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经锐眼

导读:继净利润巨亏18亿后,安信信托又曝出118亿信托项目逾期,头顶「唯一一家在上交所上市的信托公司」光环,现实处境却格外尴尬。

118亿项目逾期

推迟一周后,安信信托(600816.SH)终于回复了上交所问询函,就年报中业绩大幅下滑、信托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等问题作出回复。

尽管刻意挑在端午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盘后发布回复函,但其中曝出的信托项目逾期「大冷门」,又一次把安信信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安信信托坦言,截至今年5月20日,公司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信托项目共计25个,其中单一资金信托计划13个,涉及金额59.42亿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2个,涉及金额58.17亿元。

具体来看,2018年上半年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金额约为0.62亿元,2018年下半年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金额约为48.12亿元,2019年5月20日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金额为68.86亿元。

安信信托特别强调,公司在设立每个信托计划产品时,都会要求债务人提供较强的担保措施,以保证在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仍有可能执行到相应财产。

数据显示,在上述25个项目中,主动管理类项目抵质押担保的比例为100%,没有导致信托财产受损的终极风险。经公司自查,管理的信托产品不存在刚性兑付的情形。

但是,上述25个逾期信托项目,涉及金额累计高达117.6亿,这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么说吧,安信信托2018年营业收入约2.05亿,逾期项目金额大概是去年全年营收的60倍,你说震撼不震撼?

净利润巨亏18亿

在此之前,安信信托因2018年净利润巨亏18亿,彻底颠覆了外界对其认知。

今年5月1日,安信信托发布提示性公告,称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存在会计差错。修正后,公司营收从-8.51亿元更正为2.0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从11.00亿元增加至21.56亿元

前后差出10个亿,安信信托轻描淡写地将原因归为「工作疏忽」。先不管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信不信,就问一句安信信托,这个理由能说服你自己吗?

此后,安信信托发布修正后的2018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约为2.05亿,同比减少96.34%;归属净利润为-18.33亿,同比大幅下滑149.96%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2017年,安信信托还取得信托业务收入在全行业排名第一、净利润排名第二的耀眼成绩。

实际上,安信信托业绩下滑早有征兆。2014-2017年,安信信托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0.2亿、17.2亿、30.3亿、36.7亿,但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6.07%、68.26%、76.17%、20.91%。

净利润增速逐年下滑,安信信托的业绩终于在2017年登顶后掉头向下,一下子亏损18亿,就好像突然从天堂跌进地狱,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炒股失败,拖垮业绩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安信证券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是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投资金融资产损失增加;二是受行业政策调整及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减少。

对于广大读者而言,手续费和佣金减少比较好理解。2018年A股震荡调整,所有金融机构都是看天吃饭,安信信托收入下降在所难免。

但是,对于安信信托提到的金融投资损失增加,可能有人就不理解了。这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呢?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炒股失败

2018年,安信信托投资的印纪传媒(022143.SZ)和中弘股份(000979.SZ)接连爆雷,公司损失惨重。

2018年2月,安信信托耗资约13.61亿买入印纪传媒约1.07亿股,成交均价为12.75元/股。安信信托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并一直持股至今。

无奈天不遂人愿,如今的印纪传媒已经沦为「*ST印纪」,挣扎在退市边缘,而安信信托浮亏惨烈。

*ST印纪今天收盘价为1.2元/股,还不及安信信托当年买入价的十分之一。而在2018年底,安信信托对印纪传媒计提减值准备10.55亿

此外,安信信托对中弘集团持有债权5.5亿,以「中弘股份」股票作为还款保证,该笔债权于2018年12月31日到期。

可悲的是,由于中弘集团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还没有等到债权到期日,「中弘股份」就于2018年12月27日交易结束后退市了,安信信托不得不计提减值准备5.5亿。

在此背景下,安信信托2018年营收、净利双双暴跌,而负债总额同比增加24%,达到188.15亿,资产负债率为60%。

高管逆势涨薪惹争议

安信信托公司基本面已经相当难看了,偏偏这时候,还曝出了公司高管逆势涨薪的消息,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2018年,安信信托有11位高管年薪超过100万,其中3位高管年薪超过500万,而公司总裁杨晓波年薪更是轻轻松松迈过1000万大关

在这11位年薪过100万的高管中,有8位在去年实现年薪上涨。其中,公司总裁杨晓波去年涨薪236.9万,在众高管中遥遥领先。

与公司高管相比,安信信托的员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18年,公司员工平均薪酬从2017年的165.86万下降到30.86万,下降幅度高达83%。

有意思的是,安信信托员工平均薪酬下降超100万,而有的公司高管薪酬却上涨超100万,难不成是把员工薪酬拿去补贴高管了?

对此,安信信托表示,2018年年报披露的薪酬,事实上包含了2018年度的固定薪酬、2017年度的绩效薪酬及以往年度的递延绩效奖金,递延发放绩效奖金是促使高管薪水维持高位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31日,安信信托公告称,公司总裁杨晓波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安信信托任何职务。

1000万年薪到手,杨晓波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已经潇洒离场了。

股权冻结,风光不再

除上述争议外,安信信托还有其他的雷没有排出,随时可能会引爆。

2018年6月,安信信托控股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之杰」)将10亿股股份,质押给了安信信托合作方济南畅赢金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畅赢金安」)。

此后,国之杰与畅赢金安闹掰了,纠纷涉及金额约22亿。双方撕破脸后,畅赢金安将国之杰告上法庭。

今年1月28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将国之杰持有的5.91亿股安信信托股份冻结。受此冲击,当天安信信托股价大跌7.88%。

今年以来,安信信托股价已经从9.6元跌到4.3元,今天更是多次触及跌停,截至收盘大跌9.83%。

曾经,安信信托因「唯一一家在上交所上市的信托公司」,以及唯一连续3年入选MSCI中国A股指数的信托概念股,在资本市场独领风骚。

如今,在一系列负面打击下,安信信托神话破灭,想要重回巅峰,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