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客家金典名菜

客家鹽焗雞

客家鹽焗雞是一道特色傳統客家菜 ,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流行於廣東梅州、深圳、惠州、河源等地,現已成爲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原材料是雞和鹽等,口味鹹。

廣東客家金典名菜

據相關研究表明,客家鹽焗雞的形成與客家人的遷徙生活密切相關。

在南遷過程中,客家人搬遷到一個地方,經常受異族侵擾,難以安居,被迫又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在居住過程中,每家每戶均飼養家禽、家畜。

廣東客家金典名菜

在“逃亡”、遷徙過程中,活禽不便攜帶,便將其宰殺,放入鹽包中,以便貯存、攜帶。

到搬遷地後,這些貯存、攜帶的原料可以緩解原料的匱乏,又可滋補身體。鹽焗雞就是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運用智慧製作,並聞名於世的菜餚。

廣東客家金典名菜

起初,客家人將宰淨後的原只雞先用鹽堆醃製、封存,要食用時,直接蒸熟即可,即現在的“客家鹹雞”。

客家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也稱爲東江釀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通常將油炸豆腐或白豆腐切成小塊,在每小塊豆腐中央挖一個小洞,用香菇、碎肉、蔥蒜等佐料填補進去,然後用砂鍋小火長時間煮,食時再配味精、胡椒等調料即可。“釀”是一個客家話動詞,表示“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即“有肉餡的豆腐”之意。

廣東客家金典名菜

據相關研究表明,客家釀豆腐的形成同樣與客家人的遷徙生活密切相關。在中原地區,餃子作爲賀歲食品,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相沿成俗,流傳至今。

客家人南遷廣東後,以大米爲主食,缺少麪粉,要保持這一習俗就很困難。於是,客家先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旱地種植較多的黃豆磨製成豆腐,以豬肉和蔬菜等混合制餡料,以豆腐作麪皮,把豆腐切成長方形對角形兩塊,用筷子在豆腐中間挖個小洞,再把肉餡嵌入洞中,即形成“釀豆腐”,然後再蒸熟,以此代替餃子

廣東客家金典名菜

因此,客家釀豆腐就是客家人運用智慧,在特定的環境中創造出的美味食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