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聞時事政治議題不斷,看到了一些很有趣的內容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也很值得討論的法律概念(而且很多都是現在還一直熱烈使用的概念哦~到現在也是一直如此誤人子弟教導法律學子們的)

最近政爭議題不斷,公民1985行動聯盟及黑色島國在雙十節(yes就是昨天)開始遊行

並提出以下議題,以下為新聞稿(http://tw.news.yahoo.com/雙十節不快樂-人民-政府毀憲虐民-161039699.html )原文:

公民1985行動聯盟指出,公投法故意使用超高門檻讓公投無法過關,必須下修公投法門檻,拒絕鳥籠公投,落實直接民權。聯盟提到,憲法是人民與政府的契約書,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利,但罷免根本不可行,只能運用選舉權,當政治人物亂搞,卻無法收回權利,必須下修罷免門檻,合理罷免機制,讓罷免實際可行。

聯盟指出,目前憲法規定政黨不分區立委得票率必須超過5%才能得到立委席次,不分區立委及政黨補助門檻,有5%超高門檻,難以跨越,只剩下國、民兩大黨,人民必須仰賴大黨,必須下修,讓一般民眾及小黨的聲音被聽見。聯盟訴求服貿貿易協定必須重啟談判,納入完善民主機制。

在這裡要討論的不是政治議題哦(如果有政治立場的人勿入)

而是法律問題~

大意一:罷免門檻降低

罷免門檻的降低,罷免法較為重要的分屬兩部「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 」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依我國三權分立的概念,法律皆由立法機關形成,這是三權分立的基本,因為立院代表民意,但事實上的民主運作真是如此嗎…或許還得靠人民不盲目的投票才能改變一切吧!否則罷免門檻的降低,不就等同於砍自己人這種行為…

不過縱然困難,還是希望臺灣有這一天啊…不過會有這些問題,重點於大意二的討論

大意二:降低不分區立委及政縮補助門檻

重點來了!重點來了!

 大家知道為什麼立委的門檻是5%嗎?來來來~

首先先談到我國法律體系是大陸法系~大陸法系的大國是德國,所以呢很多法律我們都是直接學參照德國的

德國在二戰後設立這個5%門檻,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小黨林立

憲法WHAT  

那為什麼要防止小黨林立呢?

在釋字340號中大法官提到:「有意參選者,僅須結合少數人員,即可依法以備案方式成立政黨,再以政黨推薦名義減輕其負擔,反足使小黨林立,無助於政黨政治之健全發展。 」這些觀點在我們學習憲法之初…也是必學到的重點之一

但所謂政黨政治為何?政黨可反映出多數人民意志嗎?或許這個有待討論!

在德國政黨屬於準憲政機關,所以其運作及保障的要求,是比臺灣嚴謹的!但在臺灣政黨屬於人民團體(由人民團體法規範之),此種形態如何與德國相同比擬!給予相同保障~但其內部運作卻不如德國嚴謹!?

當然~在最近的政爭中,國X黨的律師認為我國政黨為準憲法機關,但所謂準憲法機關,至少需要法律作為背後的支持,或由大法官釋憲予以闡明!以往提出的政黨法難產…遲遲未通過,顯見該造律師的陳述只是學說上的一種,尚非法律上的事實!或許草案可以支持其作為討論依據之一,但仍未見足夠有效的法律力,或許只能待法界的共識,或正視政黨法這個問題了!

討論準憲法機關,則須再談政黨自治,政黨自治尤如大學自治、地方自治、原住民自治等等提出的情況相同,要求政府給於特定團體自由運作的空間,不予過度的干涉,然而所謂自治是自我治理的意思,論其意義,法律賦予權利及權力時,即是給予其自治的空間,是否得以使之成為法外之境?如何稱為過度不干涉?這都是法學上的重要問題?以往研究法律問題時,主要議題皆在於如何討論所謂的法律界限,然而界限總是模糊…並非學者沒有討論,而是討論出的結論未必為眾人可接受!每人個的價值判斷也不同,只能留待政黨成為準憲法機關那日再談了…

最後討論回防止小黨林立這個部分,其主要是為了假使政黨健全發展,而政黨是指協助國民形成特定政治理念,從事政治參與活動,並推出候選人及政策綱領參加選舉,而試圖追求政治權力,俾以控制政府、組織政府或監督政府的組織。

政黨如何協助人民?這是一個非常實務的問題?是協助人民形成其自由意志?還是協助形成人民特定意志這是一個難題!政黨要健全的發展,主要仍有賴於人民意識的提高,以政黨及人民意志相互溝通的方式進行,而非以某方為主體協助另一主體(?!)

若以防止小黨林立這種方式說要健全政治,仍讓人有許多疑問,少數聲音不值得被傾聽?低於5%的民意不算民意?5%的界定標準從何而來(不行什麼都直接抄吧)?以這種無法直接連結因果關係的理由,使少數聲音無法進入國會,等於是另一種面貌所呈現出的多數暴力

在三權分立的情況下,人民意志應是由國會反映,國會功能就是通過重大法律議案,若無法真正反映出所有人民意志的話,國會及政黨政治只能淪為權力者的一個操作工具罷了!

 

法律學子要接受的不是既定概念,而是反向思考~要求自己要有WHY?的精神!

 

不是為求考上司法特考及高考……然後就停止了!

如果只接受他的觀念,以他人的基礎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的話,許多問題將會無法看見

就會變成一個原地踏步的法匠而已

就先醬~咕的掰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