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食比較特別,一定誕生在交界的地方。

  浙贛交界的淳安,人們煎着毛豆腐還要拌上江西風味的辣椒醬

  煎毛豆腐蘸辣椒醬

  九省通衢的武漢,人手捧一碗芝麻醬拌的鹼水面還依稀留着北方人的印記……

  來源自北方的麪食文化在武漢落地生根,誕生了熱乾麪

  有時候你得明白,交界的地方,永遠少不了美妙的喫食。

  交界的地方出美食

  交界地域的喫食,用一個詞概括就是:豐富。

  浙閩交界的小縣城福鼎,名不見經傳卻是兩地老饕心照不宣的覓食場所。

  福鼎海邊漁村

  肉片魚片,要多加些閩北山區人愛喫的黃辣椒;炒米粉,絕配必須是一碗豬血大腸湯;如果胃還有餘量,別忘記餛飩與扁肉、小籠包與水煎包……

  這些形態相似,實則代表着浙閩不同文化的小喫,同時出沒在福鼎的大街小巷攝人心神。

  福鼎炒米粉,圖源水印

  往大了說,越靠近南北交界,美食出現的機率越高。

  沿長江而下,四川、湖北、安徽、江蘇基本處在南北方交界處,都產生了自己獨立的菜系。北方人的粗獷、南方人的精緻早就不動聲色地流入當地的日常飲食中。

  比如麪食文化起源自北方,追求手工製作麪條的牙感;而江蘇人對麪食的狂熱則體現在湯底和澆頭。

  同一種鹼水面,在江蘇都能演變出萬千風味:南京皮肚面、鎮江鍋蓋面、楓鎮大肉面、崑山奧竈面、揚州陽春麪……

  典型的蘇式湯麪

  不同地形交界,同樣會帶給食物多樣的變化。

  安徽跨越南北,飲食順着地理分爲三大派系:皖南山區人口味鹹鮮、皖中水鄉人民擅長烹製河鮮家禽、皖北平原人民則濃厚重口。

  三地人民相互走動都像出省遊,南北不同的喫食也讓各自感到陌生。

  皖南的臭鱖魚

  省份與省份交界的地域,是美食輩出的潛力股。

  比如浙贛皖交界的衢州菜,不放辣椒不舒坦,底色還是浙江人追求的鮮;贛鄂皖湘四省交界的九江菜,選料廣泛製作又不乏精細,味型還以江西人熟悉的鮮辣爲主……

  衢州菜,省份與省份間飲食習慣、文化不同,交界處就是相互融合的緩衝地帶。

  甚至每個省內也不是鐵板一塊,交界的地方也常出美食。

  蘇南蘇北交界的靖江,與蘇錫常隔江對望。

  不同於蘇南小籠饅頭的精緻,蟹黃湯包一個就是一籠。雖然豪邁的像北方人的作風,但一戳包子皮慢慢吸吮湯汁,依舊能喫出江南人慢騰騰的雅緻。

  靖江、揚州流行的蟹黃湯包

  爲什麼交界的地方出美食?

  爲什麼交界的地方出美食?

