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取消國內對色盲色弱的歧視政策,拋棄色卡檢測方式,釆用國外檢測方法。

乎是將色覺檢測圖作為唯一的色覺檢測手段,但是色覺檢測圖本身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此基礎上所得出來的所謂「色盲、色弱

」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

我曾經在《6000萬色覺左撇子的呼聲:中國,你已經錯得太久了!》一文中詳細地從7個方面來闡述了現有色覺檢測方法的不合理,在此就不累贅了,希望大家可以搜索來看看,現在簡明扼要地列出幾個最直接的證據。

1、色覺檢測圖得出的結論與科學上對於「色盲、色弱」的描述相矛盾。

「色盲、色弱」顧名思義就是無法分辨顏色,通常醫生的解釋就是會將紅綠看成是灰色,這就是科學上對於「色盲、色弱」的定義,這也是普通大眾對於「色盲、色弱」的理解。但通過色覺檢測圖被得出「色盲、色弱」的人絕大多數不僅能夠準確分辨紅綠,還能準確分辨上百種顏色,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由於這部分人相對是少數,而且醫學對於「色盲、色弱」的錯誤認識已經根深蒂固,導致他們被誤解和歧視。

2、色覺檢查圖的繪製方法是一種騙人的小把戲。

科學地說是採用了偷換概念的手法。該圖的繪製方法採用了將受測者的色彩辨別能力偷換成對色彩明暗度的感知程度。由於這兩個概念之間沒有因果關係,科學至今也不能證明對色彩明暗度感知程度不同的人對色彩的觀察是不同的,在這種情況下,這種色盲檢查圖的檢查結果根本不能證實受測者的色彩辨別能力如何,其檢查結果明顯是錯誤的。

3、從側面來反應現中國這一種檢測方法的錯誤性。

「色盲檢查圖」是一位叫石原氏的日本人在1916年發明的,我們國家自己最早出版的是1958年俞自萍的,至今我們國家使用的所有色覺檢查圖與其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圖形上有所改動,頁數增加罷了,其繪製方法完全一樣,屬於典型的舶來品。這就是說中國的這種檢測方法並不是建立在自我研究基礎之上,而是簡單地借鑒別人的經驗。

接下來看看,日本和歐美是怎麼做的。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這些國家也是以「色覺檢測圖」作為檢測色覺的工具,也就是說在長達近80年的時間裡,他們都採用了這種檢測手段,看起來比我們使用的時間還要長很多。

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後,這些國家發現這種檢測方式錯誤率太高而將其廢除,國外已經通過法律禁止在正式的文件中出現「色盲」的字眼。

在大家公認的對色覺檢查要求較高的方面,也就是駕駛方面,因為如果這個方面要求不高的話將會直接導致生命危險,現在日本、美國,包括香港,對於駕照的要求是能夠辨別標準的紅、黃、綠,檢查的方式就是用類似顯微鏡的儀器看幾種顏色。

在實踐應用時間遠比中國長的「色覺檢測圖」發明地,他們廢除了這種錯誤的檢測方式。(沒有人會同意,在眼睛和色覺的研究這一塊,我們會走在歐美和日本的前面;拋開對外國的因素不談,在對待自己國民的基本生存權利上,沒有人會相信我們比歐美和日本做得更好。

我們應該有勇氣正視自己的不對之處,不要一直抱著別人廢除的東西當寶貝,應該多學習和借鑒,造福自己的國民。) 這直接可以說明我們國家現在實行的這種色覺檢測方法是錯誤的。

如果說看了上面幾點還會有誰說「色覺檢測圖」是合理的,那我也就無言以對。

相信很多的朋友在被醫生診斷為「色盲、色弱」的時候,心裏面一定很不服氣,因為很明顯我們可以準確地分辨各種顏色,和「色盲、色弱」的描述完全不一致,只是由於那所謂的「色覺檢測圖」在我們普通人面前顯得太過權威,我們沒有能力甚至沒有勇氣去質疑它,只能心有不甘地接受這錯誤的結論。

這錯誤的檢測方式所得出的結論讓相當多的朋友在讀書、就業、考駕照方面受到了致命的限制,我們最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受到了嚴重的侵害,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相信很多朋友或多或少內心深處都是自卑的。

錯誤的結論使得很多朋友的人生道路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改變。對於已經過去了的悲哀,我們只能面對和接受它,但是,從此刻起,我們清楚地知道這一切錯誤的理由及原因,我們絕對不會讓同樣的事情再發生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

