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的消失和重现都充满了戏剧性

要了解吴哥王朝,一定要先认识这几位国王

 ———————。。。。。——————。。。。。—————

西元802-850年,被爪哇人掳为人质的真腊王子,在8世纪末回国宣布独立,称「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开启了吴哥王朝的序幕

西元1113-1150年—苏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II,杀死叔叔夺取王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威望,他南征北讨,将今天越南的中南部、泰国南部及马来半岛北部收入版图,1150年吴哥寺(Angkor wat)耗时35年终于完成.

西元1181-1218年—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VII,改信大乘佛教,此时的吴哥强盛到达鼎峰,兴建吴哥城Angkor Thom,西元1186年建塔普伦寺纪念他的母亲

西元1296年,元成宗帖木儿可汗在元贞二年(1295年)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在停留将近一年的时间,他详实的记录当地的建筑、文化、习俗、生活、信仰, 这就是「真腊风土记」,这本记录对吴哥王朝的再现,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元1431年,暹逻攻破真腊国都吴哥,横尸遍野引发瘟疫, 西元1432年吴哥被弃迁都金边,从此吴哥没入荒烟漫草之中,终至被丛林给吞没

西元1819年,法文版的「真腊风土记」在巴黎出版,这个文明曾经伟大辉煌过,但是这个国家却不曾有任何记录被保存下来,现在只靠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重拾他们的历史

西元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追寻「真腊风土记」的资讯,在森林中发现了宏伟的古庙遗迹,埋沉了400多年的吴哥王朝,终于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西元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我们和Tuk-Tuk车的司机约好清晨5:00来住处接我们,行程有大圈和小圈二种选项,包含旅馆的接和送

我想要看日出就走小圈,共有(吴哥寺)Angkor wat(图片来自网路)

2A401792-074A-488D-938B-712AAF9B9040.jpeg

(巴扬寺)Bayon (图片来自网路)

22A0BDC1-AADB-4C40-A227-4560CF5C2D4F.jpeg

(塔卡欧寺)Ta Keo (图片来自网路)

85801B22-9AF6-42EC-9744-85C3B268D4A4.jpeg

(塔普伦寺)Ta Prohm

IMG_20181019_115643.jpg

和(班黛喀蒂寺)Banteay Kdei五座寺庙

IMG_20181019_131128.jpg

可是我也想看夕阳,司机说再加5美元他下午再来接我们去看夕阳,这位司机是菲律宾籍机长介绍的,他的车就是简易的摩托车后面挂ㄧ个蓬车,虽然简陋,但是司机将四边的帘子卷起来四面都通风,在热带地区搭乘这种车辆,可以享受清风拂面的舒适感

清晨的气温相当怡人,但是加上车辆移动的速度,就有点凉意了,最好能带件薄外套。街道上很多Tuk-Tuk车,和我们一样踏著夜色,奔驰在往吴哥窟的路上,这群来自不同国度的旅人,都是为了欣赏朝阳从吴哥寺的尖塔缓缓升起的美景,而放弃了睡眠呢!

来到60街的售票处,要买一日券在最右边的柜台

IMG_20181019_051921.jpgK

早起的的工作人员,忍不住哈欠连连.......

.IMG_20181031_173022.jpg

每个窗口都有一台照相机,请对著镜头微笑,这张照片会如影随行的跟著你ㄧ整天,

因为照片会出现在入场券上,方便验票员辨识是否为持票本人

IMG_20181019_060802.jpg

今天的第一站是吴哥寺Angkor Wat,也就是旅游书上所称的小吴哥

它位于大吴哥Angkor thom,东南方1700公尺处,是苏利耶跋摩二世在吴哥王朝国势达到顶峰时,耗时35年为自己修筑的陵寝,也是供奉毗湿奴的寺庙,吴哥窟是依据印度教神话所建,印度教相信人间的君王是天神毗湿奴的化身,而「须弥山」是宇宙的中心,也是众神的居所,所以在吴哥的建筑中,用最高的主塔来代表「须弥山」,护城河则象征四周的乳海,吴哥窟的护城河有运河和暹粒河相通,除了防卫功能外,也是很好的水利设施,既可储水也可调节水位,这个国家没有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雨季的滂沱大雨可以快速淹没农田和村落,所以护城河也扮演水库的角色

