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技術是科學技術的制高點,是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標誌,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科技部也揭露了去年50多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其中菜鳥獨家牽頭物流機器人研發。

  與此同時,對機器人人才的培養也重視起來,浙大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今年就開始招生,而在三部門發佈的13個新職業中,就有機器人專業的身影。

  下面,請跟前瞻經濟學人一起來看看吧!

  5億研發計劃公佈,國家機器人重點關注誰?

  近日,科技部公示了 2018 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項目,涉及多個行業領域 。此次公示的項目牽頭承擔單位總共計50家,產學研聯合,其中科研機構和高校佔16席,企業有34家,除部分項目需要在實施1年後,評估擇優劃定經費數額外,其餘已公佈項目經費總額高達53132.43萬。

  重點項目研發涉及機器人方方面面:“類人”機器人、人機協助、仿生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機器視覺等,關注應用領域也涉及多個行業:物流機器人研發菜鳥牽頭、新鬆牽頭輔助機器人、埃夫特示範五金行業機器人應用、智能手機製造的柔性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歸屬中興、衛浴陶瓷製造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示範線則是江蘇匯博機器人。其他項目示範如下:

  國家機器人研發計劃公佈,菜鳥獨家牽頭物流機器人研發

  近日,科技部公示了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項目,涉及多個行業領域。其中未來的物流機器人由菜鳥獨家牽頭研發。菜鳥此次牽頭聯合產學研單位,旨在打造新一代物流機器人系統,形成關鍵技術、關鍵設備、關鍵工藝流程的突破,實現大批量、多種智能機器人集成作業,打造行業標準,加速高柔性智能化倉儲及物流機器人技術的發展。

  三部門發佈13個新職業:含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等

  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聯合發佈新職業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農業經理人、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等13個新職業。

  浙大新增機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專業:今年招生,導師陣容強大

  昨天,浙江大學就宣佈了一條重磅消息:今年將新增兩個超級熱門專業,分別是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浙大官方消息稱,教育部於日前公佈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浙江大學新增備案本科專業1個(機器人工程),新增審批本科專業1個(人工智能)。浙大本科生招生處處長朱佐想介紹,這兩個專業將從今年開始招生。同時,今年浙江大學將在竺可楨學院新設圖靈班。

  國內首套電網不停電機器人亮相

  日前,在電力物聯網智能感知實驗室的場地上,兩隻黃色的機械手熟練地拿着紅色操作杆正在對電線進行精準地剝皮、連接等複雜工序。這正是國網上海電力聯合相關廠家歷時9個月,研發出來國內首套具有檢修操作能力的不停電作業機器人。據悉,該機器人計劃於今年6月上杆試運行,9月投入實際生產應用。該機器人重170公斤,絕緣鬥完全能夠承載。此外,用來剝線的工具可以適合線徑50平方毫米至240平方毫米粗細的電線,幾乎囊括市面所有粗細的電線。

  獵鷹100型無人機滅火救援裝備研發成功

  8日開幕的第十三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一臺新型的無人機滅火救援裝備,受到了與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這是河南省獵鷹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前不久剛剛研發成功的世界首臺“獵鷹100型無人機滅火救援裝備”,整臺設備可貯存有2000升高效液體滅火藥劑、6個60升儲壓滅火裝置、2組乾粉滅火彈拋投裝置,具有強大的高層建築滅火和搶險救援功能。

  康力優藍機器人入駐碧桂園森林城市 助力智慧社區創造美好生活

  近日,康力優藍優友機器人正式履職智慧生態大城碧桂園森林城市(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爲廣大客戶和業主提供諮詢、互動、導覽等服務,並將逐步集成監護、安防等系統,成爲項目智慧社區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庫卡機器人首席執行官孔兵入職達闥科技

  據悉,前庫卡機器人首席執行官孔兵將入職雲端智能機器人運營商達闥科技,擔任達闥科技副總裁兼前沿驅動(上海)總經理。孔兵擁有機電一體化專業背景,在機器人行業有20年的豐富從業經驗。孔兵曾任ABB機器人售後服務部經理。達闥科技是全球首家雲端智能機器人運營商,以“雲、網、端”三位一體的雲端智能架構,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在機器人行業的大規模應用。

