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很大了,第三季度GDP增速同比下滑,目前股市一路下滑,油價繼續上漲。

經濟下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經濟出現較大的振幅,會直接影響到行業和公司的營收,公司營收下滑了,自然給職場帶來的就是裁員或工資縮水,未來換工作的需求會偏多,而實際上的崗位機會卻會相對減少。

又到了危機的時刻,今年才剛剛開始,未來2年內纔是寒冬,會感覺到冷的溫度,西北風要嗖嗖嗖的吹起來了。

不過我要悄悄的告訴大家,有危機了是好事,逆境中才是最好的逆轉點,如果選擇的好,反而可以逆勢而上。

大家都順利的時候大家都朝著一個方向走,就好比同向而行的兩個人,要把別人比下去,需要花費的力氣比較大,但是如果兩個人相向而行,超越別人的速度就很快。

看好方向,抓住好機會,用好方法論纔是最吼的。

1

最好的時機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在情況剛剛發生變化的時候,準備的越早,行動的越快,就容易搶佔先機,跟買房一樣,15年之前儘力買房的人,嘴巴都要笑歪了,賺了不少,而今年買房的人就笑不起來了。

公司發展受挫,必然會有人覺得工資縮水,會離職,如果公司有實力,外面也沒有更好的機會,只是暫時的到了困難的時候,這到不要緊,不要著急走,留著看看周圍的同事誰先忍不住走了。

部門離職的人多起來的時候,公司為了穩定人心,也是到了增加機會的時候,或者領導直接離職,那麼領導的崗位不是空出來。

在困難的時刻,是最好的佔位時刻,不用太糾結工資,先把位置佔好,等到冬天過了,溫度回升,就會有十足的發展。

有的公司開始裁員,如果不幸進入了裁員名單,不要糾結,要儘快離職,趁行業內裁員趨勢才剛開始,大家都沒有反應過來,趕緊走出來,分析機會,抓住好的崗位機會,佔好位置,明年後年這種事會更多,越往後越喫虧。

如果外面有更好靠譜的機會,也不要手軟,趕緊佔位,佔位置,把錢和權力都收到手裡,才最有安全感。

2

什麼是靠譜的機會?

靠譜機會要用三個維度來衡量

第一個,去掉虛幻的利益,要務實比較,舉例如下:

工作選擇 - 40萬的碼農(programmer) 還是 25萬的礦工 (quant),為什麼?

@礦工的工作不是在共同基金或者是對沖基金,算是也做自營交易的fintech firm吧,類似於 wealthfront,所以客戶都是資產管理公司,私人銀行,保險等。

@礦工公司創始人,之前沒做好DD,剛才查了下,CEO創業前是北美大型投行MD,這可能是他第一次創業。 @關於礦工公司打算上市和碼農公司排隊上市,兩個公司肯定都是外國上市,中國的ipo排隊急死人,選擇其他地方上也有準入門檻的考慮,不過具體上市地點是我的猜測,排隊的碼農公司是確定了外國上市了…… @碼農公司創始人,神龍見首不見尾,除了名字和創業故事,完全查不到…… @工資是都是人民幣,不是美元……去校對覈准兩個地區的稅務和扣除就太沒意思了……裡面稅後工資考慮了個人tax bracket... --------- 個人背景:國內一流大學畢業,普通話廣東話都OK,英語幾乎母語(德語在學),在研究,IT,金融領域都有學習和工作經驗。工作經驗5年內。對計算機、金融、統計、數學都很感興趣,水平自我估計:計算機=金融>統計>數學。

碼農基本信息: 1. 月薪稅後每月2.3萬,在長三角地區 2. 100%軟體工程 3. 經理職位 4. 企業規模:1000-5000人範圍,4-5處golbal office (基本都是研發中心,也有銷售辦公室),企業客戶都是大或超大規模commercial公司 5. 企業年末上市(排隊上市中,國外上市,企業年齡10+,上市之前應該沒有原始股可以發給我) 6. 沒有股票期權 7. 工資漲幅 約5% 每年 8. 同事:大多數是國內一流大學畢業生,top management接觸不到,確實不瞭解,但是應該也是很出色的 9. 創始人:大IT firm 離職,創業成功,學歷不知 10.如果跳槽: 去國內頂級IT企業,(去國外,看緣分,說不準) ---------------------------------

