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牌照發放收緊的同時,監管部門也不斷把緊機構股東、高管的入口。近日,銀保監會接連祭出“否決令”,除了對不合規高管說“不”,還首次公開否決了保險公司的“準股東”。
從近兩年監管政策不斷趨嚴的趨勢來看,股東被否、高管被拒都在意料之中。監管部門多次表態要嚴格規範股權管理,拒絕股權不清不楚;同時,還抓緊制定高管任職新規,多維度、多管道擰緊風險閥門。
銀保監會連發“否決令”
時隔一年,長江財險將再次重新篩選總經理人選。6月底,銀保監會否決了長江財險擬任總經理宋靜剛的任職申請。自2017年4月彭柱石辭任後,這家背靠國電集團的財險公司便過起了臨時負責人當家的日子。
2017年4月,剛剛被監管部門任命一個多月,彭柱石就因故辭去長江財險總經理職務。經公司大股東推薦,由宋靜剛作為經營管理臨時負責人代行總經理職務。
從長江財險2017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來看,宋靜剛當時擔任長江財險擬任董事、擬任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在擔任臨時負責人期間,宋靜剛已頻頻在各地分支機搆指導經營工作。不過,伴隨著監管部門“否決令”的下發,宋靜剛轉正之路“中斷”。
在長江財險另尋總經理之時,國聯人壽也在苦苦尋找“買家”。7月3日,銀保監會否決寧波金潤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稱寧波金潤資產)入股國聯人壽的申請。
去年9月,國聯人壽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同意股東無錫報業發展有限公司將所持2.4億股國聯人壽股份轉讓給寧波金潤資產。不過,寧波金潤資產入股長江財險已然“夢碎”。
“否決令”劍指資金真實性
事實上,監管部門行使“否決令”並不少見。經查詢銀保監會網站,從2014年至今,在行政許可欄目中,關於不予許可的公告共計27條。其中,否決15家公司的籌建申請、反對7名高管的任職資格、駁斥2家險企的關聯交易、拒絕2家險企車險費率申報。
細究7名高管任職被否的原因,均與不符合《保險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有關。據銀保監會表態,宋靜剛不符合“保險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和總經理助理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者學士以上學位、從事金融工作八年以上或者經濟工作十年以上等兩項條件”相關規定。
高管任職被否早有先例,而社會企業入股前因資金真實性問題被拒則尚屬首次。
依據銀保監會批復來看,因“準股東”寧波金潤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存在迴圈出資可能,銀保監會決定不予許可國聯人壽變更股東的申請。
在此之前,金潤資產聲明3.144億元股權轉讓款為自有資金,來源於其股東在2014年8月對公司的13億元增資款。
但銀保監會表示,根據該公司提供的銀行對帳單,增資款分多筆轉入驗資戶,帳戶餘額最高為7.43億元,未在某一時點實際達到增資額13億元,並且公司無法提供“增資款全額到位,不存在資金迴圈使用注資”的承諾說明,存在利用同一筆資金迴圈出資的可能。
事實上,近半年來,撤銷違規股東的公告也屢屢出現,如華海財險、昆侖健康險、利安人壽等違規股權問題在保險法人公司治理現場評估工作時被揭開。所不同的是,準股東被拒、擬任總經理被否均在“入口”,折射出穿透式監管不斷前置的趨勢。
有保險業內人士分析,監管部門從源頭入手,通過提高准入門檻,嚴防“動機目的不純”的社會資本投資保險業,做到讓真正想做保險的人進入保險業。

【大華網路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