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本站大量討論這個問題,但是看上去鮮有深入淺出的講解。能否有路過的大佬給做一下高級科普?


什麼纔是真正的量子糾纏?

設一個自旋為0的粒子,分裂成兩個粒子,一個自旋為S,根據自旋守恆定律,另一個自旋必定為-S。如果把這兩個粒子分送兩地,你只在一個地方測量,假設你發現你這裡的粒子的自旋為S,那你就立馬知道了另一個地方的粒子自旋必定為-S。這是量子糾纏嗎?這太簡單了,學過自旋守恆定律的人都知道,根本不需要像愛因斯坦和玻爾這樣的人去討論。愛因斯坦的問題是,按照哥本哈根學派標準解釋的說法,在你沒有測量你這邊的這個粒子之前,它的自?是不確定的,處於一種自旋為S和自旋為-S的疊加態,就像那隻薛定諤的貓,在觀測之前,處於死去與活著的疊加態,一旦你對它進行了測量,它的這種疊加態就立馬坍縮,變成你測量到的S態,由不確定狀態轉變為確定狀態。同樣,發往另一地的另一個粒子,在你未測量它之前,也處於自旋為S和-S的疊加態,但沒有對它測量,僅僅是你對你這邊的粒子進行了測量,你就立馬知道了另一個粒子的自旋為確定的-S,它的狀態也就同時被確定,那它這時就不應該再處於那個疊加態了,它就應該同時由疊加態坍縮為確定狀態。但沒有人去測量它,它為什麼會自發坍縮呢?只能認為,你這邊的粒子在因測量而坍縮的同時,超距的發信息告訴另一個粒子說:「我己經坍縮為S態了,你也立馬坍縮為-S態吧」。這纔是愛因斯坦等人所說的量子糾纏。

有人認為,量子糾纏中沒有超距的信息傳遞,但根據上述的愛因斯坦論證,顯然,量子糾纏中存在著超距作用或超距的信息傳遞,只不過這種超距的信息傳遞並不是發生在兩個測量的人之間,而是發生在兩個量子之間。

愛因斯坦是不認可「粒子在測量前,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疊加態,但一旦測量,它的狀態就會立馬由疊加態坍縮為確定狀態」這一說法的,愛因斯坦認為,如果這種說法成立,則上述的過程中就必然存在著超距的相互作用。 玻爾的回答是,原來的一個自旋為0的粒子,儘管分裂成兩個粒子,並被分送到兩地,但描述它們的波函數仍然是唯一的一個波函數,你對你這邊的粒子進行測量,使波函數坍縮,則坍縮的必定是這個描述兩個粒子整體的那個唯一的一個波函數,所以,當你這邊的粒子因測量而由疊加態,由不確定狀態坍縮為確定狀態時,另一地的另一個粒子也就必定同時由不確定的疊加態坍縮為確定狀態。顯然,玻爾的回答相當於承認了兩個粒子之間存在著超距作用,只 過這種超距作用是在唯一的一個波函數內部進行的。

由玻爾和愛因斯坦的爭論可以看出,關於最終所測量到的兩地的兩個粒子的自旋,兩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即如果你測量出你這邊的粒子自?為S,則另一個粒子的自?必定為-S,因為這是由自?守恆定律所確定的,這個守恆定律,不論是在經典理論中,還是在量子力學中,都是成立的(愛因斯坦最早用的是動量守恆)。也就是說,對於測量出的兩個粒子的自旋狀態之間的關聯,按經典理論還是按量子力學,關聯的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測量出兩個粒子的自旋之間的關聯程度,並不能說明究竟是愛因斯坦的觀點正確,還是玻爾的觀點正確,只能說明守恆定律在量子力學中還是不是成立。 顯然,愛因斯坦與玻爾的爭論焦點,並不是測量出的兩個粒子的自旋如何關聯,而是愛因斯坦和玻爾都認為,量子糾纏現象中有超距作用,但愛因斯坦認為超距作用是不合理的,而玻爾卻認為是合理的。

超距作用導致了兩個粒子同時由疊加態坍縮為確定態,但一個坍縮為S,另一個坍縮為-S,卻是由自旋守恆定律決定的。糾纏,是指兩地的兩個疊加態坍縮事件之間存在著糾纏,而不是指坍縮後形成的S態和-S態之間存在著糾纏。

