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番時,X博士無意點進一部名為《魅力英雄》的泡麵番,剛看到開頭就差點噴出一口老血,這是什麼情況,為啥會出現了《300英雄》裏的300娘???

在動畫裏看到300娘,還以為是同人作品......

一查才知道,這居然是官方以《300大作戰》(跳躍新出的MOBA手遊),為角色原案推出的動畫。遊戲還沒正式上,動畫就先播了,而且還在日本上映......X博士約到跳躍網路COO徐智陽,聊聊他們這波神奇操作,以及《300大作戰》的爆料。

劃重點1:300英雄手機版玩什麼 戰場全還原推海量歷史人物

先介紹下《300大作戰》這個遊戲,簡單來說你可以把它當成《300英雄》手機版,擁有和原版一樣的戰場和經典對戰模式(人數改成5v5)。

標準的3技能推塔,新人也沒有上手門檻

但在英雄設計上,《300大作戰》沒有使用《300英雄》裏的現成人物,而是「魔改」了一羣歷史武將,比如織田娘、上杉娘、張角娘......

不知道大家看到是什麼感覺,反正X博士我是感覺滿養眼的--不過雖然日本廠商出了不少角色性轉的遊戲(比如「FGO」、「一騎當千」),但中國廠商裏敢這麼乾的真不多見,君不見王X榮耀幾個月前剛因為歷史人物問題被懟了......

性轉的歷史人物,你能接受嗎?

不過徐智陽對此倒不是太在意,他認為「在動漫作品中,「性轉」、「魔改」這些元素都是已經習以為常的。」而且《300大作戰》主要面向的羣體是二次元用戶,他們對這些內容的接受度,跳躍是有信心的。

劃重點2:端遊熱門英雄會遷移到手遊 300系列或推有版權的正版英雄

徐智陽有個大計劃,讓「《300大作戰》將各種歷史英雄人物收錄進來。」不過相比這個目標,玩家能更快和玩家見到的是《300英雄》角色遷移計劃,就是把《300英雄》裡面的熱門英雄放進手遊中,預計11月就會有首個熱門英雄遷移過來。

未來《300大作戰》的英雄或以魔改歷史人物+二次元角色為主。

目前大姐伊莎已經推出,11月會出誰?

版權問題一直是300系列被吐槽的一個點,對此徐智陽並沒有迴避。他告訴X博士,跳躍參展今年的TGS(東京電玩展),目的之一就是去溝通授權問題,「給自己喜歡的英雄正名這件事請大家稍安勿躁。至於是哪些英雄,我依然保持神祕吧。」

如果出了三笠,手遊要怎麼還原300英雄裏的騷操作?

劃重點3:二次元玩家自帶高忠誠屬性 日本阿宅比中國更獨立

出了一堆日本歷史人物,很明顯跳躍並沒把未來的市場侷限於國內。帶著《300大作戰》跑了次TGS,徐智陽專門去測了測日本玩家對這款遊戲的反應。

「他們(日本阿宅)覺得這種二次元+MOBA的遊戲組合很新鮮。」徐智陽說。「二次元玩家自帶的追求還原、忠誠度高、吐槽安利、容易沉溺屬性,這個市場非常重要。」

「不過現在市面上的二次元遊戲大多大同小異(多是卡牌或ACG),不變的收集、肝、拼數據這些元素讓很多玩家產生了疲憊感。」這給了國產MOBA很好的推廣空間。

立繪、CV、皮膚都不缺

不過日本阿宅們可不好忽悠,他們對遊戲本地化非常看重,甚至會詳細到臺詞的句式、語氣和梗,作為外國遊戲,如果沒有CV配音,甚至會直接被認為「沒有特色。」

另一個被他們關注的重點是畫風,日式ACG在日本還是擁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拋開遊戲性來講,日本本土的遊戲即使是頁遊,都擁有著相當精美的日式畫風立繪。

「日本二次元玩家,比中國的二次元玩家更宅,也更獨立。」徐智陽告訴X博士,他們會更關注自己真心喜歡上的內容,自己去評價衍生產品是否值得去嘗試,這需要廠商專註打磨遊戲,而不是簡單買IP套殼。

歷史人物不受IP制約反而能作出更多創新

劃重點4:打造屬於中國的二次元產業 對外輸出任重道遠

想傳播二次元文化不能只靠遊戲,動畫、小說甚至聲優、畫師都是其中一環。《300大作戰》還未正式公測先齣動畫,一方面是滿足中國玩家對300娘等角色的喜愛。

另一方面就是想以動畫為跳板,打造一個從創作到製作,再到聲優、畫師等為一體的二次元產業,屬於中國的二次元產業。

動畫已經更新到第五集,國內可以直接看

說法很高大上,但X博士也有疑惑「很多國內廠商說二次元經濟,主流還是靠代理,或買IP套殼,徐智陽你所說的二次元產業,是否也是如此?」

「你要確定好是要真的走出去,還是說做個外殼然後內裏還是別人的東西。我一直覺得IP一定要自己來創造,這樣你走出去就可以很自豪的說這是專屬於中國的二次元產品。」徐智陽如是說道。

文化傳播最終目的是走出去,「日本一直是二次元輸出國,這兩年國漫發展勢頭非常迅猛,跳躍打算試試水,看一下中國的二次元產業究竟可不可以和日本的抗衡。」

動漫畫風崩了給玩家貢獻了不少表情包


一個出口轉內銷的動畫作品罷了,《魅力英雄》這部動畫在日本是安排在週五深夜檔(週六凌晨)是個 5 分鐘的泡麵番,這部動畫在日本沒有任何的討論度,官方 twitter 目前的粉絲人數是 137 人,官推關注人數是 251 人,也就是比自己的粉絲人數還多,這動畫可以說是在日本沒掀起一點小風小浪。而《魅力英雄》應該說是改編自手遊《300 大作戰》而不是 300 英雄,就 300 英雄裏那麼多未授權使用形象的問題,跳躍也不敢這麼跳。

《魅力英雄》作為國產手遊改編動畫在日本播出最大的尷尬是,給日本人看了毫無意義,因為你手遊本身就沒日服,就算是日本觀眾看了接受了這部動畫,但最後動畫缺乏落腳點。而在國內這部泡麵番在優酷平臺的播放量,第一話 26 萬多,第 2 話、第 3 話就掉到只剩下幾萬,在國內其實也沒有什麼人氣可言。而就動畫本身的質量來講,實際上畫面還可以,故事劇情改的還有點看點。就是這個配音,新人聲優部分的配音要多齣戲有多齣戲,棒讀感可以說是十分嚴重了。300 大作戰的這個改變動畫,最大的意義不是做給大家看的,恐怕是團隊投錢做出來講故事的,以後再去拉融資就可以巴拉巴拉說一堆,團隊的遊戲改編過動畫還在日本播出過,這證明 IP 開發鏈條完善之類的,在結合遊戲的一些付費數據,讓一些投資人還有合作方,高看公司一眼覺得是個靠譜的合作夥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