  交界是地形的交界、人的相逢,交界帶來美食的融合、食材的多樣、文化的包容。

  位於山海之間的福州,佛跳牆,一道菜就涵蓋了海陸空幾十種食材。

  地形的交界帶來豐富多樣的食材,縮短了排列組合的空間距離。

  比如安徽,地跨山林、平原、河流、湖泊,有着東南最令人豔羨的山林資源。

  在皖南連綿的山區,一年四季都有香椿、蕨菜、水芹、石耳等山菜野蕈,也有野兔、野鴨、野鴿、石雞等野味蹦躂;下山不遠則是長江和遍佈的湖泊,盛產着各色江鮮湖鮮。

  地理交界帶來的多樣食材,奠定了徽菜突出原味的烹飪理念。當地人用燒、燉、蒸,而非油炸、爆炒,充分調出源自山林湖泊的豐富底味。

  徽州菜

  一鍋「臘香問政筍」,用徽州當地問政山筍和火腿同燉。

  竹筍切滾刀塊、火腿切片,無需技巧,只需時間,便能創造出葷素雙鮮的美妙邂逅。

  臘香問政筍

  人的遷徙和交流則帶來文化的包容和美食的融合。

  20多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雲南,連方言都不通,卻能統一在「滇菜」旗幟下。

  滇中漢族的汽鍋雞、滇東南的燒烤、滇東北的天麻火腿雞、滇西南酸辣的傣家菜、滇西北的乳扇生肉拌肉……從精緻到狂野,各民族的喫食在這片多元的土地上融合碰撞,共同形成包容萬千的滇菜。

  頗爲狂野的生皮

  源自閩南的三次移民造就了今天的美食孤島潮汕。

  移民帶來了傳統的閩南小喫,結合潮汕當地的物產加以改良,代代相傳,最終形成潮汕特色。

  傳承自中原的麪點手藝在潮汕催生了腐乳餅、鼠曲餜;源於中原的牛肉糜在潮汕則被改進成了Q彈的牛肉丸。

  牛肉丸

  人的相逢,纔是交界的地方出美食的最根本原因。

  那些交界地的小縣城有着不爲人知的美味

  浙江丨蒼南

  蒼南的瘦肉丸,肉比例高,味道更鮮美。

  這座和福鼎接壤的濱海小縣城,一到夜裏,亞熱帶季風裏飄着的都是美味的氣息。

  除了普通的海鮮以外,蒼南人有着和福建人一樣的美食想象力:雞殼、牛肉羹、礬山肉燕、馬站煎包、豬油渣、牛雜湯、羊雜……

  在蒼南夜宵一條街城中北路逛一逛,500米的街道足夠讓你數個夜晚都魂不守舍。

  浙江丨衢州

  衢州地處浙、閩、贛、皖四省交界,號稱「四省通衢、五路總頭」,四方雲遊商人都在這裏雲集,鄰近省市乃至全國口味都參與了當地味道的形成。

  三頭一掌多加些辣,讓衢州人與清淡的浙江口味格格不入。

  從路人甲到愛上衢州口味,第一關就是三頭一掌。人們一邊想着「兔兔這麼可愛,怎麼能喫兔兔」,一邊辣爽得停不下筷。

  在衢州,你幾乎找不到不加辣的菜:剁椒魚頭、小炒肉……鄰居江西人的重辣重鹹的口味輕易地滲透到衢州人日常飲食中,處在浙江經濟窪地的衢州人照樣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浙江丨台州

  台州小海鮮

  台州,背山靠海,被稱作「老天爺賞飯喫的地方」。

  這裏有交錯的丘陵平原,產出了浙江四分之一的水果;也有漫長的海岸線,淺海、灘塗、海水養殖基地遍佈其間,就算在休漁期,央視到這裏都能拍出一部《小海鮮》刺激人們的味蕾。

  地形交錯讓台州產生了豐富的飲食文化。到台州的飯館點菜,反而成了對食客的考驗:海鮮一溜兒排開,連老臺州也不見得全認識;

  這還不算,小喫纔是這座城市的第二面孔:每條街都有一家的薑汁面、包裹一切的食餅筒、紮實飽腹的嵌糕、炊圓和麥餅都瞭解一下?

  內蒙古丨廟溝

  莜麪窩窩

  內蒙人的「窩窩」,山西人愛叫它「栲栳栳」。

  莜麪製品還有魚魚、條條、坉坉等很多種,涼拌、沾湯或者做成湯都可以。

  雖然山陝冀都有,但各有不同,內蒙的莜麪出了外地人喫的涼湯之外,還可以沾羊湯喫;大同的莜麪則配上羊肉臊子配蘑菇的熱澆頭,無論哪種,都是當地人無法割捨的味道。

  撰 文 / 小 樓

  圖 片/網 絡

  主 編/易 小 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