但是,這一問題到了貝爾手中,卻完全變樣了。貝爾推導出一個不等式,認為檢驗這個不等式是否成立,就能檢驗愛因斯坦和玻爾誰的說法正確,但貝爾不等式卻不是關於有無超距作用的,而是關於兩個粒子自旋的關聯程度的。我認為,貝爾在這裡偷換了概念。不論是按照經典理論,還是按照量子力學,給出的兩個粒子的自旋值,都是相同的,即當一個為S時,另一個必定為-S,因為這是由自旋守恆定律所確定的,但是在貝爾那裡,使用了一個新名詞,叫兩個粒子自?的關聯程度,並且認為,按經典理論,與按量子力學,計算出的兩個粒子的自旋的關聯程度居然是不同的。這是不是說,如果守恆定律在量子力學中成立,在經典理論中就不能成立?或在經典理論中成立,在量子力學中就不能成立?

實際上,在貝爾給出的說明中,如果對兩個粒子的自旋在同一方向進行測量(自旋是個矢量),則不論按經典理論還是按量子力學,都是如果一個為S,另一個必定為-S,只有當兩個粒子自旋的測量方向不同時,按經典理論與按量子力學,給出的兩個粒子的自旋的關聯程度,才會不同。但為什麼僅僅是我們的、外在的測量方向改變,而不是粒子本身的改變,也不是計算所依據的理論發生了改變,就會導致按經典理論與按照量子力學計算出的粒子自旋之間的關聯程度,由完全相同改變為互不相同?

仔細分析貝爾不等式的推導過程就會發現,貝爾不等式,實際上是建立在如下的一個前提之上的,即,如果粒子的自旋存在於某一方向上,則必定不會存在於其它方向上。但是,量子糾纏的理論和實驗給出的光子的自旋違背貝爾不等式的理由中,卻是把光理解為電磁波,把光子的自旋理解為電磁波的偏振。即使把兩束光的偏振方向過濾為同一方向,但電磁場在任何方向上都有分量,因此,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別測量兩列電磁波的偏振,則測量出的兩列電磁波偏振的關聯程度,必定會大於貝爾不等式所給出的限制。

顯然,如果把光理解為電磁波,即使這兩列電磁波沒有任何關聯,甚至是不同光源發出的光,不同頻率的光,不同時間發出的光,或在不同時間進行測量,這兩列電磁波偏振的關聯程度,都會違背貝爾不等式。所謂的量子糾纏實驗,並不是驗證出了光子之間存在著什麼神祕的糾纏,更不是愛因斯坦和玻爾討論的那個量子糾纏,這兩列電磁波之間其實就沒有任何糾纏,而只是證明瞭,光,在有些情況下會表現為電磁波。

我認為,在標準解釋的語境下,愛因斯坦和玻爾討論的那個量子糾纏,實際上根本無法實測驗證。請問,我們怎麼才能知道另一地的另一個粒子究竟有沒有因糾纏而由不確定的疊加態坍縮為確定態?如果我們不去測量它,我們怎麼知道它究竟有沒有因糾纏而狀態坍縮?但如果我們進行了測量,我們又怎麼區分它的狀態坍縮,究竟是因糾纏引起,還是因為我們對它的測量引起? 顯然,不論這種糾纏是不是超距的糾纏,都無法測量驗證。

無法測量驗證的根本原因,是疊加態不能進行觀測,一旦觀測,疊加態就會坍縮為確定態,我們只能觀測到疊加態坍縮後所形成的那個確定態。我們只能看到結果,我們根本無法觀測到疊加態坍縮的全過程,當然也就無法觀測到這個疊加態的坍縮是由什麼原因引起,包括是不是因糾纏而引起。

愛因斯坦不 承認,粒子在測量前處於一種狀態不能確定的疊加態,認為測量前後粒子的狀態應該是一樣的,而玻爾的標準解釋卻認為,測量前,粒子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疊加態,測量或糾纏導致了疊加態的坍縮,使粒子的狀態坍縮為我們所測量到的那個確定狀態。這就是愛因斯坦和玻爾在「實在」觀念上的區別。

