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曾聽聞過一個文化事件,它是源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要送展去美國而引發的,這是臺灣很少出現的民眾對於文化的抗爭,因為喜歡文化藝術的人好像都應該和抗爭二字無關的,如果有一天他會憤怒,是因為他愛的東西沒有得到很好的待遇而已。這個事件只是個引子,我們這個系列將要聊的是這些限展的國寶字畫,但是先生仍舊願意用一期的內容去基本還原這個事件過程,目的很簡單,喚起你心中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對民族傳承的自覺,這非常重要。

臺北故宮博物

事件的起因很簡單,臺灣要做外交,決定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拿出四百多件藏品去美國展覽,由西岸的舊金山到東岸的芝加哥等地,歷經八個月、四個城市進行巡展。當時的媒體對這件事並沒有大肆的報道,但是民眾卻開始憤怒了,原因何在?因為這些送展的藏品裏有大量的「限展」文物,限展的意思就是限制展覽,故宮自己曾規定一些年代久遠的文物,要限制其展覽的次數和時間。

比如古畫的捲軸,打開會很容易破掉的,通常這樣的畫三年才能展出一次,而且每次展覽也只有大概二十天左右。因為它們的珍貴,雖然民眾不能經常看到,但也表示理解,畢竟我們不能自私,應該讓後世子孫也有機會看到這些文物。但是這次去美國的展覽是故宮自己違反了自己的規定,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範寬的《溪山行旅圖》已經一千多歲了,它在這八個月時間裡要被卷收多少回?

恐怕要相當於它在臺灣12年或16年的展出次數,於是民眾開始憤怒,最開始是一些家庭主婦們跑去靜坐,後來由文化部介入,制定出凡80年以上的古物出國需要鑒定纔可以,並被立法院立法。試問這四百件裏隨便哪一件不超過80年呢?但事件總算被平息下來,接下來就應該是反思了。

王羲之的平安帖

整個事件中最值得欣慰的是,文化已經開始在民眾中自覺,大家反對這種不公平的文化互換。臺北故宮博物院有60萬件文物,位列世界前四名,它們在很特別的機緣中來到了臺灣,包括最好的玉器、繪畫、陶瓷等等,這纔是最值得被重視的文化資源,我們應該珍惜並自豪於我們的文化遺產。

雪灘雙鷺圖

以前都是在大學裡開展美術史的教育,其實關於民族的文化教育應該下到民間去,讓普通人都來關注我們的國寶,讓每一位民眾都來監督它們是否完好,是否被善待,這纔是真正的意義所在。先生立身於江湖,而非廟堂之上。雖褪不去這一身凡人皮囊,可我們終將保有情懷。願將您帶入一個繁花似錦的中式美學世界,眷戀塵世不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