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保與傳統公司的合作早已不限於渠道,而是逐漸聚焦於服務層面,其明星產品“微醫保”在業界率先推出了押金墊付功能,“藥神保”則首次聚焦患癌之後的拿藥問題。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在去年大熱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當中,這句臺詞刺痛了無數人的神經。

 

這部電影刷新了大衆對癌症和抗癌特藥的認知,也反映出購藥貴、購藥難已成爲健康人羣患癌後面臨的普遍難題。

 

爲了解決上述痛點,4月25日,騰訊旗下保險平臺微保聯合泰康在線、上藥集團旗下鎂信健康推出“藥神保·抗癌特藥保障計劃”(簡稱“藥神保”)。

 

5月8日,微保對外公佈,“藥神保”灰度測試上線僅7天,投保轉化率就達到了其明星產品“微醫保”的4倍,成爲微保上線以來最受歡迎的爆款產品。

 

微保CEO劉家明在當日舉行的發佈會上表示,“藥神保”秉承了騰訊的互聯網基因和連接器定位,打通了保險公司及藥品供應鏈,連接了保險公司、藥企和用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

 

 

這是騰訊全面擁抱產業互聯網的最新創舉,也是對騰訊最新願景——“科技向善”的積極踐行。

 

據劉家明透露,目前微保的月活用戶已經超過2700萬。


1


再造爆款,共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數約爲392.9萬例,較2014年增加12.5萬;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爲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爲癌症。

 

按照人均期望壽命計算,中國人一生當中罹患癌症的概率是22%。

 

隨着近年來醫療技術的進步,數十種靶向藥和免疫藥成功問世,大大提高了癌症治療效果和癌症患者的生存質量。

 

與此同時,因喫不起天價抗癌特藥而產生的巨大經濟壓力和購藥壓力,讓大部分患者“談藥色變”。

 

如何解決患癌後的用藥問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儘管相關政府部門、保險公司以及互助機構都作出了努力,但抗癌藥醫保報銷比例有限、院外用藥報銷難、保障力度不足等問題依然難解。

 

基於此,微保打破固有的保險產品形態,推出創新型單獨藥品保障“藥神保”,解決了健康人羣患癌後“喫不起、喫不上、喫不久”抗癌特藥的痛點。

 

“藥神保”基礎版每月1元,覆蓋目前社保目錄外的全部12種高價抗癌特藥,爲用戶提供確診癌症後2年的抗癌特藥供藥保障和服務;



升級版用藥保障期爲3年,保費每月6元起,覆蓋了目前國家批准引入的所有抗癌特藥,並且將隨着特藥目錄同步升級保障範圍,自動覆蓋新的抗癌特藥。

                                


微保CEO劉家明解釋,“藥神保”上市之前,市面上其他的商業保險或互助計劃因爲沒有打通保險和供藥的全部環節,只能解決用戶費用報銷的問題,還不能解決抗癌特藥的高藥價和長期供應的綜合挑戰。

 

“我們希望用互聯網的方式,實現抗癌特藥的普惠服務,從而打造一個千百萬人共同參與的抗癌特藥保障計劃,共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劉家明說。


 

2


連接產業,積極踐行科技向善願景

 

去年9月底,騰訊啓動了成立20年來第三次整體戰略升級與組織架構調整。

 

馬化騰當時指出,“互聯網的下半場屬於產業互聯網,上半場騰訊通過連接爲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下半場我們將在此基礎上,助力產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態。”

 

作爲騰訊旗下保險平臺,自2017年成立以來,微保承接了騰訊的互聯網基因及“連接器”定位,逐漸成爲保險業緊密合作的平臺。

 

“藥神保”的推出,正是微保連接用戶、保險公司、供藥企業,打通藥品供應鏈、形成完整生態閉環的結果。

 

微保選擇了泰康在線和上藥集團旗下鎂信健康作爲主要合作伙伴。

 

泰康在線成立於2015年,作爲泰康集團發起成立的專業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是泰康大健康線上體系的唯一入口。

 

上海醫藥是國內領先的醫藥產業集團,也是最大的進口藥品服務商。鎂信健康是該集團投資的創新醫療支付服務品牌,致力於通過金融保險手段助力患者解決自費醫療支付問題。

 

在此之前,曾有一些機構試圖去連接藥企的產品供應、藥品的供應鏈管理以及保險公司,但如何合理地設計產品、如何更好地觸達用戶,一直沒有找到有效的模式。

 

“我們有騰訊微保觸達客戶的能力,有泰康在線設計保險產品的能力,還有中再,有上海醫藥這樣的藥品供應鏈管理公司,再加上創新藥企,非常好地把各個利益相關方結合在一起。”出席發佈會的上醫集團副總裁劉大偉稱。

 

劉大偉稱,“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產品可以服務更多的中國患者。我們也希望這個產品能夠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去創造商業價值。”


 

“藥神保”的一大創新之處在於對用戶的保障方式進行創新,從費用報銷轉變爲藥品供應,此舉開創了商保支付模式的先河。

 

這還是微保探索健康險後市場的又一次試水。從“微醫保”開始,微保與傳統公司的合作早已不限於渠道,而是逐漸聚焦於服務層面,其明星產品“微醫保”在業界率先推出了押金墊付功能,“藥神保”則首次聚焦患癌之後的拿藥問題。

 

“我們賠的不是錢,而是用戶最重要的用藥服務。”劉家明說,“還是回到騰訊的‘科技向善’的願景,推出‘藥神保’產品,去解決我們看得到的用戶痛點。”

 

科技向善,已經成爲騰訊新的願景和使命。

 

在5月6日舉行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上,馬化騰表示,“我們希望‘科技向善’成爲未來騰訊願景與使命的一部分。我們相信,科技能夠造福人類;人類應該善用科技,避免濫用,杜絕惡用。”



再談714高炮:嚴打黑金融,善待新金融

終於,騰訊對金融不再遮掩

二手車金融的戰國時代


新金融琅琊榜,覆蓋雪球、企鵝號、搜狐號、和訊名家、零壹財經、網易號、頭條號、大魚號、百家號、一點號、新浪財經、知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