關於大家的幾點疑問

1、醫院的醫生結論是正確的嗎?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於醫生都是信任的,因為他們是專業的,但是醫生的專業知識幾乎都是學習來的,並非自己研究的結果,既然是學習來的,那麼前提是這些知識本身要正確,如果這些知識本身都是有問題的,那麼醫生的認識和認知肯定也是有問題的。

經過我前面的介紹,大家已經清楚了,關於我們國家現在流行的這一套理論並不是我們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簡單的借鑒了國外的成果,而這些成果都是大半個世紀以前的東西,這些結論現在在國外都被推翻與否定了,只是我們遠遠沒有跟上,還抱著這些東西不放,將其當做「真理」。

我可以非常確信地講,醫生所掌握的關於色覺的知識範圍不會超過那些色覺檢測本的說明書介紹的範圍,因此大家完全不必迷信醫生,他們也只是照著說明書在做,但如果這些色覺檢測圖本身就有問題,他們也不會知道,因為中國幾乎沒有這方面的研究。

2、關於大家談到的書本中介紹的遺傳問題

很多朋友對現在這種方法不敢疑問是因為彷彿這種性狀在基因上找到了證據。但事實是這裡面偷換了概念。 通過原有的色覺檢測圖區分出來的是人們關於色彩明暗程度辨別不同,而不是對顏色本身辨別的不同,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因此通過色彩明暗程度辨別不同這種性狀找到的的遺傳規律只能說明色彩明暗程度的辨別,不能說明顏色本身的辨別問題。這套遺傳學上的理論也是外國人早期發布的,中國就完全借鑒過來了。

在我們國家的生物課本裡面,講到伴性遺傳這一部分時,會配上色覺檢測圖以及道爾頓將紅色襪子看成灰色襪子的案例,於是將這兩者綁在了一起。

久而久之,人們就自然地將其聯繫在了一起,我相信這樣的內容也是借鑒國外早期的教材,因為在我們國家幾乎所有的自然科學內的課本編寫都是高度借鑒國外的課本,但問題是國外時常更新最新的研究成果,但我們更新得非常慢。

我非常仔細地去查了國外近年國外發行的非常權威的《遺傳學》大學英文教材,仔細地去閱讀了關於伴性遺傳這一章的內容,教材裡面完全沒有將「色盲、色弱」這樣的例子作為伴性遺傳的代表,這就是國外嚴謹的地方,非常可悲的是我們國內這些錯誤的東西依然在延續。

我們該怎麼行動?

很多朋友不滿,也採取了行動,但是都找錯了對象。有朋友因為色覺問題讀書受挫,便認為是教育部門規則有問題;有朋友因為考駕照被限制,便認為是***門的問題;有朋友因為找工作被拒,便認為是用人單位的問題。

很多朋友都紛紛採取行動,但無奈都是無功而返,因為我們需要找的對象是衛生部,因為這樣一種檢測手段是衛生部規定的,社會其他部門都是接受衛生部所發布的信息,試想衛生部這一步都用了錯誤的方法,向社會傳遞了錯誤的知識,那其他部門有這樣不正確的認知似乎也是「理所當然」,在錯誤的認知上面當然會制定錯誤的規則。

因此我們需要衛生部認識到目前這種檢測手段是有問題的,需要重新採取更為合理的檢測手段。同時,需要更正目前在課本這類具有權威性的社會刊物上面不正確的內容。衛生部這一步的改動至關重要,也是最為核心的,相信這一步改動了之後,其他的部門就會跟進做出合理的改變。

給大家提供以下現在歐美、日本及香港關於色覺檢測的實際操作情況。對於普通的入學以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沒有色覺檢測這一項,對於色覺要求相對高的駕車來講(如果色覺真的阻礙了識別交通信號,那麼後果將是不堪設想,很明顯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經屬於色覺要求非常高的緩了些國家和地區對於C照以下也是沒有色覺檢測的。

對於商業司機的A、B照,採取的標準紅、黃、綠的辨別。縱觀全世界,幾乎沒有國家在使用我們現在這種落後不合理的方法。

希望大家清楚方向和目的,我們一起加油,無論過去多麼地悲傷,只為明天更加美好,各位朋友共勉,一定要行動,積沙成塔,大家的力量往同一點聚集將會爆發出無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