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齊桓公端坐在堂上讀書,一個叫輪扁的人在堂下做車輪。

輪扁看著齊桓公讀書入迷的樣子,就放下鑿子走上堂來,問:「冒昧地問一下,您讀的書都寫了些什麼呢?」

齊桓公放下書本,道:「都是聖人之言。」輪扁又問:「這些聖人都還活著嗎?」

齊桓公道:「他們都已經作古了。」輪扁說:「哦,原來您讀的都是些古人的糟粕啊!」

齊桓公大怒道:「你一個做車輪子的,又懂得什麼,怎敢對聖人言妄加評議!你要是能說出道理,我還可以赦免你,不然就處死你!」

輪扁說:「讀書我不懂,但萬事萬物的道理是相通的,我就講講我做車輪子的道理吧。

「砍削車輪,輪孔做得寬,車輪就不牢固,做得緊,就運轉不靈。必須要不松不緊剛剛好,然而這個剛剛好,卻是沒法說出來的東西。所以我教不了我兒子,我七十多了,還在做車輪。

「你要說砍削車輪的工序技能,很容易教,但我得心應手的技巧,沒法教。而這個沒法教的,纔是我最精深的內涵啊。古人不是一樣的嗎?他們最精深的內涵,已經隨著死亡而消失了,那麼他們留下來的,當然是糟粕了。」

有些道理,是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而這些不可言傳的東西,卻都是精義之所在。用眼睛只能看到形和色;用耳朵只能聽到名和聲。可悲啊,世人卻以為憑著耳目就足以獲得真傳,得到天地萬物的實情。

《道德經》為什麼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為懂得這個道理的,他就知道用言語傳達不了實情,故而不說;而不懂這個道理的,他以為能用語言傳達實情,結果說出來就錯,因為從根本上就不懂。

知道的人不說,說出來的人不知道,那麼這個道理,天下知道的人又有多少呢?

世人推崇的是道,但他們談論的道,只在語言口舌之間;他們指向的道,只在書本文字之中。世人把書本看得無比神聖和重要,但從本質來看,它只不過是語言的載體罷了。而話說多了就會很廉價,爛大街的貨色才會喋喋不休。

所以莊子講「得意忘言」「得魚忘筌」,就是想點醒大家,不要過度依賴它,因為這是一個無底的大坑,進坑出不來的話就危險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音符只有七個,作出來的樂曲萬千;漢字常用的只有三千多個,組合出來的文章無數。如果學音樂把樂曲都裝在心裡,讀文章把文章都裝在心裡,當然可稱之為「博」,但其實是「博」而不知。老子言:「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笑傲江湖》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叫「無招勝有招」。真正的高手,並不是追求習遍天下招式,而是能以一顆渾心應對天下招式。以「一」可以御萬,以「一」可以生萬法,卻並不是心中裝著千招萬式。

同樣,真正的「知」者,也不會追求博聞強記,去大量獲取見知,而是能以「一」解析天下萬物。但這個「一」,卻並非任何語言所能形容,並非任何人能傳授的。

書籍、資料都可以存儲進電腦,而電腦卻從中得不到任何智慧的提升、境界的升華,因為電腦不會讀書。人若不會讀書,書對他來說,除了文字量的累加之外,一無用處。

我們都讀過書,從小讀到大。那麼關於讀書,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參與討論。

在國學中覺知,在生活中修行。歡迎關注公眾號「靜品國學」(ID:daobrother),從國學回歸生活,成就更高階的自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