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年,巴赫再次搬家,這次他獲得了德國萊比錫聖托馬斯教堂和唱詩班學校的樂監一職,可以說終於走上了人生巔峰,他在這個職位上一直工作到了1750年逝世。當地的萊比錫大學創立於1409年,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這可能也是吸引巴赫到當地工作的原因,他的孩子們可以因此在那裡免費入學。

圖為萊比錫聖托馬斯大教堂內部

16世紀的歐洲經歷了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運動。該運動奠定了新教的基礎,同時瓦解了從羅馬帝國由天主教會所主導的政教體系,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縛,為資本主義和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奠定了基礎。馬丁·路德是這場宗教改革的倡導者,他出生於德意志,也是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創始人。巴赫是一位虔誠的路德派教徒,而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正屬於路德派教會。作為樂監,巴赫相當於萊比錫的一位「公務員」,這職位雖然頗有威望,但卻一點也不輕鬆。他要負責教堂的儀式音樂,為所有的葬禮演奏管風琴,為當地大學的典禮創作所需音樂,還要教導聖托馬斯教堂唱詩班學校的孩子們學習拉丁文。而他最重要的工作是為每個禮拜日和宗教節日(每年一共約有60天)提供新的音樂。巴赫在萊比錫工作的27年,是他創作最多的時期。

圖為馬丁·路德

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中,巴赫創作了數以百部的宗教聲樂作品,涵蓋了受難曲(Passion),康塔塔(cantata),彌撒曲(Mass),等體裁。尤其是康塔塔,巴赫通過這些創作,把宗教康塔塔這種重要的音樂體裁提高到其發展的最高水平。

與歌劇、奏鳴曲和協奏曲一樣,康塔塔最初也誕生於17世紀的義大利。也叫室內康塔塔,它通常是為一個獨唱者和小型的伴奏樂隊而作,題材經常是愛情或歷史,並在家庭中演唱。但到了18世紀,德國的作曲家逐漸把康塔塔看作一種適用於宗教音樂創作的體裁。巴赫與他同時期的音樂家一同創造了宗教康塔塔這種形式,它由多樂章構成,包括詠嘆調、宣敘調和詠敘調;由獨唱、合唱以及小型樂隊伴奏組成。路德派教會主導了當時德語國家的精神生活,康塔塔成為這種宗教的禮拜儀式中的音樂核心。

巴赫為萊比錫公民寫了近三百首康塔塔(五個全年套曲),不過只有大約兩百首被保存下來。他的樂隊由大約十多名男人和男孩組成,大多來自聖托馬斯的唱詩班學校,而巴赫親自指揮樂隊。

圖為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左邊的是唱詩班學校

《醒來吧,長夜已盡(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是巴赫的一部宗教康塔塔作品,編號BWV 140。它是以眾讚歌(Chorale)為基礎創作的,眾讚歌是路德教會的宗教的傳統民歌統稱,也可以被稱為讚美詩。大部分眾讚歌到巴赫的時代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醒來吧,長夜已盡》由七個樂章構成,這是一部警世之作,巴赫在1731年所作。它描寫的是《馬太福音》的第25章1-13節的簡短寓言:五個聰明的和五個愚笨的女子提燈迎接新郎。五個愚人沒有帶燈油,在等待新郎時睡去。待她們醒來,匆匆去找燈油的時候,與新郎失之交臂。寓言中新郎象徵的就是耶穌,而十個女子們則象徵了信徒。它對信徒們所要傳達的信息就是:整理好你的精神,以便迎接即將到來的基督。由此可以看出,巴赫的康塔塔並非作為音樂會而生,而是作為宗教佈道來使用。

彌撒曲(Missa)作為宗教重要的音樂體裁巴赫當然也有很多創作。據說他於1733年開始創作一部彌撒曲,該作品中的前兩部分,即「垂憐經(Kyrie)」和「榮耀經(Gloria)」是為了獻給當時新一代薩克森選侯(Elector of Saxony)——奧古斯都三世(Augustus III)。原因是1733年2月1日奧古斯都二世(Augustus II)去世,巴赫將此作品獻給新君主,希望以此獲得「薩克森宮廷作曲家」的頭銜。最後巴赫成功於1736年獲得了這個頭銜,並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把它擴展為一部完整的《b小調彌撒》,作品編號BWV 232。

巴赫將這部作品分為五段27小節:Kyrie(垂憐經,3小節),Gloria(榮耀經,9小節),信經(Credo,9小節),Sanctus(聖哉經,4小節),Agnus Dei(羔羊經,2小節)。美國著名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曾說過:「巴赫的這部作品確實是音樂領域中最崇高的作品。」 整部作品相當感人,去掉中洋溢著博大、寬廣的豪邁之情,使聽者彷彿置身於莊嚴的聖殿之中。其中那些平靜而充滿柔情的女生合唱,顯示出超凡的聖潔之美。

對於這部作品比較著名的唱片版本當屬Archiv廠牌發行,Karl Richter指揮的版本。

受難曲(passion),是以四福音書中記載的耶穌受難的過程為內容的大型聲樂曲,是基督教宗教音樂的重要音樂形式之一。最早的受難曲以格里高利聖詠組成,用戲劇形式演出。到了十五世紀以後,復調音樂代替了聖詠,而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是受難曲創作的巔峰。

巴赫的《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作品編號BWV 244,創作於1724年至1727年,整部作品結構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35首描寫了「最後的晚餐」耶穌被門徒猶大出賣和被捕的過程;第二部分後43首描寫耶穌受審,被釘十字架的場景。這部巨作的音樂規模很大,使用了三個合唱隊,兩個管弦樂隊,兩座管風琴,以及獨唱者和獨奏樂器。儘管巴赫創作它是用來配合教堂禮儀的實用性音樂。但巴赫並不遵循宗教音樂的傳統和戒律,他借鑒義大利歌劇的詠嘆調和宣敘調,更多地使用器樂,用人聲與器樂展開協奏曲式的競奏。這大大增加了音樂的戲劇性色彩,表情也非常豐富。或許也正是因為宗教音樂在這裡被糅進世俗化的內容,宗教形式下表達的世俗化思想感情讓教會人士很不習慣這樣的音樂。


或許巴赫的音樂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還是略顯超前了,尤其是宗教作品。因此在他逝世後將近一百年間,他的作品被埋沒了,也很少有人知道萊比錫有一位技藝高超的管風琴大師。直到19世紀浪漫派音樂家門德爾松,他發現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在力排眾議後,終於在1829年由他親自指揮上演了這部著作。之後,德國成立了「巴赫學會」,專門搜尋,整理並研究巴赫的作品,使得巴赫的偉大創作終於得以重見天日。

萊比錫時代可以說是巴赫創作爐火純青的時期,不過,正是因為長期的高負荷工作和用眼過度,晚年的巴赫罹患白內障,連音符都看不清了。1750年7月28日,巴赫與世長辭。在他辭世的前幾天,他還在口授一種眾讚歌《走向主的神壇》,這首最終沒能完成的作品成為這位偉大藝術家的絕筆,而他畢生都在用音符書寫著自己的虔誠與信念。

下一期,我們將介紹與巴赫同時期的偉大音樂家——亨德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