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於孩子說學校的狀況有讓我嚇到..

第一件事,當孩子太皮時,老師會拉著領口晃動孩子,力氣大到讓他們站不住腳,導致孩子會晃會移動腳步。然後老師會說「很好玩嗎?很好玩嗎?」

第二件事,孩子前天在校被別的小孩抓手,導致手臂上有三條痕跡。現在都穿長袖所以沒有傷口。孩子說老師的處置方式是要我的孩子抓回去...

 

第一件事孩子說當他們太壞時,老師很生氣的時候就會這樣做。至於第二件事我今天才知道,而且是無意間一直問孩子才得知老師是這樣的處置方式。

以上我都有反問多次,經過演練幾次得到的結論。

 

孩子剩大班下學期就要畢業了,也不可能再讓孩子轉校轉班什麼的。在這所學校運氣太好,孩子讀兩年半換了四位老師,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校方講,對於老師更不知道怎麼開口。

適應這位老師也已經一學期,中間幾度跟老師溝通一些事情就已經覺得感覺不是很好,但束手無策。在沒有其他家長或同學的證實下,我也不敢貿然對學校說什麼,加上孩子在校被貼上標籤的話,老師們會怎麼對我的孩子?

 

請問你們會怎麼做?或怎麼引導呢?
我也想知道是我過於玻璃心嗎?
真的很懊惱。

 


我們家的保母看到貼文後,整個人也是氣噴噴~

她說「真的很生氣,不能理解老師為何如此。也很兩難因為只剩一學期就畢業,可是孩子還要在這樣的環境半年很怕人格、心理受更多影響。平日孩子放學多和孩子聊聊學校的事,鼓勵、引導他說當天學校的狀況並紀錄;適時的引導孩子正向價值觀。真的很誇張還是要跟校方反應。孩子不要你去跟老師談因為怕你們吵架,他很貼心,也因為貼心更覺得他受委屈,更捨不得。拉領子真的很不好,一直要他抓回去也不好,感覺是變相霸凌。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可能會跟園方說這些狀況,不改善或貼標籤就跟教育局反應並轉校。整個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而我自己也是很兩難,當我知情時有問孩子「你希望我跟老師及學校談嗎?」他表示不希望,怕我會跟他們吵架,還怕老師知道"我知道"的話她會生氣...。這所學校跟老師真的讓我越讀越失望。我盡可能的跟他溝通,一遇到什麼狀況要跟我說。他也有跟我表非示並不喜歡老師拉領子,也不想對同學抓回去,可是老師就叫他抓,所以他還是抓了對方。唉… 我難過的是,孩子在這麼小的階段遇到這種情況,而身為母親的我卻無奈不知能有什麼做為。


而另一位兩面之緣的媽媽則是將心比心的回覆我這段話,

她說「我覺得還是要跟學校反映。我自己也有遇到和老師溝通不良、無法認同老師做法的經驗,一開始我也是怕老師對我的孩子貼標籤,所以和那位老師溝通時也盡量婉轉、甚至我覺得是用「忍耐」的心情面對,因為我們家哥哥當時也是大班,想說最後一年了,忍一忍也就過了,結果發現這樣也無濟於事,只是因爲還沒出線導火線!當導火線發生時,我忍無可忍爆發跟學校反映,才發現,不是我們忍、把一隻眼睛閉著老師就不會對你的孩子貼標籤,其實他(她)會對孩子做的舉動、反應就是顯示她對我們孩子的態度!我才恍然,標籤早已存在,我們的孩子在她的班上到底過的好不好根本需要重新檢視!所以我覺得我們存在的疑惑、不認同的點還是要即早說出來。老師改善是值得高興,若是堅持自己是對的,我們也只能認了,至少讓學校跟老師知到我們的地雷,多少會避免對我們的孩子做那些不ok的舉動!我現在還是會後悔沒有早一點去反映,白白讓我的孩子面對老師不公平的行為......唉!抱歉,我激動了!因為回想當時實在很心疼孩子....妳的心情我感同身受。」

因為她的一番話讓我頓時清楚,並且心一橫有「一定要反應」的心念。所謂的「標籤」的確就像她所說的,她對孩子所做的舉動開始,就已經反應了她對我們孩子的態度。原本我心裡想著,我們並非達官權貴,與學校也並無頻繁性的互動,什麼靠山都沒有的一般家長,是不是就這樣忍著過下個學期就算了,反應了也覺得校方也並不會有什麼處置,可能會講個幾個話敷衍了事而已。但經過她的分享後我決定要去了解狀況,清楚了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經過一天的思考及兩位同校老師的建議,我決定向班導了解狀況,遇到這種情況我難過的是,我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如何讓孩子脫離這種會影響人格發票的環境。心疼我的孩子,卻又有點無力感,或多或少有些愧仄心。

相信我不是第一個遇到這種狀況的家長,默默無聲的家長應該也不少。現在的社會這麼忙碌,雙薪家庭之下很少家長抽得出時間來與孩子聊天,更甭說能夠去了解孩子在想什麼,但畢竟是我們的孩子,生出來就要養,就要教,雖然我兒子感覺比較軟懦,面對比他強勢的孩子他就整個惦惦不出聲,也不敢有任何的作為,只會轉過來向我訴苦之類的。他也不懂得拒絕別人,幫他買的糖果餅乾什麼的,他說同學一直來要一直來要,結果整包都分光了而他自己卻沒有。

我也是個軟弱的人,大了才知道沒有人可以幫我出頭,我只能自己幫自己出頭!! 於是乎我學習著成長並懂得保護自己。對於兒子的教導我更是如此,鼓勵他自己開口去爭取,勇於跟陌生人講話(超市買東西或買飲料那種),雖然他常常會說他不敢,除了鼓勵之外也會告訴他「如果你不敢說,那你就不會有;你說了,就有機會擁有。」以這樣的方式來讓他認識這個社會,並鼓勵他這麼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