礦工(quant)基本信息: 1. 月薪稅後每月1.8萬,在珠三角地區 2. 軟體工程+金融工程 3. quant developer職位 4. 企業規模:10-50人範圍,7-8處global office(除總部是模型開發,其他都是銷售辦公室),企業客戶目前一家大型北美投行私人銀行部 + 3-4個小型資產管理保險私人銀行 5. 企業創始人打算上市 (目前企業年齡6年左右,如果上市,地點應該是香港或者美國,如果3年以後上市,應該有原始股會發給我) 6. 工作一年後,表現好的話有不到1%的股票 7. 工資漲幅不詳(有可能不漲工資吧。。。),人數不多缺少樣本統計 8. 同事:大多數是北美大型投行經驗人士組團離職後組建的公司,國內一流大學畢業 9. 創始人:工作經歷不知, MIT 畢業 10.如果跳槽:國內外投行交易部門,基金公司資產管理,交易系統公司,(去國外,看緣分,說不準)

分析:求職的時候,公司肯定會美化自己,增加談判的資本,那麼作為個人一定要剔除虛幻的部分,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剔除虛幻的方法論很簡單,就只分析眼下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好處,而不要看超過1個月之後的利益。

交換都是憑藉當下的價值和潛力值來估算總的數值,這樣才公平,也是市場的規則,沒人願意喫虧的,這就成了當下不存在的利益,未來不給的可能性很大。

換句話說,當下沒有的利益,未來都是扯淡的時候多,公司發展的任何一個變化都會影響到未來承諾的結果,人性也會極大的影響,到時候再算賬沒什麼用,都是白白喫虧的。

比如在這裡曠工崗位利益:1企業創始人打算上市,可以不算。2工作一年後表現的好的話,有1%的股票,也可以不算,因為未來不確定性太多了,老闆把人利用完了,然後一腳踹了,這句話就沒有絲毫價值。3 老闆第一次創業,未來的風險很大。

把這三條利益都給篩選掉,那麼兩個機會的優劣不就很明顯了。

尤其是不是所有的創業小公司都會高速發展的,還可能倒閉的,不要聽到股票就很開心,不能變現的股票都是廢紙。

3

第二個維度,產品利潤和市場佔有率。

產品利潤是一家公司賺錢的核心,公司賺的多,才會給員工發的多,公司如果賺的苦力錢,死摳效率降低成本,工資根本沒空間漲,這樣的公司根本不要去。

如何衡量產品的利潤率,就需要看產品的檔次,品牌市場佔有率,在行業內對比下,產品的利潤水平、市場空間大小,行業頭部或產品頭部的利潤都是偏高的,有錢賺,自然有利潤分。

利潤直接關係到了工資的水平。

第三個維度,崗位機會。

機會的價值遠遠高於金錢的價值,所以在選機會和錢的時候,優先選機會。

機會好了,錢也會多起來的,以發展的眼光來看的話。實際上,很多時候機會和錢都是相輔相成的,機會好,錢也不會少。

每換一次機會,必然要提升機會的價值,往核心崗位上靠,往領導層靠,往向上一步的機會來靠。

在這裡要說的是,優先選機會,不要太在意領導,團隊氛圍或公司氛圍過得去就好,我發現還有人把公司氛圍放在最前面,到公司去賺錢去了,不是享受,賺錢拿機會纔是首要的。

如果碰到一些不容易搞定的領導,也不要著急,提升情商,適應領導,又不是多大的事,自己的錢和發展才是第一位的。

需要公司就留,不需要公司了,可以走,領導只是一個小的影響因素,不可本末倒置。

4

更多最新的乾貨,盡在微信公眾號(51逆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