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会想起一句话:

小时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长大后笑著笑著就哭了。

IMG_1051.JPG

大人的世界,其实真的好难懂。

要追求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以长大后的我们,变得越来越难取悦。

因为往往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没能停下脚步看看那些已经在身边的。

而有更多时候,我们总是会说:要向前看。

不要停下来,要不断向前行,所以我们的眼光,总是定晴在那些还没有得到的事物上。

所以分手了,我们会哭,我们会丧失意志,因为我们看著那个已经不属于的爱人,却没有回头看看始终在身旁的亲友及家人,

然后我们追求下一段感情,用尽全力去爱那个人,却没有审视自己,没有先从爱自己本身做起。

 

书局里,有数不清的两性书籍,都是那些在教爱情攻略、情人永远保值、如何成为幸福的人、了解对方在想甚么等等之类的。

冲动之下我也购买了好几本,因为心里不平衡。

觉得这些东西学起来,是不是以后我就可以得到幸福了?下一段感情就不会再发生同样的错误。

 

结果看了几本之后发现,心情有点郁闷。

比较了一下那些对付男人很有手段、感情中总是站著上风、让男人心心念念搔痒难耐的,介入别人感情成为第三者又被扶正的我们俗称坏女人的脚色。

跟那些陪伴左右柴米油盐酱醋茶,凡事为对方著想,一心一意想要给对方最好的,时时守在身边随传随到乖巧的好女人特质。

显然我们都知道在感情里比较胜出的是哪一种类别。

然后你会有点不爽,看的途中会越来越觉得,其实谈感情,就想一场游戏或是在玩跷跷板。

坐稳天平的两边,那边放得过重就会失衡了。

当然你很清楚,因为失衡的爱情,始终是不公平的,又怎么能走得长远幸福呢?

但为了谈所谓的好的爱情,就要把自己变得不像自己这样合理吗?

这也充分的解释,为什么有些书我上网查了书评后,被批评得体无完肤。

爱情,可以不是一场游戏。

但是这些书的核心价值,却都围绕在很间单的观念上,那就是--爱自己。

这是一个很不简单的议题啊....

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作者花大把时间把这么简单的概念写成几万字的书,又为什么明明这么清楚明了我们还要花钱买书回来看别人怎么教我们爱自己。

特别是当有更多时候,你看了还是没懂或是做不到的时候...

只是终究,我们会明白....别人可以任意的对你,但是只有你不可以任意地对待自己。

因为当那个人不再爱你,你必须要为自己挺身而出,帮自己走出更美好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