  “太空蜜蜂”機器人將赴空間站“上班”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在推特上宣佈,首批“太空蜜蜂(Astrobee)”機器人將在本月奔赴國際空間站,輔助宇航員開展科研、維護等工作。“太空蜜蜂”由位於硅谷的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研製,外形是一個邊長約32釐米的立方體,重約10千克。它裝備多款相機組成視覺導航系統,能夠在國際空間站內自主飛行並規避碰撞,並通過小型風扇“鼓風”提供飛行動力。“太空蜜蜂”的能源依賴電池供電,其能在電量將盡時自動飛往補給站充電。這種補給站由NASA專門設計,裝有對接部件將機器人牢牢抓住。

  Brain Corp推出概念配送機器人AutoDelivery

  聖地亞哥創企Brain Corp推出了概念設計配送機器人AutoDelivery,它能通過觸屏控制,應用場合包括零售店、倉庫和工廠等。同時它的另一件展示產品EMMA已經在聖地亞哥的幾家Jimbo’s雜貨店進行過測試。和EMMA類似,Autodelivery支持的攝像頭、4G LTE連接和路徑算法能讓它學習如何更快地在一家店鋪裏移動。這款機器內部配備了Brain Corp的軟件管理系統BrainOS。儘管2020年之前AutoDelivery並不會投入商用,但Brain Corp表示已經在尋找潛在的製造廠商。

  繼Rethink之後,丹麥機器人製造商藍色勞動力倒閉

  近日,丹麥機器人製造商藍色勞動力(Blue Workforce)申請破產,該公司創立於2012年,主要爲中小企業提供價格合理的機器人,公司對自動化技術進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創新,並推出了用於取放操作的並聯機器人,主要應用於食品加工行業。Blue Workforce申請破產主要因爲資金問題,公司想增加新的融資來維護日常運營,但圈子裏沒有得到任何支持。這將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發不出工資,只有申請破產。

  撒謊機器人擊敗了網站安全系統?

  一個旨在探測用戶是否是機器人的網站安全系統卻被一個帶着眼鏡的機器人擊敗了。新西蘭一所高校最近進行了一項測試:將機器人手臂參與到Captcha計算機測試。Captcha是區分用戶是人類還是機器人的程序算法,旨在阻止自動化系統和機器人濫用在線系統。然而發現通過勾選“我不是機器人”的選項,機械臂就可輕鬆地通過這一測試。對此,有些人評論道,鑑於光學字符辨識技術,讓機器人勾選方框並不算難,如果是讓機器人勾選圖片中的某些東西,那可能會有點難度。

  協作機器人公司“節卡”獲賽富資本億元級B輪融資

  協作機器人公司上海節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賽富投資領投,華興Alpha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節卡創始人、董事長李明洋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技術的研發迭代,以及國內市場的經一部拓展,並計劃拓展國外分銷機構。

  機器人公司發那科超級智能工廠即將登陸上海,總投資15億元

  機器人公司發那科正式宣佈,其繼日本之外的全球最大機器人生產基地即將登陸上海,該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人民幣,預計實現年產值達100億元。上述新項目被命名爲發那科“超級智能工廠”。

  AI語音通話服務商“硅基”獲數億元B輪融資,騰訊獨投

  電話機器人服務商“硅基”獲數億元B輪融資,騰訊戰略投資。本輪融資將用於產品研發及市場拓展。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是一家AI電話機器人公司,曾獲奇虎中財、紅杉資本等投資。

  2018年全球建築機器人銷量超過1000臺

  IFR將建築機器人歸屬於服務機器人領域,根據IFR發佈的《2018年全球服務機器人行業報告》:2016-2018年包括專業清掃、拆除和施工機器人、檢查和維護系統、救援和安全應用、水下系統和移動設備等其他各類專業服務機器人,年均銷售量在1000臺以下。其中建築機器人2016年爲700臺;2017年爲900臺;2018年上升至1100臺,預計2019-2021年銷量合計爲4200臺左右。隨着全球建築領域工荒加劇,建築機器人銷量將會有所上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