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信5G創新合作大會上,一則關於投資的消息可能被淹沒在衆多新聞熱點中,但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動向。


4月26日,中國電信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信投資公司”)與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協議,共同出資“北京六分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釐米級高精定位業務,佈局未來5G應用。



中國電信投資公司很少出現在公衆視野中。它是中國電信集團唯一的資本運作平臺,成立於2017年10月,是首批獲準在雄安註冊成立的金融企業。記者清楚地記得,在2018年11月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電信投資公司對外公佈了首個投資項目——與傳化智聯合資成立天翼智聯公司。在此後的短短5個半月中,中國電信投資公司通過“股權直投+基金投資”結合的模式,又參投了幾家企業,包括物聯網領域龍頭企業高新興、高端醫療影像科技企業聯影等。


加上此次的投資對象,我們可以初步感受到中國電信的投資佈局,即投資與中國電信既有業務和發展重點密切相關的領域,尤其是關注物聯網、5G等最新技術領域,並且注重上下游企業兼顧。此前,中國電信已經多次闡明發展5G的思路,除了自身發展外,更要着力帶動產業鏈共同繁榮,其中一個重要戰略就是“業務與資本雙輪驅動”。一方面,這可以說是中國電信作爲“國家隊”爲5G產業鏈注資助力的責任擔當,同時,更值得讚賞的是,這也符合了國際先進企業的經營思路。


衆所周知,我國通信業後來居上,在網絡建設、用戶規模等指標均已躍居世界第一。但是,通信業的強大不應僅僅反應在規模上,而更應有一批具備世界級水平的通信強企。我國三大運營商此前均喊出了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口號。如今看來,中國電信在這一目標上前進了一大步。


縱觀全球,大量通信強企都已經建立了較爲完善的投資機制,比如德國電信、Orange(原法國電信)、日本移動巨頭NTT DoCoMo、韓國SK電訊、西班牙電信等巨頭,旗下均設有專門的風險投資公司。而且隨着近年來新技術、新應用的不斷湧現,這些強企正加大力度通過專門的投資公司甄選投資對象。


熟悉中國電信的人都知道,這家老牌央企近年來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下了大力氣,其中關於投資的改革可以說是一次最大膽的嘗試。2011年,電信業務的互聯網化剛露苗頭,這家久經沙場的企業已經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開始未雨綢繆。2011年12月,中國電信提出建立孵化體系,2012年3月建立大型央企中的第一家孵化機構——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基地(上海),開拓出“基地孵化、天使投資、公司參股,員工控股”的模式,希望實現三大目的:尋找業務新增點,培養互聯網人才,打造創新文化。2016年春,我國公佈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示範基地名單,中國電信位列企業示範基地第一名,是電信業唯一入選企業。如今回頭再看,我們在感嘆中國電信極具前瞻性的同時,也會驚歎於這家公司並沒有止步於此。此後的中國電信進一步改革,將投資孵化的目標從公司內部轉向外部,由此也有了中國電信投資公司的誕生。


與集團公司主體投資不同的是,這種投資方式更具靈活性,同時也更利於發現商機,網羅人才。這就意味着中國電信的投資孵化改革已經成功從內部走到了外部,初步建立了完備的公司投資機制,可以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市場需求風雲變幻的當下,以投資公司爲先頭部隊,“輕裝”上陣,號準市場脈搏,更快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


可以說,這是國企改革的一次有益嘗試,將爲後來者積累寶貴的經驗。同時,這也是中國電信對國家號召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有力響應。有民營企業家在談到經營發展難題時曾稱,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而中國電信投資公司的相關實踐無疑會幫助民營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融資高山”的難題。記者瞭解到,中國電信投資公司註冊資金100億,管理資產規模超千億元。對於5G等通信領域的企業來說,資本密集性的特點決定了初創企業准入門檻較高,而中國電信的資金投入,對於這類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而隨着更多初創企業的誕生和成長,我國5G等通信領域的產業力量也將聚沙成塔,最終匯成一股科技的洪流,不僅會帶動通信產業的整體發展,更會給傳統產業的技術革命帶去更大助力。


中國電信投資公司的相關嘗試,雖然目前剛剛開始,但前景着實可期。


編輯:樑晨


推薦閱讀:

苗圩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綠色之路分論壇

聞庫:用得好纔是5G真正目的

工信部:一季度工業經濟開局平穩預期向好,信息通信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攜號轉網”新進展:全國推廣工作研討會明確了目標、進度

視頻丨從5G手機、流量費到奇葩應用,專家大咖把5G講得透透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