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斑馬身上長條紋有了新解釋 科技 第1張

蒂姆卡羅教授觀察斑馬應對馬蠅叮咬的行為反應

為什麼斑馬有條紋?今天發表在PLOS ONE上的一項研究讓我們又重新來審視這一令人費解的問題,並瞭解斑馬條紋的實際運作方式。

多年來,斑馬身上的條紋一直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已經提出了許多理論,包括:避免捕食者,更好的熱調節和社會功能,但科學家們仍然沒有達成一致。

現在,來自美國布里斯託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為這一理論增加了新解釋,即,斑馬條紋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吸血寄生蟲。

Tim Caro教授,Martin How和他的同事們正在使用視頻分析技術調查斑馬。

他們的新研究表明,斑馬條紋不會阻止馬蠅遠距離傳播,斑馬和家畜都會經歷與蒼蠅相同的盤旋速度。然而,視頻分析揭示了接近速度的差異,馬蠅在接近斑馬時未能減速,這對於成功着陸至關重要。

布里斯托爾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名譽研究員蒂姆·卡羅教授說:“馬蠅似乎只是飛過斑馬條紋或碰到它們,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馬匹上。因此,與馬匹相比,馬蠅在斑馬身上成功着陸的次數要少得多。“

英國皇家學會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研究員馬丁·赫爾博士補充道:“這種降低着陸能力的斑馬紋可能是由於條紋在最後接近的時刻破壞了馬蠅的視覺系統。一旦它們接近到足以讓它們用低分辨率的眼睛看到條紋的距離,條紋可能會以某種方式使蒼蠅眩目。”

為什麼斑馬身上長條紋有了新解釋 科技 第2張

觀察穿着不同顏色的布外套的相同馬匹周圍的馬蠅行為

他們的第二個實驗是觀察穿着不同顏色的布外套的相同馬匹周圍的馬蠅行為:黑色,白色或斑馬條紋制服。這排除了馬和斑馬之間的行為或氣味的任何差異。和以前一樣,當馬穿着條紋圖案的外套時,與穿着單色外套相比,他們經歷的馬蠅着陸次數更少。

對於家畜來說,馬蠅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從這項研究中,減輕技術,例如設計類似於斑馬條紋的防蠅裝,可能有助於動物健康和福利。

該研究還直接觀察到斑馬和馬應對馬蠅叮咬的的行為反應。斑馬表現出預防行為,例如逃跑和尾巴甩動的速度遠遠高於馬匹。因此,任何成功降落在斑馬上的馬蠅與那些登陸馬匹的相比,花費的時間更少,很少有足夠長的時間來吸血。

在斑馬土生土長的非洲,馬蠅會帶來危險的衰弱性疾病,如錐蟲病和非洲馬瘟病,這些疾病會造成斑馬死亡。因此,斑馬利用行為防禦和形態條紋來避免馬蠅就不足為奇了。

這項研究為斑馬進化出雙色條紋外套以逃避叮咬蒼蠅的理論提供了新的證據,並對畜牧業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