客的清退 —— 這點很重要,

如果你不想你客戶推門而入的時候,看見的是放滿剩飯剩菜的廚房、四處亂扔的襪子的話…

然後,把所有的髒的、舊的、破的東西,統統丟出去。

深度清潔,包括處理掉有礙觀感的硬裝部分,

比如污損起皮的牆面、脫落的踢腳線、翹起來的地板...每一處都是巨大的減分項,全部都需要翻新。

(不要杠什麼裝修很貴,面子工程而已,能貴到哪裡去?)

總之,要讓客戶留下諸如「這家主人住的很愛惜」 或者 「買來不用裝修,可以直接住」等正面印象。

其實對於買家來說,買二手房其是一件非常辛苦、耗費心力的事,

可能一天要看三四個小區、十幾套房,

但最終,卻只會記住幾套認為最好的,再從中比較、選擇。

也就是說,

絕大部分房源,在客戶看完的那一瞬間就直接被pass掉了,

—— 這個過程,多多少少都會摻雜一些感性在裡面,隨時保持理智的人也有,但很少。

一個破舊的、髒兮兮的房子,必然會被最先排除,

除非它的價格非常非常有優勢,才會被買家記住,「哦,是最便宜的那套啊。」

但這就意味著房子賣不上價啊喂…

4.

賣房第二個重點,維護好銷售渠道,也就是中介。

你需要:

a. 確保房源隨時可看

上文提到的「把房子清空」,是這一步的前提。

有租客是萬萬不行的,邊租邊賣效率非常低,

—— 沒有租戶願意被打擾,也沒有中介願意每次帶看之前都要跟租客溝通,

當然也沒有客戶願意去看一套沒有誠意出售的房子。

買過二手房就會明白,為什麼「看房方便」會作為一個突出優點放在房源描述里…

具體操作也很簡單,

把鑰匙留給中介,或者給房子裝個遠程遙控的密碼鎖隨時操控,就OK了。

b. 額外給予中介一定額度的成交傭金作為激勵

讓中介印象深刻的房,才能得到被優先推薦給客戶的機會。

上一條「看房方便」,印象分+10;

這一條「傭金激勵」,印象分+50。

跟中介談好:

只要房子成交,就按照「到手價」給幾個點的返佣。

傭金越高,激勵作用越大,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c. 重複以上步驟,將房源至少同步到小區五站地以內所有中介門店

雖然很多連鎖中介內部房源共享,但多數中介人員還是只熟悉自己負責的片區,

想讓附近所有的中介都「記得」、「熟悉」並且「主動推薦」你的房,就要多費點心去鋪渠道。

渠道越多越好,不必解釋。

5.

以上完成,作為賣家已經算做到了極致,

接下來等買家上門談價就好。

真正到了雙方坐下來談價這一步,中介為了促進成交,一般都會偏向賣家說話,

賣家很少吃虧。

但如果買家像保二爺那樣會砍價,或者特意帶上「砍價師」,那就各憑本事了...

當然,想要佔據主動,最重要的一點仍然是:

不要在淡季賣房。

ps,

關於賣房時機的判斷,有一個小技巧:

看周圍新樓盤的火熱程度。

新樓盤要營銷有營銷,要宣傳有宣傳,要團隊有團隊,

他們都賣不動,必然是淡季無疑;

旺季則一般出現在春節過後的三四月,或者下半年的「金九銀十」。

當售樓處人滿為患時,我們就可以跟著蹭一波了...

pps,

寫這篇文章只是分享經驗,並非鼓勵大家賣房,

所有交易請自行決定。

文章來自公共號「房十二」,ID:realfang12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