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以前姑蘇城有位老太千辛萬苦地撫養了兩個兒子。後來兩個兒子都長大成人並有了養口的生計。

大兒子是個鞋匠,二兒子是傘匠。母子三人的日子過的十分舒適。可是老太太卻變的不快樂:因為每逢天晴,她總擔心二兒子的傘店生意不好。而一到雨天時候,她又擔憂大兒子鞋店的生意。就這樣,老太太的生活原本快樂卻變為憂心度日。

後來有人告訴老太太,應該換種想法:每逢下雨天,你應該為你二兒子傘店生意而高興,如果是晴天,你又可以為你大兒子的鞋好賣而高興。

聽說了這個小故事的時候,明白一個道理:不能滿足自己擁有的東西便生活在不快樂之中。

生活中苦樂摻半,無論什麼滋味,但必要的是:無論如何日子是要過下去的,既然要生活下去,為什麼不試著調整心態,讓自己生活得快樂些。


快樂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每天都會收到朋友們發來的祝你快樂,自己也會這麼發出去,收到這樣的問候心裡確實很開心,哪怕是在壓抑的時候,而事實上大多數人一點也不快樂,結婚了的家庭瑣事多,要工作,要照顧一家老小,要平衡各自的和諧,沒結婚的要拚命賺錢買房子,談戀愛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小孩子也是夠累的,起早貪黑的學習,從三歲到大學畢業,幾乎二十年都在上學,都不容易呀,所以,快樂在哪裡呀,在生活中慢慢體會吧,家庭的溫暖,夫妻的恩愛,朋友的關心,同學的幫助,都能感受到快樂的滋味,尤其我們生活在這麼和平繁榮的大中國,這種能體會快樂的氛圍,是會越來越廣泛的,我說完了嗎,怎麼不鼓掌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