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好的照片,除了好看的畫面,還要能讓觀看者感受到當中的故事。攝影師要對命題有很強烈的認知,才能創作出有溫度的照片。

《嘉兒》藉著30周年的大主題「Dare to Be…」帶來一連12期企劃,向一班敢於天馬行空的香港創作人致敬,邀請他們根據每月主題,創造出專為《嘉兒》而設的作品,一起慶祝。今期我們以「Sustainability」為題,邀請了攝影師阿寶透過鏡頭訴說她一直關心的命題。

[caption id="attachment_114967" align="alignnone" width="2560"]

攝影師阿寶[/caption]

這個創作用到的物品是收集回來的垃圾,例如幾年前的銀行月結單、購物包裝膠袋、手搖飲品杯等,人類只是這個地球其中一個物種,卻製造出無限的垃圾和環境問題,令其他物種受苦。希望大家可以一同構思如何減低對地球的傷害,為後代或其他物種創造一個可性續發展的居住環境。

泡泡紙在陽光下像一個波浪,讓我聯想到海洋生物常被垃圾纏著,因此用了因慾望而生的垃圾來造一件衣服作為對比。

不少大眾視為的「垃圾」其實不一定只有送去堆填區這個下場,它們可以被回收,循環再造。聆聽一下地球的聲音,它已經在求救。
第三世界是第一世界的垃圾場,這些垃圾成為了當地小孩的玩具,希望大家不要因一時慾望或方便,令其他物種受苦。
在聽到主題「Sustainability」後,第一時間想起甚麼?

環保。中學唸了七年地理科,所以十幾年前就開始接觸關於人類與地球的關係、環境保育的資訊。亦因為地理,令我知道牛肉產生溫室氣體的嚴重性,所以自中學開始已經戒掉牛肉。而畜牧業亦是熱帶雨林遭到砍伐的主要原因之一,亦慢慢地減少吃其他肉類。⠀

你一直都有關注環保這個範疇嗎?

可能大家對 Sustainability 可持續性的認識只在環境方面,但其實並不只包括環境,它還包括了社會和經濟發展三方如何取得平衡。前年跟隨遊學團到哥本哈根考察,與不同企業和政府部門交流關於環保政策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丹麥是全球能源效益最高的國家之一,亦因為能源轉型非常成功令不少國家效法。丹麥從高度依賴煤炭轉型至運用再生能源,從而向外出售綠色技術令丹麥經濟穩定成長,所以碳排放量絕對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必要之惡。

你認為人類在環保議題上做得足夠嗎?

不夠。雖然近年社交媒體都不斷轉載關於北極融冰導致北極熊覓食艱難而吃同類、海洋生物肚裡滿滿是膠、澳洲大火等的圖片而令人類有某程度上的覺醒,但如果沒有政府帶頭其實很難有長遠的作用。美國總統表明不相信氣候變化,在去年退出《巴黎協定》,有可能令其他國家跟隨令全球暖化加劇。

⠀⠀⠀⠀ ⠀ ⠀⠀⠀⠀⠀⠀⠀⠀⠀⠀⠀ ⠀ ⠀⠀⠀⠀⠀⠀⠀⠀

如要為「Dare to__ 」填上一字成一句,那會是甚麼?

「Dare to influence」。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要幾個領袖完美地去過綠色生活,而是所有人一步步地去做。與其挑剔環保領袖們,不如大家試試改變生活習慣,一個小改變可以影響身邊人。以前家人大量用保鮮紙,後來我買了幾個可重用矽膠蓋。一開始他們也不聽我說減少用膠,有一天打開雪櫃見到所有碗碟都用可重用矽膠蓋而不是保鮮紙,我便相信蝴蝶效應是真的,哈哈。

text & coordination:Shim

Photographer :Lee Tsz Wah Bo

Model: Sin Chun Ki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