抵达吴哥寺时(Angkor wat)才刚破晓

IMG_20181019_054209.jpg

天光划破了黑夜,蓝天现了踪,红色的朝霞从地平线窜出,云朵都被染上红晕,天色越来越亮,

IMG_20181019_054729.jpg

它悄悄的爬上了护城河,唤醒了沉睡中的睡莲,一朵朵的花蕾舒展著肢体,花瓣一片片的伸展开来,大地也苏醒了

IMG_20181019_055348_1.jpg

IMG_20181019_054921.jpg

水边几株巨大的菩提树,叶片在风的戏弄下,磨擦出下雨的声音,岸边的游客都屏住呼吸,等待著神圣的一刻的到来

IMG_20181019_054832.jpg

天越来越亮却没看到太阳,人群开始松动慢慢往吴哥寺前进,原先有一条12公尺宽,200公尺长的砂岩板道,引导大家从正西方穿越190公尺宽的护城河进入外墙的塔门(吴哥寺是唯一座东朝西的寺庙),因为在维修,他们在引道右边的水池,另外搭了一条便桥引导游客从右手边的小塔门进去

IMG_20181019_061203.jpg

外墙是由1025公尺x802公尺的红土石框出来的长方形,西面中间有三个塔门,正中间的四柱的塔门是吴哥窟的山门,门厅有雕刻精良的柱冠和门楣,各塔门都有纵通道和横横道,交叉成十字形,这三座塔门的纵通道特别宽阔可容许大象通过,所以又称为「象门」,

IMG_20181019_061455.jpg

通过象门后往回看,可以看到面东的壁上有葫芦棂窗和仙女浮雕

IMG_20181019_061748.jpg

进入广场后又是一条宽9.5公尺,长350公尺,离地1.5公尺的砂岩板道引领你往前,左右各有一条状似眼镜蛇的七头蛇神(NAKA),它的蛇身成为低矮的栏杆,不了解的旅客常会坐在上面休息,所以,现在都会摆放「请勿坐」的告示牌,再往前行左右各有一间「藏经阁」,过了藏经阁又是一个左右对称的设计,两方水池,尤其是面对吴哥寺左边的莲花池,可以将整座吴哥寺倒印在水中,这才是观日初的好地点,幸好我们及时赶上,留下了吴哥寺美丽的剪影

IMG_20181019_062606.jpg

IMG_20181019_062851.jpg

看完日初,继续往第二层内墙移动,它比较像回廊,环绕寺庙外围一圈,回廊内壁有著精美的浮雕,据说从西门进入北侧的浮雕是印度古老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往南则是《摩诃婆罗达》,我对印度教及佛教涉猎不深,无法从宗教的角度分享心得,

IMG_20181019_064153.jpg

可是这墙上的浮雕的确精美而生动,因为是在回廊的内壁,所以被保存得很好,这里共有三层内墙,第三层内墙的广场就更小了,我到时已经有长长的队伍准备登寺(登庙山),露肩、露膝及12岁以下孩童不许进去,虽然他们在原来陡直的阶梯上,架设了比较宽的木梯,可是陡直度没变,

IMG_20181019_065149.jpg

老公要我先上去,他要从广场往上帮我照像,

IMG_20181019_065507.jpg

刚开始我左手拿手机,右手扶著栏杆,心里数著阶梯数,爬不到一半我越走越虚,左手也凑上来抓著栏杆,心里想著如果手机掉了都不能松手阿!爬了40几阶终于上了第一层平台,「庙山」的基本特点是「多层且依序缩小的正方形平台」,在每层平台上加上回廊代表环绕须弥山的山脉,

