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從知識開始」的圖片搜尋結果

 

我不会写书的大纲,因为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已读过这本书了
才不会被我的想法而掩盖住你原本的芽根
粗体字是文中所说的话,我只是截录
里面参杂了很多我个人的经验,不是去评论这本书值不值得读
而是写著一些有著共鸣的地方,如果这刚好也是你的难关,就不妨把书找来看
这本书在台中图书馆有馆藏。

这本书在2016年4月出版,在2017年4月就六刷了,可见它是本在市场上很活络的书,那为何会重拾这本书,主因还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品味,不管是穿著搭配、拍照的技术或者是工作的摆放陈列。所幸的,这本书,从封面就告诉我,不管你想要提升什么品味,从知识开始就对了。

先定义作者认为的「有品味」是指能够判断出无法以数字量化状态的优劣,并加以最佳化的能力

书本建议,在你想提升品味之前,必须要先认知到多数人认为的”普通”,才能够做出有更多可能性的事物。
所谓的「普通」,是了解什么是「好东西」。
所谓的「普通」,是了解什么是「坏东西」。
了解两者之后,才会懂得「介于两者之间」是什么。
因此,我认为「想要提升品味,就得先了解什是普通」。

接著,品味是由过去的知识累积而来。累积「每个人都看过的东西」的知识,从各种现存的事物中累积知识,再由知识与知识的相乘,而成为创新。书中举了iphone当例子,iphone也不是一夕间凭空出现的东西,而是延续了旧有的手机功能,再加上外观美化与触控面板人性化的设计,这小小的改变,才引起大众对这这新创产品的吃惊。作者也说过,要大众去接受一个全新的东西是需要时间的,反倒是这延续旧有的,只改变一小部份的,较能让市场所接受。

在建立知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是:客观知识的多寡,决定了品味的好坏。必须先抛开主观意识。书主举例,衣服穿著的品味,有的人怎么穿都是有品味,主要原因他对于自己的身型、个性、气质这些客观资讯很了解,不是一味的追随流行,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当然在知道哪类衣服适合自己,想必也是先花了不少心思看了很多的服装穿搭杂志等等的,才从中有所心得。想起,之前徐重仁分享他练习穿搭衣服的方式:翻阅时尚杂志,看model怎么穿衣服,然后把适合自己风格的照片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好。我想,也是借由不断的收集客观知识,来提升自己的品味。

那如何建立知识:作者建议三步骤
1. 解析经典
2. 了解时下的流行
3. 找出共同点或固定的规则

最后,在书本的两个章节也提到运用品味,可以提升工作品质与专业能力。其实我想不只是做创意工作的人,需要品味,而是人人都是需要的。因为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的谈吐穿著就会间接的透露出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而运用平常累积的知识造就而来对事情的敏感度(品味),会让别人对你耳目一新。就像是也曾听说过,人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品牌来培养。这本书,值得推荐的理由,是因为作者很清楚的跟你说「灵感不会从天而降,是日常知识的累积」。

 

PS

囧星人推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gEu4pVMXQ  到影片的3分20秒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