說粒子在測量前處於一種什麼狀態,不論這種狀態與測量到的狀態相同(愛氏的觀點),還是不相同(玻爾的觀點),談論的都是測量前的狀態,都是毫無依據的猜測,都不是根據實測而發表觀點。 我認為,物理學,只能討論實測到的現象。


簡單的說就是:處於糾纏狀態的兩個(或者多個)量子會無視巨大的空間距離,彼此影響,無論相隔多遠哪怕一個在宇宙的這頭一個在宇宙的另一頭,似乎它們之間「傳遞信息」是不需要時間的,瞬間就可以。

量子糾纏一個常被說起的例是:我們知道量子在未被觀測時是處於隨機狀態的,兩個處於糾纏狀態的量子,量子A和量子B在相距很遠時,你觀測了量子A確定了量子A的狀態,量子B隨即也就確定了狀態,兩者就好像是一個整體!

補充一下:量子被觀測從而狀態得以確定下來的過程叫 坍縮

你們說 量子糾纏與 親人之間的心靈感應有沒有關係呢?


兩個量子,x和y,已知不論任何情況下x+y=1。哪怕把x和y分開很遠很遠,只要其中一個被測量出來了(比如x被測出等於0),另一個的答案也隨之公佈(比如此時y一定等於1)。但是沒測量之前,x和y的值不確定⊙?⊙!(啥?你問我為什麼x和y值不確定?數學老師生氣地敲黑板!)

至於說x或y會不會有兩個解,這個就涉及到x和y是什麼東西了。

x(或者y)表示的是量子的物理特徵,比如自旋啊,偏振啊這類,是測量出來的。測量出來來的東西在不受外界因素影響時,應該就是隻有唯一確定值的吧。不然三體人已經入侵地球了!

量子世界裡,兩個處在糾纏態的粒子一旦分開,不管分開多遠,如果對其中一個粒子作用,另一個粒子會瞬間變化


自旋的結果在分離的那一刻就確定了啊,沒有幹擾的話,粒子會規律的自旋啊,哪需要什麼超距作用,我認為事件的結果不會因為觀察改變,疊加態也只針對未觀察的人而已,偽疊加

量子糾纏現象是微觀世界的一種常態,因為微觀世界裡自由運動的勢力相對比較大,自由運動的能量是超四維時空物質。量子糾纏現象背後是這種物質在起作用,是一種超四維時空現象。現代科學不認可這種自由運動勢力的存在,所以只能看到量子相互糾纏的現象,不能認識其本質。將來量子計算機在工作的過程中,大量的,劇烈的,複雜的量子運動會產生比較多的自由運動的能量,到時候我們雖然看不到自由運動的能量,但是可以看到自由運動能量做功。這樣我們就可以按照黑箱理論掌握一種新的能量形式。這樣一種新的能量形式就是中國哲學說元氣。人類由此走出了四維時空,進入一個超語言智能的新階段。


曉話123論場速可變的相對性原理論述了德布羅意波動源於場對量子的作用。這種現象是場作用下的特殊現象,不應神化與虛化。宏觀引力場也存在該現象,比如歲差現象。


謝邀!以前我也沒注意這問題,這應該是科學界發現:在特定的條件下,量子之間存在相互的同步行動。不過本人的理論體系可對此作出解釋:因萬物有靈,萬物之間均存在相互的感應,信息都是相互作用而形成宇宙全釋 ,由於物質和能量都是由波長和頻率的弦線組成的,故它們之間均存在看同頻共振現象,這也是量子世界對同類的認同,才使它們之間存在相互認同現象,其實這不單是量子在糾纏,物質和能量之間也在糾纏,人類的命運之間也在糾纏!並相互影響而形成一種未來的趨勢,大趨勢中包括小趨勢,小趨勢影響著大趨勢,一切都在糾纏中!


科學稱宇宙間視而不見的氣體【空氣】為:能量因子;簡稱:量子。因為宇宙間的這種能量因子存在有陰陽兩種,【太陽與地球、即恆星與行星】而這兩種能量因子又時刻處於陰陽環繞狀態,現代科學稱這種環繞狀態為:量子糾纏,


我們是一對量子,隔著無數億光年,你手指剛剛受了傷,即使看不見你,我也一樣感同身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