IMG_20181019_064452.jpg

在最高的平台安置宝塔,宝塔象征须弥山的顶峰,中央宝塔呈五点梅花排列,第一层的回廊和中间的十字游廊隔出了四个天井,它的地面比十字游廊和回廊低一公尺原先应该是水池

IMG_20181019_065726.jpg

在很多转角的廊柱上都可以看到裸露上身手持荷花,美丽的飞天女神浮雕

IMG_20181019_065951.jpg

要看懂这些美丽的浮雕,要先粗略的了解印度神话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

—— 梵天Brahma ——

 9839D303-6D21-4DD9-A046-628E019F3408.jpeg                        

创造之神,祂的特征是四个头、四张脸和四只手臂,手中没有武器,只有代表权丈的汤匙、一只手拿水壶(水代表初始)、一串念珠(计算宇宙时间流逝的计时器),一手拿著代表「吠陀经」的莲花,祂的坐骑是孔雀(或天鹅),妻子是智慧女神「辩才天女」,梵天没有母亲,是自我诞生的.有一说祂是从毗湿奴肚脐上的莲花产生的;另一说祂是从漂流水上的金卵产生的

—— 湿婆(Shiva) ——

A765E665-7C73-41D0-92FA-C9819ABC6D4E.jpeg

毁灭之神,妻子是雪山神女,祂的特征是有三只眼,祂有ㄧ柄叫「阿贾伽瓦」的三叉戢(是闪电的象征)、ㄧ口 剑、ㄧ把叫「比那 卡」的弓和ㄧ根叫「卡特万伽」的棍棒,坐骑是公牛南迪,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所以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Linga),是祂创造力的象征

—— 毗湿奴(Vishnu) ——

IMG_20181019_065831.jpg

保护之神,特征是四只手臂分别拿著善见神轮、法螺、莲花和金刚杵四件神器。祂的坐骑是金翅鸟王(Garuda),祂的妻子是吉祥天女

                                             

话说,印度神话中,神祇也有生老病死,祂们居住的须弥山的四周被乳海所包围,而乳海中蕴藏著可让众神长生不老的甘露,有一次善神和恶神为此事发生争执,众神就约定一起搅动乳海,然后大家均分取得的甘露,

毗湿奴让大家把草药投入乳海中,以须弥山作为搅拌的杵,毗湿奴自己化身为巨龟沈入海底做为承托搅杵的支点,以巨蛇那伽(Naga)的身体做为缠绕在搅杵上的搅绳,92个阿修罗(恶神)持蛇头,88个提婆(善神)持蛇尾,以轮流拨动蛇身的方式一起搅动乳海

经过千年的搅拌,乳海翻腾的过程中,各种新生命和宝物随之诞生,最后甘露出现了,却出现在阿修罗这边,被想独占的阿修罗抢走,当祂要饮用时,毗湿奴将乳海激起的浪花化成无数飞天女神(Apsara),这些女神上手臂戴臂穿,下手臂戴手环,大姆指和食指掐起来代表花苞,用力往外翻时,另外三根手指代表展开的花瓣,她们赤祼著上身,赤脚跳著诱人的舞蹈,

IMG_20181019_061608.jpg

IMG_20181019_061603.jpg

阿修罗看得魂不守舍,忘记了手中的甘露,提婆们趁机抢回,一一服用,获得了长生不老,一个神智较清醒的阿修罗,偷偷变化成善神,混在队伍中喝了一口,不幸被日神和月神发现,毗湿奴在甘露尚未经过喉咙时砍下罗睺的头,,罗睺知道是日神和月神打的小报告,所以罗睺获得了永生的头一直追著日神和月神跑,偶而追上就把日神和月神吞食入口,造成了日蚀和月蚀,而当日神和月神从祂敞开的喉咙跑出来时,蚀便结束了

有了古老神话故事的润饰,吴哥寺似乎不仅仅是石块堆积而成,消失在丛林中的古城池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