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抽動症,也稱妥瑞氏症(國際廣泛稱為妥瑞氏症),也稱妥瑞氏綜合症、吐雷氏症、吐雷氏綜合症。根據表現不同,抽動症通常被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運動性抽動會不自主動作(包括抽搐、眨眼睛、擠眉、噘嘴巴、咬脣、張口、擤鼻子、裝鬼臉、臉部扭曲、聳肩膀、伸脖、搖頭晃腦、搓手指、甩手,舉臂、抖腿等);發聲性抽動不自主出聲(包括清喉嚨、乾咳、大叫或發出的怪聲)  

抽動症孩子的特點

  抽動症的孩子性格多偏外向,活潑愛動,但是往往不善於表達自己。有的孩子開始表現為頻繁地眨眼睛,特別是跟父母或老師提出要求時不斷眨眼睛。家庭中父親容易忽略孩子的問題。往往孩子已經在學校惹事,老師要開除時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這樣往往會錯過最佳治療期。孩子在學校會刻意控制自己,但是過分的關注往往讓抽動越來越明顯。

抽動症容易被誤診

  有些患有抽動症的孩子5-10年後,孩子的問題才被診斷出來。延誤診斷的原因:輕度頻繁眨眼、清嗓子、甩胳膊,對孩子的學習影響不大,家長認為是壞習慣,孩子自己改改就好了,或者被誤診為嗓子不好。到了孩子突然出怪聲,動靜還特別大,被同學嘲笑,才引起家長重視。學習壓力大時癥狀加重。有些被認為是癲癇。也有可能抽動症合併癲癇。排除癲癇的可能後,關鍵的是及時進行藥物治療。

多動是抽動症嗎?

  抽動症往往會並發多動症。例如有的孩子從來沒走過,都是在跑。有些孩子過於好動,家長老師會給他一些限制,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有時會引發抽動癥狀。

抽動症是否需要喫藥

  根據孩子情況,建議先通過家庭護理。如果孩子年齡較小,抽動癥狀不明顯,可先通過家庭影響看看是否可以自愈。一般如果兩周內沒有明顯好轉,一個月內沒有消除,就建議儘早的採取藥物進行治療,切記:勿依賴於西醫進行控制癥狀!

抽動症青春期是否會好?

  抽動症發病年齡集中在4-12歲,也有的會年齡較小。除了部分患者剛剛出現眨眼,還沒來不及注意就已經消失外,僅僅有5%抽動癥狀在青春期的時候會減少或消失。而且會發展為強迫症等,且抽動症的孩子在青春期患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幾率會增加。治療不徹底不及時,家庭教育不合理,孩子可能出現穢語、破壞行為等。抽動的孩子容易因為抽動變得自卑,引發其他心理問題,建議及時進行藥物治療,心理諮詢能夠幫助提高孩子自信,情緒管理及表達能力等。

抽動症和家庭的關係

  抽動症孩子的家長類型大都是父親或母親過分嚴厲,經常批評孩子或拒絕孩子。母孕期間或孩子出生後母親患有抑鬱症的比例較大。這類家長A型性格的較多,此A型並非指血型,其特點是性格較急,完美傾向,要求嚴格。另外跟家庭環境和時代背景有關。現在的生活環境、生活空間狹小。跟父母鬧彆扭後,無處發泄,難以表達。這樣的家庭環境往往容易引起抽動症或是加劇抽動症的表現!

抽動症的藥物治療

  妥瑞康復劑是以健脾利胃、醒腦開竅、升清降濁、祛風除顫為基礎手段,分階段、辨證施治,使患者中樞神經、遞質與抑制失常的病態恢復到正常。從根本上解決抽動症。此療法在臨牀上運用去得了顯著效果,得到前來就診的患者一致稱讚,很多患者慕名而來,之所以妥瑞康復劑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是因為這種療法具有傳統無法取代的優勢。

抽動症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家長需要怎麼辦?

  一 家長要心態平靜。減少自己的完美主義,降低要求,不呵斥孩子。

  二 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癥狀。忽略孩子的抽動表現,與孩子多交談溝通。

  三 有研究表明,抽動癥狀跟食物攝入也有關係。抽動的孩子容易過敏,建議減少海鮮類的高蛋白食品或零食等含添加劑食品的攝入量。

  四 老師可幫助孩子融入集體。

  五 保證孩子睡眠,增加戶外運動。

  六 放鬆孩子心情,不吝惜孩子玩耍時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